python⼊门--常⽤的numpy函数:arange()
numpy包中提供了很多专门⽤于创建数组的函数,下⾯介绍其中最常⽤的arange()函数。
⼀、arange()函数
1.arange()函数说明
arange()类似于python的内置函数range(),通过指定开始值、终值和步长来创建表⽰等差数列的⼀维数组,返回给定间隔内的均匀间隔值,注意得到的结果数组不包含终值。
2.arange()函数的参数
通过在IPython中输⼊函数名并添加⼀个“?”符号,可以查看arange()函数详细的说明⽂档
(图⽚仅展⽰重要部分,具体说明⽂档可⾃⾏查看)
arange([start,] stop[, step,], dtype=None)
Return evenly spaced values within a given interval.
arange()函数有四个个参数,分别是start(开始值)、stop(终值)、step(步长)和dtype(数组类型),下⾯分别介绍。
(1)start:开始值
参数类型:可选
默认值:0
是否包含在结果数组中:是
(2)stop:终值
参数类型:必选
是否包含在结果数组中:否
(3)step:步长
参数类型:可选
默认值:1
(4)dtype:数组类型python新手函数
参数类型:可选
⼆、arange()函数⽰例
根据上⾯对arange()函数的说明及其参数介绍,可以发现arange()函数主要有以下⼏种使⽤情况。
1.⼀个参数
在arange函数的四个参数中,只有⼀个参数:stop(终值)的参数类型是必选的,其它均是可选,这就说明如果arange()如果只有⼀个参数的话,那么这个参数⼀定是stop。
下⾯来看⼏个简单的例⼦
(1)
在IPython中输⼊如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ange(5)
a
运⾏结果为
array([0, 1, 2, 3, 4])
start值默认为0,stop值为5(不包括5),step值默认为1,因此输出⼀个⾸项为0,公差为1,项数为5的等差数列。
(2)
在IPython中输⼊如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ange(3*4*5)
a
运⾏结果为
array([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start值默认为0,stop值⽤⼀段表达式的值60表⽰(不包括60),step值默认为1,因此输出⼀个⾸项为0,公差为1,项数为60的等差数列。
上⾯的例⼦也说明,arange()函数的参数不仅可以⽤⼀个数字表⽰,也可以⽤⼀段表达式表⽰。
2.两个参数
在arange函数的四个参数中,若有两个参数,那么默认为前两个:即start(开始值)和stop(终值)。
下⾯来看例⼦
在IPython中输⼊如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ange(0,4)
a
运⾏结果为
array([0, 1, 2, 3])
start值为0,stop值为4(不包括4),step值默认为1,因此输出⼀个⾸项为0,公差为1,项数为4的等差数列。
3.三个参数
在arange函数的四个参数中,若有三个参数,那么默认为前三个:即start(开始值)、stop(终值)和step(步长)。下⾯来看例⼦
在IPython中输⼊如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ange(5,0,-1)
a
运⾏结果为
array([5, 4, 3, 2, 1])
start值为5,stop值为0(不包括0),step值为-1,因此输出⼀个⾸项为0,公差为-1,项数为5的等差数列。
注意如果step值为负数的话,start值⼀定要⼤于stop值,否则返回的数组为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