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游春图》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摘 要
展子虔是我国隋代著名画家,他首创了“青绿勾填”技法,给后世带来了重大影响。《游春图》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历史最久远的山水画卷,也是展子虔目前仅存的传世作品。《游春图》画面布局合理,画风清秀,摆脱了前朝“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局限性。后世的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也受此影响。中国山水画也进入了比魏晋时期更成熟的阶段。《游春图》的真伪性存在一定的争议,大多数证据表明,故宫现存的《游春图》是隋朝时期的真迹。《游春图》历经宋徽宗、贾似道等收藏,后又转入明、清内府。1945年后,穆蟠忱、马霁川等古玩家从长春抢救了一批文物,其中包括《游春图》。后张伯驹先生购得《游春图》,1952年捐献给国家,于是《游春图》在故宫博物馆存放至今。
关键词:游春图;展子虔;艺术成就;历史价值
Abstract
Is a famous painter of the Sui Dynasty in China, Zhan ziqian pioneered the "green hook fill"
techniques, brought great impact to the later. "Spring Outing" is now found in China's long history of the landscape painting, is currently only handed down the works of Zhan ziqian. "Spring Outing" picture style layout is reasonable, handsome, get rid of the former "people in the mountain" and "water cannot pan" limitation. Later Li Sixun "Jiang Fan Pavilion map", also affected.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has entered a more mature stage tha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re are some disputes of authenticity for map", most of the existing evidence that the Imperial Palace "Spring Outing" is an original in the Sui dynasty. "Spring Outing" after Song Huizong and Jia sidao and so on, and then transferred to the Ming and Qing palace. After 1945,Shen fanchen, Ma Jichuan and other ancient Mourinho to rescue a number of artifacts from the game player Changchun, including "Spring Outing". Mr. Zhang Boju bought the "Spring Outing" in 1952, and donated to the state, so the "Spring Outing" in the Palace Museum today.
Keywords: Spring Outing; Zhan ziqian; Artistic achievement; Historical value
目 录 TOC \o "1-3" \h \z \u
spring4四合院论坛摘 要 I
Abstract II
前 言 1
一、《游春图》简介 2
(一)《游春图》作者展子虔简介 2
(二)现存《游春图》真伪考证 2
(三)解说《游春图》 3
(四)《游春图》的收藏历史 4
二、《游春图》的历史地位 5
(一)展子虔的历史地位 5
(二)《游春图》的历史地位 6
三、《游春图》的影响 7
(一)《游春图》作者展子虔的影响 7
(二)《游春图》的影响 7
结 论 9
参考文献 10
谢 辞 11
前 言
隋代画家展子虔的作品《游春图》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山水画。[1]它既可以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一千多年以前,人们的绘画风格,本身它也起到了山水画里承前启后的作用。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好奇,回溯一千多年以前古人的生活状态,研究它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无疑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同时,《游春图》历经一千多年而流传至今,它本身的意义,早已超出了画作的本身,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重要象征。对这些极有意义的古文物
的研究,无疑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自信地走向整个世界。
一、《游春图》简介
(一)《游春图》作者展子虔简介
隋代画家展子虔是画作《游春图》目前普遍都认同的作者。展子虔,渤海人(今属山东阳信县),生于北周末年,经过北周、北齐、隋三个朝代。[2]他在隋文帝年间,被征召入宫,曾在朝重任职帐内都督、朝散大夫等官职。展子虔的绘画题材,涉猎楼阁、人物、山水、道释等。展子虔曾沿着长江、黄河游历,在游历镇江、四川等地时,均在在沿途的寺院中均留下过大量的壁画作品。[3]根据相关历史记载,在长安的安灵寺,花云寺及洛阳天女寺,都有过他所做的壁画作品。据《贞观公私画史》、《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等古籍记载,展子虔的画作有《长安车马人物图》、《南郊图》、《石勒问道图》、《北极巡海图》等。目前,《游春图》是展子虔唯一现存的画作。
(二)现存《游春图》真伪考证
当然,和很多历史领域的问题一样,故宫现存的《游春图》作者究竟是不是展子虔,是存在
着争议的。有观点认为故宫现存的《游春图》并不是真品,或者说《游春图》根本不存在,这幅画只是后人依照前朝画作仿画的作品。
1.质疑《游春图》真实性的说法
有观点指出,元代词人周密一次提及了《游春图》是在《云烟过眼录》中,周密提及时曾说过:“展子虔《春游图》,徽宗题,一片上凡十余人。[4]亦归之张子有。”在第二次提及《游春图》的时候说到:“展子虔《春游图》,今归曹和尚。或以为不真。”曾有相关研究人员经过研究五代王溥的《唐会要》、宋代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等书籍中幞头的形象,认为,《游春图》中的幞头,高而直立,不分瓣,与隋朝时期的幞头多是“平头小样”的样式不一致。
《游春图》中的殿宇正中是屋顶的正殿,它的下檐面阔三间,四柱都有斗拱。每二柱之间的阑额上并没有出现斗拱进行铺作。而上檐却有补间铺作。补间铺作是晚唐才出现的,斗拱形式与晚唐风格一致,也不符合隋朝样式。[5]《游春图》中所绘的殿宇是典型的北宋鸱尾特征的殿宇,因此该画的成画时间不应该是早于北宋。又因为该画与唐代李思训所绘的《江帆楼阁图》使用的是同一个底本,而且展画应比李思训成画的时间更晚,所以《游春图》应当为
北宋时期的仿品。所以,这幅《游春图》是摹本,它的作者当然也说不上是展子虔了。
2.对质疑《游春图》真实性说法的反驳
其实,以上的观点存在着很多错漏之处。《云烟过眼录》录中,对《游春图》的第一次记载,前面有小标题:“胡存斋泳所藏。”在第二次记载《游春图》时,也有小标题:“马子卿绍号性斋所藏。”从这两个不同的小标题可以知道,这记载的是两幅不同的《游春图》,是分别存放于胡存斋泳和马子卿绍号性斋的两幅画作。第一次对《游春图》只是做了简单描述,并没有加以评论。而第二次的提及,可以明显知道这一幅画已经归“曹和尚”所有,但有人怀疑这幅画不是真迹。这两处记载并不是连续的,中间相隔较远。因此,书中并没有对胡存斋泳所存的这幅画的真实性进行怀疑。[6]关于幞头的说法,早在南北朝时期,幞头的样式已经多种多样。在隋朝出现高而直立的幞头,也并不是奇怪的事情。
至于《游春图》的建筑中斗拱的形制,是由于画面尺寸和视角的原因,不存在后世才有的“补间铺作”。而后世的画作中,鸱尾是非常精致的;在《游春图》当中,所谓的“鸱尾”只有毫米尺寸的大小,并不一定就是鸱尾,或许有可能是其他的装饰物。另外,《游春图》是根据某个底本来画的,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按照《游春图》是摹本的观点,画中有唐代和
北宋的事物特点,这样的摹本,必须要有一个精通唐代历史的北宋画家才能复制。但同一个人,在临摹一幅画的时候,同时加入两个时代的特点,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并且,《游春图》的真实性怀疑,是在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从民国往前一直的史料当中,未曾出现过对《游春图》真实性的怀疑。而故宫目前所存的《游春图》,在历史上的保存顺序都有迹可循,可以确定,它就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真迹。作为展子虔唯一传世至今的画作,《游春图》的历史的价值地位非常重要。
(三)解说《游春图》
《游春图》长80.5厘米,宽43厘米,整体画幅采用对角线构图,描绘了早春的景象。画面中的人游玩山水,有的骑马,有的乘船。整幅画面中间为水,两边为山。这幅画下方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有两个一前一后沿着前行骑着马的人。[7]桥的左右两边是合院式建筑和亭台庙宇。画面中部,水面微波荡漾。湖中有一只小舟,舟上有船夫和三位仕女。水面的左侧有两位游人,也在观赏春景。左侧的近景部分,画家刻画了22棵树,山怡人,欣欣向荣。
(四)《游春图》的收藏历史
《游春图》的收藏历史比较平缓,不像《富春山居图》等一些名画,历尽波折。《游春图》北宋时被收进内府,熟谙文物的宋徽宗赵佶在其上题写了“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游春图》在南宋时曾经被权相贾似道收为己有;又在元代元仁宗时期被鲁国的大长公主祥哥刺吉所收藏,并命由张珪、赵严在卷后赋诗。在明初时被明内府收归,又在嘉靖年间被严嵩收藏,之后再万历年间被明代收藏家韩世能所收藏。在清军入关之后,经多人转手归入清内府。《游春图》在《过眼云烟录》等历代书画中均有记载。溥仪出宫后,一大批清内府收藏的文物被转移到长春,其中就包括《游春图》。
《游春图》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1945年之后的收藏历史,也值得后人玩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仓皇出逃的溥仪将来不及带走的大量书画作品都留在了伪满洲国皇宫的小白楼中。《游春图》也被留在其中。当时的故宫博物院资金困难,已无力抢救长春的这批国宝。有说法是冯霁川得到了《游春图》这幅画,张伯驹担心冯霁川把《游春图》卖给洋人,两人直接洽谈完成了《游春图》交易。有些文章还绘声绘地描写了张伯驹和冯霁川两人的洽谈过程,如何进行谈判,如何讨价还价,都有详细记载。其交易价格在民间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黄金二百两,有人说是二百四十两,也有说是二百二十两等多种说法。而且还着重描写马霁川在交易过程中尽显阴险狡诈,以坐地起价、黄金成不足的等种种理由进行
讨价还价。笔者认为这与当事人以及当事人给出的书面材料都有多处重大差异,真实性是值得商榷的。
为了防止伪军毁坏文物,北京琉璃厂的古玩商挺身而出,组织民间力量拯救国宝。在民族大义面前,大量像马宝山这样的古玩商纷纷挺身而出,借着高额的。冒着失去门店和家产被封的风险,周转资金,拯救国宝。
马宝山先生曾这样说这件事:“我不能眼瞧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全毁了呀!咱们都知道这些物件只有在行家手里才保险呐。”[8]文物的外流是让人痛心的,比这更痛心的是文物的损毁。琉璃厂古玩商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们同时兼具商人和文化人的角,在古玩方面有着一定的鉴赏能力,也决定着这些传世珍品的去向。以马宝山为代表的中国古玩商们,用着他们自己的方式和他们的行动保护了这些文物,哪怕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为了最大的地避免了国宝的外流也毅然决然的拒绝把这些珍贵的文物出售给外国人,。马宝山曾这样评价过这些古玩商的行为:“来的这些人为牟利也好,收藏也好,都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臣。”[9]
那时,琉璃厂中墨宝斋的穆蟠忱准备动身前往长春去收货,而文珍斋的冯湛如及玉池山的马霁川被一同邀请前往。此次收货共收到字画十余幅,其中就有《游春图》。在回京中途,在
沈阳停留期间被崇古斋的李卓卿接待。由于之前李卓卿曾帮穆蟠忱卖过范仲淹的字卷《道服赞》,并未收取中介的佣金。为了还这个人情,穆蟠忱主动提出和李卓卿一起做《游春图》的这桩生意。自此,《游春图》的所有权变为这四家。而李卓卿因与郝宝初和魏丽生有约在先,此后不论谁去东北收购古玩,都要三人合作。因此,《游春图》的所有权分属于六家,画作被存放在穆蟠忱家中。在李卓卿90年代手写的书面证明材料中,特意澄清了打算将画作卖给洋人的事情。他明确表示:“当时《游春图》所有股东根本没有过把此画卖给洋人的意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