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集成共享建设方案
restful接口调用实例(初稿)
第一章编制说明
集成共享建设包括统一门户、数据共享、应用集成、流程集成等内容。
1.1统一门户
统一门户主要是解决应用系统界面操作交互的问题。主要目标要建设应用系统统一入口。主要关键技术包括统一界面规范,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权限管理统一认证管理等。
1.2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是要打通数据壁垒和隔阂,实现数据的跨部门流动和互通,更好的发挥数据的关联分析能力。主要目标是实现数据部内共享,按照上级要求对外共享数据。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基于ESB总线的数据共享交换产品,大数据框架平台提供的数据共享,内存级功能和数据API
1.3应用集成
应用集成是将截然不同的、基于各种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应用软件和系统有机地集成到一个无缝的、并列的、易于访问的单一系统中,并使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主要目标是实现应用系统之间互操作。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微服务,SOA,服务总线,BPM等。
1.4流程集成
流程集成是将工作流引擎从单体的应用系统中剥离,形成具有有安全、可靠、稳定、可灵活应用的统一流程微服务,实现图形化工作量定义、统一流程监控流程的灵活配置。
第二章建设现状
2.1现状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要求,2018年生态环境部开展了政务信息系统集成整合工作,以“集成整合、互联互通”为主要目标,建设了基于专网的统一应用集成服务管理框架,以统一应用集成服务管理框架为载体,集成、组织和管理应用系统,为应用系统统筹利用、统一接入提供集
成整合平台,为应用系统对外服务、深度应用、协同共享提供服务平台,为应用系统统筹建设、备案监督提供管理平台。
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完成了统一应用、统一用户、统一认证、统一日志、统一权限、统一待办、统一展现、统一消息、统一分享九个微服务的建设,完成了60个应用系统与统一门户的集成工作,初步实现系统集成共享框架。
同时由于生态环境部信息系统建设规模小、建设标准不一等因素,当前信息化仍存在“小散多”的特征,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不符合信息化发展形势,距离“用数据决策”和“挂图作战”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尚不符合国家统筹发展电子政务要求。
2.2规划对标
万案
重点任务
任务点
说明
任务完成情况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
生态环境大数据总体架构为“一个机制、两套体系、二个平台”。一个机制即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工作机制,两套体系即组织保障和标准规范体系、统一运维和信息安全体系,三个平台即大数据环保云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平台。
一个机制: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工作机制包括数据共享开放、业务协冋等工作机制,以及生态环境大数据科学决策、精准监管和公共服务等创新应用机制,促进大数据形成和应用。
两套体系:组织保障和标准规范体系为大数据建设提供组织机构、人才资金及标准规范等体制保障;统一运维和信息安全体系为大数据系统提供稳定运行与安全可靠等技术保障。
三个平台: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和业务应用层。其中,大数据环保云平台是集约化建设的IT基础设施层,为大数据处理和应用提供统一基础支撑服务;大数据管理平台是数据资源层,为大数据应用提供统一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等支撑服务;大数据应用平台是业务应用层,为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综合服务。
1.方案中应用支撑层没有进行重点设计。
2.根据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要求,基于专网建设了综合业务门户(专网门户),以统一应用集成服务管理框架为载体,集成、组织和管理应用系统,为应用系统统筹利用、统一接入提供集成整合平台。
根据政务信息系统整合要求,梳理系统清单情况,基于专网综合业务门户目前已完成60个系统的集成工作,完成现有符合的系统集成工作,初步实现部分应用系统一门式登录、一站式办公、一页式展现服务。

第三章未来规划
3.1建设目标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生态环境战略为导向,以现有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情况为基础,围绕“四统一、五集中”,深化微服务设计体系,逐步构建“大中台、小前台”的服务架构,打造共享服务平台,提升服务重用能力。
利用一体化微服务框架,实现标准落地、集中应用、统一管理、可视化监控,提升业务流程整合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应用开发效率,实现跨组织、跨业务、跨流程、跨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和数据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对生态环境业务的响应能力要求,实现业务办理的统一管控,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对信息化应用的统一支撑。
3.2建设内容
一、建设基础中台
基础设施层
二、建设数据中台
数据层
三、建设业务中台
1)升级现有微服务组件,构建业务中台
结合生态环境部微服务集成框架,对已建微服务组件进行升级重构,采用“大中台、小前台”的服务策略,构建统一的共享服务平台,打通应用壁垒,实现业务协同。
2)新建微服务组件,深化基础支撑微服务平台建设
新建统一审计微服务、统一工作流微服务、统一报表微服务、统一表单微服务、统一版式微服务,支撑信息共享、智能办公的各项应用,提供更便捷、更有效、更精准的服务。
3)基于微服务设计理念,重构已有应用系统,提高资源重用能力。
3.3建设方案
3.3.1设计原则
应用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阶段开发的应用系统,由于不同厂商的参与,使得这些应用系统之间很难进行融合。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严格地遵循标准规范、控制总体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来进行总体上的协调。综上,采用模块设计、分层构件的指导思想,实现业务应用支撑平台的一体化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任务,按照如下设计原则开展建设工作。
1)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架构设计
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来约束不同的开发商遵循统一的、标准化的应用架构进行开发,确保不同时期、不同厂商开发的业务应用系统彼此之间能够有效整合。
2)微服务组件松散耦合、粗粒度集成
微服务组件的设计应强调微服务组件之间的集成采用松散耦合的接口模式,确保组件具有高
度的扩展性。同时,采用服务分级手段,通过建立不同的粗粒度等级来创建服务,提供完整的业务功能,通过一次调用实现既定功能。
3)加强功能组件封装,降低开发复杂性
基于成熟的构件封装的设计理念,将经过验证的软件成果,形成业务应用构件库,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中能够进行复用,从而降低开发复杂性,提高开发效率,实现快速响应需求。
4)采用分层模式,专注业务需求
为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稳定、可靠的分层框架,有效地屏蔽底层的复杂技术,把技术细节全部封装到了构件内部,开发人员通过复用成熟的构件,从技术细节中解脱出来,更加专注在如何更好地实现业务需求上。
5)先进性和实用性并重原则
在兼顾技术先进性的基础上,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讲求实际应用效果,不片面追求高、尖技术的尝试,尽可能采用成熟技术,以保证架构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严格遵循国家、行业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不同业务应用系统之间集成提供前提条件,实现各类业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7)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原则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需求,微服务组件应基于模块化思想设计,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通过标准接口快速扩充、灵活插拔,确保支撑平台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3.2技术路线
基于微服务平台架构设计理念,在基础环境上基于国产化软硬件设施、
Docker容器、RedisMQ技术,采用Restful接口协议,并对交换数据使用SM4国密算法进行加密,实现微服务组件的开发、注册、整合、管理和服务,形成统一的业务应用支撑平台,为业务应用系统开发、部署、应用和运维提供全面服务。
1)以面向微服务架构为基础搭建业务应用支撑建立整体系统的框架性、服务性结构,基于面向微服务的架构思想和方法进
行建设,做到高内聚、松耦合和系统构架层次化,降低信息数据层、业务应用层、用户交互层资源间的耦合度同层间及不同层间,从而使业务应用灵活地被组合和封装,快速应对业务服务的变化和发展需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