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阿是穴: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无归经,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B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
C赤白肉际:四肢掌路面与背面交接的边缘。
C刺手: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笔,故右手称为刺手。
D得气: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
F肺系:喉咙,兼指气管
G骨度分寸法:是指主要依据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一定的骨度分寸在其自身测量。
H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H寒则留之:即寒性病症的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
实例名词解释
J近治的作用:是指腧穴均具有其所在部位局部及临近组织,器官病症的作用。
J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
J季肋:肺下缘,肺下软肋部分。
J角法:即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获,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L六合:十二经别浅出于头部,在此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想表里的阳经,由此将十二经脉汇合成6组,成六合。
L瘘:即瘘证,是指肢体羸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麻木肌肉萎缩一类病症。
L痢疾: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为主症。
L癃闭:排尿困难或小便不通为主症的疾患。
M拇指同身定位法: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M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六脏六腑各有一个募穴,共12个.
P髀枢:又称髀厌,相当于环跳穴处.指髀关节,当股骨大转子处,为环跳穴处
P皮内针: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肉作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
Q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八条。
Q前后配穴:是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的腧穴应用.在《内经》中称隅刺.临床上的俞·募穴配合应用就属于本配穴法的典型实例。
Q气街: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
Q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确定的定位,但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经验有效腧穴。
R热则疾之:即热性病症的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
泻法,以清泄热毒.
S手指同身寸: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衡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
S蛇丹: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S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至所在。
S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人,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S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的筋膜系统.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S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它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饰术部位。
T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学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创,故为天灸。
T头针:又称为头皮针.在头部特定的穴线进行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W外辅骨:
X偱经取穴:即某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定布腧穴来。
X休息痢:痢疾的一种,为痢疾持续日久,中焦虚弱,命门火衰,正虚邪恋,常因受凉或饮食不当而反复发作。
X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成为下合穴。
Y阴井木:阴为阴经至意,井为井穴。
Y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
Y运针: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
Y押手:在进行毫针刺法操作时,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左手为
Z主客原络配穴方法:临床上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
Z指侧本分:
Z正经:与奇经相对,指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经,因十二经脉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称正经。
Z中经络:中风的一种,主要表象是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交歪斜。
Z壮:艾柱数量的计算单位,即每燃完一个艾柱用了一个艾称”壮”
Z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凝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
Z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关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