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
网络
·运营商平台搭建·
1 引言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为进一步促进广电网络从覆盖优势向受众优势转变、从数字化成果优势向传播力优势转变、从媒体优势向平台优势转变、从内容安全管理优势向全媒体融合管理优势转变提供了有力手段;另一方面新兴信息技术在改变传统产业生产端和消费端连接关系、重塑产业格局的过程中,促使广电网络有机会参与其中,在人人互联、人机互联、物物互联和产业资源整合中拓展服务范围、扩大服务对象,从而为实现广电网络自身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新机遇。
智慧型业务在广电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业务对现有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接入,独立部署,融合支撑。原有平台的架构和能力在强调敏捷和迭代开发的今天,已经很难满足业务的需求。因此,建设能够提供“融合、多元、开放、智能、敏捷、安全”的下一代云平台,已经迫在眉睫。
2 背景
以云媒体电视平台为代表的传统SOA架构,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企业级IT架构,其本质上是通过服务的松耦合和标准的接口实现业务和平台的分离。
但是经过长期的运营,尤其是近
些年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云媒体电视平
台在架构上面临以下较难解决的问题。
(1)传统业务老化严重,迭代周
期长,业务接入的门槛较高,要求研
发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和长期的相关
从业经验。
(2)强调敏捷开发和独立部署的
新业务,集成难度大,快速上线的需
求无法得到满足,更新和部署变得越
来越困难。
微服务项目技术架构(3)支撑的终端品牌和种类庞杂,
能力参差不齐,业务上线前需要完成
大量的终端适配工作,存量用户终端
往往因为某项基础能力的限制而不能
获得一致性的服务体验。
在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中,江苏
有线不断地尝试用更高的颗粒度将原
有系统进行服务拆分,实现一种以服
务的需求来组织能力的模式,这就是
本文探讨微服务架构的雏形。
3 总体架构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倡
导围绕具体业务构建起一组服务,服
务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最终为
业务提供价值。每个服务都运行在其
独立的进程中,并且能够被独立地部
署到生产环境中;服务与服务之间采
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相互沟通。利用
微服务构建下一代云平台的架构图如
图1所示。架构设计分为平台侧和终
端侧两大部分。
3.1 平台侧
(1)能力域。通过重新设计基础
能力,强调能力之间清晰的边界,避
免“原子”能力之间的耦合。
(2)能力开放域。将能力按照业
务的需求进行组合,强调的是业务逻
辑。由业务定义、对象能力和事件共
同构成微服务的机制。
(3)数据域。微服务强调单一数
据独享不共享,因此构建大数据系统
需要按照微服务单元进行拆分。
(4)集成域。通过各种容器技术,
实现传统虚拟化更轻量级的虚拟化,
满足微服务部署和运行要求,保证微
服务之间相互不受影响。
(5)运营管理域。通过认证和配
置管理,实现支撑能力的微服务化。
3.2 终端侧
将终端服务和能力进一步的解耦,
实现独立可替换的组件,组件之间采
用轻量级的消息通信协议,组件可以
独立升级而不影响无关业务的运行。
广电网络云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
杨晨 李蓓佳 钱文轩 吴乙雨 江苏有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面向新业务快速接入的发展趋势,江苏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了一种广电网络云平台微服务化的设计架构,并对实现微服务化迁移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广电网络 云平台 微服务
48《有线电视技术》 2017年第10期 总第334期
49
《有线电视技术》 2017年第10期 总第334期
和传统IT 行业的整体式架构相比,微服务架构具备以下的一些特点和优势。
(1)通过服务实现应用的组件化:微服务架构中将组件定义为可被独立替换和升级的软件单元,在应用架构设计中通过将整体应用切分成可独立部署及升级的微服务方式进行组件化设计。
(2)智能端点与管道扁平化:微服务架构将组件间通信的相关业务逻辑放在组件中而非放在通信组件中,通信组件尽量简单及松耦合。
(3)“去中心化”的业务管理和数据管理:传统应用往往倾向于采用单一技术,微服务架构则鼓励使用合适的平台和工具,保证平台的活力。
(4)基础设施自动化:由于组件化的设计,使云化及自动化部署等技术得以灵活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微服务构建、部署和运维的难度,以此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5)演进式的设计:微服务架构是持续交付的巨大推动力,允许在频繁发布不同服务的同时保持其他部分功能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4 演进策略
广电云媒体电视平台向微服务架构演进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4.1 传统SOA 架构微服务化改造
对广电传统的能力域的服务能力进行微服务化改造,例如点播、消息等,通过选定服务能力对外开放的标准化接口和服务语言,将原有耦合的服务能力独立出来,同时增强服务能力的稳定性。
特别的,单向直播类业务以及内容、业务和用户管理的功能,服务形式相对固定,技术手段相对成熟,进行微服务改造的收益明显小于投资,因此,保留原有的服务形式。
4.2 引入微服务的原则,针对性的进行重构
选取一到两个有代表性的业务,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种维度对业务进行拆分。横向上,按照不同业务服务形式进行拆分;纵向上,将业务按照功能模块进行拆分。以云媒体现有的视频点播类的业务为例,可以按照图2对业务进行拆分重构。
4.3 引入整套完整的微服务原则
完成业务的拆分以后,通过对业务部署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调整,形成整套的微服务闭环生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云化的相关技术,实现业务在云平台上的分布式部署;(2)重构业务数据,寻与其他数据关联性不大的数据孤岛,通过主数据管理,形成业务与数据单一的、一致的视图;(3)利用管理能力的微服务化的成果,实现完整的微服务闭环生态。
4.4 实现微服务的规模化
按照以上三步的成功经验,逐步
图
1 微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图
图2 视频点播业务微服务重构示意图
有线
网络
·运营商平台搭建·
1 前言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年末,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23亿户,而2015年末为2.39亿户,用户总数首次出现下降。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大连天途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保用户、增收入”的经营战略,并且重拾内容为王的策略,加大了内容的投入力度,一方面通过买断、分成等方式引进多家节目商的资源(包括互联网视频的内容),另一方面参考互联网视频网站综艺、新闻节目的运营模式,利用公司海量的视频回看资源,拆条后作为点播资源供用户观看,以充分挖掘这些视频资源的价值潜力。
2 快速转码系统搭建
公司目前建设运营了两大视频点
播分发平台:华为VOD平台和极速云
电视平台。极速云电视系统采用大数
据、云存储技术和碎片化存储,用户
可以方便地进行实时预览,并流畅地
进行快进快退操作,用户的观看体验
更倾向于互联网电视的收视习惯,视
频点播节目支持CBR/VRB编码,录制
的回看节目采用VBR编码,用户终端
使用IP方式进行互动。华为VOD平
台采用基于IPQAM的互动方式,要求
视频资源使用CBR压缩编码。
极速云电视平台,录制了众多频
道的回看资源,并且云电视平台的管
理后台已开发完成了回看视频拆条加
工的功能。对于各卫视的热门综艺,
通过拆条技术可以便捷地在云电视平
台及天途云手机端综艺栏目中呈现,
但这些内容要复用到华为点播平台,
因为两个平台对视频的参数要求不同,
而且3.0平台播出的回看视频需要在
视频文件上叠加回看图标,因此需要
对云电视平台录制的节目视频进行转
码,才能导入媒资系统再下载到华为
VOD播出。
此前,转码工作主要用于处理
少量格式不满足平台播出的视频文
件,采用单机运行,视频转码软件使
用Mainconcept Reference ,辅助使用
MediaCoder。 Mainconcept Reference
有线网融合媒资系统建设
贺军 大连天途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结合快速转码系统的建设,介绍了以NAS存储为中转核心,将现有媒资系统、审片系统、转
码系统、频道播出系统、云电视拆条系统等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将各系统建设成既安全独立又融合闭合的大媒资系统,实现媒资资源在不同业务平台中的便捷复用。
关键词:媒资系统 转码 系统互联
将原有云媒体平台的业务剥离、重构,进行微服务迁移,实现与原有系统在高可用性上的隔离,实现集约化、规模化运营。新增业务完全按照微服务化的原则,实现在新平台上的接入。
5 结束语
江苏有线云媒体平台微服务化的改造是业务发展的需要。本文深入探
讨了以江苏有线现有规划为基础的微
服务平台的架构和演进策略,对广电
企业开展媒体融合业务具有较高的借
鉴意义。现有业务和能力向微服务化
迁移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需要结
合具体业务诉求,不断进行相应的调
整和完善,从全局视角出发,对具体
业务涉及到的架构、能力、流程进行
合理规范的设计,并且在制度、组织
和实施上统筹考虑,从多维度保障迁
移过程科学、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宝利,朱月.全媒体融合云平台设计[J].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42(2):68-70.
[2] 陈春霞.基于容器的微服务架构的浅析[J].
信息系统工程,2016,3:95-96.
[3] 焦烈焱.微服务,我们如何与你相处[J].软
件和集成电路,2016,9:89-89.CATV
50《有线电视技术》 2017年第10期 总第334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