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4. 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部分。
运算器
运算器是进行算术、逻辑运算的部件。
控制器
    控制器是实现计算机各部分联系及程序自动执行的部件,其功能是从内存中依次取出命令,产生控制信号,向其他部件发出指令,指挥整个运算过程。控制器是统一指挥、协调其他部件的中枢。 (人们常把运算器和控制器二者制做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存储器
软件开发编程语言有哪些存储器是存储信息的部件,分为内存、外存。内存在控制器的指挥下,与运算器、输入/输出设备交换信息。外存是为了弥补内存的不足而设置的,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它与内存成批交换数据。(把运算器、控制器、内存三者合称为主机。)
输入和输出设备
输入和出设备简称I/O(Input/Output)设备。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如数字、字母、符号和图形)显示或打印出来。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扫描仪、数字化仪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9.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精度高
    (2)具有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
(3)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10. 简述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字长
字长的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功能强弱、精度高低和速度快慢。
2.时钟周期和主频
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对每条指令的执行是通过若干个微指令操作来完成的,这些微指令操作是按时钟周期的节拍来“动作”的,时钟周期的微秒数反映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有时也用时钟周期的倒数——时钟频率(兆频),即人们常说的主频来表示。一般说来,主频越高(时钟周期越短),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
3.运算速度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水平的一项主要指标,它取决于指令执行时间。
4.内存容量
存储器的容量反映计算机记忆信息的能力。存储器的容量越大,则存储的信息越多,计算机的功能越强。
计算机中的操作大多是与内存交换信息,但内存的存取速度相对CPU的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速度要低12个数量级。因此,内存的读写速度也是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5.数据输入输出最高速率
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数据的速率也是影响计算机系统工作速度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外部设备本身工作的速度不同,常用主机所能支持的数据输入输出最大速率来表示。
11.计算机的分类有哪些?
根据计算机工作原理和运算方式的不同,以及计算机中信息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的不同,计算机可分为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和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按计算机的用途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大类。
根据计算机的总体规模对计算机分类,可分为巨型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和网络计算机五大类。
常见的微型机还可以分为台式机、便携机、笔记本电脑、掌上型电脑等多种类型。
13.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
(1)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
    (3)实时控制(也称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教学
(5)人工智能
(6)多媒体技术
第二章
1.试简单叙述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答:计算机只认识二进制编码形式的指令和数据。因此,包括数字、字符、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都必须经过某种方式转换成二进制的形式,才能提供给计算机进行识别和处理。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因为物理上实现容易。由于二进制只有两个状态01,这正好与物理器件的两种状态相对应,例如电压信号的高与低,门电路的导通与截止等;而十进制电路则需要用十种状态来描述,这将使得电路十分复杂,处理也十分困难。因此,采用二进制将
使得计算机在物理上实现简单,且具有可靠性高、处理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3.简要叙述声音的编码过程。
答:计算机获取声音信息的过程即是声音信号数字化的处理过程。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数字声音信息才能被计算机所识别和处理。声音被计算机处理的过程主要经过音频信号的采样、量化和编码几个过程。
7. 简述存储器的三级存储体系分层结构。
三级结构的存储器系统,是围绕读写速度尚可、存储容量适中的主存储器来组织和运行的,并由高速缓冲存储器缓解主存读写速度慢、不能满足CPU运行速度需要的矛盾;用虚拟存储器更大的存储空间来解决主存容量小、存不下规模更大的程序与更多数据的难题,从而达到使整修存储器系统有更高的读写速度、更大的存储空间、相对较低的制造与运行成本的要求。追求整修存储器系统有更高的性能价格比是三级存储体系结构的核心思想。这种三级结构的存储器系统的运行原理是建立在程序运行的局部性原理之上的。程序运行的局部性原理体现在:
(1) 时间的局部性原理。
(2) 空间局部性原理。
(3) 指令执行顺序的局部性原理。
在三级结构的存储器系统中,所存储的信息必须满足如下原则:
一致性原则
包含性原则
第三章
4. 简述高级语言程序的运行过程。
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的一般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使用文本编辑工具,逐条编写源程序的语句。保存源程序的文件时,文件的后缀名与所用的高级语言有关。
(2) 编译源程序文件,生成目标文件,文件后缀名通常为obj
(3) 链接目标文件,生成可执行文件,文件后缀名通常为exe
(4) 在计算机上运行可执行程序,并进行调试和维护。
6.用图示法表示编译程序的框架。
答:编译程序的框架如图所示:
7.词法分析的任务是什么?
答:作为编译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其任务是从左到右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对源程序进行扫
描,读入源程序,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流进行扫描和分解,通过词法分析从而识别出一个个单词(也称单词符号或符号)
8.语法分析的任务是什么?
答:语法分析是编译过程的第二个阶段,任务是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将单词序列分解成各类语法短语,如“程序”、“语句”、“表达式”等等。
9.简述语义处理的功能。
答:编译过程中的语义处理实现两个功能:
(1) 审查每个语法结构的静态语义,即验证语法结构合法的程序是否真正有意义,有时把这个工作称为静态语义分析或静态审查。
(2) 如果静态语义正确,则语义处理要执行真正的翻译,要么生成程序的一种中间表示形式(中间代码),要么生成实际的目标代码。
第四章
4.简述面向对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区别。
答:面向对象是从本质上区别于传统的结构化方法的一种新方法、新思路。它吸收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全部优点,同时又考虑到现实世界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认为现实世界是由一系列彼此相关并且能够相互通信的实体组成,这些实体就是面向对象方法中的对象,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自然属性和行为特征,而一类相似对象的共性的抽象描述,就是面向对象方法中的核心——类。
5什么是数据结构?数据的物理结构有哪些?
答: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集合,包括了数据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数据的运算。
数据的物理结构:顺序结构、链表结构、索引结构及散列结构。
第五章
2.什么是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如何表示?
答:时间复杂度是与求解问题规模、算法输入相关的函数,该函数表示算法运行所花费的时间。记为,T(n),其中,n代表求解问题的规模。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Space complexity)度量算法的空间复杂性、即执行算法的程序在计算机中运行所占用空间的大小。简单讲,空间复杂度也是与求解问题规模、算法输入相关的函数。记为,S(n),其中,n代表求解问题的规模。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同样,引入符号“O”来表示T(n)S(n)与求解问题规模n之间的数量级关系。
第六章
1简要说明一个DBMS的组成部分。
答:DBMS通常由四部分组成,也是DBMS要完成的功能
(1)数据定义语言DDL及其翻译处理程序: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
(2)数据操纵语言DML及其编译(或解释)程序:实现对数据库的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
作。
(3)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实现对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对数据并发访问进行控制,完成数据库的故障恢复等功能。
(4)实用程序:完成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数据格式的转换与通信、数据库的转储等功能。
2解释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答: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它也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的系统结构。
(1) 模式
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层中定义了数据模型和模式图表,DBMS的主要功能都在这层。一个数据库系统中只有一个模式。
(2) 外模式
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可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通常与某一应用需求相对应。这层将来自模式层的数据转化为用户所熟悉的格式和视图。外模式通常可以有任意多个。
(3) 内模式
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法。内模式层决定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实际位置,并处理数据的存取方法及数据在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数据库系统的内模式也只有一个。
3简述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
答:关系模型中,定义了三种完整性约束条件: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规定一个关系的主码(包括所有的主属性)不能为空;参照完整性规定外码必须是另一个关系的主码的有效取值,或为空;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根据应用需求而要求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的要求,如某一属性的取值范围。
第七章
1.什么叫软件危机?
答:计算机领域把大型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称为“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
3.什么叫软件工程?
答:软件工程是研究大规模程序设计的方法、工具和管理的一门工程科学,也就是运用系统的、规范的和可定量的方法来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系统工程。软件工程是门交叉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工程学和数学。软件工程的理论、方法、技术都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它是用管理学的原理、方法来进行软件生产管理;用工程学的观点来进行费用估算、制定进度和实施方案;用数学方法来建立软件可靠性模型以及分析各种算法和性质。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7.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有哪些?
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快速原型模型、智能模型等等。
8.简述喷泉模型。
答:喷泉模型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作为驱动的模型。它适合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它克服了瀑布模型不支持软件重用和多项开发活动集成的局限性。喷泉模型使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和无间隙性。系统某些部分常常重复工作多次,相关功能在每次迭代中随之加入演化的系统。无间隙是指在分析、设计和实现等开发活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边界。
9.简述智能模型。
智能模型又称智能生存周期模型,是基于知识的软件开发模型,它把瀑布模型与专家系统结合在起。该模型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知识库,将模型本身、软件工程知识与特定领域的知识分别存入数据库。以软件工程知识为基础的生成规则构成的专家系统与含应用领域知识规则的其他专家系统相结合,构成这一应用领域软件的开发系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