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
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信息技术学科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教师成了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生力军,学生作为课程资源最直接的受益者,应利用好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本文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问题,并就其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向、研究策略及途径、研究组织及过程、研究成果例举、问题与展望等方面进行概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信息素养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课程资源是指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在课程发展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潜在性、具体性和多质性的特点,它对实现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课程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课程的内容来源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文化资源是课程资源
的基础与素材,但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成为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的文化资源才能成为课程文化资源。我区具有优越的地域优势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区域性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所有这些都为开展《信息技术学科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提供了条件。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新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由原来的课程被动的执行者变为主动的创造者,从对教材挖掘钻研者变为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者。一般情况下,课程资源还可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显形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内容;隐形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由于隐形课程资源的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它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全面实施以来,我们意识到相关资源的匮乏,影响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而学科课程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将成为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因
此,利用与开发好具有区域特的信息技术课程文化资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颇具现实意义。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落实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组织我区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科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的行列中,依据相关文件精神,丰富具有区域特的课程文化资源。
(一)强化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意识并积极地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利用活动之中,把丰富的区域性课程资源融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二)开拓视野,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新课程的改革实施与推进,要求教师根据自身与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好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所提供的效益,分析课程标准与内容,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精髓,并创造性地开发具有区域特性的课程资源。
(三)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思维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品质的养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具有区域特性的课程资源融入
了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必将开拓学生的视野,继而转变其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及方向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不同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对信息技术教材二次的开发和利用,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而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与技能;同时促进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资源是信息技术实践的必要。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又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其进步又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
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整合资源建设“区域性信息技术学科资源库”。目前学科课程资源的获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由厂家批量提供,但其资源的开发相对缺乏学科针对性和系统性,缺乏对教学的有效支持,实用性比较差;二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自主开发,它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个体的应用需求,很多学校和教师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科资源,但并没能得到很好的共享和应用。因此,建设“区域性信息技术学科资源库”势在必行,发挥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优势,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技术因素,我们采取了购买现成的资源库框架的方法),以教材目录、知识点为组织纲要,发动广大学科教师参与课程文化资源的建设、共享课程文化资源成果:
(一)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学习模块的衔接研究资源库结构。依据相关资料,各学段信息技术课程任务的轮廓性分野是:小学——初步接触信息技术,形成感性认识;初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开始学习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高中——在持续经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发展,提升信息素养(模块衔接见下表)。
一至六年级
七至九年级
高中
资源的主要类型
信息技术基本常识及计算机基本操作
信息处理与计算机
信息技术基础(必)
教师方面:
教学设计、典型案例、教学资源包、课程评价、相关技术支持
学生方面:
计算机作品、学业评价资料
窗口图形操作系统简单使用、用计算机画画、金山文字处理
窗口图形操作系统
EXCEL电子表格处理数据
数据管理技术(选)
因特网的简单应用
网络基础及应用*网页制作
网络技术应用(选)
*多媒体作品制作
演示文稿处理多媒体信息
多媒体技术应用(选)
*动画制作处理多媒体信息
*为选修学内容)
程序设计初步
算法和程序设计()
人工智能初步(选)
(二)“区域性信息技术学科资源库”的内容。区域性资源建设的内容要以直接支持学科教学的结构性资源为主,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常用的信息化资源主要包括9类:媒体素材(又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按照上述规范所界定的教育资源建设的范围,我们将信息技术学科资源概括成三大类型:
1、素材类课程资源:媒体素材(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试卷、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可以分类收集、整理区域内能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建筑与环境、旅游文化等方面的素材,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原始素材。
2、结构型课程资源,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将多媒体素材进行重组(“复合型”的资源):如课件(网络课件),教学游戏、教育专题网站、问题解答型、信息检索型、练习测试型、认知工具类和探究性学习专题等。包括结构型课程资源建设的理念、方法与实施,教学研究论文;典型整合案例;探究性主题学习;学生的学习成果(计算机作品、研究报告)等。
3、网络课程类资源,通过网络表现的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按一定的
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课程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三)信息技术文化资源。搜集信息技术的历史资料;信息技术现状: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信息技术发展动态;信息技术设备设施基础建设;师资培训等。
新课程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信息技术学科资源建设必须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在建设中既要考虑老师教学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的需求。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内容非常丰富,下表提供其研究方向以便参考:
素材资源网站
分类
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方向(例举)
(一)信息技术资源研究课题
1、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设备设置规划研究;
2、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效益研究;
3、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研究:(1)数字化资源: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2)非数字化资源:图书、报刊、录像等;
4、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程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
5、信息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课题研究。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素材资源研究课题
1、教材研究类:多种教材比较;教材分析与使用;校本课程;
2、教法研究类:课型的研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个案研究类:教学设计类;教学反思类;课堂实录类;教学课件;
4、评价研究类:信息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如何体现“三维课程目标”;信息技术如何实现两种文化(科学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三)专题研究
1、信息技术课程文化资源开发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
2、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历史人文与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
4、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5、如何开发并充分利用教材中包含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6、信息安全与防范专题研究。
注:以上列举的不是课题名称,是课题的研究方向;所列不可能涵盖全部内容,仅供选题时参考。
三、研究的策略及途径
(一)研究策略方面。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要建立在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并使之成为支持教学的要素,而不是束缚教学的绳索。因此,我们要确认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的地位,重视教材建设,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又必须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在研究策略上,要充分意识到:
1、利用教师在好教学活动中所积累的课程资源。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之一,因此就更加应注意对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新传统教学观点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思想上,将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过去的旧有模式,通过信息技术问题的提出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上,教师除了要准备教材上的和教师个人储备的知识外,更多的是要准备课堂上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这样,教师和学生长期在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成果,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重新开发和利用,将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2、重视学生作为一种重要课程资源的地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还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利用与开发好学生这重要的课程资源,就必须注重其亲身体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方案、动手制作课件,其体验要比教材所设计的、教师所制作的更深刻;利用与开发好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教师要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方法与探索成果,学生的思维方法可能千差万别,教师应尊重和珍惜每个学生充满个性的思维方法,并善于把这些思维方法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教师将所掌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提供的个性化资源融合,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享,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利用好学生已掌握的社会生活信息及富有个性化的思维方法、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实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