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均分公式:
=AVERAGE(C3:C45)
2、[给成绩打出等级]区分优秀/合格/不合格的公式:
=IF(C3>=90,"优秀",IF(C3>=60,"及格","不及格"))
3、优秀人数的公式:
=COUNTIF(C3:C45,">=90")
4、优秀率的公式:
=COUNTIF(C3:C45,">=90")/COUNTA(A3:A45)
5、合格人数的公式:
=COUNTIF(C3:C45,">=60")
6、合格率的公式:
=COUNTIF(C3:C45,">=60")/COUNTA(A3:A45)
7、不合格人数的公式:
=COUNTIF(C3:C45,"<60")
8、不合格率的公式:
=COUNTIF(C3:C45,"<60")/COUNTA(A3:A45)
9、最高分的公式:
=MAX(C3:C45)
10、最低分的公式:
=MIN(C3:C45)
11、试卷难度公式:
=AVERAGE(C3:C45)/100
12、参考人数计算公式:
=COUNTA(A3:A45)
13、变异系数的公式:[标准差STDEV/平均值AVERAGE]
=STDEV(G3:G32)/AVERAGE(G3:G32)
14、试卷难度值公式:
全卷实际难度值=全体学生的平均总分/试卷总分
=AVERAGE(C3:C45)/100
15、把一表中不同列的数据合并到一新的表格中的同一列(数据合并)公式:
=CONCATENATE(统计数据!C3 )[一个班] 统计员常用的excel公式
解释:先复制一个班,然后用同样的公式继续复制第二个班……
16、统计各分数段人数,并填到新工作表中的公式:
=COUNTIF(统计数据!C3:C32,"<60")
=COUNTIF(统计数据!C3:C32,">=60")-COUNTIF(统计数据!G3:G32,">=70")
学校全面的试卷分析主要包括下列容:
㈠ 介绍考试类型
说明本次考试是什么类型、什么围的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试题由什么人命题的。
㈡ 介绍试卷的特点
1.容结构分析:试卷分析要介绍试卷考查的围、知识点及分值、试卷结构(题型比例、分值)、命题特点等。
2.目标水平结构分析:按照考试要求所列水平(通常分为知道、理解、应用、综合运用等)种类,分析它们的组成比例并且作容——水平双向交叉分析。
3.题型结构分析:各类题型的比例分析。
4.分数结构分析:容——分数和水平——分数的双向交叉分析。
5.难度和时限结构分析:对难度测验作难度分布描述,对速度测验作时限分布描述。
6.试卷特点及横向、纵向比较:就试卷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是否反映学科特点和在联系、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合理性、适宜性以及其他特点作出描述和判断。横向比较可以在班级—班级或学校—学校间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在不同年级间进行。
㈢ 统计数据
试卷分析要统计有关数据,数据来源:全体考生(普查)、也可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容量尽可能大一些。有关数据很多,如: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方差、标准差、变差数等,这里主要介绍难度和区分度:
1.各题统计数据(难度、区分度);
(1)难度(一般用P表示):难度是指测验试题的难易程度。
客观题的难度一般用正确回答试题的人数与参加测验的总人数的比值来表示;
主观题的难度一般用参加测试考生在这题的平均得分与该题的分值的比值。
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P=(PH+PL)/2
(PH、P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具体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
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
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
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例1:一次数学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人,这道题的难度为:
PH=20/27=0.74 PL=5/27=0.19 P=(0.74+0.19)/2=0.47
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
由此可知,难度是试题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适合程度的指标,是一个相对概念,难度的高低与被试人员的水平直接相关,难度的取值围为0~1之间,当P=0时,试题的实际困难程度最大,当P=1时,试题的实际难度最小。在一般的教学质量检测中,一份试卷的平均难度应在0.4~0.6之间,只有适中的难度,才能使试题产生区分不同程度考生的最大效果。
(2)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它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该得高分,实际水平低的应该得低分,它是评价试题质量,筛选试题的主要指标和依据。
区分度的计算方法为:
①客观性试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
D=PH-PL(PH、PL分别为试题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PH、PL的计算方法同上。
例2:一次数学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人,这道题的区分度为:
D=PH-PL=0.74-0.19=0.55
②主观试题(非选择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
D=(XH-XL)/N(H-L)
(XH表示接受测验的高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XL表示接受测验的低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N表示接受测验的学生总数,H表示该题的最高得分,L表示该题的最低得分。)
整个试卷的区分度,是所有试题区分度的平均值。
一般说来,当D<0.20时,题目的区分度太低,必须淘汰或者加以修改;当D≥0.40时,题目的区分度非常好;通常题目的区分度指数D在0.2~0.4之间。题目难度跟题目区分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难度太大或者太小,都可能使区分度变小;只有难度适中时,才可能有较高的区分度。
2.试卷统计数据(平均分、标准差、难度比例、区分度比例);
①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分数段、优秀率、及格率
②标准差、难度、区分度
3.相关图表
分数段分布图、各题难度分布图、各题区分度分布图、难度比例统计图、区分度比例统计图,可利用excel软件统计画图,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