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张剑
来源:《卷宗》2014年第02期
作者:张剑
来源:《卷宗》2014年第02期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企业信息化成为核心竞争,但信息化项目的低成功率带来对信息系统建设的困扰,很大程度是没有正确把握信息化的本质;深刻体会信息系统的服务性本质,排除对信息技术盲目信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观点,从实际出发,立足实践,是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思路。
关键词:信息系统;实践;服务性
1 信息技术发展与企业信息化
1.1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人类文明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每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带来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跨越式提升。信息化时代,是计算机与网络将人类社会
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不同,信息化不是关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信息化使人类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信息技术将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技术。
1.2 信息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信息技术将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技术。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人员都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在《关于加强“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12〕93号】中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集中管控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代表我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全面铺开。
2 对信息化项目成功率的思考
我们已经意识到企业的信息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企业也纷纷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的快车,但是信息化项目建设情况的实际如何呢?据专门对IT项目进行调查
研究的Standish Group的统计,从1994年到2003年这10年中,IT项目的平均成功率(按时、按预算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仅从16%提升到34%,从总体上看,目前项目的成功率仍低至34%,仍然有一大半的项目要么超支、要么拖期、要么降低了质量标准、要么 “无疾而终”。
现在大部分企业最大的项目风险在于所选择的信息化项目太过于“时髦”。或者说,很多企业并没有上某个信息化项目的必要,但是出于面子、赶时髦的需要,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上某个信息化项目。什么电子商务、商业智能等等,在时机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就一声命下,开始上马了。如此状态下,失败率一直居高不下。曾经很“白领”的IT行业成了“挨踢”行业, CIO(信息主管)=Career Is Over(职业生涯结束了)。
3 信息系统的服务性本质
信息系统的本质表现在其服务性上,理解信息系统的服务性,就不会对所谓高新科技带来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词概念看花眼,产生畏惧和盲目依赖心理,建立信息系统以人为中心,立足信息技术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的认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思路。
3.1 信息系统是对企业员工的服务
信息系统的服务性首先表现在对员工的服务上。信息系统使用界面的清洁、简单、易用,并尽量符合员工习惯是软件成功的第一步,而清晰明确地告知员工,使用该系统能够对他的工作提供哪些帮助,信息系统归根到底是为人服务,为人所用的。如果不能从为人服务的本质出发,不能解决众客观需要,不能方便众使用,减少工作量,反而导致工作量的增加,就不为众爱用,哪怕采用最的顶级设备,先进的软件架构,最丰富的功能,也是一个失败的信息系统。
3.2 信息系统是对业务的服务
一个企业包含很多的业务,信息系统建设表现在对各个业务的信息化上。而业务信息化不是简单的将传统业务在计算机及网络上实现,而是要表现在对该业务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对关联业务的服务上。
生活中数据库系统的实际例子 举个简单例子:传统业务中,员工职务变动,在人事管理中是一项经常性的业务,办理这项业务的人员也不会考虑自己同时在服务于其他业务。而在信息化后,人事管理人员能方便地调出人员档案(相对应传统到档案室翻出厚厚的案卷),并系统中录入调整了变动信息,保存,关闭就完成了这项业务,这是方便了业务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就可
以自动修正公文送达对应人员,为公文送达业务提供服务;可以自动修正财务审批业务权限,为调动人员可以及时批准某项申请提供服务。
3.3 信息系统是对领导决策的服务
信息系统对领导层,对企业决策提供服务。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了灵敏的探测器(信息采集)和相互协调的神经系统(业务流程处理)后,不能让这些数据最终沉淀在数据库中,信息系统的价值要体现在对决策的服务上。
信息化对决策的支持服务,就是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对长期的历史数据处理的功能,分析数据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信息系统对决策的服务,体现在信息系统对决策者的全面、快速的信息数据提供上,体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企业某些决策的条件反射上。
建设信息系统,就要抱着为决策服务的思想,分析能为领导提供哪些信息,能够建立哪些触发判断的决策建议。做到这些才是企业信息化的价值体现。
4 用实践来指导信息系统建设
4.1 信息化建设的误区
正确地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排除以下两个误区,联系实际来规划和建设信息系统。
一是对IT公司的依赖。企业的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不要盲目依赖IT公司。二是信息化万能的思想。不少企业领导人对企业信息化有很大的盲目性,认为信息技术是万能工具,要认清一个信息系统,在别的企业成功但在本企业不一定成功,再先进的软件,也要和企业实际相结合。
4.2 联系实际建设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实施成功的基本条件。企业在选择信息系统时,不是越先进越好,也不是功能越大越好,只有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信息系统建设如何体现三重的服务性,就是要联系实际地建设信息系统,具体方法就是要发挥我党的优良传统,走众路线。从众中来,到众中去,依靠众,为众服务。
人们的认识从实践中来,信息化自上而下的设计要建立在自下而上的基础上,不重视基层的调查研究,不充分了解基层业务的实际需求,是违反客观规律的,这样的项目注定要失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从本质上认识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方向,制定出符合企业需要的设计方案,而建设完毕的信息化系统,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验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用实践来指导信息系统建设。
5 结束语
深刻认识信息系统为人服务的本质,从人的需要出发,从企业实践出发,科学地规划信息化项目,而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不被一些所谓的尖端技术、解决方案、先进平台架构等概念所忽悠,在实践中认识信息化需要,用实践检验信息化成果,用实践推动信息化建设,才能让企业拥有适合自己的信息系统,在企业信息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廖海兵, 孙延明, 刘航. 关于建设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探讨[J]. 东方企业文化, 2007 (3).
[2] 马丁, 李东贤. 生存之路: 计算机技术引发的全新经营革命[M].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3] 吴瑞鹏, 陈国青, 郭迅华. 中国企业信息化中的关键因素[J]. 南开管理评论, 2004, 7(3): 74-7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