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拨效应 交际语言能力模式名词解释
反拨效应名词解释:
反拨效应这一术语专指在教育领域中测试对教学(包括教和学)的影响或反作用。国外语言学家对反拨效应有以下几种解释:对于教师和学生有一种自然的推动,那就是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适合测试的要求,特别是当测试对学生未来非常重要,当测试通过率成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依据时,这种对教学和学习的测试的影响(专指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反拨效应的影响有正负两个方面。反拨效应这个术语用于普通教育,语言教育和语言测试中,用来解释一种产生测试,教学和学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语言交际能力名词解释:
20世纪60年代起,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概念及其范围逐渐广为人们接受,后者还被确立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界定,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因此,本章拟通过对各学者的语言能力理论的介绍与分析,梳理一下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和发展。discourse
1965年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这一概念。Chomsky
认为:“能力”是指说话人—听话人的内在语言知识,或称内有语法。语言能力是某种远比语言本身抽象的知识状态,是一套原则系统,一种知识体系,并非一种处事的能力,甚至也不是一种组织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1972年海姆斯(Hymes)提出了与乔姆斯基相对立的“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包括语法(合法性)、心理(可行)、社会文化(得体)和概率(实际出现)等方面的判断能力。用他自己的话说,交际能力是“何时说,何时不说以及关于何时何地以何方式与何人说何内容”。“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一词自从被海姆斯首次提出后,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在对交际能力经过系统的研究之后,卡纳尔(Canale)与斯温(Swain)归纳出其四个组成部分:即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与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进入90年代,应用语言学教授Lyle·F·Bachman(1990)提出了自己的关于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CLA)的观点。这一新的语言能力观已经得到了应用语言学界的证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