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批评性话语分析一般被分为三种,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系统功能语法以Halliday 的研究为代表,Halliday 认为及物系统是人们用语言描述现实的基石,本篇论文主要讨论及物系统,并运用及物系统来分析新闻语料。
关键词及物系统语料分析
一、及物系统
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系统是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
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作所为、所见所闻在句中表达成若干种过程,并指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过程主要分为6种: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物质过程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如,The sun burned trees.物质过程主要是一个动作者对一个目标
做了什么事,有时也会有在什么地点。其中动作者是发出动
作的人或物,目标是受到该动作影响的人或物。而在什么地
点则属于环境成分。例句中太阳(the sun )为动作者,树(trees )为目标。心理过程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
的过程。关系过程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指的
是两个物体或物体与情境的一种关联,或一个物体的特性等。
如,She is a nice girl.行为过程指诸如呼吸、
discourse叹息、做梦、笑哭等生理活动过程。言语过程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存在
过程指某物存在的过程。
二、语篇分析
本文选取了两则摘自中国日报(新闻一)和芝加哥论坛
(新闻二)中关于9.11事件的新闻。
(一)物质过程分析
物质过程涉及到物质和过程。新闻一中与“袭击”有关的
动作者占所有动作者的49.3%,新闻二中与“袭击”有关的动
作者占所有动作者的2.8%,新闻一中有更多的与“袭击”有关
的动作者,这样有利于表明给美国带来的灾难和在
哪些方面美国受到了灾害。正是这将近50%的与袭击有关
的参与者,说明了后美国人民的震惊以及和对恐怖
分子的仇恨,美国政府对进行严厉的抨击,似乎是美
国政府要竭尽全力对恐怖事件以反击。美国向来被认为是超
级大国,但正是因为,证明了民族某方面的脆弱,更
重要的是,9.11事件动摇了美国人民的精神。在这则新闻中
强调所带来的悲惨不是不合理的,反而更有利于美
国政府控制美国人民的思想,鼓舞民族士气。然而新闻二中
与袭击相关的动作者仅占2.8%,其他的参与者如“terrorists,
an aircraft,authorities ”
等等,这些变化的参与者表明美国全民牵连到这个事件当中。有些带来灾难,有些尽量减小带来的
影响。
(二)关系过程分析这两则新闻中关系过程的数量相同,但是新闻一中三分之一的关系过程的参与者是有关人民。相反,新闻二中则有更多的关于政府的参与者,例如“the seat of government itself ”,“awaiting Bush ”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一更强调人民,更有利于美国政府赢得公众的支持,出幕后人。新闻二似乎更加强调,的对象是美国政府而非美国人民。(三)其它过程分析在言语过程中,新闻一布什总统作为说话人在报道中占有54.6%,表明美国中统的反应以及他反抗的决心,为美国人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而新闻二中总统作为说话人只占有30.6%说明中国的这篇报道仅仅
报道事实,以及社会各界的反应。在新闻二中,60%的心理过程使用被动语态,并且只出现了现象而非感受者。说明了中国关注的是事后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谁的心理状态。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是一体的。根据统计分析学,低于5%的数据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由于两则新闻中的行为过程的比例都低于5%,这里就没有意义去研究他们的差异,因此此过程将不做研究。三、结论对这两则新闻进行数据的及物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不同的意识形态。根据分析可以得出,美国政府对于9.11事件的愤怒,通过新闻,政府力图唤醒美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使美国人民支持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反击恐怖主义的措施。而中国对此事件的反应更冷静些,中国似乎暗示袭击的目标是美国政府而不是美国人民。受害者成为美国政府的牺牲品。同时,也告诉我们中国人往往把政府和人民融为一体。参考文献:[1]Fairclough,N.(1995).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London:Lon-gman.[2]Halliday,M.A.K.(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3]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辛斌.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现代外语,1996年第一期.[5]辛斌.英语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四期.[6]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问题与讨论.外国语,2002年第六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