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卷第6期力学与实践
2020年12月
仁厚笃实,辛勤奉献的_生 8絲
—
纪念王仁院士诞辰百年
王振东w
(天津大学,天津300072)
摘要2021年1月2日,是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原北京大学力 学系系主任、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王仁院士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怀念王仁院士 仁厚笃实,辛勤奉献的一生,纪念王仁院士诞辰100周年。
关键词王仁,百年诞辰,力学中图分类号:031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6052/0459-1879-20-470
A LIFE OF KINDNESS A ND DEDICATION COMMEMORATING OF THE 100TH BIRTHDAY OF
ACADEM ICIAN WANG REN
W A N G
Z h e n d o n g *
1)(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F F p P
:力学鉍横
A b s t r a c t J a n u a r y 2, 2021, is t h 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W a n g R e n , a f a m o u s d y n a m i c i s t , g e o d y n a m i c s a n d m e c h a n i c s e d u c a t o r in C h i n a . H e is t h e f o r m e r d e p u t y director of the 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a l Science F o u n d a t i o n of C h i n a , th e c h a i r m a n of the C h i n e s e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 n d A p p l i e d M e c
h a n i c s a n d the h e a d of the D e p a r t m e n t of M e c h a n i c s of P e k i n g University . Sincerely fondly r e m e m b e r s a c a d e m i c i a n W a n g R e n for his b e n e v o l e n t , sincere a n d d e d icated life b y this article , a n d c o m m e m o r a t e s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A c a d e m i c i a n W a n g R e n
.
K e y w o r d s W a n g R e n , c e n t e n a r y birthday , m e c h a n i c s
王仁院士(1921/01/02 ■ 2001/04/08)是我国著 名的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图1)。 1921年1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1943年毕业 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44年 春任贵阳飞机制造厂设计员,1945年抗战胜利后, 被派赴台湾参加接收日军修理厂,任第三飞机制造 厂工程师。1948年到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航空工 程系,在高速风洞实验室半工半读,于1950年获
本文于2020-11-09收到。
1) E-mail: **************
硕士学位。同年获洛克菲勒奖学金,赴布朗大学应 用数学部进行博士研宄生的学习,1953年获博士学 位,并留校任副研宄员。1954年任芝加哥伊利诺依 理工学院力学系助理教授。1954年夏参加了留学生
争取回国的斗争W , 1955年春回国,应周培源教授 之邀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任教1962年任系副 主任。期间受到不公正对待,转至北京大学地 质地理系任教,创新性地走上力学与地球科学相结
引用格式:王振东.仁厚笃实,辛勤奉献的一生—
纪念王仁院士诞辰百年.力学与实践,2020, 42(6): 815*817
Wang Zhendong. A life of kindness and dedication 一 commemorating of the 100th birthday of academician Wang Ren.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2020, 42(6): 815-817
816力学与实践2020年第42卷合的研宄道路,做出了杰出贡献。1979年北京大学
力学系由陕西汉中迁回北京,他跨系兼任地质地理
系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和力学系固体力学三个教研
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
员(院士),并当选为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1983
年任北京大学力学系主任。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图2)。1990年当选为中国力学
学会理事长。1986年当选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
合会(I U T A M)理事,1996年当选为I U T A M理事会
的8人执行局委员(图3)[3]。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
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图1王仁院士W
图2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院士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员会副主任王仁院士亲切交谈W
王仁院士以勤奋、严谨、创新的治学态度和 对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其涉足的诸多领域 都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为我国的塑性 力学和地球构造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奠基开拓性的贝献。
图3 1996—2000年W TAM理事会8人执行局合影,
前排右2为王仁院士W
1950年代,国际上塑性力学的研究正处于理论 系统化阶段,求学阶段的王仁先生作为美国布朗大 学塑性力学研究集体的活跃一员,取得了许多重要 研究成果。他的博士论文中所给出从圆形边界出发 的滑移线网的解析解,是滑移线理论中少数大变形 非定常运动的精确解之一。后来,还首次在压延分 析中考虑模具上的摩擦力,对压制筋条再次作了滑 移线大变形分析。五六十年代,研究了冲击载荷下 结构的塑性动力响应,给出极限分析上下限的估算 方法,在军事防护、民用运输工具的耐撞分析中,有 广泛的应用。1980年代,对冲击载荷下结构的塑性 屈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发现传统 的临界速度仅表明结构进入轴对称的屈曲、还存在 -个约高于该临界速度一倍的第二临界速度,当冲 击速度达到第二临界速度时,结构进入非对称的屈 曲,此结果为提高设计的临界速度,从而为节省材 料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该成 果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代, 指导博士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研宄,利 用模糊概率论、统计力学和热力学对高聚物的弹塑 性行为给出了统一描述,将以前的大部分理论收为 特例。
王仁院士是中国将力学与地球科学相结合进行 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先驱者,做出了在国内外极具影 响的研究工作,对地球上各种构造形成的驱动力和 变形过程这一地球动力学基本问题进行了研宄。他 检验了地质力学创始人李四光教授的假说,将地震 触发作用的研宄建立在严格的力学基础之上。1978 年,他将地球分成快速模型和慢速模型,采用弹性 理论给出了 15层快速地球模型的解析解,
计算
第6期王振东:仁厚笃实,辛勤奉献的一生纪念王仁院士诞辰百年817
出在日、月引潮力及短期自转速率变化下引起的全 球应力场。这些结果后来被用于触发地震因素的研 究。1976年唐山地震后,他领导的研究组利用我国 丰富的地震历史资料和弹塑性理论,首次用有限元 方法逐次反演了华北地区700年来发生的14次7 级大震,最后得出唐山地震后的应力分布,预测了 未来地震的危险区。后来多年发生的五六级地震基 本上都落在这些危险区内。1980年代,将损伤力学 引入岩石破裂的实验研究,发现裂纹扩展方向与在 均匀介质中弹性理论所预测的方向不同。这对于认 识地震断层的破裂过程有指导意义。1990年代,首 次利用G P S等大地测量结果与有关应力资料,对北 美板块驱动力作了联合数值反演,受到国内外专家 的重视,1988年被邀请在第17届国际理论与应用 力学大会上作了题为“大地构造分析中的一些力学 问题”的专题报告,并多次应邀在国外讲学。
王仁院士同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高等教 育事业,为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地质地理系和力 学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图4)。他在 美国伊利诺依理工学院主讲过流体力学、气体动力 学,在北京大学主讲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 力学、塑性力学和许多选修课。出版的《塑性力学 引论》《塑性力学基础》以及《固体力学基础》(地 质专业用)等著作,己成为高等院校的标准教材或 参考书。
图4王仁院士在家中(夫人张祟静拍摄)
他还推荐了校内外许多师生到国外进修、留学,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1999和2000年促成了 北大力学系成功申办I U T A M的流体力学和固体力 学暑期学校(S u m丨ner S c h o o l)。1"1年以来,王 仁院士主持了在北京先后召开的三次I U T A M学术 研讨会,包括“多晶金属大变形下的本构关系”(与 D.C.D m c k e i•任共同主席)、“地球动力学中的力学问题”(与K.A k i共任主席)、“带缺陷的物体的流变 学”,吸引了许多国家的一流学者参加,也给我国许 多优秀中青年学者创造了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
2012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郑哲敏院士曾 著文@说:“王仁先生不仅是一位有杰出成就的力 学家,而且是一位待人极其诚恳,平易近人,从不居 功自傲,不论在顺利还是困难的条件下,一直勤奋 工作,努力为祖国作奉献的人”,“王仁先生回国后 以辛勤的劳动,严格、创新的治学态度,火一般的奉 献精神,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科 研和教学人才”。
I U T A M资深理事白以龙院士在纪念王仁院士 的文章W中介绍:“I U T A M主席莫菲特(M o f f t t,英 国剑桥大学教授,图3前左1) 2001年8月在英国剑 桥召开的I U T A M大会开幕式上,请全体与会的世 界各国的代表们为王仁先生的去世起立默哀”。“王 仁先生在担任I U T A M执行局委员做出了杰出贡献,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谨以此文纪念王仁院士 诞辰百年。
参考文献
1王仁.王仁文集(北京大学院士文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Wang Ren. Wang Ren Collection (Academician Librar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2王振东.深切怀念王仁老师.力学与实践,2002, 24(2): 7171
Wang Zhendong. In memory of Professor Wang Ren.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2002, 24(2): 70-71 (in Chinese)
3王振东,姜楠,杨绍琼.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的建立过程.
力学与实践,2〇2〇, 42(2):249-254editorial director
Wang Zhendong, Jiang Nan, Yang Shaoqiong.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2020, 42(2): 249-254 (in Chinese)
4王仁先生纪念文集编委会.仁厚笃实的一生——王仁先生纪 念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Mr. Wang Ren's Memorial Collection Editorial Board. A good and honest life — Mr. Wang Ren's Memorial Collection.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2002 (in Chinese)
5余同希,王大钧.塑性力学和地球动力学文集.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0
Yu Tongxi, Wang Dajun. Plasticity and Geodynamic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0 (in Chinese)
(责任编辑:胡漫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