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4课 《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
课题 | 月相变化的规律 | 单元 | 三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三 |
学习 目标 | 1.能通过观察月相、给月相图片排序、将月相图片装订成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发现与描述月相变化规律。 2.能对图片信息进行正确处理。 3.能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整。 4.对月相变化规律保持好奇心,保持观察月相的兴趣。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修正自己的认识。乐于征求小组组员意见,尝试多种方法调整月相图片排列顺序。 5.了解月相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 ||||||
重点 | 通过对月相图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学生对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 ||||||
难点 | 根据一个月里月相变化的顺序给月相图片排序。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讲述嫦娥奔月故事,嫦娥奔月,中国神话传说中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后羿为求得长生不老向西王母求长生不死药。他的妻子嫦娥因歹人夺药,无奈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月宫,成为广寒宫宫主。观看视频并出示月相图片,提问同学们,这是我们在二年级学习时收集到的月相图片,你们还认识吗? |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小组代表回答。 | 激发学生兴趣。 |
讲授新课 | 聚焦: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以前我们已经知道月相会变化,那么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月亮有时圆,有时缺,有时弯,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虽然变化,但是隔一段时间又变成圆圆的、再逐渐变成弯月,月相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并且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是太阳照亮月球的某一侧面。 由于月球反射太阳光,月球无论转到相对地球的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因此,在不同的时期,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球亮面大小的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探索: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1.了解更多的月相。 (1)观察图中的月相,哪些是你曾经观察到的?哪些是你没有观察到的? 生1:我见过缺了一个边的月相。 生2:我见过这个弯弯的月相。 生3: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我们全家还赏月来着呢。 生4:居然有这么多的月相我没有见过。 …… (2)月相。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月。新月过后,月亮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太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蛾眉,因此这时的月相叫蛾眉月。这种蛾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经移到太阳以东90度。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渐盈凸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地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度,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满月或望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渐亏凸月、下弦月和蛾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蛾眉月称为残月。蛾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蛾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因此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的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 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观看月相变化的规律、画月相和月相成因演示视频资料。 试着给月相的图片排序。 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是引导和帮助我们对一个月的月相展开研究。 交流我们的排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的月相图片;在相同的时间上,月相相同;都能看到月相由缺变圆,由圆变缺的过程。 不同:排序的形状不同,排成圆形的好像月球绕着地球转一周(一个周期)。 将一个月的月相图片按顺序装订在一起,快速地翻动,我们就可以看到月相在一个月内的连续变化了。观看月相变化、演示月相及2020年月相演示视频资料。 研讨: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新月(朔月)、蛾眉月、上弦月、渐盈凸月、满月(望)、渐亏凸月、下弦月、残月。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至满月。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至朔月。 月相变化规律歌 月黑无光称做朔,初二西天是新月,初七初八月正南,明暗各半上弦月。十五十六月儿圆,全月通明是满月。二十二三半夜升,东明西暗下弦月,黎明之前东方起,二十七八是残月。每月一次日期定,月相变化记心中。 拓展: 观月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天空中有一些明亮的星星(亮星)。我国古人十分智慧地用亮星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变化。你也可以试试,在不同时间,观察月球和它周围的亮星位置有何不同。木星合月是行星合月天象中的一种,一年中行星合月的现象会发生几十次,因为木星的体积比较大,除金星合月之外,木星合月是观赏效果最好的。在西方天幕之上,一轮明月高悬。在明月左上方不远处,一颗亮星熠熠生辉,犹如“月宫嫦娥”抛下的一枚宝石,这就是著名的木星。两者近距离接触,为人们奉献出一幕精彩的“星月童话”。双星伴月又称“金木合月”,是指金星、木星和月球同时出现在夜空中。出现“双星伴月”,是由于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在运行中由西向东追赶木星。先是金星追上木星,两者相距最近,然后月球追上木星。当三者距离最近时,呈现出既是“双星伴月“,又是“三星一线”的特殊天象。 古诗词中的月相知识 在我国优秀的诗词歌赋里,有许多吟诵月球的优美诗句。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后,你能根据诗句中的描述推知当时的月相吗?“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们可从“元月夜”入手,明确所指时间为正月十五,即可判断为满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诗中可看出月落子夜,月相应为上弦月( 月出正午,月落子夜)。“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夜静月出,当为下弦月(月初半月,月落正午)。 | 要求学生认识月相,有时是弯的,有时是圆的;每天不一样)。 学生观看图片并交流回答。 小组交流,班级分享。 学生给月相排序后,小组活动交流结果。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 小组做一个月相纸牌,小组交流,全班补充。 学生观察星空,也可利用图片来探索月相变化规律。 学生背诵古诗词、查阅资料。 | 我们要用排序的方法来观察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旨在让学生知道月相是由于月球有一部分被太阳照亮形成的。 在给月相排序的活动中,认识月相变化规律。 静态的月相变化排序变成了动态的变化手册,就像看动画片一样看月相变化。 让学生认识到月相会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满足一定的时间规律。 观察后有什么发现? 激发学生兴趣。 |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观察月相、给月相图片排序、将月相图片装订成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发现与描述月相变化规律。我们制作月相变化手册的活动,使我们了解了一个月之内的月相变化规律(由缺变圆,再由圆变缺)。月初时,没有月相,然后慢慢出现一点月相,直到月中(农历十五),出现满月,然后又不断消失,直到月末完全不见,这个周期正好是一个月。 | ||
板书 | 4 月相变化的规律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人的成长旅途中,有的人说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凡事与自己较真;也有人说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要凡事与自己较真;还有人说,有些事不该较真,有些事就要较真。
在自己的成长中,你认可哪一种情况?请联系自己实际情况,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学会不较真,人活着可别太累
凡事都要“丁是丁,卯是卯”,你会活着很累。与其让自己身心疲惫,倒不如对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做人不可过于较真
大画家毕加索对冒充他作品的假画,从来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概不追究。有人对此不理解,毕加索说:“我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作假画的人不是穷画家就是老朋友。穷画家混口饭吃不容易,我也不能为难老朋友,还有那些鉴定真迹的专家也要吃饭,况且我也没吃什么亏。”
意大利的诗人、散文家和剧作家阿雷蒂诺说:“人如果太较真,就是不懂如何生活;不较真既是盾,刀不入;不较真又是箭,什么盾也挡不住。”如果说官场上的“不较真”能够让自己进退自如的话,那么在与人交往中的“不较真”就能让自己左右逢源了。所以,在不较真的时候,我们就得装模作样、装聋作哑,甚至是装疯卖傻。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现代商业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公司垄断了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在为人处世方面,洛克菲勒很有一套,尤其善于装糊涂。
有一次,洛克菲勒正在工作时,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他的办公室,直奔他的写字台,并用拳头猛击桌面,大发脾气:“洛克菲勒,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我恨你!我有绝对的理由恨你!”办公室所有的职员都以为洛克菲勒一定会拾起墨水瓶向他掷去,或是吩咐保安员将他赶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并没有这样做。他停下手中的活,像傻子一样注视着他,对发生的事似乎毫无知觉,就如同被骂的是另外一个人一样!
那无理之徒被弄得莫名其妙,怒气渐渐平息下来。他是准备好了来此与洛克菲勒大闹一场的,并想好了洛克菲勒会怎样回击他,他再用想好的话去反驳。但是,洛克菲勒不开口,他反倒不知如何是好了。不得已,他又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猛敲了几下,可是仍然得不到回应,只得索然无趣地离去。再看洛克菲勒,就像根本没发生任何事一样,重新拿起笔,继续
他的工作。
懂得装傻的人绝不是傻瓜,而是真正的聪明,就比如洛克菲勒。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斤斤计较、咄咄逼人,看似聪明绝顶但最后往往是机关算尽,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才是真正的傻瓜。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么借酒消愁,要么以牙还牙,这都是错误的做法。怎样才能做到不较真呢?首先,要学会理智处事,沉不住气时反复提醒自己要以理智的心态来控制感情。其次,要学会苦中作乐,善于在生活中寻乐趣,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来发泄郁闷。第三,遇到难受、挫折、失败的事,不妨知心朋友聊聊天。第四,欲望少一点、心胸宽一点,这样更能保持心理平衡,维护身心健康。
凡事都要“丁是丁,卯是卯”,这样的人活着会很累。与其让自己身心疲惫,还不如在现实生活中,用一种“不较真”的思维方式,以平常之心、平静之心对待人生,该糊涂时就糊涂,这是历来被推崇的高明的处世之道。一个人如果真能如此的“不较真”:淡泊名利、虚怀若谷、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知足常乐……那么这辈子就会过得自在洒脱!
凡事都要丁是丁,卯是卯,这样的人活着会很累。与其把自己累得身心疲惫,真不如在现实
生活中,用一种“不较真”的方式,以平常之心、平静之心对待人生。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中提供了三种现象,第一种现象的核心在“要与自己较真”,第二种现象的核心在“不要与自己较真”,第三种现象则有所选择,有些可较真,有些不要较真。写作时,要紧扣自身实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从认同要较真的角度,可立意为“敢于较真,才能活出自我的风采”“与自己较真才会有进步”“与自己较真是一种优秀品质”“较真,可以夯实人生的精神”等。从认同不要较真的角度,可立意为“人不较真才能活得惬意”“不必较真,潇洒走自己的路”“人不较真才能跳出人生束缚“能屈能伸,不必较真”等。从认同“有些事不该较真,有些事就要较真”的角度,可立意为“与自己较真需要理性的态度”“原则须较真,小节不计较”“与自己较真是一把双刃剑”“较真,要懂得‘方圆适度,刚柔并济’”等。
点睛: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态度。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
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材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开头,既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请从“六大素养”中选择两或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理解的高三学生更应重视更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联系实际,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责任与担当
正如材料中孙先生所言:“为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担当。勇于担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这句话依旧牢记于每个人的心里。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学会担当。
康德说:“既然我已经站在了这条路上,那么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我走下去。”人生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已经选择了前进的方向,就要勇于担当起重任,不在失败和困难面前畏缩不前,集中精力,成功之日定会到来。
索尔仁尼琴说:“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都重要。”他曾被驱逐出境,流亡多年,但他一直担当着自己的重任,走在布满荆棘的路上,最终,他赢得了人民,“俄罗斯的良心”重归故土。失败者在困难面前只看到,“黑云压城城欲摧”,而能成大事者看到的却是“甲光向日金鳞开”。只有敢于担当,不惧挫折,人生才会出现彩虹。
大丈夫应以天下为己任,在社会中,不同的角有着不同的责任,在责任面前,我们不能退缩,应当用全部精力勇敢担起。
保尔,这个奥斯特鲁夫斯基笔下的人物,其实就是他的翻版。坚强的共产主义者,他面临的困难仿佛高山,却一直坚持着与之搏斗。他把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的责任,因救人被抓,因战争带来痛苦,在严寒中工作,最后瘫痪在床,双目失明。他克服了这一切,割断了束缚生命的铁环,如同一个历经千辛万苦后成功登上山顶的勇士。这就是保尔,一个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保尔,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林则徐勇于担当,终成一代民族英雄;巴尔扎克敢于担当,在困境中成功;还有像吴菊萍、
吴斌这样的人,勇于担当,终成最美。再看看现实中的许多人,没有责任意识,不敢担当,从而有了“瘦肉精”、“地沟油”、“毒馒头”等食品。人们应该意识到担当的重要性了。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勇敢地担当责任,不畏困难,迈向成功。
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有一种爱”。我们应当勇于担当,担当是我们的责任。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侧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以联系三个背景: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侧重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
养。侧重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学生作文最好大题小做,以小见大,从身边入手,写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文体不限,可叙事,可说理,也可文学创作,立意注重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语言注重具体形象和文采。
点睛:在审题立意上我们首先是要结合材料重点看这个“提示语”部分中的任务要求,本次作文提示中明确说“请从‘六大素养’中选择两或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理解的高三学生更应重视更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也就是说本次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词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的看法,凡是没有提到这个问题的都算是偏题或离题。任务:学生的核心素养;构思:比较三个方面(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要求:结合学校和社会教育,及自身成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亲爱的同学们,你的家乡也许在“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乡村,也许在“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烟柳画桥,参羞十万人家”的城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国家政策的调整,你的家乡也行走在消逝与新生中,消逝了辘辘古井,消逝了碾坊还有那曾经黑窖洞的教室……新生了文化广场、快递小哥、支付宝、……同时也新生PM2.5雾霾……家乡在消逝中有了新的面貌,也在新生中出现了新的矛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你在家乡变化的旋律中选择两三个对象(如风俗、民生、文化、生态等等),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行走在消逝中
时间总在消逝。因此,从个人到世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行走在消逝中。面对这个事实,无需感伤,因为我们一直行走在消逝中,又一直在消逝中进步。在人成长的历程中,一切都会无可挽回地消逝;消逝的可能是青春,可能是健康,可能是性格中那锐利的风发意气,但这些的消逝却
让我们收获对人生真味的一份体悟,收获成熟。苏轼性格中的锋芒在那条望不到头的贬谪之路上消逝了,这消逝却让他拥有了“山间之明月”般明亮却不刺目的精神之光,至今仍照耀世间。史铁生的青春与健康一并消逝,这消逝反让他学会了带着喜悦与感恩生活,自己悟出了给无数正常人以震动的人生真谛,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可见,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一切都在消逝,但又行走在消逝中,在消逝中成熟、进步。
社会亦然。历史大潮中,落后与愚昧消逝了,行走在消逝中的社会却获得了发展,这不就是
进步吗?中世纪神权社会的消逝让人权与科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王权统治的消逝又解放了多少先进和文明的思想,让世界成为一个充满智慧与自由的社会。的确,我们的社会永远行走在消逝中,伴随着行走的是愚昧落后的永逝,于是,社会在自己行走于其中的消逝中不断进步。
况且,消逝的事物也未尝完全地真正地离开。我们不断回首那些消逝的东西,置身当时的局外冷静地思考,反而更能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如果我们不行走在消逝中,就永远是“当局者迷”,无法从纷繁的复杂中整理出一个头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就是这样的一种消逝中的继承和行走吗?试想在纳粹当局和苏联式的高压统治之下,即使有理性的声音,又如何传到外面人们的耳中?如果它们没有消逝,那种狂热、高压与荒谬仍笼罩在历史的天空下,我们又去哪里反思如何避免出现下一个纳粹和强权政府?又如何真正明白该如何做一个有尊严、有自由的人?消逝,有助于我们的反思,而反思则是进步的开始。我们行走在消逝中,又在消逝的推动下不断进步。
消逝不是消失,消逝的事物让一个人成熟,让历史与文明在对消逝的反思中不断矫正前进的脚步和方向。因此,行走在消逝中,我们无须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那些在我们的行走中消逝的,必将像那落红一样化作推动成熟与进步的护花春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作文。材料主要围绕家乡变化展开,家乡行走在消逝与新生中。在的旋律中选择两三个对象(如风俗、民生、文化、生态等等)来创作,可以写家乡消逝的内容,如民俗、富有地域特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人们之间淳朴情感的变化、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等,通过一系列的变化来表现对这些消逝内容的态度。具体可以通过身边的具体事物的变化,来表现对家乡的情感。可以写家乡新生的事物,新生事物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新生了文化广场、快递小哥、支付宝、等,带来了一系列的进步,给家乡生活带来了现代化。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新生中出现了新的矛盾,如环境的污染,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人与人之间亲情的淡化,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对这些现象需要有自己的认识,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
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如本题可以选取消逝的事物立意,也可以选择新生事物立意,还可以从新生事物带来的矛盾立意。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1:
纯粹地拥有竞争心
正处科技发达的年代,竞争心被当作滑稽的戏码,与世无争被苟且偷安的人捧上神坛,对此本末倒置之状我深感痛心。
安于现状的人总把不争当作懒惰的借口。科技发达的年代难道不是几十年前祖辈们苦苦竞争的功劳吗?那些在二战中与别国竞争求进步的祖祖辈辈难道是假的?不!他们的精神深植在每个国人的心中,流淌在国人的热血中。昔有谭嗣同“岂有不流血之革命”领导变法维新,今有航天科技人员秉承工匠精神在竞争场上夹缝生存。难道他们教会我们的只是与世无争,安然处世?
罡风呼啸,也依旧怀揣一颗竞争心,方能进步。常言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争在人类社会中一朵“无实花”,因为不懂竞争,我们经历了屈辱的侵略史,因为懂得竞争,中国人民走出水深火热。普列姆昌德说的竞争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恰如四五十年代德国兴起的“吃潮”“冰箱潮”种种丑态,西方文化俨如消失殆尽,而四十年后的德国,却是一个连底层扫街工人都可以每年出国旅游的国家。诚然,是竞争心推动了社会进步,让德国披上华丽外衣东山再起。
但人们也总会提起伊战,想起魏晋风流,可细而观之,这也只是极端个例,不足以以偏概全地否定竞争。竞争过度让伊战的爆发触及无数无辜者的生命,可美国从此学会了在国际赛场上不得鲁莽。魏晋风流则相反,人们夸夸而谈的“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那是他们皆意有所郁结,才选择躲避政治黑暗的官场而处之以明哲保身。但生命的本真是追溯生命的价值,
今天的我们谈何“郁结”“避世”,应该狠狠地把“老虎”关进权力的牢笼里。马克吐温就曾说过:“黄金时代在我们身前而非身后。”在竞争中求进步才是普世价值之所在。
人类进步的道路如荆江般九曲回环,认识到竞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到学会权衡,需要觉悟,由此反映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水平。竞争不是去听文雅而冗长的委婉之词,而是真实干。
生活中有太多被污名化的竞争,脱下污名化的外衣,还竞争一个真相,给自己和社会一次机会,恰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同等重要。
[例文2]
不争方能得始终
与人世无争,不屑与人世有争。也许你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态度,但我看到的,却是在认清世事后,仍能“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爱秋月春风”的恬静淡然的人生智慧与处世之道。
不与人争,并非是一种放弃有所作为的心态,而恰恰是一种不忘初心、不为追名逐利去做自己心中所属之事的人生观。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在被竞争观念充斥着的当今社会,竞争心不断鞭笞着人们为了赢取他人、争名夺利而玷污着本该是一尘不染、无比纯粹之事,导致当今各行业皆飘荡着铜臭之气。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曾在写给他女儿18岁生日的信件中说道:“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的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
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而这一切,无关物质与名利,更无关攀比与竞争。”诚然,诸如居里夫人之提炼镭,默默地进行这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本着将科学事业作为生命的初心,而不是为了去与他人竞争科学界的光环,最终使她的美丽跨越百年,生生不息。因为热爱,而非竞争,才能无怨地付出,才能方得始终。
不与人争,是一种看透浮世之后仍能豁达于世、寻自己价值的真正勇者的选择。苏东坡在王安石变法相争无果、乌台诗案被贬后,没有再去纠结变法是对是错,没有再去竞争谁能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是欣然离去,在赤壁之处高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泥泞小道大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逃避,而是他知道,竞争所带来的后果必是两派对立、政治腐、败,民间亦再无安宁之日,既不争可换自身逍遥,不争可得百姓祥和,又何不淡然处世?而竞争的孰是孰非,千百年后,后人自有论断。不与人竞争,不抱着处处攻击他人、处处带刺提刀防人、处处不予人以活路的竞争心,才有陶潜之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才有杨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豪气,才有竹林七贤“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的淡泊。
古时崇尚无为,却从来都非无所作为,而反观今时,却处处提倡着只为名利与竞争的处世之道。有人说,竞争心能促进社会发展。诚然,有竞争心并非什么不可饶恕之事,也确是人之
常情。但看今日之社会,电影市场上,导演为竞争票房、争抢话题,而越发肆无忌惮,下跪炒作之事层出不穷,微博排片之战更是司空见惯;而房地产大亨为竞争钱财、竞争土地资源,强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各大演员花旦,为竞争知名度,争相以私事博尺度、占话题,而忘却了自己演艺之本心。岂不悲哉!
我想,只有逍遥无所待,不背负着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去行事,才能方得始终,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根据以上三则名言,阐述自己的思考,任务指向性非常明确,既有内容上的指向,也有文体上的指向,这就要求考生分析三句名言,这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句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考生需要结合这些角度来阐述自己独特的思考。
【审题】
首先概括分析三则名言材料。三条名言材料围绕的是:“争与不争”。第一条名言是英国诗人瓦特·兰德说自己和谁都不争或不屑与人争,这条名言强调的是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第二条名言是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说竞争心对人类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第三条名言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竞争的建设与破坏的两面性。然后分析挖掘其背后反映的人生哲学与人生态度:争与不争的背后是进与退,是积极与消极,是拼搏与淡然,是热闹与安静,是儒家与道家,是青春与暮年,是都市与田园,是不同的人生哲学与人生态度。可以围绕“争与不争”从三个角度写作;如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第二、理性竞争。第三、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
参考立意:
(1)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得老远,或是淘汰出局。(2)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在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3)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
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世界也会在竞争的多姿多彩。(4)要理性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输赢,竞争的精神是参与,竞争的条件是平等,竞争的旗帜是光明正大,竞争的本身是提高,竞争的过程是丰富。(5)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
行文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总分式的结构行文,首先总说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分析为什么,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素材:
1、谭嗣同
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后来参与领导了发生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顿官
制,革除弊政,最后怀着“愿以颈血刷污政”的决心为变法而牺牲,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虽然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是虚假的,但是他用博爱、平等、自由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在旧中国那个史况下,在激烈的反封建专制主义这点上,有它突出的进步性。
2、蔺相如
为国家进言献策,用其三寸不烂之舌和视死如归的勇气,为赵国做出了很多贡献,这是他的为。但是他不 与廉颇争权夺利,为国家利益为上,这是他的不争。
3、韩信
为汉朝立下了十大功劳,这是他的为。但是别人劝他造反时,他不造反,这是他的 不为。
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这是他的为。在匈奴大灾难时期,为了汉朝百姓的休养生息他没有派兵攻打匈奴,这是他的不争。
4、周恩来
总理一生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他的为。他不争权夺利,尽量不卷入政治斗争,这是他的不争。
5、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冯梦龙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习近平
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贝多芬
“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那么我认为迫切需要。”网友在“知乎”上如是说。
读了以上三句话,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英雄不会过时
你是否曾后悔迟到千年,无法在莽莽黄沙与戈壁中挥刀杀敌?你是否曾遗憾身处俗世,恨不得在赤眉绿林中谱一曲美人如玉剑如虹的长歌?你是否曾叹息纵有千里之能,怎奈众人皆肉眼凡胎,伯乐安在哉!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是的,这个世界很小,英雄或许难觅用武之地,但英雄从不会失去驰骋的沙场。因为豪气自在心中。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爱弯弓射大雕,他没有雄鹰的翅膀,却拥有比雄鹰更辽阔的天空。幼年丧父没有打倒他,兵微将寡没有吓倒他,他守着的是九亩草地,胸怀却是九州热土。而最终,他雄霸一方。他是英雄,但他的幼年也曾饱含艰辛;我们说逆境造英雄,不如说是逆境中的雄心造就英雄。因为雄心不倒,英雄成吉思汉没有末路,而是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向前。
或许沙场出英雄,但和平年代,一样是英雄时代。清朝名相张廷玉曾在长城写道:“万里长城万里空,千古英雄千古梦”,比之各朝进士的风花雪月强说愁,不知多了几分天下,多了几分古今。因为英雄梦的千年不死,在康熙爷手下郁郁不得志的张廷玉在雍正时大放异彩,成鸿鹄之志,为大清康雍乾三朝盛世立下汗马功劳,成为满清社稷的中流砥柱。只要梦不灭,英雄的世界,英雄的时代终有一天会降临。
当然,英雄需要战胜的并不只是敌人,也包括战胜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还包括战胜自己内心的软弱与丑恶。正如那个网友所说的,“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那么我认为迫切需要”。英雄不是个人主义的逞强,而是对现实问题的觉醒。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当年的热血青年周恩来唱完气势豪迈的歌曲,便东渡日本,为挽救国家危亡而精心研读各种学问。十年的苦读是想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高歌即使无法实现理想壮志而投海殉国也是英雄!在任何时代英雄都以天下为己任,让我们追随英雄的步伐一路前行,因为英雄永远也不会过时!
敬重英雄,争做楷模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
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民族,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代代不已。
所谓英雄,就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严、保障人民利益的仁人志士。比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于谦、“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的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等。
放在当今来讲,只要是为我们的国家、民族或他人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英雄。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路遇男子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他的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了广大众的赞誉。中国民航机长刘传健,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发紧急状况。生死关头,他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英雄的传奇背后,是一种永不放弃的坚守和对生命的珍爱和执着。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邮件的保护神” 其美多吉,30年如一日行驶于雪线邮路,危险和孤独是常态,但他从来没有畏惧过,更没后悔过。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坚强的多吉,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他是“雪山上的雄鹰”,无愧于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
我们除了对这些英雄心存敬重,更要以他们为榜样,争当新时期的英雄、模范,做好新世纪的接力者、传承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国家领导人经常对青年人讲的话。
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不同,但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是时代所需,国家所要。只要在平凡岗位上尽心尽责,就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把人生理想融入“中国梦”之中,何愁“中国梦”没有康庄大道?
大国工匠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他们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极致,所以成就了他们的英雄业绩。我们相信,即使我们是一根蜡烛,也要“蜡炬成灰”;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所以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让我们敬重英雄,以他们为榜样,争做时代楷模。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次作文材料由三则名言组成,都是有关“英雄”的言论。那么,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题干中要
求“读了以上三句话,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既然要谈个人对英雄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英雄”的含义先有一个认识,即阐明“英雄”的含义。英雄指那些具有英雄品质的人,他们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那么,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是怎样的?你对英雄是怎样理解?你有什么感受?这就是写作的重点。考生写作时要从小处入手,也可多角度运用发散思维去写,如以“劳动”论英雄,因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以“知识”论英雄,因为知识是推进时代的力量;以“创造”论英雄,因为创造是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奉献”论英雄,因为奉献是无与伦比的高尚。这样写来才会写出新意。
参考如下:
1、文明社会最需要平民英雄
2、英雄的赞歌
3、英雄不会过时
4、世界需要英雄
5、敬重英雄,争做楷模
可用材料:
1、“我们太需要在银幕上看到一个中国的超级英雄了……电影表现的也不是具体的硬汉,而
是国家意志的强硬。”吴京谈到影片《战狼2》时这样对媒体说。
2、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一一萨特
3、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4、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罗曼·罗兰
5、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受型之后,他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立志研制新型抗疟药。经过她和团队几十年的努力,该药物青蒿素终于研制成功了,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7、蒂芬·霍金年青时就患了绝症,然而他坚持不懈,战胜了病痛的折磨,成为了举世瞩目
的科学家。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他在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
8、论财富,他并不是中国最富裕的人,甚至连光州首富都够不上,比他有钱的人随便都能说出一大排,但是几十年来他累计捐赠到位款物超过800万,他让爱满人间,让温暖传遍人心,他用心灵的烛光照亮世界,他的爱让世界不再寒冷。他就是87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教授,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卢院士夫妇平时生活非常节俭,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一片忠诚。他们决定用多年积蓄,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本科生和研究生、奖励农学院忠诚于教学科研的教师以及资助农学院邀请的农业领域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来校讲座。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 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他们用大爱盈满人间!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边依然传唱着这样一种曲调。言语是何等豪壮,气魄是何等雄浑。他,就是荆轲,受燕太子丹之命去刺杀秦王的义士。不可一世的秦王
嬴政是让多少豪杰闻风丧胆,荆轲也早料定这一去的利害攸关,定是凶多吉少的。但勇有必须置生死于度外,只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图穷匕见之时,虽奋力一击,却终难逃失败的结局。面对强秦,奋勇不顾身,荆轲虽失利,千载有嘉名!荆轲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10、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行文结构:
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本文可用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英雄不会过时。其次,提出分论点,进行并列式阐述。可列举一些名人事例,正反对比论证,加强论证力度。最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
【点睛】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
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苏洵《名二子说》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苏轼和苏辙两兄弟,性格截然不同,苏轼旷达不羁、锋芒外露,故不为世容,一生坎坷;苏辙中和淡泊、含蓄深沉,故虽才华逊于兄,而仕宦生涯远比苏轼顺利。
作为即将成人、走向社会的青年人,面对当下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你更希望成为他们两人中的哪一个?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淡泊致远
当今的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更欣赏苏辙的中和淡泊、含蓄深沉,我愿意做一个淡泊的人。
淡泊从来都是中国文人追崇的意境。陶渊明淡泊了,那一簇簇菊花堆满了东篱,远处的黛颜青山也融进了淡淡雾霭;苏轼淡泊了,足下泥泞,雨打竹林,也任由平生放纵在一蓑轻烟细雨中了;稼轩淡泊了,把栏杆拍遍,看世情寥落,风声渐悄,也只道一句“天凉好个秋”了。
平平仄仄的世道过后,他们都归隐于淡泊,在思想境界遭遇重重蜕变后,升华至最高端的超脱。淡泊之人必有非常人之志。“淡泊以明志”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儿子的。这位叱咤三国的军师,轻摇羽扇便有指点江山的凌厉。白帝城托孤世人皆知,他终究未争帝王之位。简简单单的白纸黑字硬是托起了人生的使命与职责,因感恩于刘备的信任,为完成一统江山的遗愿,不顾自身的利益,这就是淡泊。
淡泊之人必有非常人之能。1988年和1992年,“航天之父”钱学森请辞“学部委员”称号,拒接任何荣誉头衔。他说:“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科研人员,始终以平凡淳朴的姿态生活着。当它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与人生理念时,这就是淡泊。淡泊之人必有非常人之事。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在蒙牛家喻户晓之后,辞去总裁职位,将股份全部捐出。
在纵横江湖之后,他说:“舍得舍得,舍了就得了,得失得失,得了就失了。所以‘无’是最大的‘有’”。人生的智慧往往也很难说清,一个人究竟是因为做了什么事才显现出什么境界,还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境界才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明志以舍得,舍得以明志二者,殊途同归,这就是淡泊。浮华世界,物欲横流。人们总是向往山那边的美好,而过度的急功近利让人不愿再恪守精神家园。淡泊之人也并非天生如此性情,他们同样遭遇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只是他们依旧怀揣着不变的灵魂守则和道德底线,追求利于世人的不朽目标。
李白在感叹“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同时,也曾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雄心。追求淡泊不是放弃其他的追求,而是本着最纯粹的目的去实现个人价值。
恪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淡泊,就是是那一朵出尘莲花。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写作任务十分明确——作为即将成人、走向社会的青年人,面对当下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你更希望成为他们两人中的哪一个?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学生这对材料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思考作文。
审题立意:
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材料“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为人处世方式,苏轼不善于从外在掩饰自己,苏辙则中和、淡泊,根据此内容立意:放荡不羁要有个度、放荡不羁与淡泊的中和、人生境界是淡泊。
相关素材:
(1)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2)关麟征辞官隐居,
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期学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国民党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从此,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记者采访,断绝一切与党政军故旧的联系,整日以读书、写字为乐。其间蒋介石、蒋经国你子曾数度邀请他去台湾任职,并许以高官厚禄,他都婉言谢绝。从44岁至85岁逝世,他一直过着淡泊的隐居生活。
(3)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4)居里夫妇视名利如浮云
居里夫妇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他们生活俭朴,不求名利。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可居里夫妇视之如废物。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了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的通知,说是将向部里提出申请,颁发给他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务请他不要拒绝接受。
居里和夫人商量以后,写了一封覆信:“请代向部长先生,表示我的谢意。并请转告,我对勋章没有丝毫兴趣,我只亟需一个实验室。”
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应邀到她家做客,进屋后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惊讶地说:“这枚体现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绝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
行文结构:
(1)根据材料进行选择我更欣赏苏辙的中和淡泊、含蓄深沉,愿意做一个淡泊的人;(2)选择合适的论据,从古至今,层层分析论证,淡泊之人他们的处世之道;(3)结尾再次重申观点,恪守精神家园淡泊。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
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屈原到鲁迅……一代代有名或无名的作者写下了大量精彩篇章。请从“人民性”“世界性”“浪漫”“现实“质朴”“瑰丽”“现实意义”“深远影响”中,任意选两词,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学的感悟或认识。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汲精华于文学,造福祉于当下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优秀的文学典籍更浩如烟海,文学之树上结育出的“人民性”之花芳香扑鼻,“现实意义”之果奇硕无比,静待着普罗万众汲精华于文学,造福祉于当下。
古往今来,我国文学一直以蓬勃势头向前发展,其形式有变,内容常改,但是,在我看来,中国文学所蕴藏的“人民性”内核从未更改,而且如今改革发展之途中,其所彰显的“现实意义”也愈发闪耀。这两者大体涵盖了中国文学的最本质特征,乃是中国文学的精华,需要当下的我们去领悟,去开拓,去利用他们为中华复兴之梦添彩插翼!
中国文学的“人民性”是历史洪流中的灿灿金光,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屈子行吟河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于掩袖抽涕之举中流露出对天下苍生的悲悯;杜少陵倚杖而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沧桑感慨之句中寄托对黎民百姓的祝福;周树人以笔代:“无数的人民,都和我有关”一句蕴含着为民请命的情怀。从古至今“人民性”一直贯穿于中国文学之中,或表现在悲悯天下的诗词里,或印刻在为民谋福的文章中,作为中国文学的内核,它不仅为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更是一盏明灯,照亮中国人的“民心”,为中国发展建设引路指航。
在大改革快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文学的“人民性”逐渐被发掘、变现,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观念基石,这便是中国文学的另一个特质——“现实意义”之所在。最高领导人曾强调:“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最伟大”,这即是当今社会对人民的重视。(而这种理念的形成,正是)得益于中国文学的“人民性”,使其在现实中发挥了教育教化功能,具有了“现实
意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古典文学中的政治智慧,中国当代领导人深悟其中的现实意义,秉持文学中贯穿的“为天下立命”之理念为苍生造福: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城乡医保体制的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口号的提出……凡此种种,都是在中国文学的影响下孕育出的“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由此可见,中国文学的教化功能功效显著,其“现实意义”非同小可。
(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希望中国的发展能继续汲取中国文学“人民性”的精华,不断发扬壮大其对发展建设性的“现实意义”,让我们的祖国载着中国文学的智慧,为生民谋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写作任务非常明确——要求从题目中所给的八个词语中,任意选两词,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学的感悟或认识。命题形式与2017年课标乙卷一致。考生必须从题目所给的八个关键词中任选两词,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学的感悟或认识。考生由材料引发的感悟或认识的对象必须为中国文学,否则即判为偏离题意甚至离题,同时任选的两词必须在材料所给的八个关键词中选择,如选择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即判为审题失误,没有依据写作要求写作。从命题来看,虽然材料所给的八个关键词并非按照一一配对的形式出现,但依据其排列顺序,尤其是每个关键词的内涵理解,这个八个关键词貌似
以配对的形式出现,“人民性”与“世界性”相对,主要表现的是文学性质的差异;“浪漫”与“现实”相对,主要表现的是文学表现手法的差异,但也包括了文学内容的差异;“质朴”与“瑰丽”相对,主要表现的是文学表达风格的差异;“现实意义”与“深远意义”相对,主要表现的文学功用的差异。当然,依据题目写作要求,考生在具体写作中,并不需要按照上述配对关系选择关键词,任选两词,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表达出对中国文学特定的感悟与认识,即为符合题意。人民性反映的文学内容的性质,“人民”,古义泛指人,一般指平民百姓,近代成为一个专用的政治术语,与“敌人”相对,很明显,此处的“人民性”的“人民”指的应是平民百姓,所谓“平民性”指的大概就是文学作品取材于民间,反映的是普罗大众的生活,表达的是百姓的心声与期望。而“世界性”反映的是文学作品所写内容及所涉主题的广阔,体现了文学作品主题的普世意义与共同的价值追求。严格来说,“世界性”应与“民族性”相对,从命题而言,“民族性”或者更妥当,另外“现实”、“现实意义”两个关键词的内涵理解也对考生造成了困扰。浪漫,主要指的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如夸张的想象、奇特的构思;与此相对,现实,主要指的是现实主义表达手法,当然,如考生理解为内容的直面现实,反映现实主题也是恰当的。质朴,主要指的是语言或表现形式的平实,以平实的笔调叙述、描写,朴实而不造作、不虚浮,却有一种直击人心、天然雕饰的自然之美;瑰丽,主要指的语言或表现形式的
细腻传神,摇曳多姿。“现实意义”主要指的是文学作品的现实价值,而“深远意义”主要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需要强调的是,不管考生选择哪两个关键词,都需要对所选的关键词的内涵有所了解,需要对关键词有具体化的阐述,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概念的空洞议论,此为区分作文得分高低的一个指标。应该说,本次写作对考生的阅读积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主题、手法均要有较清晰的理解,在行文中才能言之有物,才能具体阐述,对阅读的重视,对学科素养的要求,这是此次作文的意义所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浩然将于2019年参加全国高考。最近,他开始思考自己高考志愿的专业填报问题。在和家人朋友的探讨中,形成了四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是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二是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专业,三是选择最热门、前景最广阔的专业,四是选择社会最需要的专业。
请同样面临选择的你,给王浩然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专业的选择和思考、权衡和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月19日双星伴月
王浩:
你好!
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人对自然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出对事物的体验,对问题的思索;人对生活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因好奇而实践,因验证而发现。古往今来,许多成就辉煌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事业往往萌生于青少年时代的兴趣中,延着兴趣开拓的道路走下去,到了自己事业成功的路径。
被喻为“科学巨人”的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时,从一个苹果成熟落下而引发了联想。试想一个苹果掉下来是一件怪事吗?不,它很常见。谁也没有去注意它,因为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它不掉下来难道飞上去吗?正是牛顿对这个我们不在意的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既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因一次考察,对某岛上动物外型的异样产生兴趣。也许我们会奇怪一阵子,就逐渐淡忘,但达尔文却不罢休,进入更深一层的研究,用了22年时间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进化论。推翻了多年以来“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这个亘古不变的说法。如果不是兴趣促使他锲而不舍地探讨,也许我们至今仍在信奉着神的创造。
这正验证了孔老夫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一家杂志曾用“终日计算,冥思苦想”为标题介绍了杨振宁的物理研究。杨振宁因此不大高兴,他对人们说:“尤其不同意的是这个“苦”字,什么叫苦?自己不愿意做,又因为外界的压力非做不可,这才叫苦。研究物理是没有苦的概念的,物理学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只要我对物理学有了兴趣,我就会被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吸引。”
确实,同样从事研究的两个人,一个是“我希望能学”,另一个是“希望我能学”,主动与被动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据心理学家验证,人若拥有良好的心态与强烈的求知热情,他的灵感便会一触即发,如泉眼般源源不断,那么结果也会事半功倍;反之,用一张愁眉苦脸面对探讨,就像一部机器,没有想法,说不定方案不仅未能得出,还可能弄巧成拙。由此可想,为什么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一些惨不忍睹的案件?因被逼学习而跳楼,结束大好的青春年华;因被逼练钢琴而宁肯自砍手,摆脱约束获得自由。而热爱者善于发现其中的奥秘,几乎一离开就要生病。这就是“有兴趣”与“无兴趣”的最大区别。
人是健忘的,总会丢三落四、忘这忘那,但是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却像烙上了印,永远铭记于心。生活中,人会对美丽的风景过目不忘;人会对喜欢的物品清楚了解……这都是兴趣爱好在起着作用。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当你对它充满兴趣,你就会发现,记住它是一件多
么简单的事情。
人的成功需要正确的引导,那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它推动着人们主动地去开拓进取,促使我们学会发现身边的大小事。无论是辽阔宽广的大地,还是浩瀚无垠的海洋;无论是形形的人生,还是生生不息的物种,它们都存在着千千万万个“为什么”,等着我们洋溢着满怀的兴趣去发掘其中的道理。
此致
敬礼!
明华
2018年2月20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题目有非常明确的写作任务驱动要求——给王浩然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专业选择的思考、权衡和建议。任务驱动型作文也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
、有理可议。这段文字只有材料,没有明确的话题,需要考生结合材料拟出合适的题目。细读材料,不难发现,本题的命题动因是:“职业能力”作为四种关键能力之一,须以职业(专业)选择为基础。此题意在引发即将结束高中学业的高三学生对专业选择的思考,提前为专业填报或职业选择做准备。可选择材料中四方面意见建议中的一个方面说见解,也可综合各种意见,加以权衡并作出取舍行文。注意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为基本要求,深刻透彻、有启发性的当然最好。要符合书信文体要求。可从以下角度选择:①最喜爱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②最擅长的——术业有专攻;③最热门的——走在时代前沿,为投身新时代建设做准备;④最需要的——服从社会需要,贡献自身力量,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写作时还要注意题目要求“给王浩然写一封信”,也就以书信的形式,向王浩阐述自己思考和建议。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表达。
点睛:高考写作对材料作文增加了任务型指令,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材料引导学生写作的重要功能,使写作更具有针对性,进而使学生在材料给予的真实、简短的情境中快速理解关键内容,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说理与论证的能力。对于这类材料作文,考生立意选择范围比较宽泛,比如这则材料,可是可以从最喜爱的、最擅长的、最热门的、最需要的几个方面中任选一个进行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8月29日上午,中山大学2018级新生开始报到,报到前,一位妈妈来到南校区东区120栋女生宿舍,发现灰尘很多,还有蟑螂,很难清理,便叫来了家政保洁人员清扫。经过两个家政保洁员3个小时左右的清洁,整个宿合里里外外焕然一新。
(摘自人民网)
②北大硕士毕业的张天一自主创业,开了一家牛肉米粉店,他亲自买菜、煮肉、煮粉、上菜。四年后,他创办的北京“霸蛮”科技有公司已拥有40余家店铺,近400名员工,公司估值为5亿。
(摘自《中国青年》)
③洪家光是一位为航空打磨“明珠”的车工,他主动率领团队攻坚克难,1500多次尝试后,研发出了成热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摘自新浪新闻)
④“港大三嫂”袁苏妹,44年如一日为学生做饭、扫地,对住宿生关怀备至,尽心照顾他们的起居饮食。她出身平凡,却演绎着高尚的灵魂,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称号。
(摘自狐网)
妈妈请家政打扫宿舍卫生,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三则,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份倡议书。要求:①选定倡议对象,选好角度;②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立自强是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提倡的精神。从古代的先辈披荆斩棘建立家园,到近代因为贫弱受尽外邦欺凌,我们认识到,唯有自立自强才能使自己昂首立于世。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中孩子数量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家庭反而不敢让子女独立做事。过多的保护使得自立自强的精神越发显得珍贵,这值得我们深思。
人生当自立,自立少年始。但是,有些中学生缺乏自立能力,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父母就精神不安, 情绪不稳,生活无法自理。我们终究要离开父母,经风雨,见世面,如果我们不从现在起,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香港巨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都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想在父亲的公司里施展宏图,干一番事业。但李嘉诚果断地拒绝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你们还
是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来证明你们有资格到我公司来任职。”于是兄弟俩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搞投资银行。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正是李嘉诚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陶冶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
为此,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倡议:
一,学会自理生活。比如, 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购买学习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
二,自主学习,自主安排和制定学习计划,逐步摆脱对老师和父母的依赖。
三,学会与人交流,了解他人,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
四,学会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有句话得好:“滴自己的汗,吃白己的饭,白己的事白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同学们,让我们在丁香花开的季节,对着阳光宣誓: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让自立自强不再是单纯的理念,而是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自立自强之花将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自立自强之果都能捧在你我的手心!同学们,为了让自己成为自理、自立、自主的人,赶快行动起来吧!
倡议人:某某某
某年某月某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妈妈请家政打扫宿舍卫生”这件事,并“从材料中任选两三则,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份倡议书”,任务指向性非常明确,既有内容上的指向,也有文体上的指向,这就要求考生分析四则材料,到材料的连接点,然后选择倡议的对象来写倡议书,倡议的对象可以是学生,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学校,考生需要结合这些对象来确定倡议的内容。
【审题】
首先概括分析四则材料。材料一是说家长请家政帮孩子清扫宿舍。清扫宿舍应该是大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家长完全代劳,这一做法显然是错误的,这则材料要强调的是:学生要有自理能力,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家长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材料二是说北大硕
士毕业生张天一从自主创业开始,亲历亲为,最终成功创办“霸蛮”科技有公司。这则材料要强调的是:人要有自主创业精神,要能够脚踏实地做事情。材料三是说洪家光带领团队为航空贡献力量。洪家光在“车工”这一平凡的岗位攻坚克难,最终获得成功。这则材料强调的是:不要轻视平凡的岗位,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材料四是说“港大三嫂”袁苏妹几十年如一日为学生服务,出身平凡,灵魂高尚,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称号。这则材料强调的是:要有奉献精神。然后选择倡议对象,如针对学生,可以围绕“自立”“独立”等发出倡议;如针对家长,可以围绕“放手”“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发出倡议。最后还要了解倡议书的格式: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
参考立意:
针对孩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人要自立自强;顽强独立的重要性。
针对家长: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学会放手,孩子才会真正成长。
可用素材:
1、李嘉诚:逼迫儿子自立门户
香港巨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都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想在父亲的公司里施展宏图,干一番事业。但李嘉诚果断地拒绝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你们还
是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来证明你们有资格到我公司来任职。”于是兄弟俩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搞投资银行。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正是李嘉诚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陶冶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
自立自强是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提倡的精神。从古代的先辈披荆斩棘建立家园,到近代因为贫弱受尽外邦欺凌,我们认识到,唯有自立自强才能使自己昂首立于世。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中孩子数量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家庭反而不敢让子女独立做事。过多的保护使得自立自强的精神越发显得珍贵,这值得我们深思。
2、爱迪生:成为“发明大王”
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 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着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爱迪生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的才智,自信、自强、自立,获得巨大成功。他自学成才,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他发明了电报自动记录机、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电灯(白炽灯)和电话。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 天就有一项新发明,因此被誉为“发明
大王”。
3、大卫· 洛克菲勒:金山上的自强者
大卫· 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是兄弟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出能干的一个。1915 年,大卫出生于纽约市,当时他家虽已有亿万财产,可他在童年时代没有享受过任何超级富豪的生活,穿着和雇工一样的普通衣服,生活既简单朴素又紧张快乐。他每周只能得到三角的零用钱,同时还必须准备一个小账本,按父亲的要求将三角钱的使用去向登记在上面;经检查后,如果使用合理,还能得到奖励。大卫得到的零用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十一二岁时,每周能得到一美元;十五岁时,每周能得到两美元左右。因此当大卫长大后离开家时,已拥有许多账本。
大卫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便设法取得了为全家人擦皮鞋的特许权。然而,他必须在清晨六点以前起床,以便在全家人起床前完成工作,擦一双皮鞋五分钱、一双长筒靴一角钱。正是一直坚持着自力更生的理念,才使得大卫· 洛克菲勒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他的事业不在石油上,而在大名鼎鼎、位列世界十大银行第6 位的曼哈顿银行上。他任该银行执行委员会主席兼总经理以后,使该银行从资金20 亿美元上升到资产净值34 亿美元。
4、尼克· 胡哲:生命的奇迹
胡哲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只在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的小“脚”。尽管身体残疾,但父母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胡哲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护士。6 岁时,父亲教他如何用身体仅有的“小鸡脚”打字;而母亲则为他特制了一个塑料装置,好让他学会“握笔”写字。8 岁时,父母把他送入小学。因身体残疾,胡哲饱受同学的嘲笑和欺侮。10 岁时,他曾试图在家中的浴缸溺死自己,但没能成功。19 岁时,他打电话给学校,推销自己的演讲。在被拒绝了52 次之后,他获得了一个5 分钟的演讲机会和一份50 美元的薪水,开始了自己的演讲生涯。2003 年胡哲大学毕业。2005 年出版DVD《生命更大的目标》,同年被提名为“澳大利亚年度青年”。2008—2009 年胡哲两次来到中国各所高校举行演讲。2010年出版自传式书籍《人生不设限》。2011 年做客香港凤凰卫视电视谈话性节目《鲁豫有约》。2013 年5 月14 日开启东南亚巡回演讲。2014 年出版书籍《坚强站立:你能战胜欺凌》。2015 年出版书籍《爱情不设限》。靠着自身的毅力,尼克· 胡哲成了当代年轻人心目中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榜样式人物。
行文结构:
在倡议书的基本格式之上,首先说明自立自强是传统精神,但是当今社会父母对子女过多的保护使得自立自强的精神越发显得珍贵。接着说明中学生不自立自强的危害,呼吁应自立自
强。然后引用李嘉诚教育子女等名人事例辅佐。接着发出倡议。最后要用呼吁式语言作结。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真相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便被人们丢到脑后了,真相似乎变得越来越次要。
2016年11月,牛津词典公布“2016年度英文词汇”为“后真相”(Post-truth)。“后真相”(Post-truth),意指“相对于情感及个人信念,客观事实对形成民意只有相对小的影响”。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同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也正式实施,对肆意篡改、嫁接、虚构新闻信息的违法行为依法监督和治理。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用理性的光芒照出真相
“后真相”,这个词当前在西方引起很多学者的议论,这一热词不仅是慕安会年度安全报告的
主题词之一,也成为会议讨论的热点议题。而在国内,这类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真相似乎变得越来越次要。然而,真相毕竟是真相,如今的时代,对真相的追求更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还记得香港的“小黄鸭”事件吗?“内地游客烟头烫漏小黄鸭”的谣言中充满了常识性的漏洞,首先,在维港内行驶的船只离小黄鸭最近也要有十几米的距离,正常人几乎不可能把烟头扔的如此之远,其次,即便烟头可以扔到小黄鸭身上,厚厚的PVC“鸭皮”也不会轻易被烫穿,谣言中还说“肇事人”连续投掷了三十余个烟头,这更是匪夷所思,在足以点燃三十个烟头的时间里,游轮早就驶出了上百米,“肇事人”怎么可能一直掷烟头?
正是在大众“后真相”心理的驱使下,主观想法压过了客观事实。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自媒体纷纷涌现。人人都可报道事件、表达观点,借由社交网络的便利,迅速掀起话题。而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舆论极易朝着不理性的方向发展。
微时代,人人是新闻发布者,人人是信息接受者,拥有几万、几十万甚至百万、千万粉丝的微博不在少数,其传播速度之快,不比国家主流媒体差。公民新闻的异军突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大众带来了烦恼。网络谣言就是其中致命的病毒。
真假莫辨的泛滥信息不仅给公众和社会造成困惑和伤害,更有甚者混淆视听、违法乱纪。一
些网络“大V”如秦火火、董良杰等人在网上发布虚假甚至有害信息,败坏风气、攻击政府、捞取不正当利益,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
阻挡真相的迷雾其实不难散去,大多数谣言都和这条谣言一样充满漏洞,这些漏洞甚至低劣到一眼就能看穿,只要人们用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些谣言,它们就没有欺骗公众的机会。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往往会给谣言可乘之机。只要坚守理性,我们就可以战胜这种不信任感,用逻辑和事实将谣言证伪,打破不信任的恶性循环。
坚守理性听上去好像很难,但做起来非常简单。当我们听到传言时,只要能够回避感情地先想想这件事合不合理,是否在客观上可能,不让情绪先入为主地剥夺我们判断的空间,理性就能发挥它的力量,让我们远离不实的谣言,重建宝贵的信任。而当传言确实为真时,我们也同样能以理性来面对事实,分析事实,而非简单地让愤怒情绪在心中蔓延。
治理网络谣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一是要发动众的力量。对各类谣言,网友们要睁大火眼金睛起而攻之,该举报就举报,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一些的言论要有警惕性和甄别意识,明辨是非,不轻易“转发”、“评论”、“点赞”,上网要发布客观真实有价值的信息。二是要公开透明。对一些重大突发及敏感事件,官方必须主动出击,快速反应,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主动率先发声,告诉公众真相,澄清事实,以正视听,避免谣言四起,不
给恶意造谣者留空子。三是要用科学和专业治谣,传播真理才能制止谬误。
让我们用理性的光芒,穿透重重迷雾,出背后的真相吧。愿我们都是真相的拥趸。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围绕“真相”来写。审题难度不大,材料一指出网络时代变化太快,真相似乎变得不重要。材料二提出“后真相”一词,指出“客观事实对形成民意只有相对小的影响”。材料三是对肆意篡改、嫁接、虚构新闻信息的违法行为的严惩。三则材料都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一种现象:网络时代,信息更新快,传播速度快,往往真假难辨,很多真相被淹没,人们也似乎不再关注真相。题干要求考生面对这种现象谈出自己的思考,也就是让考生说一说真相是否真的不重要,如何面对这种现象。这则材料的立意是多向的,普世道理之下,真相是重要的,对任何人来说,任何情况下真相都是重要的,从这个角度,考生可以谈真相的重要性,提出在网络时代出真相的方法,谈如何面对真假混杂的世界等;可是从另一角度来看,“真相”并不是绝对重要,某些情况下,隐藏真相也是必须的,不然怎么会有“善意的谎言”一说,还有一些特殊工作领域,暂时是不可以以真相示人的,据此又可以辩证地谈如何看待真相,什么情况下需要真相,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或不能穷追真相。
参考立意:
1、真相最重要,后真相时代依然需要真相
2、真相也许并不重要,真相会因时因地而生。
3、真相需要辩证看待。
4、对歪曲真相者绝不姑息
5、做真相的挖掘者。
可用素材
1、曹操借宿在吕伯奢家中,半夜听到磨刀声,便认为是蓄意谋害他,愤怒中杀了吕伯奢全家。实在令人感叹。曹操刚刚逃出魔爪,保住了性命,心中恐慌未平,半夜听到磨刀声,难免恐慌,便简单地以为是有人要谋害他,根本没想到其实是好友在让家人杀猪准备宴请他。他因为恐慌和猜忌没能弄清楚事情的真想,错杀了好人,失去了朋友 ,从此心中充满了歉意,犯下了永远也不能弥补的过错。曹操的教训警戒着我们,一定要认清真相,不可以被表象蒙蔽以至于犯错。
2、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就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网络七条底线”。让我们携起手来,更理性、更客观、更全面地反映问题,真正担负起国家兴亡,匹夫有
责”。惟如此,才能让我们的"精神家园'越来越开阔、越来越畅通、越来越具有力量。惟如此,才能让我的“精神家园'越来越天朗气清,越来越生态良好,越来越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曼德拉夫曾经告诉我们:“盲目跟风随大流有时对你的伤害是致命的,没有理性,没有方向。”我们没有了理性,就如茫茫大海上没有方向的小船,跟风走,永远无法到达自己的终点,因此,我们要学会理性,拒绝盲目跟风。
4、除了打造的大型辟谣平台外,我们还需要对谣言制造者进行封杀和处罚,首先是对谣言制造者进行封杀,让他们没法发言,从技术上进行限制,那么就没法再传播谣言了,同时加大对谣言制造者的处罚,,依法行政处罚,这些谣言制造者之所以制造谣言,很多是为了经济利益,现在罚到他们倾家荡产后,罚到他们坐牢后,看他们还敢不敢制造谣言。同时我们也要分辨谣言传播者的性质,对于那些不明真相的众,他们传播要掩饰随手点击,好心办坏事,需要对他们加强宣传和教育,让他们明白是非,理解事实,从而自觉抵制类似谣言。
参考结构:
可用递进式结构。开头概述材料,指出“真相”在当今社会似乎不重要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
点:用理性追求真相。接着再举例摆现象。然后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并指出严重后果。可举出秦火火、MH370失事等事例。接着指出应该具有的态度:用理性光芒照出纷繁真相。可从个人层面举例,比如方舟子、崔永元等,可从国家层面举例,比如材料三。最后再次呼唤不要盲从,用理性追求真相。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所给材料是一种社会现象,写作时要联系现实进行思考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面对高等数学,姚明没有放弃。他用“让我去获胜,如果不能获胜,让我勇敢地面对”鼓励自己,坚持不懈,历时7年,在38岁时终于从上海交大毕业。后来,面对硕博连读的
机会,姚明婉拒了。
材料二:翟天临,中国内地影视演员,于2018年6月获得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博士学位,但2019年2月,他因在直播中直言不知“知网”为何物,而被质疑博士学位论文,引起轩然大波。
材料三: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东汉▪张衡)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脚踏实地,方持久
总听人抱怨:“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总是把机会给别人,而我一无所有。”殊不知,老天根本就不知道你是谁,机会也只会光顾脚踏实地为人生做足储备的人。
材料中的翟天临,有天赋、才华,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白鹿原》中的白孝文一角,“演员的诞生”中获季军,得"魅力演员"称号。又荣登央视春晚,可谓出了风头赚了人气。悔不该在微博高调晒出北大光华博士后的录用通知书,还放出狂言, “等我什么时候穿上博士服拍照的时候,我相信会上热搜,我再让所有人看看谁牛。”
不俗的演绎实力再加学霸光环,让人敬重、推崇、佩服至极,一时间名声大噪,貌似实至名
归,星路一片光明。可惜呀,似乎仅是一夜之间,形势斗转急下。有网友扒出其一段直播,竟说自己不知道知网是什么,这可是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所必需的常识。顺藤摸瓜按图索骥由此挖掘开去,发现原来所谓的高考学霸、博士后等荣誉光环都是华而不实、徒有虚名。
或许身边的人都在为金钱权势奔走,为名誉地位忙碌。而姚明却婉拒硕博连读的机会,他知道坚守自我,不盲从;他告诉我们,请保持初衷,不要迷失方向;请拂去心间的尘,勿让名利之心遮望眼。雾里看花隔一层,虚名浮利面前做好人生的选择,脚踏实地,方持久!
畅销书作家当年明月创作的《明朝那些事儿》,畅销量800余万册,创近30年来史学作品销量之最。作为80后的成功代表,发表成功感言时,他只平静地说:“我只是在用心写史,踏实做事。”好一句“踏实做事”,好一句“用心写史”!当年明月的一句平淡之语道出了成功的真谛:脚踏实地方成事,才持久。国学大师季羡林老人的一生更可谓是脚踏实地,他不贪名、更不贪利,所“贪”的只有“学”,他一生贪学,人生大成,至死无悔。
然而,充满浮躁的尘世之中,又有多少人,走着走着便迷失了自我航向呢!踏实下来吧,汲汲以求、趋之若鹜的人们!准自己的位置,做些应该做、值得做的事情。你是学者就该踏踏实实做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切莫像翟天临那样有了一点儿成绩,就得意忘形、目中无人、口出狂言,以至于好端端地从
舞台上生生跌落。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人生路上千万不要虚荣浮夸、自负张扬,我们要向姚明学习,坚守初心低调做人,脚踏实地不慕名利,谦虚本分。
脚踏实地的人生是成功人生,即使你没有拯救苍生的志向,那你也会成为自己那片小天地的主宰者!
脚踏实地的民族也必将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民族,无论它曾经受了怎样的磨难,最终的辉煌必将与其同行!
脚踏实地,方持久。一步一个脚印,成功必将永远眷顾垂青我们!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道多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出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第一则材料是姚明婉拒硕博连读的事件,可以看出姚明能够清醒地认识自我、坚守自我、豁达地看待名利,能够拒绝名利诱惑,尊重知识。第二则材料,翟天临所谓的高考学霸、博士后等荣誉光环都是华而不实。从中,可以得出应该诚实守信、保持初衷、勿让名利之心遮望眼、做人当保持初心的立意。第三则材料是一句名人名言,意思是君子不忧虑地位不尊荣,
忧虑的是德行不高尚;不以待遇低为羞耻,羞耻的是学识不渊博。从中可以得出修身正己立德是为人的根本的立意,提醒人们不要担心职位不够高,而应该想想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完善。
立意:①准自己的位置,做些应该做,值得做的事情
②坚守初心、低调做人
③要脚踏实地、不慕名利
④为人做事当恪守本分
⑤抵制诱惑,势在必行
素材:
1.倪萍阿姨的《姥姥语录》里有这样几段话与大家共勉:“人的两条腿不能走的太快,太快了魂儿就跟不上。没有魂儿的人就常做错事、傻事。”我们该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2.尼采说:“当艺术穿着破旧衣衫时,最容易让人认出它是艺术。”奥维德说:“艺术的成功在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塞•约翰逊:“艺术的敌人就是不学无术。”是啊,作品最动人心者在于朴实、不要过度包装;真才实学成就经典作品,不可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用一颗真心炼出真金,才具有艺术价值。大凡名师大家往往深居简出不慕名利,艺术之路才恒久远。比如低
调的陈道明、知性的董卿、儒雅的郦波等。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刘欢和莎拉•布莱曼联袂演唱的主题曲《我和你》感动无数观众,刘欢再次确立了其中国“歌坛第一人”的地位。然而,对于刘欢登台演出的服装问题,也有不少观众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人说:“为什么让刘欢穿得那么随便去表演,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国际性的节目?”是啊,仅穿了一件不起眼的黑T恤衫,和那些西服革履、珠光宝气光亮满身的演员相比,确实有些随意。但我们依然记住了他,尤其是他的震撼灵魂美到极致的声音。
4. 仅在2018年,清华大学前博士生被撤稿事件及南京大学“长江学者”梁莹论文“404事件”等学术不端案例,均造成了恶劣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彭峰认为,这些正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负面作用的典型。(梁莹,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不到40岁的长江学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因为主动删除知网中多篇论文引发关注,随后被查出学术,被取消导师资格,调离教研岗位。)
层次:
开头段:引述材料,抓准对比点,亮明立场
探究翟天林悲剧之因,讲姚明婉拒硕博连读机会的事情,引出“切勿迷失自我,要辨清人生的
方向,方能从容前行”的观点。
主体段1:事例论证,正反对比,说服力强。
经典段落一:范冰冰,中国女演员,歌手, 因参演电视剧《还珠格格》成名,蝉联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榜首。正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众多的荣誉称号,无休止的财富追求,终究还是压垮了我们的冰美人,让她断送了美好璀璨的大好前程!悲哉,冰美人!要知晓一朝的成名不等于永远的成功,千万不要被名利迷失双眼啊。
经典段落二: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首《送别》意蕴无限,红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那韵味十足的诗词,那宛转悠扬的曲调,连同他宠辱不惊的品行一样,润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主体段2:联系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现实意义。
经典段落:人生处处有诱惑,请坚定自我,不要因他人的过度追捧而放纵自身的言语、堕落道德品行。凡事都要有度。不管你职务多高,名誉多大,不管别人多么爱你、骄你、宠你、惯你,都要保持一种平静淡然的心态。
结尾段:紧扣材料,升华中心,发出号召
根据下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生如书,一页页被翻过。有人说,要经常回头翻翻,这样你会懂得更多,这代表一种反思与成熟,不忘过往方可更进一步。也有人说,人要向前看,少翻过去的旧账,这是一种明智之举,懂得放下才能真正超越。
【答案】范文:
卸下行囊,轻松上阵
人生就如登山,背负的太多就难以登上高峰,只有适时地卸下行囊,才能轻松地赶路,爬得更高。
用“放”的态度看待人生 ,你会发现可以把事情看得更清楚。在你心灵疲惫的今天,选择放下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只有放下才能让心灵净化,才能轻装上阵,轻松地赶路。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任何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
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人生就如登山,每个人都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往袋子里累积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你的名誉、地位、权力、财富、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很多人只知道一味地往自己的袋子里堆积东西而不知道放下,以至于身心俱疲。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拥有得太多有时并非是好事,拥有得太多,顾虑也就多了,包袱也就沉了,其实有些东西早该丢弃,拖着只会成为自己的累赘,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懂得放下。学会选择,懂得放下,你才能看清人生路上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从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收获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放下让心灵疲惫的一切,这样才能轻松地赶路。
传说有一种小虫,每遇一物便取来负于背上,越积越重,又不愿放下一些,终于被压趴在地上。有人可怜它,帮它取下一些重负,它爬起来继续前行,遇物又取之背负如故。它的目的是越过一堵高墙,却因气力不支,坠地而死。
小虫什么都不舍得放下,只知道往身上堆积东西,以至于被重物压死。其实我们又何尝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呢?较之物类,人更是贪婪,执著于名与利,执著于一份痛苦的爱,执著
于幻美的梦,执著于空想的追求,执著于人生的完美,想得到太多,背负的包裹也就沉重了,其实适当的放下何尝不是 一种正确的选择。懂得放弃才有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只有懂得放弃该放弃的才能有更多精力去获得自己该得到的。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最高峰。
也许有时我们只看到了放下时的痛苦,而忘记了那些如果我们不放下就会得到的更大的痛。就如那只小虫一样,什么都不想放下,结果不但没有翻过高墙,还坠地而死,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要卸下沉重的行囊,轻松地上路。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集眼前的花朵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道路正长,前面尚有更多的花朵,懂得放下,才能拥有更多人生的精彩,才能轻松地一路走下去……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的表达应用能力。解答本题时,人生如书,这句话是个引子,引出写作的方向——人生。该题在立意时,既要着眼于材料本身,也要联系当下的社会实际。“有人说,要经
常回头翻翻,这样你会懂得更多,这代表一种反思与成熟”意思是我们要经常回望过去,反思自己,我们才能更进一步;也有人说,人要向前看,少翻过去的旧账,这是一种明智之举,懂得放下才能真正超越。意思是我们懂得放下才能进步。本次作文指向“人生”或“生命,即“生命的成长”或“生命境界的提升”。如果把”人生”延伸到家、民族、社会,则属切题;如果开篇只以“人生”为引子,然后大谈国家、民族、社会,则属偏题。审题时,要把握“不忘过往”“向前看”与“更进一步”“超越”的关系,厘清其内在逻辑(不忘过往-品味反思-生命的成长;面对未来-放下过往-生命超越)
立意:人生如书,这句话是个引子,引出写作的方向——人生。
望过去,走向生命的成熟;
过往的成败得失,实现生命的超越;
放下过往的生命体验,面对未来,昂首向前;
不管是回望过去还是走向未来,其目的是促进生命的成长,生命境界的提高。
素材:
不忘过往
1、勾践卧薪尝胆,以苦胆明示自己懂得过去之耻,才能翻身称王。
2、孔子的学生曾子每天进行自我反省,反省自己为他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对自己的不断反省,使他的修养不断提高,终成一代圣贤,成为后人楷模。3、西楚霸王项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大喊:“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正是不知反省,执迷不悟,师心自用,才导致他一步步走上绝路。
4、日本否认侵华战争,蓄意修改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煽动军国主义复苏。日本所做的一切,是对他国的不负责,不懂得反省的日本已受到受害人的痛斥和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放下过往:
1、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时,当别人的目光在叹息生命的悲哀时,刘伟毅然放下顾虑,不再担忧身体上的残疾,不再顾忌别人怜悯的目光。少年勇敢地为梦想插上翅膀,飞向维也纳金大厅舞台,那黑白钢琴上方飘扬着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少年刘伟放下顾虑后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放下顾虑,无畏地耕耘生命,为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2、范蠡、文种帮越王勾践复国雪耻灭了吴国,范蠡功成身退,做买卖去了。他曾劝文种离开,可文种还是迷恋于功名,不听范蠡之言,不懂得放下,最后被勾践所杀.
结构层次:
开头:回望过去,走向生命的成熟。
分论点一:回望过去,勇敢面对失败的有谁?
分论点二:回望过去,有谁放得下成功荣誉
分论点三:回望过去,哪怕没有成功失败,我们只是反省自己,走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可以吗?。
联系现实:国人是不是生活太麻木,只喜欢向前走,走得太怕,以至于丢了灵魂。
【点睛】
新材料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中学生写作时评来说,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
1、要有针对性。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而是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
2、要有准确立意角度。评论的标题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鲜明的态度或观点,而且角度要小,切合材料,不要扣上大帽子。
3、要有说理性。定要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审题方法:
第一步:概括现象(是什么)。
第二步:分析现象(为什么)。现象反映了什么,观果思因,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三步:如何解决(怎么办)。
第四步:确定立意。切入点要小,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感触较深的,有素材积累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科幻作家刘慈欣2018年被授予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在颁奖会上他说:“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建立文明,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大脑里创作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想象力创造人类文明。”
刘慈欣的话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或联想?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浇灌想象活水,撷获文明硕果
刘慈欣所认同的“想象力创造人类文明”与希腊先哲所倡“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自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不言而喻地预兆了想象力之于人类的重要关系,更让人类充满了抵达乌托邦的热情与企盼。
受限于自我犹沧海一粟般的渺小,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幻想那楚天任我翔的广阔,同时,
从未放弃过向更高处攀援。于是我们一路浇灌想象活水,终撷获文明硕果。
想象力赋予了人类前进不缀的动力,文明的日趋繁荣即为其独特之处。所有物种共同享用着大自然之无尽藏,在星空无垠之间,人类不过一根羸弱的芦苇。但应帕斯卡所言,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以想象活水浇灌过的芦苇,便会萌生出坚强的躯壳,这就是人类的文明硕果。由此,我们可毫不犹豫地断言,伦敦上空朦胧的雾因想象力而生成了印象派笔下的新颖,对于物理原理的想象凝聚成了埃舍尔离奇却意趣横生的《瀑布》,而对于终极真理的向往则源于对辽阔星空背后深奥的想象。正因为想象活水的润泽,我们得以成为独特的物种,撷取文明硕果,构建大同乌托邦。
倘无想象活水源源不止的涌动,我们是否会停留在原始社会的困顿里,因嚼野果、咀草实而沾沾自喜?倘无想象活水源源不止的涌动,我们是否还拘囿在地球狭小的空间里,自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表示,创作者迎合人类最黑暗封闭的部分,这种对想象力的质疑,哪怕以华丽的由头为盾牌,恐怕也被历史向前一步的发展踏成断壁残垣。我们在经历想象力带来的无尽精神、物质财富时,没有理由担绝想象活水的浇灌。
为撷获盈盈的硕果,会思想的芦苇必须发挥所谓的主观能动性,获取想象活水无私的馈赠,探本穷源。是物种原始纯朴的向往凿出了想象的活水,因而我们应擅长捕捉心灵深处微妙的
情感变化,使想象活水喷薄而出,浇灌芦苇长得如参天之木一样繁茂;另一方面则最大限度地从想象活水中汲取更多养元,合理搭配使用,以谋求最好的途径。
想象力让原来平坦的原野上矗立起高厦,又将其装点得炫美多姿,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这种执着?不可否认,想象所至处皆有人足迹,我们终究会踏出崭新大道,撷获更多、更大的文明硕果。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材料核心是一个事件:科幻作家刘慈欣2018年被授予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对事件的评价是刘慈欣自己的话,中心句是:想象力创造人类文明。要求:刘慈欣的话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或联想?围绕“想象力”来立意。可以谈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创造人类文明;想象力是创造、创新的基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也可以写想象力的培养:对唯分数的教育现状的反思,呼唤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教育;不要让条条框框束缚孩子的想象力;保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想象力的源泉。
参考立意:
1、想象力让梦想腾飞
2、乘想象之风,迎国之未来
3、想象力点燃文明之火
4、让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
5、想象赋予人类不朽的灵魂
6、以想象为基,筑文明之楼
可用素材:
1、想象是推动人类文化繁荣的源泉。想象正如一泓清泉,用它甘甜的泉水滋润着人类艺术创作的灵感。看,那是李白吧,在“金樽清酒斗十千的”饭局上,想象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愿景;在醉酒后的梦乡中”“梦游天姥”,以奇特的想象力把天姥山百态看遍。李白爱饮酒,酒赋予了他无穷的想象力,也让他绣口一吐,便造就了整个盛唐的繁华。一杯清茗,一把藤椅,在院子里抑或早春的草地上,身边茶香氤氲,远处百鸟争鸣,双目微闭,腹有万卷诗书的文人骚客就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可以说,正是由于想象,人类文化オ可以繁盛至今。
从黄沙弥漫瑰幻绚丽的敦煌莫高窟飞天梦,到万户飞天的不懈尝试,是看到了飞天舞者低眸凝思的眼神,是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用其他生物无可比拟的想象力,以我们对云霞灿烂,明光萤萤的天庭的向往,以及我们对我们无法企及的地方的热烈想象,终促使我们从敦
煌的壁画上剥落下来,从泛黄的书页中飘离出来,从聊斧灵幡中清醒过来,朝着自已既定的目标去努力,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已而不完全属于想象力的新世界。
3、呼啸而过的高铁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利人利己的共享经济,风靡全球的网购,这是中国人想象力的结晶,是智慧的成果。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在便利国人的同时,也将合作共贏的橄榄枝伸向世界,让我们凝聚全人类的想象力,共建美好家园,让想象创新成为时代潮流,共创全人类共同的文明。
4、现代的中国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中国,你看FAST天眼,它带领我们探索宇宙的奥秘;你看墨子号,它用量子通信技术为我们保驾护航你看人工智能,它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分忧从无到有是想象力在牵引,现代的中国,正用丰富的想象力引领人类文明发展。
5、因为大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才会从一点可行性开始尝试着把他们变成现实,才会有了人类文明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臣服于自然脚下,受着他的馈赠和保护,可人类终究是极富创造力的生物,不满足于现有的藩篱,对围墙外的事物有着发自天性的向往,于是文明就这样一点点起步,从自然的馈赠开始发展为人类的创造。
参考结构:开头概述时间,引述刘慈欣的话:想象力创造人类文明。给予肯定,亮出自己的观点,想象力对人类至关重要。分论点一,想象力是诗人灵感的源泉。举海子、普希金等事
例。分论点二,想象是科学家精心呵护的幼苗。据万户、高锟等事例。分论点三,想象力是小说家至关重要的武器。据鲁迅、金庸、刘慈欣的例子。接着举中国嫦娥登录月背、港珠澳大桥、蛟龙探海为例,说明想象力为我们的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人类文明发展锦上添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