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号朱杨柱个人事迹
神舟十六号朱杨柱个人事迹(精选6篇)
5月29日11时,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这是神十六航天员乘组首次集体亮相。以下是关于神舟十六号朱杨柱个人事迹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神舟十六号朱杨柱个人事迹 篇1
朱杨柱追梦十余载终成航天员
身为空气动力学专业博士后,曾任大学教员,继而成功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并作为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执行载人飞行任务——这段经历对朱杨柱来说,绝不仅仅是幸运,更不是偶然,而是一个青年学子执着追梦十余载的故事。
学习成绩优异,毕业论文优秀,师从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钱七虎院士……朱杨柱的经历写满了奋斗篇章,他却谦虚道:“我很幸福,赶上了一个新时代。让每一位努力奋斗的人,都有机会实现人生梦想和价值。”
神舟十六号朱杨柱个人事迹 篇2
“上不了天,那就研究上天的东西”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打小,朱杨柱心中就有一个蓝天梦。中学时代的母校——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学是飞行员选拔基地之一,学校里配置了一些飞行训练器材。他在学习之余,就热衷练习那些飞行器材。尤其是有高难度的固定滚轮,他玩得特别溜。
高二时,朱杨柱本想报考空军飞行员。可是班主任老师认为他是一个搞科研的好苗子,劝阻了他,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天空的热爱。
“上不了天,那就研究上天的东西。”高考填报志愿时,朱杨柱果断填报了国防科技大学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专业,且不接受调剂。
大学期间,他潜心学习专业知识,但还是痴迷于飞行员这个职业,大学同学还因此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飞天猪”,这也成了朱杨柱现在的*名。
朱杨柱专心从事科研道路,先后攻读流体力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阶段,他参与研究的项目获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毕业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十年寒窗苦读后,朱杨柱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神舟十六号朱杨柱个人事迹 篇3
“脚踏实地,干好眼前的事”
只要想爬山,就得上台阶,就会有沟沟坎坎的时候,也会有兜兜转转的回旋。
毕业后,朱杨柱被分配到某工程大队。虽然他的专业方向跟这个单位并不对口,但一向心态积极乐观的朱杨柱没有抱怨和哀叹,而是坦然接受现实,干好本职工作。
给脚手架刷过漆,搭建过工棚,装过暖气,支过混凝土模板,还在尘土飞扬的深井中扛着重物爬上爬下……第一年,这位曾长期泡在实验室里研究高科技的高才生,作为实习排长带着一战士天天在深山峡谷中摸爬滚打,同吃同住同睡同劳动,踏踏实实地在工地上干了一年,其表现赢得了上下一致认可。
坚硬的混凝土并没有磨灭朱杨柱的初心。一年后,朱杨柱申请去读博士后,这在单位并无先例。鉴于他的优良表现,爱才惜才的大队长拍板通过。
3名航天员简历公布 有句话说得好:“心有明月,砖塔有缝。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就这样,朱杨柱成为大队的首个博士后,师从国家最高科技奖和“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院士。在博士后流动站期间,他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圆满完成科研任务。
某年,朱杨柱被推荐进入航天工程大学,负责建设力学基础实验室,在教学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完成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在这里,朱杨柱获得了充分施展的机会,被评上副教授。
就在朱杨柱顺风顺水搞科研的时候,那个少年时代就埋藏在心里的飞天梦想再次点燃。一次不经意间,朱杨柱得知招选第三批航天员的消息,而这次不再只向空军飞行员选拔人员,还扩大范围向相关领域招收航天飞行工程师。他所在的学校也在其中。
“虽然不能亲自驾驶战机翱翔蓝天,但是如果能飞向更高更远的太空,岂不是更加令人向
往?我又有了第三次机会向自己的梦想再努力一把,我一定要试一试!”朱杨柱再一次向他的飞天梦发起冲锋。
神舟十六号朱杨柱个人事迹 篇4
“舍小为大守初衷,天地一同”
经过一轮又一轮严格的选拔后,朱杨柱顺利过关,最终成为中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当通知他被录取的消息传来后,整个学校都轰动了,老师和学生们都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他自己也被这种巨大的幸福感满满地包围着。
回顾10余年追梦路程,他坚信,只要坚持初心,不抛弃不放弃,那些经历过的挫折和考验,都会成为他追梦路上的前行动力。朱杨柱说,他非常感恩那段在工地上风餐露宿、在钢筋混凝土中浸泡的日子,如果当时他选择自暴自弃或躺平,肯定不会成就今天的梦想。
来到航天员大队后,朱杨柱看到以往隔着电视屏幕才能看到的飞天英雄,现在竟然成为自己的师兄师。他的心里激动不已,万分感慨。
他还记得,大二那年,航天员聂海胜前往他们学校做报告,结合自己的飞天经历激励大家投身航天事业。那会儿,在偌大的礼堂里,朱杨柱只能远远地看着聂海胜,跟个小迷弟一样地瞪大眼睛,竖起耳朵,一个字不落地听着,手掌都拍红了。而十多年后的今天,他竟然和当年仰望的飞天英雄并肩作战。
由于空间站任务的紧迫需求,他们的训练进度紧张,训练量大。首先是二三十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好比一年内上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学习进度紧,考试密集,朱杨柱白天上课,晚上抓紧复习预习,每门学科考试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手控交会对接,被称为“太空穿针”。刚开始,没有空中飞行经验的朱杨柱操控起来非常吃力。航天员公寓里,放置了一台手控交会对接桌面式训练器,这里便成了朱杨柱课后加练的地方。经过上千小时的训练,他最后形成了肌肉记忆,化为手控交会对接的精准操作。
72小时睡眠剥夺实验对航天员的意志也是不小的考验。在一个密闭房间里三天三夜不睡觉,其间还要在电脑上做大量的测试题,一动不动地盯着显示屏,一不小心就会神思恍惚。其中,有项眼动仪测试,需要将下巴放在托架上,两眼直直地盯着屏幕,特别容易诱导人打瞌睡。面对这些挑战,团队人员相互协作,想尽招数保持清醒。
唱歌、做游戏、讲笑话,朱杨柱在团队中充分发挥调节气氛的作用。通过实验,他悟出一个道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如今,在记者见面会上首次亮相的朱杨柱,他坚定表态:“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我将在指令长的带领下,完成好空间站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任务,开展好载荷照料和试(实)验工作,使空间站更加安全、稳定、高效、长久地运行!”
神舟十六号朱杨柱个人事迹 篇5
家庭是朱杨柱最坚强的后盾。无论他做什么选择,爱人都坚定地站在他身后,义无反顾地支持他。可在加入航天员队伍的两年多时间里,由于大量密集的训练,公寓和家属楼就隔着直线不到500米的距离,却还是长期两地分居。
陪伴太少,欠家人的太多,朱杨柱恨不得把时间掰碎了用。朱杨柱每次回家时,争分夺秒地利用好短暂而宝贵的时间。他既想陪儿子玩游戏,又想陪爱人唠唠嗑,给爱人好好做顿饭。
“舍小为大守初衷,滴水穿石心如常,天地一同。”入队一周年之际,朱杨柱写下这段感悟。
而这一次,浩瀚太空也将见证他的初心和梦想。
神舟十六号朱杨柱个人事迹 篇6
5月29日,作为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的一员,朱杨柱在西北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首次亮相,成熟稳重、自信阳光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他的特殊身份更是引起国内外关注。
身为空气动力学专业博士后,曾任大学教员,继而成功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并作为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执行载人飞行任务——这段经历对朱杨柱来说,绝不仅仅是幸运,更不是偶然,而是一个青年学子执着追梦十余载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