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体育与健康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
(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答案】D。解析:原动肌是指在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参与完成动作的肌。原动肌中起主要作用的肌称为主动肌,起次要作用的肌称为次动肌。
2.【答案】A。解析: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
3.【答案】D。解析:运动中枢是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的4区和6区。大脑皮质运动区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运动柱”,细胞呈纵向柱状排列。同一“运动柱”与同一个关节的运动有关。运动区的细胞接受多方面的感觉传入。大脑皮质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各皮质的功能复杂,不仅与躯体的各种感觉和运动有关,也与语言、文字等密切相关。根据大脑皮质的细胞成分、排列、构筑等特点,将皮质分为若干区。
4.【答案】D。解析: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有肌肉、韧带及肌腱的伸展性,关节周围的体积,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调节能力,关节的结构。肺活量跟柔韧素质无关,因此选D。
5.【答案】B。解析:强度为3-6RM,组数为3-4组,可以发展肌肉的最大力量;强度5-10RM,组数为3-4组,可以发展肌肉的体积和肌肉力量;强度为10-15RM,组数为3-4组,可以发展爆发力;强度为15-30RM,组数为3-5组,主要发展肌肉耐力。
6.【答案】A。解析:合理膳食包括:(1)食物多样性,以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与水果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40%﹑30%为宜。(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答案】B。解析:中度疲劳时,表现出面红,排汗量较多,呼吸显著加快,步态摇摆不稳。
8.【答案】C。解析:心源性晕厥可发生在足球、篮球、自行车、网球、冰球、马拉松和慢跑等运动项目中,青少年和中老年均有发生。
9.【答案】D。解析:补液的方法应该遵循预防性补充的原则和少量多次的原则。预防性补充可以避免
脱水的发生,防止运动能力下降。少量多次可以避免一次性大量补液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负担。
10.【答案】D。解析:韧带扭伤为闭合性损伤,闭合性损伤应先冷敷,防止毛细血管向内充血。故答案为D。
11.【答案】B。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固有属性决定了学校体育的目标必须与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育的目标相一致。学校体育的目标实际上是国民体育的一个阶段目标,这个阶段目标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特征;学校体育既要为个体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也要为竞技体育提供广泛的人才基础。
12.【答案】C。解析:受试者站在台阶前方,按节拍器的节律做上、下台阶濒率30次/min。即从预备姿势开始,听到第一响声时,一只脚踏在台阶上;第二响声时,踏台腿伸直,另一脚跟上台并立;第三响声时,先踏台的脚下地;第四声时,另一只脚也下地还原成预备姿势。用每两秒上、下一次的速度(按节拍器的节律连续做3min。做完后,立刻坐在椅子上测量运动结束的1min至1min30s、2min、2min30s、3min至3min30s的三次脉搏数,填入相应的方格内。如果受试者在运动中坚持不下去或跟不上上下台阶的频率3次者,要立即停止运动,并以秒为单位记录运动持续的时间。同样测试3次脉搏数,也填入相应的方格内。
3 d
13.【答案】B。解析:体育理论考核课是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的情况的一种课型。它一般安排在期中或期终进行,考核的方式有抽查个人或小组,课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B选项教学考核项目符合要求。
14.【答案】B。解析:灵敏性主要是可以通过快速的身体移动信号等形式进行练习,由此双摇跳绳就是一种典型的身体快速移动的练习,ACD相对而言都是力量型的练习。所以本题毫无疑问选B。
15.【答案】C。解析: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体育教学。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体育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上好体育课是对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正确认识理解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备好一节体育课,科学合理地测定与分析体育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是体
育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16.【答案】C。解析: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具
体要求并抓好落实。因地制宜地组织广大农村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支持残疾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活动。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17.【答案】D。解析:速度是指快速移动的能力,即在最短的时间内移动一定的距离;体能即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地说,体能是指应对日常工作或学习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并且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情的能力;力量指短时间内克服阻力的能力,举重、投铅球、掷标等项目均能显示一个人的力量大小;运动能力是指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18.【答案】D。解析: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1)课余体育训练能力;(2)动作示范能力;(3)教学设计技能;(4)运用口令的能力。故答案为D。
19.【答案】B。解析:体育功能可以分为3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自然质功能就是指的健身功能(身体和心理)。这三个功能中自然质功能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功能。
20.【答案】C。解析:运动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泛化,第二阶段分化,第三阶段自动化。
21.【答案】D。解析:田赛是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径赛是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22.【答案】C。解析:跳远是田径运动项目的跳跃类,是发展爆发力的一种素质练习。
23.【答案】D。解析:三级跳远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
24.【答案】C。解析:跳远运动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跳高的空中姿势曾经经历过的姿势有跨越式、背越式、俯卧式等,其中在这几种跳高的动作中,背越式是最先进
同时也是最优美的技术动作。
25.【答案】D。解析:跑的支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支撑阶段与后支撑阶段。前支撑阶段即着地缓冲阶段,从脚着地起至身体重心处于支撑点的垂直上方为止。后支撑阶段即后蹬阶段,从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垂直上方起至脚蹬离地面为止。
26.【答案】B。解析:“2-3”区域联防为前排两名防守球员,后排三名防守球员。
优点:加强了篮下和底线的防守,有利于抢篮板球。缺点:正面及35°~45°区是防守的薄弱区域。
27.【答案】C。解析:在正式篮球比赛中,一队球员单节累计犯规达到4次,则该队在本节剩余时间内所发生的任意方式的侵人犯规,对方均执行两次罚球。
28.【答案】A。解析:篮球竞赛规则对3秒违例的规定是当某队在前场控制球并且比赛计时钟正在运行时,该队的队员不得停留在对方的限制区超过持续的3秒钟。为证实队员自身位于限制区外,他必须将双脚置于限制区外的地面上,违反此规定为3秒违例。因此,符合题干的选项是A选项。
29.【答案】D。解析:上场队员最多不得超过11人,最少不得低于7人,任何一队少于7名队员时,该场比赛应为无效。国际比赛每场可替补3名球员,其他比赛可替补3—7名球员(由竞赛规程决定)。
30.【答案】C。解析:罚球点距球门线中点距离是11米,12码。
31.【答案】C。解析:支撑跳跃动作是由助跑、上板、起跳(踏跳)、第一腾空、支撑推手、第二腾空和落地七个不可分割的技术环节组成。
32.【答案】B。解析:街舞是起源于美国,基于不同的街头文化或音乐风格而产生的多个不同种类的舞蹈的统称;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康与美的运动项目;广播体操是一种徒手操。
33.【答案】D。解析:裁判员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按照劲力、节奏、编排及音乐的要求整体评判后确定示出的分数,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取3个分数的平均数或去掉高低分取中间2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应得分。
34.【答案】D。
35.【答案】C。解析:体育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的、有创造性的学习行为。
二、简答题(共3题,共30分)
1.【参考答案】
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球触及对方拦网队员的手即被认为完成进攻),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即为后排进攻性击球犯规。后排进攻犯规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在前场区内。
(2)完成进攻性击球。
(3)球整体高于球网。
2.【参考答案】
①促进身体各大肌肉发展的身体练习;
②低年级以模仿表现性运动教育为主
③进行小组学习,使学生进行分工协作进行运动和学习;
④安全性教育;
⑤高年级需要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3.【参考答案】
运用示范法应注意的问题有:①速度: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一般情况可用常规速度予以示范,但为突出显示动作结构的某些环节时则应采取慢速示范。
②距离:根据完成动作示范的活动范围、学生人数和安全需要等恰当地选择学生观察动作示范的距离。
③视线:学生视线与动作示范越接近垂直越有利于观察,学生观察动作示范的队形不宜拉的太宽,学生多时应让学生排成若干横队观看示范,并避免横队前列的学生遮挡后列学生视线。
④视线干扰:应注意让学生背向或侧向阳光、风向,以避免视线干扰,有利于观察。
⑤多种媒介途径的配合:示范与讲解(听的媒介)、学生思维(想的媒介)等紧密集合,争取最好的动
作示范效果。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共30分)
1.【参考答案】
(1)滑步练习、交叉步练习、运球折返跑练习、行进间传球练习等。
(2)两脚左右开立,两腿微屈,左脚前脚掌用力蹬地,同时上体右转探肩,左脚向右侧前方交叉跨出,右手将球推放于左脚侧前方,同时中枢脚用力蹬地向前跨出,加速运球超越对手。
该技术难点是在转体探肩交叉步推放球之间的衔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