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2017年6月1期
·261·
浅谈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角)的教育活动
( ) 杨月英
石家庄深泽县幼儿园
摘要:所谓的班级科学活动区是指在班级的活动室内,划出一定的区域或角落,利用柜子、桌子等构成活动场地,向幼儿提供操作或制作材料的环境,让幼儿在其中进行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班级科学活动区(角)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能够保证幼儿的自由地、独立地选择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体验机会。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中图分类号:R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296(2017)06-0261-01
1 班级活动区角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班级区角科学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设计应该“以材料为中心”展开,活动目标和过程的设计应该蕴涵于材料之中。材料是科学区创设的关键,材料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材料是科学区
创设的关键,材料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直接关系到科学区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探索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多方面搜集材料,丰富科学区活动的内容。 材料是幼儿活动场所和操作的物质对象,幼儿是否对科学区感兴趣,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提供,可以说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丰富而适宜的材料,可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活动的条件和表现的机会。它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活动兴趣。 1.1 为幼儿提供安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 首先,投放的材料要安全,不要用有缺角、有毛刺、不卫生的物品。其次,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是丰富多彩的,包括材料自身应附着多种教育因素。比如,“穿珠”游戏中的珠子,可以有,有形,有孔,有大小,有质地区别,且数量充足,以保证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充分操作,获得某些感知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然而,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有些老师为了丰富活动区材料,倾其所能,聚其所有,投放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其实多则滥,滥则泛。因为幼儿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地投放材料,尽管也能吸引幼儿投入活动,但也易使幼儿分心:一会儿拿拿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有时还会形成错误概念。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充分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 1.2 为幼儿提供具有主题性与目的性的材料 区域材料的投放具有主题性与目的性以幼儿的发展目标为主要依据,在科学游戏中,教师投放的材料应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所要达成的主题教育目标紧密相关。从幼儿思维特点(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出发,应该为幼儿提供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的材料,以便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获取直接
经验。以中班为例,在主题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我的好帮手——各种各样的刷子”、“会动的玩具——各类玩具”、“颜变变变——各种颜料”、“方方圆圆——圆形、方形物品”等。材料应有目的性。 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有的放矢,是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是将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中的。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把握年龄段幼儿的基本特点,以班级幼儿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并对本班幼儿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的投放对幼儿有促进作用的材料。如,在认识“各种各样的锁”活动中,我们就在科学区里投放了各种各样的锁或图片,让幼儿自己在玩玩,看看中认识各种锁,了解其用途等。 1.3 为幼儿提供具有多功能性与分层次性的材料 多功能性表现在同一操作材料要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材料应该有比较广的余地,使幼儿能用许多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有不同的发现,这是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预先作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能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都能通过与适宜材料之间的互动来获得
相应的发展。“细化”后的材料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使他们在活动区游戏时,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按照自身的发展和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从而更快更好的进入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更积极的发展。 2 班级活动区角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班级区角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和集体的教学有所
不同。而其中大的差别在于:区角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组织指导,具有隐性或间接性的特点。 (1).科学区的活动应与主题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密切联系。科学区活动可以在主题教学活动之前,为主题教学活动积累经验,也可以成为主题教学活动之后的延伸活动,充分满足每个幼儿动手做和探索的欲望。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幼儿园生活都有很多的教育契机,教师和父母都应该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并使之和科学区的活动形成有效的互动,保证科学区的活动不断有新意,趣味盎然。 (2).科学区活动指导应该以观察为前提。教师如何指导幼儿在科学区的活动呢?没有一种方法是普遍实用的,因为如果没有教师没有对于幼儿活动现状进行的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就不可能对幼儿科学探索活动进行有教师的有效的指导,所以,科学区活动指导的前提是教师对于幼儿活动的观察。 (3).科学区活动指导有显性指导和隐性指导两种。显
性指导是以教师直接给予幼儿教导、建议、要求等方式出现,而隐性指导可以是教师平行、平等参与幼儿的活动,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提供材料、改变材料的组合方式等。在幼儿的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太急于提供帮助,应该学会等待,让幼儿有反复试误的机会,让他们能体验到自主获得成功的喜悦。 (4).组织幼儿讨论和交流。在科学区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幼儿进行讨论和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彼此分享经验,增长智慧,促进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相互间彼此影响,让更多的幼儿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喜欢上科学。 总之,教师在班级区角科学教育活动中尽量做到使幼儿获得乐学的态度,而不强求获得知识技能,让幼儿探究学习,
重视个别化的启发引导,营造和谐安全的心理环境,促进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优化幼儿活动的若干建议[J]. 周红梅.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1(12)
[2]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区的环境创设[J]. 殷顺梅. 教师. 2011(1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