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视觉的艺术
作者:***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8期
摘要:杜拉克认为电影是一门视觉的艺术,是视觉化的。《泰坦尼克号》本次带着3D的外壳再映,成长起来的观影主体无论是怀旧情结的满足还是技术至极的观影体验都将影片的上映造成了一个社会事件,这一事件所带来的关于技术对于电影形态的发展终将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视觉艺术;3D技术;泰坦尼克号;视觉体验;集体怀旧;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000-01
[中图分类号]:I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235-01
3d立体电影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杜拉克认为电影是一门视觉的艺术。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任何电影作品,不论是由各种形状的运动所构成的,还是由各种癫狂的人物所组成的,都应该是视觉化的(单纯从《泰坦尼克3D版》的视觉出发)。“影片所要产生的印象,作者的不可捉摸的创作思想和作品的主导情绪,都是从视觉的和谐中产生的。”杜拉克如是说。巴赞在他的“摄影影像本体论”中突出了电影的本体在于照相。换言之,电影的技术意味着他物质表现的科学方面——照相。它的美学,那就是一种为了他的精神表现而去使用技术的灵感。
3D放映技术和电影视觉艺术
目前,在全球的电影院里商用化的3D放映技术主要包括主动立体和被动立体两种。3D成像是靠人两眼的视觉差产生的。人的两眼之间一般会有8厘米左右的距离,要让人看到3D影像,必须让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两副画面实际有一段小差距!即模拟实际人眼观看时的情况。实际上更好的改进了观众在影院中的终极观影体验。
电影表现技术的每一种新发现都有一个明确的固定的意义,即改进视觉的印象,设法让我们看到这,看到那。在他的技术演进中,他不断的求助我们的眼睛来触动我的理解力和感觉。因此就其科学的本性而言,他似乎只应该以我们的视觉为对象。技术对于电影就是不停
地改进视觉印象。使我们的眼睛更能触动心灵。
“技术”主义的视觉盛宴
电影作为商品的意义在于圈钱,从技术主义的角度去理解,他将变得更有意义。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一片在奥斯卡大放光芒,在此时推出这样一部影片并不是一时喜好,而是顺应电影技术发展的潮流。此前,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以空前想象力和华丽视效在2009年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卡梅隆也被称为3D之父。此次转制3D《泰坦尼克号》既有感动依旧的情感体验,又有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泰坦尼克号3D版》的上映某种意义上只是炫技,这也是好莱坞电影工厂培养的导演向全世界展示好莱坞工业技术的事件。炫技的最直接意义是使电影的视觉更加精致,观者的眼睛与心灵之间的距离愈加接近,将观影者的观影体验推上了更高层次。西方电影史中的电影发展历来分两条线索。一条是写实主义的,二是技术主义的。此处所言的技术主义中的“技术”其实包含了更为广阔的意义,比如叙事的技巧等等。今天所言技术更多的是指科学发展对于电影工业的贡献和推动,如声音、彩的出现。电影史上电影技术真正对电影的完善起重要作用的只有彩胶片和声音的出现。但笔者认为3D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于电影的发展起到了新的革命性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是
继声音、彩胶片之后又一足以改变电影发展的形态的进步。“3D技术很好地诠释了片中人性的情怀,特别是那些亲密的场面非常有冲击力,会让你犹如身临其境;”,对于重新3D化自己的“心血之作”,詹姆斯·卡梅隆表现得相当坚定和自信。在观影中,人脑有一部分区域是活跃的,另一部分则不活跃,人们会强烈意识到,自己并不在那个场景里,而是坐在电影院里。3D版本带来的纵深感,明显地提高了观众对泰坦尼克号外型和体积的认知。镜头两次从船体正前方空中环绕拍摄,3D在这一经典场景体现出了它的威力。《泰坦尼克号》3D效果是可信而自然的,并且这些效果有效地加强了故事的张力和情绪。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讲,3D放映技术的出现也杜绝了困扰文化产业发展多年的盗版喉症。对于重新上映的《泰坦尼克号》,本身的故事并未改变,改变的是视觉体验,而这种3D视觉体验的终极则是无法通过电视和电脑等播放平台所达到的。
盛宴中的集体怀旧
图特堡说《泰坦尼克号》是“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变异,不过在这里不是家族的,而是社会阶层的隔绝是爱情的阻碍”。影片的经典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个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和对灾难中人性的全景展示,动人又极富感染力。卡梅隆认为,对十五年前看过《泰坦尼
克号》的人来说,经历过更多人生成长后,再来看这部电影,意义将会截然不同,而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孩童俨然成为新一代电影观众的主体。3D版的重新上映相隔十五年,更确切地说是一次观影主体的集体怀旧情结的满足,因为对于电影本身,杜拉克说“电影可以叙述故事,但故事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故事只是一个表面。”“故事片也好,抽象片也好,问题是一个,那就是通过眼睛来触动感情,并且就如我所说的,让画面来主宰一切,避免那种无法专用画面来表现的东西。” 这种集体性的怀旧情结的满足是通过技术主义对视觉体验的改造得以实现的。同时,今年4月也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而《泰坦尼克号》选这个时机重映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我们在观影中也不觉得要去思考这部电影营销之成功,在电影转制之初,各种宣传便已经无形中开始,新媒体的营销一波接一波,愈演愈烈。观影主体(新媒体受众)不自觉中接收到了各类信息。目前在中国的微博SNS互动平台上,《泰坦尼克号》重映已经成为热门话题,“14年前你是跟谁看的?2012年4月,你会牵着谁的手一起看?”于是,受众主体的怀旧情绪如此被唤起来,使之欲望愈加高涨,得以在影院中的视觉体验里得以宣泄和满足。
结束语
电影应该视觉化(通过光纤、阴影、节奏、运动、脸部表情之间的和谐来解除感觉,这是意味着借助眼睛来和感觉以及励志保持联系),也许以后会纯粹的是,但目前不完全。因为当前的电影在某一程度上说是反视觉化的。使之视觉化和直截了当,这是最重要的改革工作。在《泰坦尼克3D版》的视觉盛宴里,它再映的纯粹视觉化恰恰是“电影是视觉艺术”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李恒基.杨远缨.外国电影里论文选[M].三联书店.2006.11
[2]、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