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型小说写作
作者:李晖 谢曦
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2期
        内容摘要:微型小说是一种极具时代感的文学体裁,其内涵顾名思义:将小说的所有可能性放在一个最微小的空间内,却恰如其分地表达出笔者的所思所想。这一个“微”字正是命脉,它不仅仅代表了其长度上的短小,更代表了一种知微见著的眼光和主题价值。微型小说写作基于生活,需要笔者自身的感悟和提炼,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发现之眼、放大之笔和升华之心。
        关键词:微型小说 写作 生活 发现
        微型小说写作基于生活,需要笔者自身的感悟和提炼,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发现之眼、放大之笔和升华之心。
        发现之眼,就是写作前期的观察、积累的立意阶段,要善于发现,搜集发现,体悟发现。
        微型小说是极具时代感的文体,大部分取材来源于最贴近自己的生活场面,文章中的人物
大多也是由身边的见闻借鉴而来的。心思细腻的人,经常能够从周围的小事感悟到很大的人生课题和性格养成,这些是微型小说写作最好的土壤。而在写作时经常感到脑袋空白、缺乏材料的同学不妨有意识地做适当积累。积累的途径多样:可以由己出发,拿一个本子记录下一两百字的生活片段;也可以借鉴他人,阅读一些典范。比如《微型小说选刊》中选登的文章就是为微型小说写作量身打造的样本,而“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欧亨利、莫泊桑、契科夫的短篇小说以及马克吐温的短篇作品在构思上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有了发现之眼,就有了创作最基本的素材,接着就要依托放大之笔了。
        放大之笔,即写作过程中放大人物或情节的刻画,达到塑造人物性格,突出个性文风,可明可暗地揭示或暗示主题的作用。
        人物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元素。一篇小说如果有一个饱满的人物,通常会使得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揭示更加生动深刻。由于微型小说篇幅上的限制,所以一篇文章中涵盖的人物和情节往往不会太多,一般不适宜阐述人物纵向的性格发展过程。这时候通常可以采用“镜头写法”,即抓住某一个适当的情节接口,浓墨重彩,展开对某小镜头充分合理的细节描写,使其突出。而这种描写一定要能够最大程度上为人物和主题服务,表现人物的典型个性。恰如《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宝钗扑蝶”这样的经典场面,《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勾勒都是很好的例子。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再比如,许多微型小说直接以细节为内核结构全篇,全文就是对细节的丰富,通过着重的凸起来渐次接近主题。比如尝试写一个后天失明的人的心态由晴转阴,就可以这样通过对镜头式的心理描写来体现:
        未失明时——“这世界的气息,这城市的声浪,这日子鲜明的律动分明就是由斑斓的彩编织而成。无论是阳光因金黄而灿极,还是夜空如浓墨一样泼洒开来的漆黑,亦或是那霓虹点点的绚烂,高楼大厦刻骨硬质的银灰线条,都使我的心跳‘扑通扑通’地震动得如此清晰。我写在诗页上对这生活的渴盼,无不是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甚至是妈妈手心里深黄堆砌的茧花。”
        失明后——“我的世界沉入了一片深不见底的死寂。我像一只永远爬行在黑夜里的蛇,缓慢地、艰涩地、无声无息地在时间的长廊里挪动着我的躯壳,这世上一切的疼痛已经难以触动我麻木的神经,不管地上有多尖锐的石子荆棘磨破我的皮,我都只报以绝望而悲戚的冷笑。我看不见了!我看不见了!哈哈,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糟呢?”
        当然,深层次的描写比较适合于语言程度较高的同学,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文采。如果自觉语言程度不够的同学,不妨在情节的安排,结构的调整方面多下功夫。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叙述方法,使情节一波三折。也可以利用一些事物作为全文线索,发挥其象征意义和贯穿全文的作用,常常会有夺人眼球的奇效。另外,设置悬念是微型小说中常用的手法。在戏剧理论中,“悬念”被比作“达摩克利斯之剑”,即在人的头顶上系着
一把利剑,这把剑摇摇欲坠,时刻危及人物的命运。悬念设得好,设得妙,会使全文增不少。在运用技巧这方面,莫泊桑的《项链》堪称经典。另外,曹禺的《雷雨》虽是剧本,但在悬念设置和象征意义运用上也非常值得借鉴。
        最后,万事俱备之下,升华之心便是东风。
        升华之心,即微型小说写作中对主题的把控展示和思想内容的升华。
        首先切记要牢牢把控主题,根据主题对文章的篇幅轻重作合理安排是不可遗忘的。鲁迅说:“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如果是在考场上写小小说,那么更要特别注意字数,避免因篇幅安排不当而未能言尽其意,致使主题偏离。另外还要注意,“语言可含蓄,主题不可含蓄。”否则老师读不懂你在讲什么,分数就不是一般的低了。
        微型小说中对主题的揭示和思想内容的表达,也是最能体现其“以小见大,知微见著”的精髓的部分。要通过一个小故事和一个小人物,去影射社会的大范围和大部分,揭示人生的大哲理和大智慧,对文章进行升华。这就要求我们的选材和组织有针对性,描写和刻画有重
点性。另外,小说的结尾是升华主题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可以采用戛然而止,留有回味的方式,也可以首尾呼应,更可以出人意料。比如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一对穷困夫妻为在节日时互送礼物而煞费苦心,最后一个卖掉金表为妻子买了梳子,一个剪掉长发为丈夫买了根表链。巧夺天工的同时又留给人们思考的空间。
        总之,微型小说的写作若能拥有发现之眼、放大之笔、升华之心,那么一切便水到渠成。最重要的是,对于写作,我们要报以一颗热爱之心,不要以太过功利的眼光去对待它,那么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李晖,谢曦,福建宁德一中教师。
360小说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