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违”现象的危害性
第一篇:“三违”现象的危害性
“三违”现象的危害性
“三违”现象的类型及特点。通过座谈了解及大量事实证明,“三违”现象的类型及特点主要表现是:
1、盲目性“三违”。少数职工认为,煤矿井下作业只是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对学技术钻业务和学习安全知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凭习惯和经验作业,造成盲目性“三违”。
2、无知性“三违”。相当一部分职工由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较低,自控能力和自主保安意识差,对应知应会技术和施工措施一知半解,很多人违了章还根本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造成无知性“三违”。
3、习惯性“三违”。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区队干部,不能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只讲进尺、产量,随意省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在尝到“甜头”的情况下,实施习惯性“三违”。
4、管理性“三违”。有些区队管理人员,重生产安排轻隐患整改,重制度制定轻现场落实,执行力服从力差,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一拖再拖。甚至有的管理人员明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仍指挥职工强行作业,造成了管理性“三违”。
5、放任性“三违”。个别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管理粗放,对一些轻微“三违”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职工的错误思想,久而久之,造成了放任性“三违”。
6、工序性“三违”。有的职工在作业中不按照规程要求施工,工
程质量差,安全设施不齐全,给后续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留下了安全隐患,造成工序性“三违”。通过对发生“三违”的主体分析,40周岁以下占绝大多数,由于安全生产的高压态势影响,严重“三违”逐年减少,一般“三违”却相对增加,作业工序、环节多的单位“三违”现象相对严重,采掘、机、运、通单位是“三违”的多发单位,其主要特点是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大、资历深厚者,“三违”行为越少。
“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三违”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思想是导致“三违”的主要根源。由于职工个体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家庭状况、思想素质等各不相同,因而造成“三违”的主观原因也呈多样性,通过座谈了解、综合分析,其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侥幸心理。有的职工认为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自如,偶尔违章也不会出事,碰运气一旦成功,就盲目自信,经常抱着侥幸心理去违章作业。
2、麻痹心理。在单位一段时间没有发生事故、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管理人员、职工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松懈下来,把规程措施臵之度外,认为做好安全生产是一件容易的事,麻痹思想油然而生,“三违”现象屡见不鲜。
35岁3、习惯心理。由于工作内容、场所、形式单一,很多管理人员和职工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靠惯性作业,凭经验施工,根本不去想是否违规,是否符合措施要求,形成习惯性“三违”。
4、马虎心理。少数职工在工作中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作业时
注意力不集中,应付公事,糊里糊涂出现“三违”。
5、蛮干心理。有些职工,特别是班组,摆不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一心只想多超产,多拿台阶奖,不顾作业场所有没有安全隐患,就是发现了隐患也不处理,野蛮操作。甚至有的职工为了早下班,早上井,进班就干,简化作业程序,盲目蛮干,从而导致“三
违”增多。
6、取巧心理。有的职工为了达到早上井早下班的目的,投机取巧,铤而走险,臵规章制度于不顾,我行我素,冒险违章违纪,爬飞车、坐皮带、坐矿车,没有充分考虑其违章行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7、轻视心理。一些新进矿的工人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或文化技术素质低,没有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三违”的危害性,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
8、厌倦心理。部分职工因长年累月地高强度劳动或身体健康原因,不堪重负,生产热情不高,工作完全处于应付状态,使安全缺乏可靠性。
9、唯心心理。极少数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和来自偏远山区农村的职工,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想法,不注意安全,随意工作,往往导致违章作业现象。
造成职工“三违”心理现象的发生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其客观因素主要是职工
的文化素质不高,往往形成认识问题不全面、不充分、不理性,反映在安全生产上就是摆不正安全与效益的 关系,常会产生“上班就是挣钱”、“挣钱就是养家糊口”的单纯认识。煤矿生产受多种自然灾害威胁,生产战线长、作业条件恶劣,劳动时间长,长期超负荷的简单劳动,很容易让职工的生理心理产生疲倦,滋长麻痹和取巧心理,常常为图一时的省事省力,就心存侥幸,违章作业。
同时,管理不科学也是诱发职工“三违”的重要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抓管理不讲究方式方法,以罚代管,以罚代教,对职工高压强管,缺乏民主公正,严重挫伤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积极性。管理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在现场要求职工按章作业,而自己却违章违纪,给职工的安全观念造成错误引导;工作任务布臵不合理,不考虑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安全形势,造成职工身心疲惫,忽视安全,违章蛮干;工作有布臵,不检查不落实,制度形同虚设、考核奖惩不兑现,造成职工信任度下降。
在客观因素中,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在不断增加。一方面职工过多接受外部信息分散精力,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走样;另一方面,与其它行业相比,职工收人普遍偏低,造成心理失落、安全思想不稳定;其次,职工
家庭和亲属中发生的一些矛盾及生老病死等也会使职工情绪波动,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导致行为失调,出现违章违纪。
强化安全生产,控制“三违”的建议。人是组织管理中最不确定的因素,也是企业安全管理最难以把握的问题所在。煤炭企业安全管
理的核心是“人”,只要人的工作做好了,“三违”就杜绝了,安全工作也就搞好了。许多“三无”区队、班组,月度、年度实现无“三违”的事实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控制不安全行为发生,是控制“三违”、杜绝事故的主要工作方法。
1、培育职工健康的心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有些职工摆不正自己的位臵,被动地接受管理,甚至想方设法逃避管理,将自己游离于企业发展之外。基于这种现象,必须通过深人扎实的宣传教育,帮助职工把实现自我价值构筑在企业发展的平台之上,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地端正工作态度,用正确的心态支配自己的行为,履行工作职责,实践安全生产,忠诚企业,真诚工作,形成企业与个人相互依存、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2、要实现正规循环作业。对于这个问题,决策层要严格要求,操作层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
完成规定的合理的工作量,要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不搞突击生产,不搞疲劳战术,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要严禁搞献休加奖加分做法,更要清查处理“超工作量加倍计奖计酬”的土政策,确保职工正常合理的休息,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在施工地点远、战线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情况下,应考虑“四六制”作业、班中给职工送餐送水、强化劳动保障保护,使职工感到企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自觉筑牢狠反“三违”的思想防线。
3、促进现场管理的科学和规范。安全管理要从源头抓起,对工
程的设计、施工、投资和设备的购臵都要实行终身制。不管什么时候出现问题,都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良好基础。要建立健全垂直式指挥系统,提高执行力、服从力,形成矿长、分管矿长、各分管专业和单位领导负责制,共同遵循服从指挥的原则、逐级指挥的原则、一个上级的原则、上级对下级不能越级指挥但必须越级检查的原则、复命制的原则、紧急情况下上级有权越级进行总体指挥的原则,以充分发挥集体和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凡因违章发生的,由事故责任者承担,并交纳现金,严禁区队集体支付,让违章者拿着现金交,感到心痛,花钱买教训,教训自然深刻。干部下井应统筹安排,执行“三三制”,早、中、夜班各占三分之一,消除井下安全管理和检查的盲区,消除产生“三违”的土壤。
4、高度重视安全投入和装备问题。无论企业多么困难,资金如何紧张,都要保证安全的投入和治灾防灾的经费。同时,要加强加大安全培训的投入。安全培训工作是投资最少、见效最快、回报最持久的特殊投资。要通过加大安全培训的投入,加强基地建设,增加培训装备,配强硬件软件,努力构建强有力的安全培训体系,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塑造本质安全人。
5、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是人们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的准则。要实现安全生产,建设本质安
全型矿井,需要对职工进行全方位不间断教育。要做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培训育人、典型育人、宣传育人,使广大职工深刻理解和知道“安全是大事,安全是大家的事,更是自己的事”,筑起心中的安全防线。职工是安全的主体,对职工的关怀就是对安全的高度重视。要把井下职工视为最可爱的人,在政治上、精神上、生活上,待遇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基层区队领导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克服简单粗暴,动不动就骂人等恶习,稳定一线职工队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