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及其对策
王玉龙
[内容摘要]出生人口性别比是衡量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本文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分析,并提出较为可行的对策。这对于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工作,保持人口性别比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出生人口,性别比,原因,对策
一、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状况
出生人口性别比(也称出生婴儿性别比、出生性别比),反映的是婴儿出生时男婴与女婴数量的比例关系,通常指平均每100个活产女婴所对应的活产男婴的数量。一般认为,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即正常值域)应在103—107之间。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严重偏高并呈攀升趋势,形势严峻。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分别为108.5111.14116.86。如果以107为合理范围的最高
限,2000年全国只有西藏(102.7)、新疆(106.1)和贵州(107.0)在正常界域,其余都超过了标准,其中7个省超过了120.0,海南和广东达135.6130.3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为118.58,个别省份超过130。同时,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还呈现出孩次越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越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地域广、覆盖人口多,女婴非正常死亡现象突出的特点。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根本治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负面影响。
二、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主要是通过各种医学手段实现早期胎儿性别鉴定,这为选择性别生育提供了技术条件。一些生育男孩意愿强烈的家庭,在妇女怀孕后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利用B超技术私自鉴定胎儿性别,想方设法将女胎做掉,实现弃女生男的目的。有个别重男轻女者,在女婴出生后,不惜违法犯罪将其女婴遗弃或溺杀,严重侵害女婴生存权,加剧了新生儿性别比的升高。但是,我们还要分析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深层次原因,才能制定有效的对策和解决办法,这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水平低
  在封建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主要依赖于体力劳动,家庭养老是主要的养老模式,所以生育男孩是家庭生活、生产劳动和养老保障的需要。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许多农村地区,生产力虽有发展,但总体上看依然不发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落后的生产力使得农民众把发家致富老有所养的希望寄托在生育男孩上,这是导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重要原因。
  ()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逐渐形成了很多有关生育的传统观念。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生育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难以在短期内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现代文明的发展而彻底消亡,更不能指望这种落后的生育文化会迅速退出历史舞台。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等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一直延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这也是导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
()男女不平等的现实因素的影响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但现实社会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在教育方面,我国女性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男性,在经济生活方面,还存在着农村妇女在承包土地、宅基地等资源分配中的权益受
到侵犯现象。城市妇女在就业、劳动分配等方面也与男性有着一定差距。在政治生活方面,还存在着妇女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尤其是在领导权和决策权的参与程度、参与层次、参与比例、参与渠道等与男性相比有着明显差距的状况。家庭生活中不少妇女处于从属地位。现实生活中种种性别不平等现象,都不断影响和刺激着人们在生育意愿中产生“男孩偏好”情结。
  (四)制度缺位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
制度缺位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主要社会因素。一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目前,农村实行的依然是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助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农村老人还主要依靠子女赡养。二是部门配合不力,监管缺位。由于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强调生育数量的控制,忽视了对人口质量和结构的关注,因而使得计划生育部门在宣传倡导、政策法规、管理评估和规范服务等方面没有很好地处理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以及人口结构的关系。加上对性别选择技术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的机构是多部门的,包括卫生部门、妇幼部门、个体行医者和计划生育部门,难以实行统一的监督和检查。有的医生在金钱利益驱动下,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丧失职业道德,私自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中止妊娠。三是遗产制度缺位。子女几乎可以完全继承父辈的财产,为了防止家庭财产传给“外姓人”,就必须要有能够继承家族姓氏的儿子。四是“低保”、“两免一补”等普惠政策体现不出实行计划生育的优
越性。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户,因为孩子少、负担轻,家庭生活一般都比较宽裕,此项政策根本惠及不到他们,这样他们从心理上感到不平衡。五是法律法规存在缺位,威慑力不强。从相关法律法规来看,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位现象。
(5)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
    许多学者和计划生育管理人员认为,B超机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农村的普及与出生性别比的升高有直接关系。B超鉴定胎儿性别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实际操作上也是容易实现的,尽管中央、地方明令非医学需要禁止使用B超做胎儿性别鉴定,但是,检查者和被检查者双方为各自利益驱动,常常是令行不止。人工流产在中国之所以普及,不仅它是合法的,而且,曾经作为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尤其是在计划生育还主要“靠行政手段、靠补救措施、靠突击活动”的地方。人工流产的易获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问题,如果不加强管理和规范,它带来的将不是福音。
    三、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导致的恶果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男女两性的平衡为前提条件的。性别自然平衡不仅是婚姻家庭稳定的重要基础,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现阶段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如果不加以重视,势必导致当前和今后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将导致未来男性择偶拥挤
    根据“五普”统计结果,20000—9岁男孩比女孩多1277万。据专家预测,如果出生人口性别比始终保持现有120的水平,男性择偶拥挤的高峰期将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届时,20—49岁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多万,那时势必形成相对集中的单身男性体。他们中的多数人生理需求难以得到正常满足,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部分人成为社会的弱势体,其中一些人的责任意识淡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将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将阻碍经济发展
    出生性别比升高将主要造成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男性择偶困难,这些地区的男性将难以组成家庭,因不能组成家庭将破坏现有的生产方式,以致阻碍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农村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单身男性难以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需要社会提供帮扶救助。同时,单身男性进入老年后也需要解决其养老问题。因此,一个单身男性将为社会增加两代人的养老经济
负担,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将影响社会和谐
  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会阻碍社会文明进步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比如大量单身男性的出现,非婚性需求增加,畸形婚姻家庭的出现和数量增加,有可能形成一种以单身男性为特征的有悖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亚文化”;女性数量相对较少,女性形象可能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商业,30岁单身男性女性被物化和商品化的现象可能越来越严重,男性择偶拥挤将加剧拐卖妇女、女童的行为,妇女儿童的权益将受到严重损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