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低热析因治本
A,生理性低热不可怕
有时体温的变动不一定是“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称为生理性低热。生理性低热有这样几种情况:①清晨2~6点钟时,机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新陈代谢最低,产热也最少,因此体温也最低。起床后,随着活动量的增加,体温逐渐升高,到下午4~6点钟时达最高值,随后又逐渐下降。正常人一天中最低与最高的体温差距不会超过1℃,假如超过这个范围就不是生理性低热了。②儿童的体温比成人略高,女性的基础体温一般也高于男性,尤其是女性在月经期前、妊娠期体温相对增高,这时的低热也属于生理状态。③剧烈运动或紧张体力劳动时,肌肉活动增加,产热增多;在高温环境下,散热减少,均可使体温暂时升高。
B 病理性低热需辨因
病理性低热是由疾病引起的,这种低热具有病因复杂、低热时间长、症状明显等三个特点,引起长期低热的原因可以分为功能性紊乱和器质性病变两大类。
据统计,由功能性紊乱引起的长期低热,约占全部低热病因的56%~64%,最常见的是植物神
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低热,好发于女青年。青春期是身体由不成熟变为成熟的过渡阶段,植物神经作为神经系统的“一员”而受着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影响,又受下视丘中枢统帅,最容易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此外,青年女性又因月经和排卵周期的影响,容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由功能性紊乱引起长期低热的病人,除低热外常伴有失眠、心动过速、心悸、头晕、多汗、浮肿、腰酸、月经不调等症状。这种低热有几个特点:持续时间长达数年,但身体的一般情况良好;一年四季都有低热,夏季较高、冬季略低;在清晨或卧床休息时无低热,活动或紧张后立即出现低热,规律性较强。如果每天测温4次,最低与最高的体温差距在1℃以上;假若口腔、腋下和肛门同时测温,可能出现反常现象,例如腋温大于或等于肛温。
有的人在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引起高热后,遗留下低热持续不迭,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常由于患者体温调节功能尚未恢复正常所致,称为“感染后低热”。另外,有些人每到夏季即有低热,同时伴有乏力、头晕、胃口不好、消瘦等,天凉后低热自退、症状消失,连续数年后多能自愈,其原因可能与散热功能障碍有关,俗称为“苦夏”。
可以引起低热的器质性疾患有数十种之多,最常见的是各种感染,如结核病、慢性胆道感染
、尿路感染、鼻窦炎、扁桃体炎、盆腔炎,以及肝炎、肝硬化、风湿病、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肿瘤等。
C 应对低热有章法
如果是生理性低热,不必进行,在生活上加以注意就可以了。如果属于病理性低热,经各种检查后,分清究竟是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或是功能性低热。如果确定是器质性疾病,则应根据病因予以特效,病治好了其低热自然就消退了,例如低热是由结核病引起,可采取抗结核措施,用链霉素、等药物。
若属于功能性低热,就不宜采用抗生素、退热药等。首先要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嘱其尽量保持精神愉快、思想乐观;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采用适合个人具体条件的各种体格锻炼措施,使体质有所增强;改善高温环境,做好防暑降温,增进散热效果。然后,再辅以中、西药结合,极大部分的功能性低热是可以治愈的。
药物可有如下选择:
植物神经功能性低热
西药可试用氯化喹啉0.25克,每日2次,连服1~2周;如伴有心悸,可用心得安10毫克,每日3次,或利血平0.25毫克,每日2次;如伴有月经失调,可用谷维素10毫克,日服3次。中草药可选同柴胡、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等单味或复方煎服,连服2~3周。
感染后低热
可先试服阿司匹林每次1克,日服3次,连服2天;若低热不退,说明不是感染本身引起而是感染后低热,可试服12.5毫克或扑尔敏2毫克,每日3次,观察1周,这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中医则须辨证施治,对阴虚内热为主的病例宜滋阴清热,用清骨散、青蒿鳖甲汤等;对余邪未尽、湿热不去的宜和解而清化湿热,用小柴胡汤加减;对肝炎后低热可试用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汤等。一般疗程约1~2周。
夏季低热
症状较轻的可服藿香正气丸,每日9克;症状较重的可服甘露消毒丹每日9克。或使用其它解暑化湿方剂。
“发热常常标志着疾病的存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口腔温度为36.7~37.7℃、腋下温度为36.
6~37.4℃、肛门温度为36.9~37.9℃。如若每日口温在37.5~38.235度体温是低烧吗℃、腋温37.4~38℃、肛温37.8~38.5℃,并持续2周以上不退者,即为长期低烧(或称为长期低热)。低热是主要表现,同时可伴有头晕、乏力、心悸、失眠、头痛、腰酸、食欲不振、关节酸痛等症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