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身边妈妈都开始让孩子学习甲骨文,有什么意义吗?
1
指导孩子认识汉字的意义
将甲骨文引入低年级孩子识字,利于孩子们感受汉字笔画的生命彩,同时可以降低汉字学习难度,使汉字学习更加科学。汉字经历了甲骨文 、金文、篆书、隶书、魏碑,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楷书,在这些字体的变化过程中,字形的每一笔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如果把篆书和楷书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变化还是有章可循的。每个笔画都表达一定的含义,具有生活气息或有生命意义。笔画和笔画之间的组合也有内在的联系。
1
学汉字不再是面对冰冷的符号
如:身,教师边板书篆文边告诉学生:妈妈怀孕要生小宝宝了,所以肚子特别大,这就是身体的“身”。然后教师边写楷书便解释:写“撇”=“人头”,写“竖、横折、横、横、长横”=“躯干”,写“
长撇”=“长腿”。最后请小朋友们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撇、竖、横折、横、横、长横。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到这个“身”字的每个笔画都带有一定意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冷冰冰的,难以理解和接受。
再比如:本,表示树根,所以在木上加横,引申为根本;末,表示树梢,所以在树上加横,引申为末端;因为树冠非常茂盛,所以横很长,这就与“未”的短横区分开来。利用甲骨文学习汉字,探求字源,分析字形,理解字义,学生就会知道汉字的每个笔画都代表一定的意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这使得汉字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更加科学,为后续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
1
激发孩子识字乐趣,提高联想力
甲骨文在低年级汉字学习中,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的识字环境,迸发孩子识字的热情。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取法于天地、日月、山水、草木及鸟兽虫鱼,生动、直观地反映自然事物,是表意程度最高的字。孩子们在识字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自己的大脑猜测字形,这个学习的
状态非常主动。如:鱼。可分解鱼头,鱼身和鱼尾。兔,可分为兔耳、兔头、兔脚和兔尾。而对于形声字的学习,可以运用规律识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看到形旁,知道意思,形近字就容易区分。看到声旁,联想读音,音近字就容易区分。运用字族法(字族就是读音相同,而部首不同的字。如:购、构、钩、沟、勾。)一记一串。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想象力和联想能力都得极大的迸发。课堂上,呈现更多的学生积极探求识字奥秘的情景:灵动的目光在你我之间穿梭;渴望自己的猜测、感想和同学碰撞;渴望自己的答案得到老师印证……智慧的火花像星星点火一样,到处放射出璀璨多目的光芒。这样的一节识字课,一定会是高效率的课。
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甲骨文中的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会合而成,表达一些抽象概念。这些字就需要小朋友们运用想象力来理解。如:灾,孩子们在没有老师的提示下,想象为大火烧了房子;灭,可以想象为东西压在火上就灭了。在甲骨文创造初期大都表示本义,后来演化为引申义。引申义的数量要远远大于本义的数量。要想准确的理解字义,就要善于相关联想,养成
联想的思维习惯。例:风,本义指空气流动的现象,正因为风的流动、传播、自然存在等特点,引申出风驰电掣、风言风语、风光优美等不同义项。这样,在这样的汉字教学中,小朋友充分运用了想象和联想,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
象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甲骨文的中象形字如同图画一样,一目了然。根据图画所示的内容,可以猜出相应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说话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在说话的过程中,就是对这个汉字的字义的理解。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图说话,理解汉字的意思,这样既理解了字义又记住了字形。如,教学元旦的“旦”,我先出示甲骨文图,然后问学生,看了这幅图,你想说点什么?有个小朋友说:“太阳从海面上升起。”另一个小朋友补充道:“红红的太阳从海面上冉冉升起。”我马上追问:“对呀,这是什么时间呢?”学生抢答道:“早晨”。“早晨我们也可以说‘旦’”。于是我便板书旦。到此为止,学生不但记住了字形,而且通过说话练习已经完全的理解了这个字的所表达的字义。
1
提高学习素养,奠定扎实基础
甲骨文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然,了解宇宙。甲骨文是记录自然现象的文字,所以,涉猎的范围非常广泛:天文、地理、数学,可谓无所不包。因此,利用甲骨文学习汉字,学生可以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在天文方面,如:月,民间谚语有初三初四峨嵋月,初七初八月半边,十五十六月团圆。二十七八日月同发。所以,使用我国的农历,如果想知道是初几,只需要夜晚向天空中望一望。在地理方面:如,水,地球上的水很多,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水要占到地球表面积的十分之六。使学生知道地球表面的水的面积最大,对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数学方面:如,寸,手为准则定尺寸。又表示右手,又字左边加以短横,表示一根手指的距离为一寸。春秋时期,人们制定长度单位,从手腕到轴的距离为一尺,从手腕到脉搏就是一根手指的距离,十根手指,就是从手腕到轴的距离。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现场试验一下。这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非常有帮助,为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1
甲骨文系列课介绍
系列二十讲 共五个月课程
每周五晚八点上课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老的文字,是文明的载体!文以载道,甲骨文的创造富含先民的智慧,先民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观察感知和领略了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几千年文字的演变代表了历史、文化、艺术的生生不息,通过学习甲骨文能让人学会思考,用心去“看”书,并为母语自豪!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文以载道,文字是本,本立道生,学习甲骨文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
《甲骨文与传统文化关系之探讨》
【课程目录】
第一讲:如何理解文以载道
第二讲:书法和文字
第三讲:目和德的关系
第四讲:孝其实是双向的
第五讲:一阴一阳谓之道
第六讲:金水木火土
第七讲:八卦和易经
第八讲:六十甲子
第九讲:四时养正
第十讲:万物生长靠太阳
第十一讲:四方
第十二讲:回家的方向
第十三讲:生生不息
第十四讲:双手的意义
第十五讲:干戈玉帛
第十六讲:天地之性人为贵
第十七讲:何为圣贤
第十八讲:何为大学
第十九讲:孔子的一生
第二十讲:文房四宝之笔
1
老师介绍
赵文耕
甲骨文书法推广者。继承家学,自幼受国学熏习,熟悉儒家经典。先后拜于多位国学老师门下,曾跟随国内知名哲学老师游历中国,遍访历史故地,梳理中国文脉传承。在书法上,熟悉甲骨文金文,主攻隶书和篆书。主要从事书法和国学启蒙教育。
5岁,学习柳公权《玄秘塔》楷书。
12岁,学习欧阳询《九成宫》楷书。
26岁,跟随老师寒石先生学习汉简,魏碑,隶书等书体。与寒石先生参与聋人书法教育达3年,实践了 “八卦书法入门”“写一空一”的教学方法。
35岁,跟随《甲骨文字典》编纂者黄波老师学习甲骨文和文字学。
1
1
特约讲师
东巴传承人——杨红明
35岁学点什么技术东巴, 是纳西族对传统宗教神职人员的称呼,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
东巴文化崇尚万物有灵,而东巴文,就是他们文化的灵魂之处。杨红明幼年时随从父亲和敬旭松先生学习楷书隶书,高中毕业以后在深圳民俗文化村师从和卫忠先生学习东巴文,师从肖遥子先生学习书法及国画。时至今日,他已经学习东巴文字二十三年有余,为当代丽江纳西族青年东巴书画家体中创作形书家之一,作品多被国内外书法爱好者收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