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宝箱(总有你所需要的)
健康是穷人的财富,健康是富人的幸福。
曾经有人用“100000000000”来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各个“0”代表生命中的事业、金钱、地位、权力、快乐、家庭、爱情、房子……各个“0”充斥了人们的生活,“1”常常被忽略,但“1”一旦失去,所有的浮华都将沉寂。所以存钱不如存健康,对健康进行的投资才是回报率最高、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健康分为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合理的运动、适当的休息、补充均衡的营养
心理健康:有爱心、有吸收力、有自信
亚健康的人——预防、保健——变为健康的人
亚健康的人——不预防保健——变为疾病的人
[38]不当的晚餐与疾病
晚餐与肥胖:晚餐吃得过饱,血糖、血中氨基酸及脂肪酸的浓度就会增高,从而促使胰岛素大量分泌。因为人们在晚上一般活动量较少,热能消耗很低,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逐渐使人发胖。因此,中老年人晚餐宜清淡,摄入的热量不应超过全天总热量的30%,这对于防止和控制发胖有益。
晚餐与结石:据国外专家研究,尿结石与晚餐太晚有关。这是因为尿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而食物中含的钙除一部分被肠壁吸收利用外,多余的钙全部从尿液中排出。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饭后4-5小时,而晚餐吃的过晚,人们大都不再进行活动,就上床睡觉,因此晚餐后产生的尿液就会全部储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尿路中的尿液的钙含量也就不断增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尿结石。倭国松下医院曾对270名尿结石患者进行了调查,其中97人大都在21点后进晚餐,25人有吃完夜宵就上床睡觉的习惯。
晚餐与高血压:晚餐过多进食肉类,不但会增加胃肠负担,而且会使体内的血液猛然上升,加上人在睡觉时血液运行速度大大减慢,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人很高血压病。据科学实验证明,晚餐经常进食荤食的人比经营进食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2-3倍,而患高血压、肥胖症的人如果晚餐爱吃荤食,害处就更多了。
晚餐与冠心病:晚餐摄入过多热量可引起血胆固醇增加;晚餐的质量高又会刺激制造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把过多的胆固醇运载到动脉壁堆积起来,成为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又一大原因。
晚餐与糖尿病:如果中年人长期晚餐吃的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岛细胞提前衰竭,进而发生糖尿病。
晚餐与肠癌:如果一天的副食品大部分由晚上一餐吃下,活动又减少,必然有一部分蛋白质不能消化,还有小部分消化产物不能吸收。这些物质在大肠内受到厌氧菌的作用,会产生胺酶、吲哚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产物可增加肝肾的负担和对大脑的毒性刺激。睡眠时肠蠕动减慢,相对延长了这些物质在胸腔内停留的时间,故促使大肠癌发病率增高。
晚餐与猝死:晚餐过好、过饱,加上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就是身强力壮的人也会因抢救不及时而造成死亡。如果胆道口壶腹部位原有结石嵌顿、蛔虫梗阻以及慢性胆道感染等,则更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而摔死。
[39]适当限食健康饮食新方式
饮食中的营养构成,对人类寿命的长短有极大影响。早在3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营养学家克莱德·麦凯就做过这样的试验,限制一组小白鼠热能的摄取量,但保证其它必要的营养;另一组白笞杂扇∈场=峁  杂扇∈车男“资蟛坏搅侥臧肴 克劳觥O拗埔 车男“资蠡盍?-4年。经过多次重复试验,结果都一样。这就是老年学研究中令世人一惊的“麦凯效应”。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60年代末,美国老年学家马克赖顿的类似试验再次说明,在保证足够营养的前提下,限制机体的热量摄入,可以延缓衰老、延长寿命。至此,“麦凯效应”才引起科学界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发现的一些长寿老人,除其它原因外,普遍都有控制饮食的习惯。可见,限食是人类长寿的途径之一,至少是有益无害的。
为什么适当限食能长寿呢?美国免疫学家奥福尔指出,限食可使机体免疫力直至老龄时仍保持旺盛,使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紊乱得以推迟,从而延缓衰老过程。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博士罗尔·伍尔福德的实验表明,限食可使体温下降2摄氏度至3摄氏度。体温对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而限食是使体温自然下降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倭国九州大学医学部大村治教授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比进食前增加数万倍,
这种物质能使毛细血管内侧细胞和脂肪细胞增殖,并能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大脑早衰的主要物质。大村治教授指出,目前虽还未发现有效的药物来控制饱腹时“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增加,然而,通过限制饮食量,减少“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脑中的生成,从而推迟脑血管硬化和大脑衰老,则是完全可能的。
“麦凯效应”告诉我们,中老年人注意适当节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减少动物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糖、高淀粉食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进入中老年后,能量摄入应逐渐减少。38所60-69岁以及70-80岁老人的食量,分别为30多岁时食量的85%和75%。少食糖、点心、面粉制品、肥肉及其它动物脂肪,有助于保持体重正常。
人到中年,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放慢,所以要吃得少,但也不宜过少。中年人每昼夜需要的蛋白质,男性为65克,女性为55克,老年男性和女性,分别需要60克和55克。可用奶制品和鱼作为动物蛋白质来补充,也可用粗粮和蔬菜来增加植物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过量,会增加肝和肾的负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正常体重中年人的脂肪摄入量每千克不得超过1克;不工作的中年人口脂肪摄入量,男性65克,女性60克;75岁后,分别减至60克和55克。植物脂肪应不少于30%,最好从凉拌菜和
粥中摄取。鱼脂肪更适合老人,它可预防血栓形成。日胆固醇摄入量限于30克,因为老人分解它的能力降低了。
中老年人活动减少,对碳水化合物的日需要量为250-300克。不过,它占日进食量的比重仍为60%。中国人的碳水化合物应当从富含淀粉和纤维素的粗粉面包、馒头、水果、蔬菜等食品中摄取
[40]运动后不能大鱼大肉
许多人在剧烈运动后常有肌肉发胀、关节酸痛、精神疲乏之感。然后他们就买些鸡、鱼、肉、蛋等大鱼大肉大吃一顿,以为这样可补充营养,满足身体需要。其实,此时食用这些食品不但不利于解除疲劳,反而对身体有不良影响。
人类的食物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判断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根据人们的味觉,也不是根据食物溶于水中的化学性,而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
酸性食物通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如鱼、禽、肉、蛋类;蔬菜、水果等在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能阻止血液向酸性方面变化。所以,酸性的水果都为碱性食物。而不是
酸性食物的鸡、鱼、肉、蛋、糖等,味虽不酸但却是酸性食物。
英国一位病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指出:只有多吃些碱性食物,才能保待人体健康。正常人的体液呈弱碱性。
人在健身运动后感到肌肉、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其主要原因是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被大量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刺激人体组织器官,使人感到肌肉、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
此时若单纯食用富含酸性物质的肉,蛋、鱼等,会使体液更加酸性化,不利于疲劳的解除。但如果食用蔬菜、甘薯、柑桔、苹果之类的水果及蔬菜、豆制品等,由于它们的成碱作用,可以消除体内过剩的酸,以保持体内酸碱度的基本平衡,尽快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
[41]科学饮用酸牛奶
酸牛奶是儿童喜爱的一种营养饮料。它是用鲜牛奶或脱脂牛奶为原料,经消毒灭菌后,用纯培养的乳酸菌发酵而制成的,是奶制品中营养最佳的一种。酸牛奶中的蛋白质由于受到乳酸的作用形成微细的凝乳,变得更容易消化吸收。乳酸菌在人体肠道中还能合成人体必需的维
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等。
酸牛奶虽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品,但不可随意用酸牛奶喂养婴幼儿,因为酸牛奶中含钙量少,对于生长发育需要大量钙元素的婴幼儿是不利的。酸牛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能抑制和消灭很多肠道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菌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消化功能。尤其是婴幼儿在患胃肠炎时,如果给他们喂酸牛奶,还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胃肠炎。
酸牛奶不易在空腹时饮用,适宜乳酸菌生长的酸碱度在pH5.4以上,通常人胃液的pH13之间而肠液在57之间,因此乳酸菌在肠道中可生长繁殖,而在胃液中很容易被胃酸杀死。所以空腹饮用酸牛奶,乳酸菌易被杀死,保健作用减弱。饮用酸奶的最佳时间是在饭后30分钟到2小时之间。酸牛奶不可煮熟加热。因为活性乳酸菌对人体有益无害,具有清理肠道、增强胃肠道消化能力的作用。酸牛奶若经过加热,活性乳酸菌被杀死,也就失去了酸牛奶的营养价值。
[42]常炼油不好
最近美国著名的营养学家阿德勒·戴维斯博士研究指出,未经精炼的植物油中所含的维生素E可以防止胡萝卜素、肾上腺素、性激素及维生素ADK的氧化破坏。但是维生素E极易被氧化,在精炼油中维生素E已荡然无存,所以选用新鲜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最好。
专家告诫说,油脂精炼后被氧化,虽然不易腐败,但只能供应能量,没有其他营养价值。这种油脂越来越普遍,如精炼油、人造奶油等。
本世纪以来,人类对这种油的摄入量增加了两倍,造成与心脏及肥胖有关的疾病增加。
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如橄榄油、亚麻籽油、花生油、豆油等,其中以橄榄油为最好。椰子油和棕榈油含饱和脂肪酸较高,应尽量少用。此外,使用这些油时要注意有效期,不要吃过期的酸败油,有哈喇味的、有沉淀絮状物的油要扔掉。不仅如此,发酸的火腿、香肠、熏肉、奶油都含有油脂过氧化物,同样要弃之勿食。
[43]食补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较为肯定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锌、铁、铜、锰、硒、镍、碘、钒、硅、氟、锶、钼、铬、钴、锡等。据医学微量元素专家统计,全国有3000余种
保健食品,其中1000余种添加有各种微量元素。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来自大自然的土壤、水、食物和空气,不能在体内合成,如因摄入不足或过量,平衡失调,就会产生疾病和生长发育不良。由于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要甚微,所以一般饮食正常的健康人可从天然食物中获得足够的微量元素,不需要药物补充。只有不良饮食习惯、病理等因素才会引起微量元素吸收不足和平衡失调。这时,可根据头发和血液微量元素分析的结果,给予针对性的药补或食补。一旦微量元素的含量恢复到正常值水平,就应停止增补。对此一定要遵循不缺不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的原则。
不论过量补充哪一种微量元素,均会引起毒副作用,甚至引起中毒和遗传物质的损伤。尤其忧虑的是大多数微量元素在体内有蓄积作用,即使每日补充不过量,如长期服用微量元素制品也会积少成多,达到有损人体健康的水平。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微量元素问题,目前尚未完全解决。因此,补充微量元素一定要在分析诊断的基础上,在有关专家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可滥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