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验 报 告 书
学 生 姓 名 高 雪
学 号
班 级 计10A-2
2011 — 2012 学年 第 一 学期
《电脑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 | 进程管理实验 | 实验序号 | 一 | ||
实验日期 | 2012/12/16 | 实验人 | 高 雪 |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3.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 4. 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 |||||
二、相关背景知识 进程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是一个正在执行的程序;电脑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可以分配给处理器并由处理器执行的一个实体;由单一顺序的执行显示,一个当前状态和一组相关的系统资源所描述的活动单元。进程是一个独立的可以调度的活动,是一个抽象实体,当它执行某个任务时,将要分配和释放各种资源。 总之,程序在处理机上执行时的活动称为进程。具有并发性,动态性,独立性,异步性。 进程有三个状态。就绪态,阻塞态,运行态。系统通过使用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段来创建、撤销进程以及完成进程各状态间的转换,从而到达多进程高效率并发执行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期中,运行态可以转换到阻塞,就绪。阻塞可以转换到就绪,就绪可以到运行。 软中断是对硬中断的一种模拟,发送软中断就是向接受进程的proc结构中的相应项发送一个特定意义的信号。软中断必须等到接收进程执行时才能生效。 在Linux中,管道是一种使用非常频繁的通信机制。是一个先进先出,大小固定的缓冲区,用于两个进程之间的单向数据传递。当管道有空间时,写进程把数据送入管道,否则将被阻塞;如果管道中没有数据或者读进程需要的数据多于其中的数据,读进程被阻塞,否则执行读进程的请求。 | |||||
三、实验内容 1.进程的创建 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字符“c”。试观察记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 2.进程的控制 修改已有程序,将每个进程输出一个字符改为每个进程输出几行字符,再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上的现象,并分析原因。如果在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lockf()来给每一个进程加锁,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互斥,观察并分析出现的现象。 3.进程的软中断通信 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signal()让父进程捕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即按Del键〕;当捕捉到中断信号后,父进程用系统调用kill()向两个子进程发出信号,子进程捕捉到信号后分别输出以下信息后终止: Child process 1 is killed by parent! Child process 2 is killed by parent! 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终止后,输出如下的信息后终止: 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4. 进程的管道通信 编制一段程序,实现进程的管道通信。使用系统调用pipe()建立一条管道线;两个子进程P1和P2分别向管道各写一句话: Child 1 is sending a message! Child 2 is sending a message! 而父进程则从管道中读出来自于两个子进程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要求父进程先接收P1 来的消息,然后再接收P2发来的消息 | |||||
四、关键数据结构与函数的说明 1.fork()函数 Fork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新进程(子进程),返回整数。 正确返回:等于0,创建子进程;大于0,从父进程返回的子进程的ID值。 错误返回:等于-1,即进程创建失败。 2. wait()函数 wait()函数常用来控制父进程与子进程的同步。在父进程中调用wait(),则父进程被阻塞,进入等待队列,等待子进程结束。当子进程结束时,会产生一个终止状态字,系统会向父进程发出SIGCHLD信号。当接到信号后,父进程提取子进程的终止状态字,从wait()函数返回继续执行原程序。 3.exit()函数 exit()函数是进程结束最常调用的函数。在正常终止时,exit()函数返回进程结束状态。 4.kill()函数 kill()函数用于结束执行中的程序或者任务。 5.signal() signal()函数是允许调用进程控制软中断信号的处理。 6.pipe()函数 pipe函数用于创建一个管道 | |||||
五、编译与执行过程截图 1.进程的创建 执行后出现acb和abc两种不同情况 2.进程的控制 〔1〕加锁情况: ( 2 )没有加锁的情况 3.进程的软中断通信 4.进程的管道通信 | |||||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进程的创建: 实验一为进程创建,由以上截图可以看到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即acb和abc。最初只有acb一种情况,反复执行之后,会出现abc。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进程的特性:并发性。进程之间是并发执行的,并发只说一段时间内同时进行。第一个输出一定是a,因为a在bc之外优先执行,而在执行bc的时候,2者会随机出现,多数情况会是acb,假设想更快的见到abc,可以讲c语句变长,如改为this is c child.这样进程需要的时间就稍长,后一个会先出现了。但宏观来看,还是并行的。 2. 进程的控制 实验二为进程控制,分为不加锁和加锁的情况,产生的结果不同,在不加锁的情况下,还有由于进程的执行具有并发性这个特征,因此会产生字符交叉的情况,即某一个进程在自己的时间片当中使用处理机,但是当时间片结束,还没有完成,但也必须由下一个进程接管处理机,因为它就进入了阻塞的状态。多个进程反复出现,所以就出现了输出的字符交叉的情况。 但是,当我们对进程加锁后,就说明只能由该程序占用处理机,必须这些完这段程序才能执行下一段,因为不会出现交叉的情况,这个就是锁的作用。 3. 进程的软中断通信 进程的软中断控制,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signal()让父进程捕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即按Del键〕;当捕捉到中断信号后,父进程用系统调用kill()向两个子进程发出信号,子进程捕捉到信号后分别输出以下信息后终止: Child process 1 is killed by parent! Child process 2 is killed by parent! 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终止后,输出如下的信息后终止: 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4. 进程的管道通信 实验四为进程通道管理:管道机制必须提供以下三方面的协调能力: (1)首先要判断读写进程双方是否存在,只有确定读进程和写进程都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够通过管道进行通信。 (2)同步:当写进程完成任务,把要求的数据写入管道后,便会睡眠等待。直到读进程将管道中的数据读取取出后,再把写进程唤醒。当读进程试图从一空管道中读取数据时,也应睡眠等待,直至写进程将数据写入管道后,才将其唤醒。 (3)互斥:当一个进程正对pipe进行读/写操作时,另一进程必须等待,程序中使用lock(fd[1],1,0)函数实现对管道的加锁操作,用lock(fd[1],0,0)解除管道的锁定 | |||||
七、调试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供BUG截屏〕 | |||||
八、调试后的程序源代码 1.创建进程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p1,p2; while((p1=fork())==-1);//fork为系统调用函数,作用是创建一个进程 if(p1==0)//fork返回0代表子进程在执行 putchar('b');//打印字母b代表子进程1执行 else //父进程返回子进程的ID { while((p2=fork())==-1);//创建子进程2 if(p2==0) putchar('c');//打印字母c代表子进程2执行 else putchar('a');//打印字母a代表父进程执行 } } 2.进程的控制 〔1〕未加锁: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p1,p2,i; while((p1=fork())==-1); if(p1==0) for(i=0;i<50;i++) printf("child%d\n",i); else { while((p2=fork())==-1); if(p2==0) for(i=0;i<50;i++) printf("son%d\n",i); else for(i=0;i<50;i++) printf("daughter%d\n",i); } } 〔2〕加锁: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系统调用lockf的头文件 main() { int p1,p2,i; while((p1=fork())==-1); if(p1==0) { lockf(1,1,0); //给该进程加锁,使得其他进程无法访问处理机的输出资源 for(i=0;i<50;i++) printf("child %d\n",i); lockf(1,0,0);//解锁 } else { while((p2=fork())==-1); if(p2==0) { lockf(1,1,0); for(i=0;i<50;i++) printf("son %d\n",i); lockf(1,0,0); } else { lockf(1,1,0); for(i=0;i<50;i++) printf("daughter %d\n",i); lockf(1,0,0); } } } 3.进程的软中断通信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dio.h> #include<signal.h> void waiting(),stop(); int wait_mark; main() { int p1,p2; while((p1=fork())==-1); if(p1>0) { while((p2=fork())==-1); if(p2>0) { printf("parents\n"); wait_mark=1; signal(SIGINT,stop); waiting(0); kill(p1,16); kill(p2,17); wait(0); wait(0); printf("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n"); exit(0); } Else { printf("p2\n"); wait_mark=1; signal(17,stop); signal(SIGINT,SIG_IGN); waiting(); lockf(1,1,0); printf("child process2 is killed by parent! \n"); lockf(1,0,0); exit(0); } } Else { printf("p1\n"); wait_mark=1; signal(16,stop); signal(SIGINT,SIG_IGN); waiting(); lockf(1,1,0); printf("child process1 is killed by parent! \n"); lockf(1,0,0); exit(0); } } void waiting() { while(wait_mark!=0); } void stop() { wait_mark=0; } 4. 进程的管道通信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dio.h> #include<signal.h> int pid1,pid2; main() { int fd[3]; char OutPipe[100],InPipe[100]; pipe(fd); while((pid1=fork())==-1); if(pid1==0) { printf("p1\n"); lockf(fd[1],1,0); sprintf(OutPipe,"Child 1 process is sending a message!"); OutPipe write(fd[1],OutPipe,50); sleep(1); lockf(fd[1],0,0); exit(0); } else { while((pid2=fork())==-1); if(pid2==0) { printf("p2\n"); lockf(fd[1],1,0); sprintf(OutPipe,"Child 2 process is sending a message!"); OutPipe write(fd[1],OutPipe,50); sleep(1); lockf(fd[1],0,0); exit(0); } printf函数的作用是向终端else { printf("parent\n"); wait(0); read(fd[0],InPipe,50); printf("%s\n",InPipe); wait(0); read(fd[0],InPipe,50); printf("%s\n",InPipe); exit(0); }}} | |||||
九、实验体会 第一次接触Linux系统,使用起来非常不习惯,但是在了解了终端上的一些指令操作后,感觉还可以。这个实验一共有四个小题,第一个与第二个都涉及到了进程的概念,以及进程具有并发性的这个特点。通过前2个实验,我对与进程是并发执行的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前我就觉得它就跟C语言一样,一行一行的执行,不会出现什么跳跃,交错之类的。简而易见,以前理解错了。进程之间确实是并发执行的。另外的2个实验一个是中断的处理,一个是管道的应用。前者比较抽象,用编程实现的时候比较不好想。后者还比较容易,我理解的就是管道就是一个中介,数据都放到管道中。写进程将读进程需要的数据写到管道中,而读进程则借助于管道将写进程写入的数据读取出来。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