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血清C—反应蛋白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讨论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分娩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PR)的浓度指标变化规律,分析对血清CRP水平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本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250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15例,剖宫产135例,测量产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产后48 h体温及血常规等,同时测量产妇分娩前24 h、分娩时、分娩后24、48、72、96 h的CRP浓度,然后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经阴道分娩组(P<0.01),产后感染率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剖宫产组术后48 h中性粒细胞及体温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分娩后CRP浓度逐渐升高,较分娩前水平有显著增高(P<0.01);CRP在经阴道分娩后72 h开始降低,而在剖宫产分娩后96 h开始降低,剖宫产组分娩后不同时期CRP浓度均高于经阴道分娩组(P<0.01)。结论:分娩方式是产后血清CRP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产后测量CRP对科学的选择分娩方式及临床有重要参考意义。
标签: C-反应蛋白; 分娩; 剖宫产; 产后
人类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在感染和组织损伤时血浆浓度快速,急剧升高
的主要的急性期蛋白[1]。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CRP在临床应用领域大大增加。其在医学上的价值正得到广泛验正和承认。作为一种良好的炎症标志物,动态监测孕妇产后血浆中CRP浓度能够及时监测产后感染的发生,利用产后动态曲线变化规律,以指导调整方案。现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250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15例,剖宫产135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3年8月本250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250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15例,剖宫产135例,患者分娩前常见合并症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和胎膜早破。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方法 采集两组患者分娩前24 h、分娩时、分娩后24、48、72、96 h的静脉血,室温静置30~60 min后离心取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仪器为美国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芬兰ODO公司提供,正常参考浓度为0~8 mg/L),比较两组患者在
不同时间节点的CRP平均浓度;观察两组术后感染情况(术后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产妇呼吸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同时测量产妇产后48 h出血量、体温、血常规等。对比分析上述临床指标。医院感染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2]。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l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剖宫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多于阴道分娩组(P<0.01),术后感染率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WB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剖宫产组产后48 h中性粒细胞(NEUT)及体温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组(P<0.01),见表2。
2.2 两组分娩后CRP比较 两组分娩后CRP浓度逐渐升高,较分娩前有显著变化(P<0.01);CRP在经阴道分娩后72 h开始降低,在剖宫产分娩后96 h开始降低;剖宫产组分娩后不同时期CRP浓度均高于经阴道分娩组(P<0.01),见表3。
3 讨论
3.1 CRP CRP是一种环状五聚体蛋白,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血浆中CRP浓度在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急性心肌梗死、肿癌浸润时迅速显著地增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倍[3]。近年来,由于检测技术的更新,测定CRP的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已迅速建立,使CRP在临床应用领域大大增加。但目前对产后CRP的研究仍然很少。
3.2 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与C-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 分娩方式与C-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研究还比较少见,大多数分娩前后CRP 的研究均集中在胎膜早破、早产与宫内感染等方面[4]。本研究中经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在分娩后24 h后血清CR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上限(8 mg/L),剖宫产组在24~48 h后CPR水平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组,两组分别在分娩48、72 h后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两组在产后CRP变化曲线上存在明显差异,与Cicarel等[5]的研究一致。分娩后的CRP这种变化规律对分娩前选择术式有重要指导意义,剖宫产组血CRP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相应经阴道分娩组,原因可能是与分娩的应激状态及手术带来的急性组织损伤及感染有关,CRP增高持续的时间也较经阴道时间长,而CRP增高对机体也有不利之处,其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静脉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6-8]。有文献报道CR
P升高者糖尿病发病率增加2.3倍,CRP是2型糖尿病发病最强的预测因子,且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CRP可以显著的减少血栓调节蛋白(TM)和内皮蛋白C受体(EPCR)在人类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因此促进血栓形成状态[7-9]。产妇分娩后机体处于糖耐量减低,循环系统高凝状态,而CRP升高可增加对产妇患糖尿病及静脉血栓的风险,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上除非有剖腹产指征的,要尽量选取经阴道顺产方式,这样可避免剖宫产术后CRP相对增高较多及持续时间较长对产妇带来的上述潜在风险。而年龄、新生儿体重、孕周、孕前伴有常见合并症,两组无明显差异,这些因素对血清CRP水平无明显影响。3.3 结果分析 本研究显示剖宫产组的中性粒细胞及分娩后48 h体温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组(P<0.01),且剖宫产组在产后的感染率也高于经阴道分娩组(P<0.05),术后感染不可忽视,其本身也是剖宫产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一[10-11],其对产妇后期康复有较大影响。术前及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不可或缺,本组常规剖宫产术后应用2~3 d抗生素,有效的预防产后感染的发生[12]。产后血清CRP的动态曲线变化可提供间接的临床帮助,本研究中两组血清CRP通常在产后不同时间点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若不降反升,则高度怀疑出现新的感染或感染复发、血栓栓塞[12]。但另一方面产后发现血CRP升高即判断患者可能存在感染并不适当[13]。要考虑分娩方式带来的影响,动态监测血CRP的变化更为适宜。在研究中笔者发现剖
宫产手术本身延长了分娩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多,明显增大了产后感染的几率[11]。本研究显示产后感染与孕周和新生儿体重影响不大,但临床大体重婴儿往往推荐剖宫产分娩以降低分娩风险,提示临床应科学选择分娩方式、缩短分娩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以降低产后感染[14-15]。
综上所述,手术方式是产后血清CRP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产后监测CRP对科学的选择分娩方式及临床有重要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Castelli G P,Pognani C,Cita M,et al.Procalcitonin, C-reactive protein, white blood cells and SOFA score in ICU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sepsis[J].Minerua Anestesiol,2006,72(1):69-8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00.
[3]吴少卿,文道林,曹文平,等.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
义[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4):387-388.
[4] Cardoso Del Monte M C,Pinto Neto A M.Post-discharge surveillance following cesarean section: the incidence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J].Am J Infect Control,2010,38(15):467-472.
[5] Cicarel li L M,Perroni A G,Zugaib M,et al.Maternal and cord blood level s of serum amyloid A, C-reactive protei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terleukin-1β, and interleukin- 8 during and after delivery[J].Mediat Inflamm,2005,19(2):96-100.
血清检测reactive是阴还是阳[6]梁贵方,王成新,李贞丰.阴道炎五联检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84-85.
[7]吴德云,马维青,汪沪光,等.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7(4):1-2.
[8]罗信国,尹俊.C-反应蛋白与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学,2010,16(1):118-120.
[9] G Lippi,E J Favaloro,M Montagnana,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Causal or casual association?[J].Clinical Chemical Laboratory Medicine,2010,45(16):213-214.
[10]汤泉.剖宫产术后感染因素分析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8):3870-3871.
[11]倪荣,贺传勇,康林.剖宫产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56-657.
[12]罗彪峰,李荣明,蒋述科,等.剖宫产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111-112.
[13]鲁爱枝,陈继业.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两种用药方法的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990-3991.
[14]吴林珍,孙亚青,胡志英.3种处理方式对具有感染高危因素剖宫产切口愈合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317-1318.
[15]罗正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55-5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