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模糊限制语”(Hedge)和“模糊限制运用”(Hedging)的是
Lakof(1972),他在论文”模糊限制语对意义标准及模糊概念逻辑的研究“(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Zogic of Fuzzy Concepts)中提到“那些有意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我们把它们称为模糊限制语”⋯1。模糊限制语可以就说话的真实程度或涉及范围对话语的内容做出修正,也可以表明说话人对话语内容所作的直接主观测度,或者提出客观根据,对话语做出间接的评估。拉可夫对模糊限制语的诠释建立在“理想认知模式”(ICMs)的基础上,深深植根于语义学的范畴_2 J。Brown和Levinson(1978)认为模糊限制语是模糊集合中的一个小品词、单词或词组_3 J。韦氏词典第三版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有意使用的一种不明朗或模糊的表达,而这种不明朗或模糊是能被听者完全理解的,一般不会导致歧义或含糊。本文拟对模糊限制语的类型及其主要功能作浅显的探讨。
二、模糊限制语的类型
Prince等研究人员(1982)通过分析医生用语后提出来的对于模糊限制语的
分类,他们从使用范畴上把模糊限制语分为两大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roximators)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
(一)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改变话语原意,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来的话语意义进行某种程度的修正,或者给原话定出一个大体的变动范围,属于语义范畴。这类模糊限制语还可进以进一步分为两类即“程度变动语”(adaptors)和“范围变动语”(rounders)。
1.程度变动语
程度变动语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话意义做出某种程度的修正的词语,它能把一些接近正确,但又不敢肯定完全正确的话语说得得体一些,与实际情况更接近一些,避免过于武断。如:sort of,kind of,almost,a little bit,to some extent,really等。这些程度语在实际言语交际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试看下一例句:
The car hit him on his left side,and he sort of grazed of the car and fell to the ground.He didn’t⋯ he wasn’t really thrown.例句中的sort of
对一刹那间发生的车祸过程作了模糊的叙述;使用not really表示了差点被抛出车外。这类话语加上程度变动语,使人听起来觉得符合实际情况,更真实。2.范围变动语
范围变动语是指给原话语定出一个变动范围的模糊词语。这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是测量事物时经常使用的词语。这时说话人不必讲究实际情况与所说话语的接近程度,因为在话语中提到了具体的数字。范围
变动语有about,approximately,roughly等。说话人使用范围变动语是因为不想把数字说得太死,以免与事实有差距,或者是因为一下子无法说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并不改变话语的真值条件或原意,而使其肯定语气趋向缓和的词语。话语结构中加上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相当于增加了一个说明,指出话语是说话人本人或第三者的看法。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也可以再分为两类即“直接缓和语”(plausibility)和“间接缓和语”(attribution)。
I.直接缓和语
直接缓和语指说话人对某事所作的直接猜测,或者指说话人对某事的态度以及评价等。直接缓和语包括:I think,I assume,I’m afraid,hard to say,as far
as I can tell,probably,seem,等。试看下例:
And I think we can probably just finish the work before evening⋯ As far as I can tell you right now.We can start at once.
在此例句中“I think”,“Can”,“probably”以及“as far as I can tell”都是直接缓和语,它们表示说话者本人对某事件的直接推测,以及他对这件事情没有把握或不敢予以肯定的态度。
2.间接缓和语
间接缓和语是指说话人引用他人的说法或观点等,实际上是其本人态度的间接表达。这类词语有according to one’s estimates, presumably, someone says that⋯,as is well known,the probability is⋯,等。例如:
a.There was presumably no acute decrease in heart rate.
b.According to her estimates,she got the baby’s high heart rate back
within⋯ two or three or so.
在上面二例句中说话人没有直接表明其本人的看法,而是引用他人的说法来阐明事实。伍铁平根据模糊限制语的语法属性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词,如一部分程度副词、形容词;第二类是表示“少量”的后缀,类似英语中的-ish,就是汉语中的“有点儿”等;第三类是用指代词表示程度或情况的成分,如英语中的so ⋯ that;第四类表示主观见解的短语或分句:如“我认为、我想、我猜”等等。
三、模糊限制语的主要功能
(一)模糊限制语能够提高语言的精确性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普通的语言现象,往往看似模糊的表达方式却非常准确。试看下例:
a sort of的用法a.A penguin is a bird .
b.A penguin is sort of a bird .
例句b的表达从形式上比例句a显得含糊,它的意思是企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鸟类.。例句a并没有将这一事实表达出来,而例句b却做到了,因此,例句b反倒更精确。我们说例句b比例句a模糊,这是从语言结构层面上来讲的,因为例句b中用了程度变动模糊限制语。而例句b比例句a要精确,则是从意义层面上来说的,是指它的含意与客观事实的对应程度,所以可以说模糊限制语能够使语言形式模糊却使语言意义更精确。对科学论文以及法律文件的研究也发现其中存在着大量所谓的“模糊限制语”。和其他文件相比较,科学论文和法律文件历来显得更严谨和精确。人们借助于各种类型的模糊限制语才使科学论文和法律文件更加严密客观,从而避免了主观武断。
(二)模糊限制语使作者和读者的距离靠近
模糊限制语在学术论文中可以体现作者对读者的敬重态度,表明作者视读者为同仁,突出读者的作用,强调读者的参与,敬重读者的反馈,贴近与读者的距离。
行使这种功能的模糊限制语的突出标志是“提及作者”(reference to the writer)。在下面的例子中,第一人
称作主语,表明作者的陈述并非千真万确、绝对的断言,而是作者本人所提供的一些可选择、可参考的观点。这种模糊限制的陈述(hedged statements)在一定程度上使肯定的语气趋向缓和,给读者留有
探讨的余地,避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a.I believe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proteinase.(我相信蛋白酶内不会有显著的变化。)
b.We infer that this i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of electrons.(我们推断这是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例句a和例句b中,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这一方面表明作者的陈述是模糊限制的陈述,并非是绝对的断言;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现出作者要对自己阐述的观点负责。例句a中的“I”是表示个人承担责任的恳挚之词,而例句b中的第一人称复数代词也许指代两个以上的研究人员,说明研究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许是指代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我”,用“我们”指代“我”这种用法常见于学术报告或专著中,表示作者的谦逊态度。此外,使用疑问句或条件句等形式来提出一种观点,也是一种模糊限制的陈述,表示作者对某事所作的一种推测,或不很肯定的估计,希望与读者共同探讨。例如:Could such a putative interaction have a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这种假定的相互作用在生理上会有很重要的意义吗?)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种模糊限制的陈述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敬重态度,使强加于人的语气得以减弱。总之,模糊限制的陈述不同于绝对的断言。绝对的断言没有留下探讨的余地,所表达的论点十分肯定,无需任何反馈。与此相反,模糊限制的陈述将所述的观点看作是暂时的,还有待他人来探讨。
(三)模糊限制语保护说话者,减轻其所负责任
模糊限制语可对作者起保护作用,如果论断出现偏差,模糊限制语可以保护作者免受一些批评与责难。模糊限制语在帮助作者保护他们的名誉方面起到保险的作用(serve as insurance)。模糊限制语的保护功能主要体现在模糊限制语可使作者与命题之间的关系模糊起来,减少作者为施事出现的机会,降低作者对命题真值的许诺程度。这种模糊限制语的突出标志是“作者缺席”(absence of writer)。因而一些非人称的表达方式常被用来减轻作者的责任。如:被动语态、从句主语和非人称主语等形式。试看例句:
a.It might be speculated that the determining factor the protein response was… (可以推测蛋白质反应的决定因素是……)
b.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entophyte effects metabolism.(这些数据表明内生植
物影响新陈代谢。)
在上面两个例句中作者采用“it”句型和非人称作主语的形式来叙述事实,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作者本人对所述命题所负的责任,另一方面也使命题显得更加真实,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另外,通过一些有根据、有来源的说法,从而间接地表达作者对某事情、某问题的态度。根据某人所说,依照某种信念,或者凭借某本著作等,作为话语陈述的依据,说明这种断言并非作者本人的估计和推测。这种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作为话语的依据或来源,使话语具有客观性,同时也使作者应负的责任得到减轻。
(四)模糊限制语在会话中减弱或取消会话含意
陈治安等(1986)认为,模糊限制语在话语中也能削弱或取消会话含意。例如:a.I kind of want Florin to win the race, since I’ve bet on him.
b.I suppose that Harry is coming.
在例句a中使用了kind of这种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说话者想让Florin在比赛中获胜愿望的语气程度就被减弱或取消了。在例句b中,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I suppose”也在不同程度上削弱或取消了句子的命题。这种非常有意思且又很有用的现象表明,在话语中,言语行为动词可以做出某种行为或动作来,人们是不能赋予这些行为、动作本身某些真伪价值的。但是模糊限制语,可称之为“可取消语”(cance- lable hedges)是可以减弱或取消由言语行为动词所引起的那些行为及动作。
(五)模糊限制语使言语表达含蓄委婉、礼貌客气
语用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是模糊限制语在会话礼貌中的作用。在日常会话中,许多因素都可能引起威胁面子的行为,导致交际失败。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如年龄、婚史、收入等,会使听话人感到尴尬,不愿谈及,威胁到听话人的面子。Joanna Channel(1999)在“学习者为什么需要模糊语”( Why 1eaners need Vague Language)一文中l8 J,通过一些课堂会话活动提出在会话中使用模糊语的必要性。
在“猜测年龄”这个会话活动中,她发现几乎每个会话者都用了模糊限制语来表示自己的猜测,如“about,a bit probably,something like that”等。她认为像“猜测年龄”这类敏感话题在会话中构成了对“面子”极大的威胁性,不管说话者猜对还是猜错都有可能无意识地伤害对方的面子。因此,使用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