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1)历史:
片剂系指药物经加工制成片形的分剂量剂型。这一剂型是现在最常用的药物剂型之一。将药物压成片剂形时英国人卜罗克登于1843年发明。当时,他用一模圈和药杵将药压成片。这种方法一经传开,即被推广。后来又用铜模加压制成片剂,以后又改用手压模制片,简单的手压模有一带把的杵、空心模和下冲三部分组成。压片时,将一定量的药物和赋形剂混均匀后放入模内,用槌敲打上冲,上冲下压,即把药物压成片。用这种方法压成的片剂不仅质量差,不坚固易碎,而且剂量也不准确,同时,制作也费时和飞人力。尽管如此,片剂这一雏形和其简单的制作方法的出现,却为后来这一剂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开拓了光口的发展前景。约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压片机问世,手制工具也就逐步被淘汰了。由于工具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剂型的发展。
(2)创新
从发明片剂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片剂作为药物剂型大家做的重要成员之一,由于具有的优点和旺盛的生命力,不因年久而有衰亡的征候,而且是越来越繁衍,品种越来越多。近一、二十年来,随着药学科学事业的发展,片剂的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也有了新的发展。
大量新的片剂被开发和被利用,例如缓控释片剂,缓释和控
释制剂是指在水中或规定的介质中缓慢释放药物的制剂,而控释制剂以恒速或接近恒速的方式释放药物。缓控释片剂具有a.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从而提高病人的顺应性,使用方便。b.血药浓度“峰谷”波动小,克避免超过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克减少用药的总剂量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由于其有点突出,以及近些年缓控释辅料的发现,缓控释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片剂作为现代药物制剂中应用中最广泛的机型之一,其向缓控释剂型发展,在扩大其适用范围,减少使用限制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缓控释制剂技术在片集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收获了巨大的成果。
片剂的性能受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所用的药物辅料的性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制备片剂所需的高分子辅料的快速发展使片剂得到快速发展,优良的药物辅料具有无毒、无害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要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和不影响主要的疗效和含量测定,如环糊精、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三硅酸镁等。
近年来,对片剂包衣工艺研究进展较快,有混浆包衣,薄膜包衣,喷雾薄膜包衣,悬浮包衣,肠溶包衣等质量好增重小,干燥快,形象美,种类多,应用广,溶剂多的包衣出现在片剂的制作过程中。
但在压片技术方面,我国与外国发达国家的压片机与压片技
术的差距还在扩大,高速高产、密闭性、模块化、自动规划、规模化以及先进的检测技术是国外压片机技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先进的压片技术基本在欧美,其产品的自动化程度高符合FDA的要求,其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绝大部分企业为民营企业,在技术设备和人才方面都不具有优势,严重制约企业的技术创新。部分企业研发机构缺乏,创新的体系不健全,技术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企业整体技术实力不强,科研生产技术装备更新速度十分缓慢。最值得关注的是,整个行业的科技人才都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可以说,人才危机正在整个行业里蔓延(3)展望
随着药物动力学和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的发展,及生产工艺的改进,化学药品各剂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人们已经将目光投到了新型片剂的研发上,此外,随着新型片剂的大量应用,在临床中新型片剂的毒性反应也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对其开展研究。但是,目前上市的各种片剂主要是依赖与仿制国外已过专利保护期的药物,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因此导致国产药剂在国际市上的地位低。因此,完善科研机构,完善创新体系,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研究具有自主产权品牌的新型药剂才是我国片剂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龚凤兰.缓控释片剂的研究进展.天津药.2010,05
2.伍善根.国外现代压片技术的发展研究.机电信息.2009,07
3.丘山.片剂的历史.医院医学杂志.1981,2
4.李克秀,程金波,邓少凤。中药片剂的研究发展概况.中华现代中西医结
合.1998,04
tablet55.马飞.压片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浅析.机电信息.2009,07
6.曹菊.缓控释制剂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临床合理用药,2009,02
7.张娅,余永琼.中药缓控制剂及药用辅料的研究进展.云南中医中药杂
志.2009,03
卢昌汉,赵在春,卜丰恩.中药片剂混浆包衣工艺有关问题探讨.中成药研究,1985,06文- 汉语汉字编辑词条
文,wen,从玄从爻。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
故文即为符。上古之时,符文一体。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尚书序》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序》
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古今通论》
(1)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 同本义[figure;veins]
文,英语念为:text、article等,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为文章、文字,与古今中外的各个文学著作中出现的各种文字字形密不可分。古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今有宋体、楷体等,都在这一方面突出了"文"的重要性。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文"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从大的方面来讲,它可以用于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用于用于表示单独的一个"文"字,可用于表示一段话,也可用于人物的姓氏。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字义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刺画花纹:~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温和:~火。~静。~雅。
10.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552~言。~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科。
13.掩饰:~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
15.姓。
16.皇帝谥号,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如汉文帝。
折叠编辑本段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与字形比较
折叠编辑本段详细字义
〈名〉
1.右图是
“文”字的甲骨文图片,资料来源:徐无闻主编:《甲金篆隶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文”字的甲骨文字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寓意“大象有形”、“象形”;特别放大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