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尚未形成一体化发展局面的原因分析
北京时代远景信息技术研究院庆怀韬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或者是利用国产的计算机来处理统计数据和一些必要的重要的科学计算的数据起,就是从各地方和部门各自发展开始的,直到《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年]17号)下发后,各地方各部门按照文件要求开始开展“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工作。之后中央虽已明确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框架,但仍难以形成全国性的整体发展局面。
(一)全国电子政务发展统筹不足
一是管理上统筹不足。国家信息办公室归属国务院,但各地方的信息办公室有的归政府办公室领导,如陕西省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有的归政府的职能部门领导,如湖北省信息中心归属发改委;有的则设置成事业单位,如辽宁、四川、安徽省信息中心。
虽然电子政务建设机构健全,但电子政务在管理上出现职能交叉等问题时,并非所有的机构都能承担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管理地方电子政务工作的任务。例如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部分地方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时受到保密局、安全局、公安局、机要局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各部门职能出现交叉并各自制定了相关安
全标准,在管理权责边界不清晰的条件下,没有强有力的统筹机构出面解决问题,关键部门的电子政务难以顺利开展,特别是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影响特别明显。
二是信息系统建设统筹不足。国家部委都有各自的政策文件规定本系统的建设,例如教育部的《关于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教信息厅〔2003〕1号)、民政部的《民政信息化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都对本部门系统建设提出了建设要求和标准要求。即使是国务院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仍要求各行业部门纷纷开展系统平台和数据库的建设,例如《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要求“大力推进小型微型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建立保险业各类风险数据库”等。
电子政务建设中各应用系统强调本身的重要性和独立性,地方政府在开展建设时统筹难度增加,加上部分地方负责电子政务建设的部门难以承担统筹协调的任务,电子政务建设各自为政,步骤不协调,难以形成共同建设的合力,公共平台和资源共享的目标难以实现。考虑了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问题
三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统筹不足。1999年我国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各地各部门开始纷纷建设自己的网站。
政府门户不同于政府网站,政府网站一般是各职能部门打建的公开政务信息、提供公
共服务的窗口,其后台的运维、管理、协同等在垂直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相对容易实现。而政府门户是一站式的服务平台,涉及跨部门的问题,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式实现政府门户提供在线服务的前提。
传统的政务业务流程各有特点,在跨部门的问题上会出现职能交叉、重叠、审批事项多等问题,增加了业务流程的复杂性。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电子政务要求对传统的政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要求各职能部门打破固有的工作模式,为同一个事务协同办公,而这种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业务流程、工作机制、工作方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网站建设以技术为导向。建设网站的负责部门的一般做法是将建设任务外包或利用政府内部技术队伍先打造一个网站,缺乏对需求的分析,对于网站的使用主体如何使用网站、网站如何提供服务等欠缺考虑,导致虽然网站上虽不断开设在线服务、网络问政、政民互动等专题,但没有内容。这种惯性一直延续至今,不少地方在“十二五”仍在强调建立庞大的网站(如安徽、泰州等省市)。其次,为实现政府门户网站为民服务,需要在后台对涉及跨部门协作完成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而在这方面仍不足。
(二)地方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不足
一是数量上的不足,从搜集资料来看,中央机关和省级政府分别是60%和36%,而地市和县区制定电子政务规划的比例分别约为6%和1%,地市和区县与中央和升级政
府在制定电子政务规划和电子政务发展方式、深化应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地市和区县在规划设计方面严重不足。
二是规划内容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几种情况:第一,将已经完成或已有相当成效的工作继续列入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当中;第二,发展目标的设定不科学,出现目标过于冒进和目标重复的现象。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缺乏对本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其他客观原因的研究和分析。以信息资源共享为例,由于各部门信息资源系统各自建设,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分散、采集标准不统一、数据重复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统筹协调、出台法规、提高认识等途径来解决,需要时间和工作的积累来实现,而部分省市(如安徽省、海南省、沧州市)在“十一五”的规划中均将“实现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设定为发展目标,未从地区实际出发,导致在“十二五”规划中继续将其列入问题、目标和重点任务当中。
其次,电子政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而政府没有支撑解决这种状况的固定的研究团队和技术队伍,虽能采取外包的形式解决当下的规划和技术问题,但缺乏稳定性,在充分分析当地现状、分析业务需求和公众需求、适时出台地方标准、技术规范和处理各系统间共享技术问题方面无法保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