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社会服务均衡普惠,需要网络化融合解决城乡、区域间优质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系统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所要求的新型科技生产关系,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力与活力。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突破。
一、实现社会服务均衡普惠,需要网络化融合解决城乡、区域间优质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
我国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持续加大公共服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拓展覆盖面,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同时,近年随着互联网+行动深入开展,互联网+在民生领域深化应用,不断拓展和延伸公共服务范围,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推进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贫困村光纤网络、4G建设,加快扩大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覆盖面,有力支撑网络教育、农村电商等依托互联网的资源共享需求。以在线教育为例,2019年,全国实现中小学(含教学点)网络接入率达98.4%,中小学多媒体教室覆盖率达90.1%,网络教育切实打开了孩子通过网络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网络就业创业改变命运的通道。
目前,城乡间、区域间社会服务资源布局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一体化联网服务、线上社会服务可及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通过创新方式,深化网络化协同,利用互联网泛在特性,推进服务远程可及、一体化协同,提供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社会服务。通过持续推进完善欠发达地区、偏远区域网络接入和基础能力,促进各类主体提供泛在性、广覆盖、均等化社会服务,推动优质资源向更广覆盖范围辐射,满足农村及偏远地区众足不出户享受便捷高效服务的需求,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数字鸿沟。
二、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
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
1、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
鼓励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完善的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引导领军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系统布局创新链,提供产业技术创新整体解决方案。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力争有一批企业进入全球百强创新型企业。考虑了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问题
2、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加快中国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引导大学加强基础研究和追求学术卓越,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建立创新能力评估基础上的绩效拨款制度,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3、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
明晰科研院所功能定位,增强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符合创新规律、体现领域特、实施分类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围绕国家重大任务,有效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基地,在若干优势领域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
4、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
围绕区域性、行业性重大技术需求,实行多元化投资、多样化模式、市场化运作,发展多种
形式的先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
5、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发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服务。完善全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发展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畅通技术转移通道。
三、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吸纳全球创新资源,以更加积极的策略推动技术和标准输出,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
(一)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对开展国际研发合作项目所需付汇,实行研发单位事先承诺,商务、科技、税务部门事后并联监管。
对科研人员因公出国进行分类管理,放宽因公临时出国批次限量管理政策。
改革检验管理,对研发所需设备、样本及样品进行分类管理,在保证安全前提下,采用重点审核、抽检、免检等方式,提高审核效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