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习题(概论)ying | ||||||||||
一. 名词解释
A. 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连起来的网络。 B. 有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C. 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起来的网络。 D. 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连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E.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F. 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G. 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H.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二. 单项选择 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域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 _______ 实现的。 A. 通信子网 B. 路由器 C. 城域网 D. 电话交换网 2.网络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 _______ 的集合。 A. 局域网系统 B. 多协议路由器 C. 操作系统tcp 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列哪个不是它的特点 D. 自治计算机 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 A. 10Mb/s B. 100Mb/s C. 2Gb/s D. 10Gb/s 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它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 _______ 。 A. 结构关系 B. 主从关系 C. 接口关系 D. 层次关系 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 _______ 。 A. Internet技术 B. 接入网技术 C. 局域网技术 D. 分组交换技术 三. 判断对错 1. Internet是将无数个微型机通过路由器互连的大型网络。 2.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主要区别不是表现在物理结构上,而是表现在高层软件上。 3. 宽带城域网主要技术是基于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的Fast Ethernet的。 4. 再点对点式网络中,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假如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直接连结的线路,那么它们之间的分组传输就需要通过广播方式传输。 5. 由于要进行大型科学计算、信息处理、多媒体数据服务与视频服务,它需要数据通信网能提供很高的带宽。 | ||||||||||
第一章习题答案 | ||||||||||
一.名词解释 1.A 2.D 3.C 4.B 5.E 6.H 7.G 8.F 二.单项选择 1.B 2.D 3.C 4.A 5.B 三.判断对错 1.N 2.Y 3.N 4.N 5.Y 四.问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的几个阶段及特点: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 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 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1、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2、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1、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2、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3、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4、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2.计算机网络应具备那几个主要特征: 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 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在Internet中,用户计算机需要通过校园网、企业网或ISP联入地区主干网,地区主干网通过国家主干网联入国家间的高速主干网,这样就形成一种由路由器互联的大型、层次结构的互联网络。 4.局域网、城域网域广域网的主要特征 局域网: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它适用于公司、机关、校园、工厂等有限范围内的计算机、终端与各类信息处理设备连网的需求;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s~10Gb/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共享介质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两类。 城域网: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城域网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连的需求;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形与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功能;城域网在技术上与局域网相似。 广域网: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它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5.网络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几种基本的结构方式及典型的应用实例: 根据系统的互联方式,可以把网络多媒体应用系统分为一对一系统、一对多系统、多对一系统、多对多系统等4中基本的结构方式。 一对一的典型应用是:视频电话、视频点播系统;一对多的典型应用是: 网络广播系统。;多对一的典型应用是:资料查询系统、投票系统等; 多对多系统的典型应用是:多媒体会议、远程教育、网络游戏等。 6.网络多媒体传输主要的基本特性: 高传输带宽要求;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的要求不同;连续性和实时性要求; 低时延要求、同步要求;多方参与通信。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