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的特点
新闻作为报纸的体裁之一,在标题写作上同其他体裁具有共同之点。例如,都要以正确的指导思想来命题,要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能吸引读者等。但是,新闻标题又有其不同的特点:第一,以新闻中的具体事实为内容来命题;第二,一般有主题和辅题,结构比较复杂;第三,新闻标题是一个表达意思的比较完整的句子。
为了进一步说明新闻标题的特点,下面对报纸上各类体裁的标题,略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2000年3月,全国人大和政协召开两会期间,西部大开发成为一个重要议题。首都报纸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报道。请看下列标题。
新闻标题:
省校双方优势互补  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引题
首都高校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主题)
(《人民日报》2000 - 03 - 17)
通讯标题:
下列哪个不是它的特点?在大漠中创业
    (《人民日报》2000 - 03 - 15)
社论:
抓住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开发
    (《人民日报》2000 -03 - 18)
杂文:
认识“土豆王”
    (《人民日报》2000 - 03 - 15)
知识性文章:
136
    “刀郎之”麦兰提
  (《中华工商时报》2000 - 03 - 19)
新闻标题较为完整地叙述了首都高校与西部省份实行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积极促进西部大开发的事实、内容具体,叙事呈现出一种动态。标出含有变动的新闻事实,是新闻标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通讯所写的内容是东部地区的人士不怕艰难到宁夏的沙漠地区种植葡萄、发展制酒等实业的事迹。标题虽涉及到文中的某些事实(“大漠”“创业”),但都比较笼统含蓄,并未具体指明在哪个沙漠地区,创什么实业。含蓄的提示,就成为这条通讯标题的特点。
社论标题通常是论证一个命题,就这篇社论而言,它论证的命题是:西部大开发是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须紧紧抓住。
杂文作为评论的一种,也要阐发某个命题。上述杂文要讲的是,开发西部首先要认识西部。因杂文带有某些文艺彩,不宜把“开发西部首先要认识西部”作为标题,那样太郑重其事,缺乏杂文的味道。本文以一个公司的外号“土豆王”入题.说明只有认识西部的优势(例如土
豆资源),才能开发西部。一般来说,杂文很喜欢用议论的由头或话题作为标题,《认识“土豆王”》就是一例。
知识性文章与新闻不同,它不是报告正在发生的变动事实,而是介绍已被人类认识的处在静态的事物。《“刀郎之乡”麦盖提》是介绍新疆麦盖提县流传的一种名为“刀郎”的歌舞。标题没有动词,是一种静态的展示。
以上各种非新闻标题,可分两类:一是只标出某种论断(如社论),未涉及具体事实,二是虽涉及具体事实,但仅是事实的某个要素,如何地(“麦盖提”)、何物(“刀郎”),有的虽有动作(“在大漠中创业”),但缺少何人(创业的主体),都不能构成对变动事实的完整叙述。在这一点上,同新闻标题有明显的区别。
新闻和通讯都是事实的报道,共同性的地方比较多。下面着重将薪闻标题与通讯标题作一对比,具体阐述新闻标题的特点。
  一、选材:必须标出新闻事实
    在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作题方面,新闻标题必须标出新闻事实,而通讯标题可以标,也可以
不标,不作为必备的条件和要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主要是由新闻标题和通讯标题的不同功能决定的。新闻标题要求在读者未读新闻之前,就把主要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即使没有时间或不愿读新闻的读者,也能从中获知一些简要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标题本身也是信息的载体。因此标出新闻事实是必然的要求。
137
而通讯标题一般来说没有这个功能,它只要求通过某些提示或暗示吸引读者来阅读通讯全文。通讯往往以细致的描述、生动的形象和曲折的情节来感染读者。因此要求它的标题不能太实,而要虚一些;不能太露,而要含蓄一些;不能太直,而要曲折一些。不宜把引人人胜的情节在标题中和盘托出,让读者一览无余;不宜把通讯主题的深刻寓意在际题中全部揭示出来,而要用别具一格的标题吸引读者去阅读全文,给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
为什么不把列出新闻事实作为通讯标题的必要条件呢?具体来说,大致至少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有些通讯是描述和补充新闻事件较为零散的细节、场面,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事实,
或者描写人物在某一特定场合的一种心境,无法用有形的变动事实来表现,所以不必像新闻标题那样作题。例如:2000年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通讯《激动的一刻》,记述的是在山海关老龙头万里长城之首的海边,人们迎接新千年的几个镜头。重点写1999年12月31日23时47分到2000年零时刚过那短暂时间里人们的激动心情。所写的几个细节,构不成完整的事实,所以标题突出了“……的一刻”;这同该报作为事件来报道的新闻标题有所不同:《中华燃圣火  开启新千年(主题) 发表二OOO年贺词 李瑞环 尉建行 等和首都各界众共迎新世纪(副题)》。
第二,有些通讯所写的人和事偏重在阐述一种精辟的见解和人生的感悟,缺少某种变动的因素,所以不必像新闻标题那样硬要出某个新闻事实来#题。例如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迎接新时代,需要鼓励青年刻苦自学,《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访老作家严文井同志》的通讯,<<北京晚报》发表了《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主题)京津自学青年代表明起交流经验(副题)》的新闻。两条标题的主题都是阐述一种哲理,但新闻标题在副题由交代了新闻事实。而通讯标题(副题)只是说明记者访问了严文井,并未交代此相关的新闻事实。
以上是写人的一例。下面请看写事的一例:
正面防守是关键
——写在中日大战之前
    (《文汇报》2000-10 - 26)
这是记者在足球亚洲杯夺冠战前夕写的一篇通讯。记者通过自己接触到的一系列事实,感悟到中国队要取胜,“正面防守是关键”,标题正是突出了这个见解和分析。若把它写成新闻题,需有“某某发表某种见解”的事实。而本文是记者通过
  138
    自己的见闻所发表的感想,尽管这种感想有一定价值,但标成《本报记者某某发表某种见解》,一来记者不是足球界的权威人士,二来所发表的见解也较零碎,而且是综合了别人的意见,如果作成新闻标题未必妥当。
    第三,有些通讯主要是回顾事物发展的历程或为新闻提示某些背景材料,缺乏现实变动的事实,有时不宜像新闻标题那样作题。例如:
新闻标题:
  阿什哈巴德举行大会引题
热烈欢迎主席(主题)
通讯标题:
“丝路”又开友谊花
上述两条均选自2000年7月7日《人民日报》。阿什哈巴德是土库曼斯坦的领导人。该国是我国通向欧洲的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结下了传统友谊,如今江主席访问土库曼斯坦,又结下了新的情谊。新闻标题报告的是新闻事实,而通讯标题用《“丝路”又开友谊花》,则形象地展现了这段友谊历程。    2000年7月下旬,八国首脑会议在日本冲绳召开。冲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与日本的激战地,战后美军基地一直设在那里,尽管当地人民反对,仍不肯撤走,日本如今把八国会议设在那里,有意促动美国正视这一现实。2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峰会在即话冲绳》的通讯,主要就是介绍上述背景材料,无法作成新闻标题那样,直接提供正在变动的事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