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摘要: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真正感觉世界已是触手可及。通过计算机能够到任何想知道的或是可以想象的信息;能够与在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们进 行通信联络,召开视频会议;能够登录到资源丰富的计算机,搜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图书馆,或是访问最吸引人的博物馆;可以在线观看电影,听音乐,阅读各种多媒体杂志;可以足不出户地购买所需要的各种商品······,所以这一切的活动都是通过进入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来实现的。因特网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因特网、发展进程、发展特点、现状、发展趋势、机遇和挑战
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因特网是由于许多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一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因特网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因特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自80年代以来,它的应用已从军事、科研与学术领域进入商业、传播和娱乐等领域,并与90年代成为发展最快的传播媒介。因特网是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一个用相同
的语言传播信息的全球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计算机的产生不是偶然,而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它是人类对信息资源共享理想不断追求的结果,因此计算机的起源是很早的。近几十年来,人类在这方面取得的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发展为因特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例如:1957年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将人类传播信息的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开启了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新时代。到后来微型计算机的出现,预示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成为可能;激光和光纤了利用,使信息的处理和传播由点到面。而近十年多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资源共享。
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3年之前是实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很多的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因特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一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的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1996互联网出现雏形年是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关村地区教育和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较多的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
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三阶段为1997年至今是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内的互联网用户数从97年之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的用户已经超过了2000万。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近几年来,中国先后启用了数个国际光缆系统,将国内互联网骨干网络对原有信道全面扩容。如今中国的电信数据传输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的数据网已经成为真正的高速数据网络、海量带宽网。信息高速公路是人们在讨论因特网的发展时,不能不涉及的。在1993年,美国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它很快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国家相继提出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信息高速公路时错综复杂的互联网络,它不仅仅是主要站点间的网络互联系统,而且将所有通信网络和设施,例如,电话、传真机、计算机、数据库等等相互连接,从而使公众、企业、图书馆、政府和非政府部门普遍从中受益。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对这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一种形象比喻。当人们试图对其进行描述或讨论时,经常引用因特网。然而由于因特网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特定的用户以及使用这个网络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大量的计算机设施,因此无论网络的规模、使用的普遍性和便利程度来看,因特网都无法
与即将出现的信息高速公路相提并论,充其量只是它的一个雏形。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数字化使文字、图像和声音的区分变得模糊时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特点。它将对管理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可以说为因特网的发展展示了新的广阔的前景。
因特网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例如高度的开放性、分散性和自主性,它们使因特网显示出许多其他网络难以比拟的优势,使其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惊人发展。因特网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放的网络结构:这是因特网的核心技术思想。根据这个思想,任何网络类型、技术选择和活动范围均不受特定网络结构的支配,而且可以通过“网络互联结构”与其他网络连接。在次之前只有端对端线路连接的网络互联方法。这种开放的网络结构是因特网不仅成为一个新型的通信工具,而且是一个活的实验室。
灵活的服务方式:确切的说,因特网的用户不是个人而是利用网络提供服务的组织。大多数用户必须通过服务提供者的中间作用才能获得利用互联网的机会。
支持多种交流模式:因特网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融为一体,因而同时具有出版和交流的功能。它可以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交流模式,而且可以用来交
替地“说”和“听”。这种不断地从“出版模式”向“私人通信模式”的转变,密切了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可以就许多不同的主题进行讨论,这是利用传统媒介所无法实现的。
丰富的信息资源:因特网上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从烹饪技巧、体育赛事、股市行情、新闻报道,到科 研领域的最新文献、数据、图表、计算机软件以及天文观测照片等无所不有。此外,全世界为数众多的图书馆 和研究机构将其馆藏目录通过因特网对外界开放,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这些馆藏文献。目前因特网上的馆 藏文献主要包括图书馆目录、参考工具书、文献索引、全文资料、多媒体信息和计算机软件等。
低廉的服务费用:因特网的运行费用与商业电信公司提供的类似服务费用相比偏低。由于这个网络在很大 程度上利用从地区、国家或国际电信公司租用的专门线路进行信息传播,因此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可以不受 持续的时间或大量信息使用费用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因特网上的大部分服务实际上都是免费的。
同时互联网也有许多的不足,它的内在特点和当前技术方面的局限使这个网络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随着因特网用户的增加,网络出现超负荷现象,网络管理遇到一系列困难和由此引起一些负面社会影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并且正在
寻求解决的方法。
如今因特网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当前正在迈进信息社会。信息作为继材料、能源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资源,它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首先,网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得社会的各种资源得以共享。其次,网络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可以有效的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有了地拉动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生产力进步。第三,网络也为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互联网的确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在奇迹的背后,存在着日益突出的问题,给人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比如,信息贫富差距开始扩大,财富分配出现不平等;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化,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共享和经济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网络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和企业间高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网络带来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剧了文化渗透,各国都在为捍卫自己的网络文化而努力。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这种厚重的文化在网络上得以延伸,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很多。至今,全世界没有人能够知道因特网的确切规模。因特网正在以当初人们始料不及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着,今天的因特网已经从各个方面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随时从网上了解当天的天气信息、新闻动态和旅游信息,可看到当天的报纸和最新的杂志,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炒股、网上购物、收发,享受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等等。
因特网的意义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基础设施。当今世界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的动力,并且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且成为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因特网的发展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行下去。在未来计算机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它同时也会具备更多的功能。它会方便更多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往、它会变的更神,或许可以通过因特网知道更多未来的还没有发生的事······
参考文献:
1. 因特网
2. 中国Internet发展大记事
3. Internet技术与应用
4. 因特网的接入与应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