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相对新兴的地层学分支学科,研究以侵蚀面或无沉积作用面、或者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重复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的年代地层框架内岩石间的关系的学科。
2、地震地层学:是根据地震资料总的地震特征来划分沉积层序,分析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进一步预测沉积盆地的有利油气聚集带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利用地震资料来研究地层和沉积相的地学分支学科。它是地球物理学与地层学概念、地震技术与沉积学理论结合的新范畴。
3、层序: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其顶、底面以不整合面或与这些不整合面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地层。层序是对应于海面升降周期曲线上相临的两个下降速度转折点(翼拐点)之间沉积的,它由一套体系域组成。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单元。
4、凝缩层:又称浓缩层、密集段、缓慢沉积段,以沉积速率极低为特征的一种薄的海(湖)相沉积地层层段(沉积速率小于10-100mm/万年),是在相对海面上升到最大、水域扩大最大时期(海岸线海侵最大时期)在外陆架、陆坡和盆地底部沉积的沉积物。一般由厚度很薄的、缺乏陆源物质的半深海和深海沉积物组成
5、超覆:当相对海(湖)平面上升时,沉积盆地的水体逐渐扩大,沉积范围也逐渐扩大,在盆地的边缘地带,越来越新的沉积地层依次向陆地方向扩展,逐渐超越下面的较老地层,直接覆盖于盆地边缘陆地的剥蚀面上,形成不整合接触,称为超覆。
6、退覆:当相对海(湖)平面下降时,部分海(湖)水退出陆地,陆地面积相对扩大,海水或湖水面积相对缩小,即海(湖)退。在地层垂直剖面上,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由细变粗;由于水体面积越来越小,在盆地边缘新形成的岩层分布面积小于老地层面积,从而形成了退覆现象。
7、基准面:分隔沉积区和剥蚀区的物理面。
8、基准面旋回:地层基准面并不是一个完全固定不变的界面,它在变化过程中总是表现出向基准面幅度最大值或最小值单向移动的趋势,构成一个完整的基准面上升或者下降旋回,这种基准面的一个上升或下降的旋回称为基准面旋回。
9、泥岩基线:均质、巨厚的泥岩地层对应的自然电位曲线。泥岩的岩性稳定,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上显示为一条电位不变的直线   
10、准层序:是以一个海(湖)泛面或与其相应的界面为界、由成因上有联系的层或层组组成的相对整合序列。在层序中有特定的位置,准层序上下边界可与层序边界一致。
它由( )构成
11、准层序组:是指由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准层序构成的、具有特征堆砌样式的一种地层序列,它以主要海泛面及与之相对应的界面为边界。
12、沉积事件:指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内发生的由初始前积、准同生和过渡加积到最终海进过程的产物
13、沉积幕:指由多个沉积事件构成的大型成因地层单元。每一个沉积幕是由一个沉积复合体记录并确定的。
14、体系域:同期沉积体系的组合。
15、可容纳空间:指可供潜在沉积物堆积的空间。主要受控于沉积基准面的变化。主要是海面升降和构造沉降的函数。
17、地震相:指有一定分布空间的三维地震单元,它是特定沉积相或地质体的地震响应,其所包含的地震参数如反射结构、振幅、连续性、频率和层速度等与相邻单元不同。
18、不整合面:将较新和较老地层分开的面;沿此面,有地表剥蚀和削蚀的证据;在某些地区,还有相应的海底侵蚀或地表暴露的证据,并具有明显的沉积间断。
19、海泛面:海泛面是一个新老地层的分界面,常常是平整的,仅有米级地形起伏,但穿过该界面时有证据表明水深会突然增加。
20、初始海泛面:是Ⅰ型层序内部初次跨越陆架坡折的海泛面,也是低位体系域的物理顶界面。初始海泛面可由于后期海面下降而遭受地表剥蚀或发生无沉积作用。
21、最大海泛面:是一个层序中最大海侵时形成的界面,它是海侵体系域的顶界面并被上覆的高位体系域下超,它以从退积式准层序组变进积准层序组为特征,常与凝缩层相伴生。
22、层面:即代表等时界面,其地震响应便是年代地层界面的反射。
23、I型层序:Ⅰ型层序是指那些海面相对下降超过退覆破折点后形成的层序,其相对海面下降较大,使层序的早期顶积层上超在早先层序的坡积层上。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
24、II型层序:底界以Ⅱ类不整合为界,顶界以Ⅰ类或Ⅱ类不整合为界。由陆架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所组成.
    25、Ⅰ、Ⅱ型不整合:Ⅰ型不整合被解释为海面相对下降速度超过在退覆坡折带处盆地沉降速度、在该处产生海面相对下降时形成的。Ⅱ型不整合(层序边界)形成时,相对海面可能在高位顶积层的整个近源部分降落,但没有降落到退覆破折处。
2、问答题
1、被动大陆边缘I型层序结构及其各自沉积特征
(1)低位体系域: 是指Ⅰ型层序中位置最低、沉积最老的体系域,是在相对海面下降速率大于沉积滨线坡折带构造沉降速率时,以及海面相对缓慢上升阶段形成的同期沉积体系组合。底界:为Ⅰ型不整合面及其对应的整合面,顶界:为首次越过陆架坡折的初次海泛面。由盆底扇、斜坡扇、低位前积楔状体和陆上暴露为沉积特征
低位体系域为一系列进积型层序组在具陆架坡折的盆地中,低位体系域由盆底扇、斜坡扇和低位前积楔状体、深切谷组成
(2)海侵体系域:是I型或II型层序中部的一个体系域。在海面快速上升期间,可容空间增长远大于沉积物供给速率时形成。底界为首次海泛面,顶界为最大海泛面。
准层序特征:快速海面上升和较少沉积物供给,使海侵体系域由一系列较薄层的、不断向陆呈阶梯状后退的准层序组构成。水体向上不断加深,依次堆积的较新的准层序向陆方向上超在层序边界之上。
海侵体系域完全是退积的,几乎没有前积沉积物,主要沉积体系有陆架三角洲、滨岸平原、富煤的海陆交互沉积、冲积和越岸冲积以及泻湖和湖泊沉积,潮汐影响可能广泛。海侵体系域较低位和高位体系域具有更低的砂泥比值,构成广泛分布的盖层和烃源岩层。具有最发育的顶积层系和少量的坡积层系,以发育一个或多个退积式准层序组为特征。
当海面沿早期老的斜坡面上侵以至淹没整个陆架、海面洪泛海侵达到最大时,形成薄层、富含古生物化石的、以低沉积速率为特征的凝缩层。
(3)高位体系域:广泛分布于陆架之上,下部以加积准层序的叠置样式向陆上超于层序边界之上,向海方向下超于海侵体系域顶面之上。高位体系域下界为下超面,上界为下一个层序边界。
组成:以一个或多个加积式准层序组(早期),继之以一个或多个具前积斜层形态的前积准层序组(晚期)为特征。
特征:高位体系域常被上覆层序边界削截。在其发育期间,随着相对海面上升速率的降低,潮汐作用也随之降低,煤、越岸沉积、泻湖、湖泊沉积减少,三角洲沉积和河道砂体发育连片。
2、I、II型层序边界是怎样的及其沉积特征
Ⅰ型层序边界:当海面下降的速率超过沉积滨线坡折(depositional shoreline break)处沉降速率,即在这个区域相对海面下降时期形成的。
Ⅰ型层序边界特征:以河流回春、沉积相向盆地方向迁移、海岸上超点向下迁移以及上覆地层相伴生的陆上暴露和同时发生的陆上侵蚀作用为特征。
Ⅱ型层序边界:当海面下降的速率小于沉积滨线坡折处沉降速率,即在这个区域未产生相对海面下降时期形成的。
Ⅱ型层序边界特征:是一个区域性界面,沉积滨线坡折带向陆方向的陆上暴露、上覆地层的上超以及海岸上超点向下迁移等特征。没有河流回春作用造成的陆上侵蚀、也没有沉积相明显向盆地方向迁移。
3、地震层序划分原则以及骨干地震剖面选择原则
(1)地震层序划分原则:选择连井基干剖面,进行地震层序的层位标定 ;坚持以不整合面来划分层序的顶、底界面; 参考钻井资料划分沉积旋回;参考大套地层的反射波动力学特征进行层序划分 ;利用时频分析技术划分沉积旋回。
辅助原则:选择品质较好的地震剖面,并以垂直沉积走向的剖面为主,辅以平行沉积走向的剖面
*****1、在地震剖面上尽可能详细地识别各种不整合关系及其限定的层序,然后逐级组成较高级的层序或层序组;2、以骨干测网的水平叠加剖面为主,充分利用附近的偏移剖面和精细处理剖面,多方位研究波组特征,以求将不同测线的典型现象尽可能地统一到骨干剖面; 3、利用特征突出、可大范围追踪对比的地震波组,控制并提高纵向地震层序的划分和横向
地层对比的可靠性; 4、充分利用现有的VSP(单井的垂直地震剖面),以VSP作为中间媒介,建立地震剖面和钻井剖面之间的联系,分析确定各地震层序的地质属性。
(2)骨干剖面原则:1、选择地层发育齐全,厚度大而又能延续到盆地斜坡上的剖面作为地震层序研究的基础; 2、为了更好地识别层序和体系域,尽量选择与主水流方向(物源方向)平行的、前积结构清楚的剖面; 3、避开断层和地层厚度过薄的隆起区和剥蚀区; 4、存在若干沉降中心时,分别建立每个沉积中心的标准剖面,以便于研究各凹陷之间在沉积历史上的差异与演变。
4、准层序组类型及其特征
(1)进积式准层序组 :进积式准层序组是在沉积速率>可容空间增加速率情况下形成。在一个进积式准层序组中,向着盆地方向较远的地方沉积一系列连续的新的准层序。进积式准层序组中,沉积相带逐渐向盆地方向迁移。
(2)退积式准层序组 :沉积速率小于新增空间速率造成的。在退积式准层序组中,以后退的方式向着陆地方向沉积一系列连续的新的准层序。尽管退积式准层序组中的每个准层序都
是向海进积的,这种准层序组以“海侵模式”的方式向上加深。退积式准层序组中,沉积相带逐渐向陆地方向迁移。
(3)加积式准层序组 :新增可容空间速率大约等于沉积速率,在加积式准层序组中,一系列新的准层序一个个垂向叠加,没有明显横向迁移。加积式准层序组中,沉积相带不发生横向变化。
5、陆相断陷湖盆层序主控因素
(1)构造作用是主动力,是形成沉积区的主因;
(2)气候变化是基础,决定水源的大小、沉积物的颜变化;
(3)物源供给是保证,提供沉积物的种类和多少;
(4)古地形是前提,提供沉积场所、决定物源粗细。
6、常用地震相参数,不同地震相参数有何地质意义
在地震相分析中,最常用的地震相参数包括内部反射结构,外部几何形态,地震反射的物理参数如连续性、振幅、频率、层速度等, 平面组合关系。
1、内部反射结构
指的是地震剖面上层序内部反射波之间的延伸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它们是鉴定沉积环境最重要的地震标志。
(1)平行与亚平行结构:反映均匀沉降的陆棚、滨浅湖或盆地中的匀速沉积作用。代表低能的沉积环境
2)发散反射结构:反映了沉积速度的变化造成的不均衡沉积或原始沉积界面倾斜的沉积背景及基底的差异沉降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