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循环语句(1)》评课2
泰州市教研室 石志
南京市金陵中学黄光玉老师执教的“循环语句(1)”一课的突出特点是在知识结构、思维结构上呈现出自然联系、逻辑递进的整体性.
1.新问题的呈现自然产生认知冲突.
在复习了几种算法语句,并用条件语句表示了一个算法过程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已知一个用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
S1 输入x
S2 如果x0,那么x1x;
输出x
否则,转S1.
如何用流程图表示这个算法?试用伪代码表示这个算法.
while语句怎么用自然语言 学生们独立完成了流程图,教师对其进行了格式上的优化后,让学生用伪代码表示这个算法.学生们根据条件语句的书写格式写出了部分:
Read x
If x0 Then
x1x
Else
End
事实上,循环结构确实包含了选择的结构,与选择结构有相似的地方,但由于条件不满足时的操作不能用已学习过的语句表示,认知冲突在所难免.
2.分别从自然语言、流程图及伪代码三个方面比较新问题与条件结构的区别.
这时黄老师让学生分析不能用条件语句表示根源所在,也就是比较其与选择结构的区别,从而明确:需要一个表示“返回”的语句.教师顺势给出了循环语句的概念.
黄老师在进行比较时,分别从自然语言、流程图两个方面比较新问题与条件结构的相应表示方法的区别,在得到了循环结构中“当型结构”的流程图后再给出相应的伪代码(While语句)后,又进一步地与条件语句进行比较,使学生对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得到充分认识,对新知识的掌握就更加深刻,知识结构就更为稳固.
3.在具体问题我与一般模式之间自然转换,衔接自如.
黄老师对具体问题“已知求123…n(nN*)的一个算法,试画出该算法的流程图”的详细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当型循环”的结构特点,并对“循环体”中的顺序对结果的影响、当型循环的流程图的规范进行了系统分析,这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对“当型循环语句”的教学非常重要.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黄老师对过具体问题抽象出“当型循环”的一般结构,并对能够用已经学习的算法语句表示的部分让学生独立写出,再通过流程图中的关键部分:“循环体”的语句
表示方法的介绍解决一般性的“当型循环”的算法语句问题,最后回到原来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写出上述问题的伪代码所表示的算法.这里,黄老师恰当地运用具体与一般的关系,有效解决了抽象与具体的矛盾,完全符合认知规律.
4.对循环结构的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性认识
在得到了当型循环结构的伪代码表示的算法语句后,黄老师并没有停留在结论的直接运用上,而是在适当练习后再次要求学生对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三种不同的表示方式进行结构特点上比较,对比各对应部分之间的关系,弄清其联系,让学生明白了自然语言中的各部分在流程图中是如何相应表示的,在伪代码中又是如何表示的.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容易实现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同化.
5.利用变式深化学生的思维.
黄老师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分别讨论伪代码1与伪代码2的功能:
伪代码1: 伪代码2
i0 i0
S0 S0
While i100 While S10
ii+1 ii+1
SS+1/i SS+1/i
End While End While
Print S Print i
两个问题的“变式”效果是明显的:学生们对循环语句的理解更加透彻.
当然,黄老师的亲和的教态,循循善诱、适时适度的启发,特别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方面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