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vb程序设计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vb程序设计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组 吴涛
一、 教学目标设计
本课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第五节《分支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重点介绍循环结构展开的。在前面几节的学习中,问题比较简单,算法也不复杂,不画流程图也能比较清楚的描述出来。引入分支结构后,需要根据条件的真假,从两条路径中选择一条执行,算法逐渐复杂,流程图愈发显得重要,所以在介绍循环结构处理问题时时一定要配以流程图介绍。
本课内容设计很多程序的分析,以及讨论程序执行结果,如果在教室里面上,写板书的时间就浪费了,但如果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学生只有简单的理性和感性认识,而学生的实践操作这一环就缺少了,相应认知效果就不明显了,利用网络课件,学生可以自己浏览学习,自主下载认知分析。所以本课必须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以网络课件为辅助,以问题为导思,来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故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1.掌握for-nex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2.理解for-next语句的执行过程;
3.结合分支结构的内容学会使用for-next语句实现计数循环。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工具,并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 本课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作为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的语句,其格式、功能、执行过程、执行结果、并利用它来解决问题、编制简单程序都是本课内容。
学习重点:学会的格式及其含义,理解由编写的程序的过程、结果。
学习难点:的格式及其含义,由编写简单的程序。
三、 教学对象分析
1、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高一时学习过在网络环境下浏览、搜索、下载等知识,但很久不接触网络,操作已经生疏了,所以事先要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针对性训练,能把网络上的文字数据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如把vb程序段复制粘贴到vb程序环境中执行看结果等等。
2、分支结构的内容只有上过一次课,所以要求学生事先对上次课的内容做好充分
的复习。
四、 教法设计
演示法:把制作的网络课件所在的网址告诉学生,引导学生通观本次课所有内容;并从旧知识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复习、提问、新知识的讲解。
成果展示法:将学生通过对网页上程序下载到vb环境中执行的正确结果在全班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从而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
五、 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1、 使用自己制作的主页―――vb循环结构
2、 学生的计算机上面都装有microsoft visual basic软件,可以把所制作的网页上的程序复制到本地计算机上面执行。
3、 通过top2000教学控制系统向全体学生转播自己的观点、依据、学习成果等。
六、 教学过程设计
2、 播放《分支结构》的多媒体课件以供复习之用;
3、 学生回答复习提问中的三个问题;
4、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课内容自主学习;
5、 讲解新课,指出重点;
6、 思考并回答新课中的三个问题;
7、 进行思考练习阶段,要求学生先看懂程序,并可辅以下载运行得出结果;
8、 思考题要求学生自主编写程序;
9、 给出参考程序;
10、课后作业思考
11、下课
七、 思考
对于适合的内容,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环境教学手段都要比在原有普通教
学下的效果要好,但各个学校的网络条件也有差异,机房的合理利用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vb对于编写简单的可视效果程序,应该来说完全可以完成,也因为配以可视化界面效果有亲切感,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作为一门计算机入门语言,也应该是不错的。vb的循环结构作为程序设计的三大结构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如能熟练掌握,那么对于以后的编程就又多了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篇二:【付晓弓】《vb循环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vb循环结构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学 付晓弓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程序画一个带颜的圆 2、学会使用程序同时画多个圆 3、学会循环语句的使用 4、能灵活运用循环语句 5、体会循环语句的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 1、了解画圆的语句 2、了解循环语句的格式 3、能灵活使用循环语句
三、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屏幕演示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vb学习的第3节,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对vb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这个课的进行创造了条件。教学目标确定合理,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从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看,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关键点是在对循环语句的理解和运用上面,通过让学生分析程序,基本达到了理解的目的。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上看,学生能按照学件的要求,结合老师的讲解,层层递进地学习,并给以适当的探索空间,既完成了任务,又理解了知识点。本节课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辅以学生之间合作和探索,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既锻炼了操作,又获得了能力的提高。应该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不足的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虽然能理解循环的意义,但是在循环语句的具体操作与判断方便缺乏灵活性,如果让学生自行编写程序,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都需要在后续的课程中继续训练与操作。
篇三:vb的循环嵌套教案
vb程序设计中循环嵌套的使用
一、课题名称
vb程序设计中循环嵌套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思想,准确掌握"for -next"循环结构的应用以及循环嵌套的使用。
2. 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循环的嵌套,能编写双重循环结构的程序;能熟练应用print 方法、 tab()函数和abs()函数控制输出格式。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锻炼他们探索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循环嵌套语句的结构和使用
2. 难点:内外循环的功能及print、tab()、abs()函数对输出格式的控制
通过多次强化训练,让学生掌握重点,学生实训时老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并再最后总结集中讲解一遍重点,难点以让学生突破重、难点。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导入法:情景引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例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上机实践,得出本节课所教授新知识。
3. 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提问或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并对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给以更多的上机实践指导。
五、教学用具
计算机实训室,visual basic6.0软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
把课前调试好的课本上图1-12-1的程序设计演示给学生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问学生想不想知道这个小程序是如何实现的,学完本堂课就知道了!
(二)导入
1. 复习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也称重复结构,它的作用是使一段程序能重复执行,被重复执行的部分称为循环体。但重复一般都是有条件的,即在满足for语句中的条件下才执行循环体,否则退出循环体。"for-next"语句的语句格式:
格式:for〈变量名〉=〈表达式1〉 to 〈表达式2〉 step〈表达式3〉
〈语句序列(循环体)〉
next
说明:1)当步长为1时,step 1可省略不写;
2)语句序列中可以含有任意多条语句,也可无任何语句,称为空循环;
3)语句序列中可以含有循环结构;
4)有时需中途退出循环,这时用exit for命令。
2. 应用循环结构的具体实例
编写程序输出如下字符图形:
1 2 3 4 5
程序如下:
for j=1 to 5
print j;
next j
print
3. 提出问题
上面的代码完成了在一行内输入5个数字,如果要得到三行同样的字符图形,即如图(一) 所示的图形,应该怎么写程序呢?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图(一)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由讨论和上机实验如何实现输出上面的字符图形
(三)引出循环嵌套结构
要得到图一所示的图形,我们可以将上面的"for-next"语句重复3次,但是如果要打印20行,30行甚至更多行呢?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我们知道循环结构能够使一段程序重复执行,如果把上面的"for-next"语句放到另外一个循环之中,让它反复执行3次,能不能得到图形(一)的输出呢?我们一起来试一下:
for i=1 to 3
for j=1 to 5
print j;
vb编程基础知识for while next j
print
next i
执行程序,得到如图(一)所示的字符图形。
得出结论:像上面的程序那样,已经知道了循环的次数,可以再利用一个"for-next"循环语句,这样就形成了循环中套循环的结构,我们称之为循环的嵌套。
注意:外循环控制行数,内循环控制
(四)进一步探究、加深理解
再看一个由数字组成的字符图形(二):
1
1 2
1 2 3
1 2 3 4
图形(二)
观察该图形的特点,其规律是第一行输出1个字符,第二行输出2个字符,第i行输出 i个字符。
由刚才的嵌套循环例子可知,外循环控制的是输出的行数,内循环控制输出列数,因此我们只需在图形(一)程序的基础上把forj=1 to 5的终值5改为i即可,学生自己上机验证修改后的程序是否能得到图形(二)。
最后看图形(三)
1
1 2
1 2 3
1 2 3 4
图(三)
这个图中的字符和图二中的字符一样,只是每行第一个字符的位置不同。要改变每行第一个字符的位置,可以使用tab()制表函数。图形的程序代码如下:
for i=1 to 4
print tab(40-i*3);
for j=1 to i
print j; 注意:此处课本上为print i,应该为print j 才能得到图(三) next j
print
next i
课本后面的"想一想"问题由学生自己在课后思考练习
(五)综合练习、探索实践
1. 效果演示。把课前调试好的课本上的程序设计再次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演示运行页面。
程序部分演示页面效果图如下:
单击"左上部分"及"右下部分"效果图
2. 程序界面设计
由学生参考演示界面自行完成。
3. 程序代码编写
学生先看课本上已给出的代码,有不能理解的语句的举手询问教师。然后学生根据教材中已给出的代码上机实训,并思考补充教材中未给出的代码。期间前后排的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