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县第三中学 年级(下)  信息技术  学科导学案  编号  07 
                           
学习时间
  _    星期  __          2013     
学习内容
3  打好编程基础
§3.1-3.2  数据类型  变量
编写人
王巧珍
审核人
小组成员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VB中的常用的数据类型。
2、了解变量的概念,
(二)技能目标
知道为变量命名的规则和给变量赋值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的科学探索精神与严谨的治学态度。
重、难点
重点:常用数据类型有哪些?如何给变量命名?
难点:给变量赋值的方法
课堂学习:(自主探究,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展示VB程序界面,要求学生复习VB基础知识,了解VB能做什么?
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学习新知:
1探究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观察“求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的程序,思考问题,阅读教材上提供的学习材料,并完成“课堂测试”部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VB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注意VB的基本数据类型、比较与数学学科相关知识的异同。
2. 体验活动 
模仿“探究活动”中的程序(教材第30页“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程序),尝试编写程序。
任务:编程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思考:有没有需要定义的常量?涉及的变量有哪些?输入部分是什么?输出部分又是什么?处理部分包括哪些?
3.交流评价
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程序进行展示交流。
师生: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课后教师对每个作品给出评价、反馈)。
评价参考要素:程序是否完成;数据类型定义是否正确;输入、处理、输出部分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晰;交流、表达是否准确、到位。
4. 操作实践
1)、基本部分(熟悉环境,调试程序):将“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程序调试、运行。 
2)、提高部分(进一步理解数据类型):调试下面的程序(1*2*3*……*n)。该程序有错,将8改成7或把Dim s As Integer中的Integer改成Long,结果正确,这是为什么?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s = 1 
  For  i = 1  To  8
    s = s * i 
  Next  i 
  MsgBox  "s=" + Str(s), 0, "计算结果”
    End Sub
(三)、课堂小结:(当堂小结,交流分享。)
师生一起总结VB语言的基本知识:vb编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1、常见的数据类型有哪些?与数学课上提到的数有何区别。举例说明。
2、常量、变量概念;什么时候定义常量,有何意义?
【教学反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