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灵魂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在应试作文的影响下,我们进行作文训练时,只是要求学生结尾的常见写法,训练学生借用必要的表现方法以及书写的工整、卷面的整洁和写满800字等等,而忽视了作文最重要的一点——作文的灵魂,即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就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缺少新意,文章中表达出来的思想也不可能是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中分析思考出来的自己的见解,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缺乏真情的作文就像无水之泉,又恰似无木之山,是干瘪的,是没有灵魂的。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写作是思考的载体,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是作文的血液。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而“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等等问题”。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教会学生,要给作文注入一定的活力,要让自己的作文有血有肉,就要说真话,抒真情。为此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观察生活,用一份敏锐的心去感悟生活,去看别人所未看,思别人所未思,发别人所未发,这样在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当然是真情的实感,是鲜活的血液,而不是无病呻吟,或是人云亦云,或是“为赋新诗强说愁”。
其次,要抓住写作训练的契机,给学生一个说些真话的机会。鼓励学生放宽眼界,拓宽视野,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与世界对话,以自己的情感与社会沟通,使学生认识到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是生活的需要。是自己心理和生理的需要,让作文成为学生释放心灵激情的平台。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才会打动读者。
在上完七年级“亲情”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后,我就给学生安排了一次以亲情为话题的的作文训练,我特别强调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去感悟。我说,虽然我们的生活很普通,很平凡,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我们每天生活在情感的包围圈里,有父子情、母子情、兄妹情,有朋友情、同学情、师生情,甚至是陌生人给予的真情。我要求同学们去捕捉这些生活的细节,从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封来信、一件礼物、一件小事去感悟其中蕴涵着的情感,引发回忆,写一篇作文。
出乎意料,这次作文涌现出了很多佳作。有怀念去世的父亲曾给自己博大的爱的,有写启蒙老师渊博的知识给自己深远影响的,有写同学一个小小的举动给自己心灵带来巨大震撼的……其中一个名叫张漩的同学开头一段这样写的:
这些天不知怎地感冒了,吃了一个同学给我的感冒药,还是晕晕乎乎的。上体育课,同学邀我一起打羽毛球,我说没劲,还是你们玩吧!她忽然递给我一些卫生纸,我问干嘛。她说,没劲就坐下看我们玩吧!把这边擦干净让你坐呀!擦干净了,我坐着,看着她们打羽毛球,想着刚才的情景,心里禁不住有一种盈盈的幸福的感觉,柔柔的就如同春天一般。
这种被感动的感觉好熟悉哦!我似乎经历过好些次。闲着无事,便在记忆中搜寻着它们——
……
结尾一段是这样写的:
记忆的闸门一打开,真情的回忆就如同潮水般涌了出来,有人说:人间难得是真情,可是觉得人间处处有真情:当你和全家人一起共进晚餐时,你在感受着亲情的温暖;当你和朋友促膝谈心时,你在分享着友情的温馨;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时,你在收获着爱情的甜蜜……感受人间的真情灵魂注入——
那真的是一件乐事。那么,请你也不要吝啬,同样为亲人、友人、爱人奉上你的一颗真心。
愿人间真情永远!
这篇文章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的确,在生活中,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真正出现那种生死相托、惊天动地的场面毕竟是少数,而绝大多数时候,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雨露的滋润,是春风的临幸,是心灵间的相互依存和默契。“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学生选取平凡而能承载深厚真挚感情的小事,于细微处显现主旨精义。 结尾处的点题很自然:“有人说人间难得是真情,可是我觉得人间处处有真情。”并且深入一步要同学们“请你也不要吝啬,同样为亲人、友人、爱人奉上你的一颗真心。”如果学生不从生活实际出发,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琐碎小事就不能触发她的“独特感受”,朋友的一句平常话,一个善意的举动就不能引起她的撼动。
因为触发了真情实感,这次作文同学们不仅在选材记事上有特点,在议论抒情上也很出,他们不空发感慨,不“为赋新诗强说愁”,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材料在作文中无拘无束地倾泻思想感情的潮水,抒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使文章有灵魂可寻,有血肉可。
从这次的作文我发现,只要打破桎梏学生思想的牢笼,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感受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学生就能以一棵敏捷的心,迅速捕捉到平凡生活中的可写点,哪怕是一点点细微的变化。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体味生活之美,理解人间之情,领悟生活之理,就能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其实也都是说要运用语言艺术来表达思想,抒写真情、表现“真我”。如今,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更是一个重要标志,它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这应该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指南,也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我们一定要摒弃那种只注重形式和技巧的训练而忽视真情实感的作文训练方式,给作文教学也来一个“拨乱反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