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造就英才的灵魂工程师
出孩子的背后,往往必有出的父母。正是有了父母对孩子身心的呵护道德的塑造、知识的哺育、灵魂的滋养与人生的导航,才铺就了英才的成长之路。本文探讨了父母应如何使孩子成才。
很多人相信:天赋是绝对的,非人力所触及。事实上,他们忽略了后天环境的影响——有时候,它的影响力甚至在天赋之上。天资聪颖的孩子,受到后天不良环境的影响,也能失去头脑的优势,以至“十岁神童、十五才子、二十凡人”。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母能以身作则时,孩子才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没有父母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对孩子的教育都将变成空谈。”从当今的视角来看,这句话对今天当父母的太有教育意义了。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作用是最大的教育因素。
根据一份关于家长威信危机的调查统计材料显示:某青少年研究所分别对美、日、中三国内地高中生调查统计:最受你尊敬的人是谁。结果如下:
日本(15个学校,1303名学生):第一位父亲,第二位母亲,第三位坂本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美国(13个学校,1050名学生):第一位父亲,第二位迈克尔·乔丹,第三位母亲;中国内地(22个学校,1220学生):第10位母亲,第11位父亲……
血缘关系、经济关系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终身老师。
下面,笔者就如何成为优秀的父母谈几点看法:
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
每一个人一来到世上,就注定了他将归属于一个特定的家庭,那里便是他最早的生存环境。当然,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必将走向幼儿园、学校和更广阔的社会,但家庭仍然是他最贴近、最密切,因而影响最深、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是培育孩子美好情感与理想的温室。孩子在家中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应该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孩子的心灵是洁白无瑕、天真淳朴的。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就会被造就成什么样的人。正如教育家斯宾塞所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儿童没有同情,他就
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手段。”可见,家庭的氛围对孩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宽松和谐的家庭气氛有益于孩子消除疲劳、紧张和烦恼。家庭应该成为孩子前进的加油站,不断为其注入生机与活力,增加信心与勇气。长期处于愉快心理环境下的孩子,往往表现得精神振奋、胸襟豁达、充满自信。相反,处于紧张压抑的家庭气氛中的孩子往往带着精神负担迈出家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表现得缺乏热情、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甚至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的一段话,精辟地说明了环境、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志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见所闻。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中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是无形的塑造。”
难道不是吗?假如孩子在适当的赞扬中生活,他就能学会自尊;生活中充满关怀,他心中自然会有爱;在平等生活中,他也就会学会公道;不断得到鼓励,他必然会建立自信;生活中
缺乏爱,他也会冷漠;经常受到羞辱,他自然也就卑微;总是得到不恰当的夸奖,他们必将陷入忘乎所以的自负;旁听到的总是埋怨,他也就学会了责怪;常常受骗,他也定会去骗人;常遭训斥殴打,他也会对人粗暴;常受辱骂,他便难说出文明语言。
中国有句古语叫“居移气、养移体”,就是说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十分重大。所以,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我们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是家教成功的第一步。
二、家长教育孩子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儿童从出生时起直到成人,始终需要家长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怀他。假如儿童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照,从自己同父母的交往中感受到父母的热情,他就容易同父母处于一种良好的情绪交往状态之中,从而增强对父母的信任和依恋之情。这种心理将成为儿童乐于向父母敞开心扉、接受父母教育的极重要的情感基础。如果父母对儿童过于冷淡,或者过分严肃和严厉,就会使儿童觉得父母虽近犹远、可畏而不可亲。这种心理将会使他们关闭心灵的大门,消极地应付父母的一切要求和教导。
对子女的教育缺乏热情的父母,常犯以下几种毛病:说理有余,动情不足或动情不当。有些父母认为,对儿童过分的热情,会显得不够严肃,削弱了自己对他们威慑力量,尤其是做父亲的,更容易犯这种毛病。古语说:严父慈母。有的做父亲的认为,教子总要让他有点“怕头”,如果孩子一点不怕自己,那还不“踩着鼻子上脸”?于是总是板着面孔,用威严、恐吓的口气对他们说话。殊不知,儿童总是战战兢兢地听父亲的教训,那教育就像一阵冷雨一样,使儿童已经发冷的心更凉,想的是如何过关,对于父亲的教训中所包含的道理根本不会听进多少。还有一些父母教子时态度虽不严厉,但也不热情,就如背书念报一般,用冷冷的语气、讲冗长的道理,结果儿童虽无“怕头”,但也不动情,从而难以激发他们倾听这些道理的欲望以及奋然而起改正缺点的决心。真正有效的说理,是在激发儿童情感基础上的说理,就如打铁一般:只有将铁烧热烧红,然后再锤打,才能按照打铁人的愿望,将铁打制成各种有用的工具。不肯在和儿童交往上花时间。有的父母因为种种原因(如工作忙、精力不足或不够重视),常常只顾自己,不管儿童,对儿童的教育缺乏热情,这是不对的。古人说:“子不教、父之过。”既然做了父亲或母亲,就应该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同子女交往,是密切同子女的感情、了解子女的心理、对子女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的必需条件。不讲究科学方法,乱用“刺激”、“诱惑”、“粗暴”型的管教。有的父母喜欢“刺激”孩子,只要孩子学习上有一点问题,就没完没了地唠叨、埋怨、讽刺、挖苦,甚至谩骂。
有的父母“诱惑”孩子,在家里搞“金钱刺激”,把学习成绩跟奖挂钩,甚至和孩子说“考100分奖给100元,考90分给90元”这样的话。过两天,孩子跟爸爸要50元,当父母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又气得不得了。孩子小,这种金钱诱惑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错误的单纯追求金钱的观念。这种错误的引导对孩子的发展非常有害。
有的父母教育“粗暴”。时至今日,还有父母信奉封建社会那些“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旧观念,动不动就大发雷霆,见什么拿什么,乱打乱抡,甚至发疯发狂,样子非常可怕。
家庭学习指导应该是科学的。粗暴的做法必将导致严重后果:一是会使孩子怕学习、怕考试,越怕老师越考不好,从而怕学、厌学;二是会让有的孩子从拿到卷子开始,就咬着牙等着挨打,出现“疲了”、“怪了”的消极心态,更难教育;三是还会造成孩子的身心伤害,一旦出现悲剧性的后果,最痛苦、最悲哀的是做父母的,这样的事情报纸上经常有报道,应该吸取教训了。
要想做到理清意明,必须注意以下几方点:熟悉儿童的言行和心理,使说理有的放矢。儿童回家迟了,可能是因为学校放学晚了,也可能是因为贪玩。凡此种种,必须先弄明情况,
然后再决定如何谈话。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训斥批评,孩子就会不服气。坚守自己所讲的道理,身体力行,以身示范。千万不可言不由衷,给儿童讲的道理是一套,自己做的却是另一套。这样久而久之,儿童必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其后父母讲的道理,就再也没有说服力了,因为儿童可以得出结论:父母可以不做的,我也可以不做;父母敢做的,我也敢做;父母可以欺骗,我也可以撒谎;父母会欺下,我就会骗上。这样,父母讲得再好的道理,也都成了一堆废话。道理要讲得浅显易懂、生动感人。父母教子必须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儿童的经验、理解力都比成人差,道理不宜讲得太深太死,应该尽量利用生动的事例或比喻,把道理浅显易懂地讲出来。如:给年龄幼小的儿童讲道理,常常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做有情节的游戏,寓理于情;给年龄较大的儿童讲道理,可以直述,适当地举例说明。
三、为孩子的人生理想导航
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理想的种子,是做父母的责任。只要有了追求的目标,孩子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再小的孩子,一旦有了自主的意识,心中也会产生稍微模糊的梦想。父母教子成才的责任,应当是点燃孩子理想的火炬,让孩子的人生目标更清晰、更远大。
理想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没有理想的人只会平庸一
生。从小就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会促使他们一生都自觉主动地学习、自觉主动地工作。
理想是前进的指路明灯,是鼓舞孩子奋斗的风帆。当孩子在心中立下远大的理想时,他就会为了理想的实现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矢志不移地奋斗不息。
家庭是孩子生存的第一空间,而父母则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子女的成长。
灵魂注入如:徐霞客幼小的时候就开始听母亲讲历史故事,讲为人的道理,从而激起了他求知探奇的强烈愿望。一次,母亲讲《左传》,当讲到“民生于勤,勤则不匮”的句子时,徐霞客说:“妈妈,我知道这其中的意思。”“说说看,看你理解得怎样。”徐霞客解释说:“这是说,一个人无论织布、读书和做其他事情,最重要的是勤快,只要勤快,就什么都不会缺少的。”母亲听后,满意地笑了。
从此,徐霞客除了吃饭时间,几乎都在父亲的书房里用心读书。他读完整架整柜的书后,又把那些心里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集中起来,反复阅读。他觉得从这些书里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了解民族的历史,使人心胸开阔,产生力量。后来,他决定放弃科举,绝于仕途,准备遍游祖国山川。
恰在这时,徐霞客的父亲去世了,身边只有一位年老的母亲,他实现宏愿的决心有些踌躇。母亲了解到了儿子的心愿,便鼓励说:“孩子呀,身为男子汉,应该志在四方,不能为了家庭的缘故而放弃自己的志愿,像一只圈在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驹。”为了激励儿子,母亲还亲手为儿子赶做了一顶“远游帽”,让他戴着踏上征途。得到母亲的鼓励后,徐霞客激动不已,于是开始了对祖国万里河山的游历。他30多年不避寒暑、不畏艰险,靠两条腿考察了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南云贵等17个省区,对大半个中国的地理、水文、地质、动植物,特别是有关我国石灰岩地貌作了数百万字的游记记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徐霞客的母亲应该成为当今家长学习的楷模。送给孩子一顶理想的“远游帽”吧,孩子会为之奋斗不息,最终取得令你骄傲的成就。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激烈竞争,人们愈来愈能够体会到人才的价值和英才的珍贵。因此,在我们这个富有重视教育传统的伟大国度,我希望每个家庭的父母都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塑造英才的灵魂工程师的重任。每个孩子都具有成才的巨大潜能,只要父母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废铁也可能炼成好钢。每个家长都可
以把普通的孩子培育成英才,只要父母学会了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今天的后进生就可能成为明天的优等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