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is使用--DORIS干涉处理过程简介。
2009-06-11 21:44
1,Doris处理可以分步处理,也可以整体处理。Doris处理要先生成模板文件,doris每步处理都对应一个模板文件,这些模板文件包含了doris每步处理所需要的参数,因此用户可以直接打开模板文件,用以编辑更改然后保存,也可以在linux终端中采用Vi命令,或nedit(相当于window下的写字板)来进行编辑保存。 2,查看版本信息,终端键入:doris 即可查看。 3,生成模板。 命令:run –g 说明:会在当前工作目录下生成模板文件,它包含三个文件夹目录:Inputfiles,Outdata ,Outinfo。 Outdata用于存放每步生成的结果数据文件。 Outinfo用于存放每步处理的log文件,记录中间处理过程。 Inputfiles中存放的就是模板文件。它包含的文件: 对这些模板进行编辑时,文件中每行前面加c和空格,表示程序处理时不读取该行参数,否则都会执行到的,编辑参数选项时直接更改后面的的数值即可。 4,doris处理步骤总体介绍。 Doris的INSAR处理共分八步:每步又可以分为许多小步,可以通过编辑来选择执行或不执行某些小步骤(小步骤在模板文件中的标识符为process) 第一步run –s1:读入主影像的头文件及数据体信息以及轨道信息(可以使用粗轨),其对应的模板文件 input.m_initial.,这步包含:读取主影像头文件信息,读取主影像数据体信息,主影像过采样,读取主影像精轨文件。 (如下:加c 表示屏蔽该行,以下都同) 第二步run –s2:读入辅影像的头文件及数据体信息以及轨道信息(可以使用粗轨),其对应的模板文件:input.s_initial。这步包含:读取辅影像头文件信息,读取辅影像数据体信息,辅影像过采样,读取辅影像精轨文件。 第三步run –s3:影像配准。对应的模板文件:istration.包含步骤有:一级轨道级配准,二级像素级粗配准,三级子像素级精配准 ,主影像方位向滤波,辅影像方位向滤波,以及影像距离向滤波。 第四步run –s4:影像重采样。对应的模板文件:sample。包含步骤有:估计配准多项式系数,影像重采样,以及距离向滤波。 第五步run –s5:生成干涉图。对应的模板文件:input.products.。包含步骤有:干涉图生成,除平地效应,以及生成相干系数图。 其中去平地效应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基于轨道去平地效应(如果在第一二步提供精轨,那么就是基于精轨去平地效应,否则是基于粗轨去平地效应)。其中comprefpha步骤为用轨道来计算平地相位。Subtrrefpha步骤为减去平地相位。 第二种是基于粗DEM去平地效应。其中comprefdem 为利用提供的粗DEM来反算求得平地相位,subtrrefdem为减去由粗DEM反算得到的平地相位。 第六步run –s6:干涉图滤波及解缠。对应的模板文件:input.filter_unwrap.包含的步骤有:干涉图滤波,相位解缠,以及差分干涉处理(针对Dinsar) 注意的是doris没有提供强有力的解缠程序,它只提供一种简单的枝切法解缠,这对于复杂地形下的干涉图解缠会存在很大误差,因此它一般调用比较有名的snaphu解缠算法来完成解缠过程。Snaphu解缠也可以单独拿出来进行处理, 第七步run –s7:DEM生成。对应的模板文件:input.s2h_geocode. 。它包含的步骤有:相位高程转换,地理编码 第八步run –s9(整体的步骤包括第三至第七):doris分步处理前七步即完成,这里的第八步实际上是整体处理,它直接包含第三至第七步的全过程,对参数设置进行了简化,它对应的模板设置文件:input.quicklook.。该模板文件是将前三到七步模板文件中认为对insar处理比较关键的参数进行了一个集中设置。 因此若要进行整体处理时,必须也先要运行第一步和第二步,然后再运行第八步,即可。 |
doris使用--InSAR处理过程及参数说明(1)
2009-06-11 21:51
1,命令介绍. 生成模板:run –g 编辑模板: 编辑第一步模板:run –e1 编辑第二步模板:run –e2 编辑第三步模板:run –e3 编辑第四步模板:run –e4 编辑第五步模板:run –e5 编辑第六步模板:run –e6 编辑第七步模板:run –e7 编辑第八步模板:run –e9 (每行前加 C 表示屏蔽该行。 打开模板文件后,按“i“表示可以对进行插入操作,如果删去时,直接用delete或后退键。按ESC键时则退出当前的编辑状态。若要退出文件时,则先按ESC,然后:q!,或:wq,其中:q!表示退出不保存修改,:wq为保存修改。) 运行处理: 运行第一步:run –s1 运行第二步:run –s2 运行第三步:run –s3 运行第四步:run –s4 运行第五步:run –s5 运行第六步:run –s6 运行第七步:run –s7 运行第八步:run –s9 2,参数解说及设置。 2.1,第一步:读取主影像信息。 1)在文件input.m_initial中处理 (1)需要处理步骤。 必需:m_readfiles(读取主影像头文件信息). 必需:m_crop(读取主影像数据体信息). 不需:m_ovs(主影像过采样步骤):作干涉处理时,一般不运行。 可选:m_prorbits(读取主影像精轨文件):若要使用提供的精密轨道数据时,就执行该行,否则直接C掉。 (2)小步骤参数说明及设置。 >>>>>>>>>>>> INSAR通用参数设置,每步都有的。 >>>>>>>>>>>#### 名称:LOGFILE 用处: 用以记载DORIS处理过程中所有信息。 文件名:doris.log. 名称:M_RESFILE 用处: 用以记载主影像文件所有信息。 文件名:s 名称:S_RESFILE 用处: 用以记载辅影像文件所有信息。 文件名:s 名称:I_RESFILE 用处: 用以记载主辅影像配准及以后步骤处理的所有信息。 文件名:s >>>>>>>>>>>> 分步骤:M_readfiles(读取主影像头文件信息) >>>>>>>>>>>#### 名称:M_IN_METHOD 用处: 使用的原始数据的传感器类型。有(ERS(CEOS格式),ASAR(ENVISAT格式),JERS(CEOS格式),RSAT(RSAT格式),ATLANTIS(RSAT格式))。 说明:必需 针对CEOS和RSAT格式的参数文件{ 名称:M_IN_VOL SLC的VOLUME文件 名称:M_IN_LEA SLC的LEADER文件 名称:M_IN_DAT SLC的DAT文件 名称:M_IN_NULL SLC的null文件,默认为dummy } 针对ENVISAT格式的参数文件{ 名称:M_IN_DAT SLC的DAT文件(ASAR只有一个文件) } >>>>>>>>>>>> 分步骤:M_crops(读取主影像数据体信息) >>>>>>>>>>>#### 名称:M_CROP_IN 用处:输入数据体的路径。 说明:必需 .dat文件。 名称:M_CROP_OUT 用处:输出的raw数据体路径。 说明:必需 名称:M_DBOW 用处:要处理的数据区的大小,直接按影像大小来计数。 说明:可选 ,C掉时表示默认为整块影像大小。 名称:M_DBOW_GEO 用处:要处理的数据区的大小,按按经纬度来计数。 说明:一般不用这个,它与M_DBOW不能同选。 >>>>>>>>>>>> 分步骤:M_ovr(主影像过采样,针对PSINSAR处理的) >>>>>>>>>>>#### >>>>>>>>>>>> 分步骤:M_porbits(读取精密轨道信息) >>>>>>>>>>>#### 名称:M_ORBDIR 用处:精密轨道文件路径。 说明:针对精轨处理才给定路径。 2.2,第二步:读辅影像信息。 2)在文件input.s_initial中处理 设置基本与第一步类同。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2.3,第三步:影像配准。 3)在文件istration中处理 (1)需要处理步骤 必需:coarseorb 一级轨道级配准。 必需:coarsecorr 二级像素级粗配准 必需:m_filtazi 主影像方位向滤波 必需: s_filtazi 辅影像方位向滤波 不需:filtrange 距离向滤波 必需:fine 三级子像素精配准 (2)小步骤参数设置说明 >>>>>>>>>>>> 分步骤:coarseorb(一级轨道级配准) >>>>>>>>>>>#### >>>>>>>>>>>> 分步骤:coarsecorr(二级像素级粗配准) >>>>>>>>>>>#### CC_METHOD magfft |magspace 相关系数计算的方法, magfft 是先使用fft变换到频率域,然后计算相关系数。——推荐使用 magspace 是直接在空间域计算相关系数。 CC_IN_POS filename ASCII 文件,记录主影像上待匹配的点的坐标。(不采用) CC_NWIN 21 像素级配准划分窗口的数目,大于5。当CC_IN_POS被选择时,就不需要设置。 CC_WINSIZE 256 256 匹配窗口的大小,处理的时候被改变为奇数。 CC_ACC 64 32 在空间域需要用户设置,在方位向和距离向的搜索偏移量。 在频率域则自动设置为 CC_WINSIZE的一半。 CC_INITOFF 0 0| “orbit” 初始的偏移量。 “orbot” 直接读入使用轨道计算的偏移量。 0 0 用户之际给点的初始偏移量 >>>>>>>>>>>> 分步骤:m_filtazi(主影像方位向滤波)s_filtazi(辅影像方位向滤波) >>>>>>>>>>>#### AF-BLOCKSIZE 1024 FFT变换中每次距离向中的行数。一般是越大越好。 AF_OVERLAP HANMMING 0.75 光谱滤波的权值。滤波器的alpha 系数 AF_OUT_MASTER master.afiltered 滤波后的主影像文件名 AF_OUT_SLAVE slave.afileered 滤波后的辅影像文件名 AF_OUT_FORMAT cr4 输出文件数据的格式, cr4 :complex real4 ci2 :complex shorts >>>>>>>>>>>> 分步骤:filtrange(距离向滤波) >>>>>>>>>>>#### >>>>>>>>>>>> 分步骤:fine (三级子像素精配准) >>>>>>>>>>>#### FC_METHOD magfft | magspace | oversample 精配准计算方法。 Magfft: 幅度的fft变换后计算相关系数法 Magspace :幅度直接计算系数法 Oversample :最好的方法,过采样处理。 FC_NWIN 601 子像素级配准时划分窗口的数目,比较大才好。当CC_IN_POS被选择时,就不需要设置。 FC-IN_POS file name ASCII 文件,记录主影像上待匹配的点的坐标。(不采用) FC_WINSIZE 64 64 匹配窗口的大小。 FC_ACC 8 8 在空间域需要用户设置,在方位向和距离向的搜索偏移量。 FC_INITOFF 0 0 |COARSECORR 同CC_INITOFF ,COARSECORR表明使用像素级配准后的偏移量。 FC_OSFACTOR 16 过采样的内插倍数。 2.4,第四步:影像重采样。 4)在文件sample中处理 (1)需要处理步骤 必需:coregpm 估算配准多项式系数。 必需:resample 辅影像重采样。 可选:filtrange 距离向滤波 (2)小步骤参数设置说明 >>>>>>>>>>>> 分步骤:coregpm(估算配准多项式系数) >>>>>>>>>>>#### CPM_THRESHOLD 0.4 经配准后生成的大量匹配点,当相关系数大于CPM_THRESHOLD,才参与平差运算。 阈值的大小与FILE 中窗口的大小有关。小窗口情况下阈值趋于1.0 ,阈值越大越好。 对于64×64 的窗口,阈值选择0.2即可。 CPM_DEGREE 2 多项式的阶数。2阶即可。 CPM_WEIGHT BAMLER | NONE| LINEAR | QUADRATIC 最小二乘中权矩阵方法选择。BAMLER: 权矩阵为相关系数的2倍。LINEAR:权矩阵为相关系数的1倍. CPM_MAXITER 20 最小二乘运算的最大迭代次数。 >>>>>>>>>>>> 分步骤:resample (辅影像重采样) >>>>>>>>>>>#### RS_METHOD RECT | TRI |CC4P| CC6P| TS6P | TS8P | 。。。。。 重采样的内插核.默认RC6P RS_OUT_FILE s_resampled.raw 重采样后生成的文件名。 RS_OUT_FORMAT CR4 | CI2 输出文件数据类型。CR4: comlex_real 4;CI2:complex_short RS_DBOW 格式(a,a,a,a) 重采样的区域大小。C掉表示整副采样。 (这里的区域坐标是针对主影像而言的)。 RS_SHIFTAZI ON|OFF ON,表示采样时,采样核随着多普勒中心频率变化而变化, OFF,则表示不随便变化而采用固定采样核。 一般情况下,如果多普勒中心频率变化很小,可以OFF掉, 默认为ON。 >>>>>>>>>>>> 分步骤:filtrange (距离向滤波) >>>>>>>>>>>#### |
doris使用--InSAR处理过程及参数说明(2)
2009-06-11 21:52
2.5,第五步:干涉图生成。 5)在文件input.products中处理 (1)需要处理步骤 必需:interfero 干涉图生成。 必需:coherence生成相干系数图 括号里也是必须的,但必须是四选二,或选一和二,或选三和四,不能全选。 { 必需:comprefpha 用轨道来计算平地相位 必需:Subtrrefpha 减去平地相位 必需:comprefdem 利用提供的粗DEM来反算求得平地相位 必需:subtrrefdem 减去由粗DEM反算得到的平地相位 } (2)小步骤参数设置说明 >>>>>>>>>>>> 分步骤:interfero (干涉图生成) >>>>>>>>>>>#### 名称:INT_OUT_CINT(或INT_OUT_INT) 用处:生成的干涉图文件(INT_OUT_CINT为复数float型, INT_OUT_INT为float型,)。 说明:必需,但二选一。 名称:INT_METHOD 用处:生成的干涉图的方法,有(old,oversample)两种, 说明:必需,一般选oversample。 名称:INT_MULTILOOK 用处:多视处理系数。 说明:必需。如果没有多视要求,则默认(1 1),如果在这一步参考相位没有去除,则多视参数不应太大,一般默认为:(10 2)或者(5 1)、(8 2). >>>>>>>>>>>> 分步骤:comprefpha (用轨道来计算平地相位) >>>>>>>>>>>#### 名称:FE_METHOD 用处:采用计算平地相位的方法,只有精轨(porbits),如果C掉此行,则为粗轨。 说明:可选。 名称:FE_DEGREE 用处:位置与平地相位之间的多项式系数,一般二次 说明:必需,默认5。 名称:FE_NPOINTS 用处:最小二乘法来计算平地相位所用来拟合的点数 说明:必需,默认501。 >>>>>>>>>>>> 分步骤:Subtrrefpha (减去平地相位) >>>>>>>>>>>#### 名称:SRP_METHOD 用处:采用减去平地相位的方法,有(polynomial(多项式)和exact)两种 多项式方式表示减去采用前一步采用拟合的多项式得到的平地相位,exact表示采用三个核心方程逐点计算平地相位并减去。 说明:默认为polynomial。 名称:SRP_OUT_CINT 用处:去平地效应后的干涉图(复数float型)。 说明:cint.minrefpha.raw。 名称:SRP_MULTILOOK 用处:多视系数 说明:必需,默认(2 2),注意,这里要与前一步的多视系数相乘等于真实多视系数。 >>>>>>>>>>>> 分步骤:coherence(成相干系数图) >>>>>>>>>>>#### 名称:COH_OUT_CCOH(或COH_OUT_COH) 用处:生成的相干图文件(COH_OUT_CCOH为复数float型,COH_OUT_COH为float型,),二者只能选一。 说明:必需,但二选一,给定其路径。 名称:COH_MULTILOOK 用处:多视系数。 说明:必需,默认(10 2) 名称:COH_WINSIZE 用处:用于计算相干系数的窗口。 说明:必需,(15 15) 名称:COH_METHOD 用处:用于计算相干系数的方法 说明:可选 LD; >>>>>>>>>>>> 分步骤:comprefdem (利用提供的粗DEM来反算求得平地相位) >>>>>>>>>>>#### 名称:CRD_METHOD 用处:求取平地相位方法,有(NEAREST和TRILINEAR)两种。 由于是粗DEM,与影像的分辨率不一,需要过采样到同一分辩率下,过采样方式两种,一种是最近邻元方法(NEAREST),一种是内插方式, 说明:必需,默认为TRILINEAR 名称:CRD_IN_FORMAT 用处:输入粗DEM的格式,有(I2(short int),R4(float),R8(double),I2_BEGENDIAN),Gtopo30 和SRTM都是I2型。 说明:可选 ,C掉时系统默认为I2. 名称:CRD_IN_DEM 用处:输入DEM的路径名称。是已经拼好的DEM。 说明:必需 名称:CRD_IN_SIZE 用处:输入DEM的大小,分经纬向。按(纬度,经度)输入 说明:必需 名称:CRD_IN_DELTA 用处:输入DEM的间隔,一般经纬向间隔是一样的。 说明:必需,SRTM的间隔为 0.00833333333(弧度) 名称:CRD_IN_UL 用处:输入DEM的左上角的经纬度。按(纬度,经度)输入 说明:必需。 名称:CRD_DENSE 用处:过采样输入DEM的倍数。对NEAREST为2适合,对TRILINEAR为0—1适合.越小越耗内存。 说明:必需 名称:CRD_OUT_FILE 用处:由DEM反算得到的平地相位文件。 说明:必需 名称:CRD_OUT_DEM_LP 用处:原DEM得到的当前雷达坐标系下的新DEM(已采样)。 说明:视用途来定,一般情况,做PS时才用到。 >>>>>>>>>>>> 分步骤:subtrrefdem (减去由粗DEM反算得到的平地相位) >>>>>>>>>>>#### 名称:SRD_OUT_CINT 用处:去平地效应后的复干涉图文件。 说明:必需 名称:SRD_OFFSET 用处:基于粗DEM得到的平地相位与原始干涉合成相位之间的间隔差异,由前面得到,正值表示合成相位向右和向上的一个偏移。 说明:可选 2.6,第六步:相位解缠。 6)在文件input.filter_unwrap中处理 (1)需要处理步骤 必需:filtphase 干涉图滤波。 必需:unwrap 相位解缠。 不需:dinsar 差分干涉处理(只对DINSAR有用) (2)小步骤参数设置说明 >>>>>>>>>>>> 分步骤:filtphase(干涉图滤波) >>>>>>>>>>>#### 名称:PF_IN_FILE 用处: 待滤波的干涉图文件。 说明:按顺序运行时,该参数C掉,如果只运行该步时必须,且文件名后,要加上影像的宽度。 名称:PF_OUT_FILE 用处:滤波后的干涉图文件。 说明:必需。 名称:PF_METHOD 用处:滤波方法,(有goldstein(Goldstein滤波),spatialconv(空间回旋滤波)两种)。 说明:必需,默认spatialconv。 >>>>>>>>>>>> 分步骤:unwrap(相位解缠) >>>>>>>>>>>#### 名称:UW_METHOD 用处:解缠方法,(有SNAPHU(网络流解缠方法)和RAMON(支切解缠)。 说明:必需,默认SNAPHU。 名称:UW_SEEDS 用处: RAMON(支切解缠)时用到的参数,用以给定初始解缠的种子数个数。 名称:UW_OUT_FILE 用处:解缠输出文件。 说明:必需。 名称:UW_OUT_FORMAT 用处: 解缠输出文件格式,有(HGT(振幅,相位,振幅,相位。。。。。)和REAL4(float)两种格式)。 说明:必需。 以下括号内为SNAPHU解缠参数{ 名称:UW_SNAPHU_LOG 用处:解缠日志文件。 说明:必需。 名称:UW_SNAPHU_coh 用处:解缠所需干涉图。(Outdata/h) 说明:可选。 名称:UW_SNAPHU_MODE 用处:解缠模式。有(TOPO(用于地形测量),DEFO(差分干涉测量),SMOOTH(平滑地形区域测量),NOSTATCOSTS(非统计学模式测量)) 说明:必需,默认TOPO(DEM生成时用)。 名称:UW_SNAPHU_INIT 用处:解缠所用的网络流生成方式。有(MST(最小生成树),MCF(最小费用流))。 说明:必需,默认MST。 } >>>>>>>>>>>> 分步骤:DIFFERENTIAL INSAR (差分干涉处理) 以下括号内是在做差分处理的形变对操作时才用到{ 名称:DI_OUT_FILE 用处:生成的差分干涉图。 说明:必需。 名称:DI_IN_TOPOSLAVE 用处:地形对的辅影像信息文件(地形对的s文件)。 说明:必需。 名称:DI_IN_TOPOINT 用处: 地形对的生成干涉图步骤的信息文件(地形对的s)。 说明:必需。 名称:DI_IN_TOPOMASTER 用处:地形对的主影像信息文件(地形对的s文件)。 说明:只针对四轨法有效,对三轨无效。 } 2.7,第七步:DEM生成。 7)在文件input.s2h_geocode中处理 (1)需要处理步骤 必需:slant2h 相位高程转换。 必需:geocode地理编码。 (2)小步骤参数设置说明 >>>>>>>>>>>> 分步骤:slant(相位高程转换) >>>>>>>>>>>#### 名称:S2H_METHOD 用处:高程转换方法,有(ambiguity,schwabish(最小二乘拟合),rodriguez)三种选择。 说明:必需。 名称:S2H_OUT_HEI 用处:输出的高程值文件(hei.raw)。 说明:必需。 名称:S2H_OUT_PHI 用处:输出的经度值文件(phi.raw)。 说明:只针对ambiguity方法。 名称:S2H_OUT_LAM 用处:输出的纬度值文件(lam.raw)。 说明:只针对ambiguity方法。 名称:S2H_NPOINTS 用处:点数。计算N个点在不同高程处的相位与高程关系,进而拟合二者之间的关系多项式,。 说明:只针对schwabisch方法,默认200。 名称:S2H_DEGREE1D 用处:拟合多项式的次数(相位对高程的系数)(1次时为2,二次为5)。 说明:只针对schwabisch方法.默认为2。 名称:S2H_NHEIGHTS 用处:给定的控制点数目。 说明:只针对schwabisch方法,一般为S2H_DEGREE1D的值+1。 名称:S2H_DEGREE2D 用处:拟合多项式的次数(高程对位置的系数)(1次时为2,二次为5)。 说明:只针对schwabisch方法.默认为5。 >>>>>>>>>>>> 分步骤:geocoding(地理编码) >>>>>>>>>>>#### 名称:GEO_OUT_PHI 用处:输出的地理编码后的经度值文件(phi.raw)。 说明:必需。 名称:GEO_OUT_LAM 用处:输出的地理编码后的纬度值文件(lambda.raw)。 说明:必需。 2.8,整体处理。 vi命令中哪一条是不保存退出(1)需要处理步骤 Run –s1 Run –s2 Run –s9 第八步处理参数在第三到第七步中有介绍。 |
doris使用--DInSAR三轨差分与四轨差分法实施过程
2009-06-11 21:53
D-InSAR处理过程。 在DORIS中,D-INSAR有三轨和四轨两种方式。 不论在三轨还是四轨都要保证是在同一坐标下,并且都配准同一坐标系,即所有图像可以重合的。 认真看了下的设置...一行一行..终于发现...其中resample步有窗口大小的设置,通过这一步来保证两者的重叠. 因为在doris处理中,resample步设用的窗口坐标是以主影像为基准的,而且三轨法差分两次用的都是同一主影像,因此经过配准后,在topo对和defo对的resample步设置RS_DBOW为同样值,是可以保证两者重叠的。(RB_DBOW设置时必须保证区域都在重叠区域内,不超限) 至此,我以为三轨差分的步骤: (1).先做defo对,至解缠一步..记下resample时的slave采样时的窗口文件大小,可从s中得到..(这个大小可以是默认值(即屏掉该行),即全副配准,也可以是在resample这一步给定一个区域,要注意的是,给定的区域不要超限,建议手工设置比较好,这样更有可能保证不超限) (2).再新建工作目录,做topo对,至resample时,打开其模板文件,起用RS_DBOW参数,将其窗口 大小设为第一步记下的defo的s中的RS_DBOW值,然后执行,一直到解缠步(这里解缠只执行滤波步). (3).在defo工作目录中,run -e6,启用D-Insar步,屏掉滤波和解缠两步. 将topo对的解缠结果拷至defo的outdata下,然后给出topo的s和s的路径,即DI_IN_TOPOSLAVE 和DI_IN_TOPINT的参数值. (4)运行run -s6 四轨差分步骤: 如1,2,3,4四影像,1,2为topo对,3,4为defo对, (1) 选定一个主影像,(以1为公共主影像吧)。新建三个工作目录,作三次配准,(1,2),(1,3),(1,4);至重采样步,注意在resmaple步设置所有的RS_DBOW为相同值,且保证不超限。 (2) (1,2)继续做到解缠为止。 (3) 将(1,3)中相关3的文件,如,s,以及生成在其outdata中的重采样文件,放到(1.4)中对应的位置,记住要用重采样文件替换掉(1,4)中1的raw文件,用s替换掉(1,4)中的s,相应的s,并更改其中的Data_output_file:将其改为新导入的那个重采样文件的路径。 (4) 这时,(1,2)就为topo目录,新的(1,4)就为defo目录 (5) 对defo对继续执行,一直到解缠步(这里解缠只执行滤波步) (6)在defo工作目录中,run -e6,启用D-Insar步,屏掉滤波和解缠两步. 将topo对的解缠结果拷至defo的outdata下,然后给出topo的s和s的路径,即DI_IN_TOPOSLAVE 和DI_IN_TOPINT的参数值. (7)运行run -s6 | ||
用doris进行INSAR的操作过程
****操作时屏幕上显示的处理过程****
默认分类 2009-06-09 09:58:03 阅读289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Xiaoyan@hp-47c03a5dcc20 /cygdrive/e/insar/doristest_Data/Your_work
$ cd e:
$ cd e:
Xiaoyan@hp-47c03a5dcc20 /cygdrive/e
$ cd insar/
$ cd insar/
Xiaoyan@hp-47c03a5dcc20 /cygdrive/e/insar
$ cd test
$ cd test
Xiaoyan@hp-47c03a5dcc20 /cygdrive/e/insar/test
$ run -g
environment variable PAGER not set, please set this variable
$ run -g
environment variable PAGER not set, please set this variable
to specify your prefered viewer. For example in csh shell type:
setenv PAGER more
setenv PAGER less (adviced)
Missing filename ("less --help" for help)
using PAGER more
environment variable EDITOR not set, please set this variable
to specify your prefered editor. For example in csh shell type:
setenv EDITOR vi
setenv EDITOR nedit
setenv EDITOR xemacs
NEdit: Can't open display
setenv PAGER more
setenv PAGER less (adviced)
Missing filename ("less --help" for help)
using PAGER more
environment variable EDITOR not set, please set this variable
to specify your prefered editor. For example in csh shell type:
setenv EDITOR vi
setenv EDITOR nedit
setenv EDITOR xemacs
NEdit: Can't open display
using EDITOR vi
run: ***INFO*** generation of inputfiles finished.
run: ***INFO*** inputdir: Inputfiles
run: ***INFO*** outputdir (stout): Outinfo
run: ***INFO*** generation of inputfiles finished.
run: ***INFO*** inputdir: Inputfiles
run: ***INFO*** outputdir (stout): Outinfo
run: ***INFO*** outputdir (matrices): Outdata
run: ***INFO*** Using executable in path: doris
run: ***INFO*** or (if -d option present): doris.debug
run: ***TIP*** run -e1; run -s1
run: ***INFO*** Using executable in path: doris
run: ***INFO*** or (if -d option present): doris.debug
run: ***TIP*** run -e1; run -s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