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练习解答
1 定义一个名为a的单精度实型一维数组,长度为4,所有元素的初值均为0的数定义语句是___________
【分析】按照一般数据定义语句的格式,可以直接写出方法一(参看答案);考虑到所有元素均赋初值时可以省略数组长度,可以写出方法二(参看答案);考虑到不省略数组长度,给部分元素赋初值时,所有未赋初值的元素均有空值(对数值型数组来说,初值为0),可以写出方法三(参看答案);考虑到选用静态型,不赋初值所有元素也自动赋予。空值(对数值型数组来说,初值为0),可以写出方法四(参看答案)。
【答案】方法一:float a[4]={0.0,0.0,0.0,0.0};
方法二:float a[]={ 0.0,0.0,0.0,0.0};
方法三:float a[4]= {0.0};
方法四: static float [4];
2 下列数组定义语句中,错误的是()
① char x[1]='a'; ②auto char x[1]={0};
③ static char x[l]; ④ char x[l];
【分析】按照一般数据定义语句的格式,可以直接写出方法一(参看答案);考虑到所有元素均赋初值时可以省略数组长度,可以写出方法二(参看答案);考虑到不省略数组长度,给部分元素赋初值时,所有未赋初值的元素均有空值(对数值型数组来说,初值为0),可以写出方法三(参看答案);考虑到选用静态型,不赋初值所有元素也自动赋予。空值(对数值型数组来说,初值为0),可以写出方法四(参看答案)。
【答案】方法一:float a[4]={0.0,0.0,0.0,0.0};
方法二:float a[]={ 0.0,0.0,0.0,0.0};
方法三:float a[4]= {0.0};
方法四: static float [4];
2 下列数组定义语句中,错误的是()
① char x[1]='a'; ②auto char x[1]={0};
③ static char x[l]; ④ char x[l];
【分析】显然答案①中给字符型数组赋初值的格式不对(不能直接赋予字符常量,必须用花括号括住),所以备选答案①是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 ①
3 用"冒泡排序法"对n个数据排序,需要进行n一1 步。其中第k步的任务是:自下而上,相邻两数比较,小者调上;该操作反复执行n-k次。现在假设有4个数据:4、l、3、2要排序,假定4为上、2为下,则利用"冒泡排序法"执行第2步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开始排序前的排列执行第1步后的排列执行第2步后的排列
4 1 1
1 4 2
3 2 4
2 3 3
【答案】 l、2、4、3
4 用"选择排序法"对n个数据排序,需要进行n-1步。其中第k步的任务是:在第k个数据到第n个数据中寻最小数,和第k个数据交换。现在假设有4个数据:4、1、3、2要排序,则利用"冒泡排序法"执行第2步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3 用"冒泡排序法"对n个数据排序,需要进行n一1 步。其中第k步的任务是:自下而上,相邻两数比较,小者调上;该操作反复执行n-k次。现在假设有4个数据:4、l、3、2要排序,假定4为上、2为下,则利用"冒泡排序法"执行第2步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开始排序前的排列执行第1步后的排列执行第2步后的排列
4 1 1
1 4 2
3 2 4
2 3 3
【答案】 l、2、4、3
4 用"选择排序法"对n个数据排序,需要进行n-1步。其中第k步的任务是:在第k个数据到第n个数据中寻最小数,和第k个数据交换。现在假设有4个数据:4、1、3、2要排序,则利用"冒泡排序法"执行第2步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开始排序前的排列为: 4 1 3 2
执行第1步后的排列为: 1 4 3 2
执行第2步后的排列为: 1 2 3 4
【答案】1、2、3、4
5 下列数组定义语句中,正确的是()
① int a[][]={1,2,3,4,5,6}; ② char a[2]「3]='a','b';
③ int a[][3]= {1,2,3,4,5,6}; ④ static int a[][]={{1,2,3},{4,5,6}};
【分析】C语言规定,二维数组定义时不允许省略第二维的长度,所以备选答案①④是错误的。C语言还规定,定义字符型数组时不允许直接使用"字符常量"的方式赋初值,所以备选答案②也是错误的。显然备选答案③符合题意。【答案】③
6 定义一个名为"s"的字符型数组,并且赋初值为字符串"123"的错误语句是()
①char s[]={‘1','2','3','\0 '}; ②char s「」={"123"};
③char s[]={"123\n"}; ④ char s[4]={'1','2','3'};
【分析】备选答案①中省略了数组长度,所以每个元素都赋了初值,共计4个元素,初值依次为'l'、'2'、'3'、'\0',最后一个元素的值为字符串结束标记,所以数组S中存放的是字符串
执行第1步后的排列为: 1 4 3 2
执行第2步后的排列为: 1 2 3 4
【答案】1、2、3、4
5 下列数组定义语句中,正确的是()
① int a[][]={1,2,3,4,5,6}; ② char a[2]「3]='a','b';
③ int a[][3]= {1,2,3,4,5,6}; ④ static int a[][]={{1,2,3},{4,5,6}};
【分析】C语言规定,二维数组定义时不允许省略第二维的长度,所以备选答案①④是错误的。C语言还规定,定义字符型数组时不允许直接使用"字符常量"的方式赋初值,所以备选答案②也是错误的。显然备选答案③符合题意。【答案】③
6 定义一个名为"s"的字符型数组,并且赋初值为字符串"123"的错误语句是()
①char s[]={‘1','2','3','\0 '}; ②char s「」={"123"};
③char s[]={"123\n"}; ④ char s[4]={'1','2','3'};
【分析】备选答案①中省略了数组长度,所以每个元素都赋了初值,共计4个元素,初值依次为'l'、'2'、'3'、'\0',最后一个元素的值为字符串结束标记,所以数组S中存放的是字符串
"123",该答案不符合题意(即正确的);备选答案③中直接赋予字符串作为初值所以数组s的长度为4,其中的初值是字符串"123",不符合题意(即正确的);备选答案③中也是给数组s赋予字符串的初值,但是字符串不是"123",而是"123\n",所以该答案符合题意(即错误的);显然答案④也不符合题意(即正确的)。下面来分析答案④为什么是正确的,该答案给出了数组长度为4,赋初值时仅给前3个元素赋予字符'1 '、 '2'、'3',第 4个元素没有赋初值,按照 C语言的规定,也有初值,且初值为空值, 对字符型数组来说,空值就是'\0',即字符率结束标记,所以数组S中存放的也是字符串" 123"。【答案】③
7 设有下列数据定义语句,则数组元素x[i]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int i= 3,x[4]={ 1,2,3};
【分析】由于i的初值为3,所以x[i]就是x[3]。由于数组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所以x[3]实际上是数组x的第4个元素。从定义语句中可以看出数组x的前3个元素的初值依次为1、2、3,第4个元素没有赋初值,其初值自动设为空值,对整型数组来说,空值是0,显然x[3」的值是0.【答案】0
8 设有下列数据定义语句,则 puts(&s[0][0])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 puts(s[0]〕
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
7 设有下列数据定义语句,则数组元素x[i]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int i= 3,x[4]={ 1,2,3};
【分析】由于i的初值为3,所以x[i]就是x[3]。由于数组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所以x[3]实际上是数组x的第4个元素。从定义语句中可以看出数组x的前3个元素的初值依次为1、2、3,第4个元素没有赋初值,其初值自动设为空值,对整型数组来说,空值是0,显然x[3」的值是0.【答案】0
8 设有下列数据定义语句,则 puts(&s[0][0])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 puts(s[0]〕
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
char s[4][5]={{'l','\0'},{"23"},"345","4\0"};
【分析】首先分析字符型数组s的初值,s的第1行中存放的字符串是"1"、第2行中存放的符串是"23"、第3行中存放的字符串是"345"、第4行中存放的字符串是"4"。puts()函数的功能是输出从"参数"处开始存放的字符串中有效字符。按照上的分析,第1个输出的结果是从"&S[0][0]"开始的字符串,这个地址对应的就是数s的第1行,所以输出结果为1;第2个输出的结果是从“s[]”开始的字符串,这个址对应的也是数组s的第1行,所以输出结果也为1。
【答案】 1
1
9 设有下列数据定义语句:
char a[4][10]={"11","22","33","44"};
则 puts(strcat(a[1],a[3]))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putS(strcpy(a[0],a[2]))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分析】字符数组a共有4行,每行存放一个字符串。这4行的首地址依次为:a[0]、a[1]、a[2]、a[3],从这4个地址开始存放的字符串依次为:"11"、"22"、"33"、"44"。strcat(a[1],a[3])函数调用的功能是将s[3]处的字符串连接到a[l]的字符串后面,所以执行该函数调用后
【分析】首先分析字符型数组s的初值,s的第1行中存放的字符串是"1"、第2行中存放的符串是"23"、第3行中存放的字符串是"345"、第4行中存放的字符串是"4"。puts()函数的功能是输出从"参数"处开始存放的字符串中有效字符。按照上的分析,第1个输出的结果是从"&S[0][0]"开始的字符串,这个地址对应的就是数s的第1行,所以输出结果为1;第2个输出的结果是从“s[]”开始的字符串,这个址对应的也是数组s的第1行,所以输出结果也为1。
【答案】 1
1
9 设有下列数据定义语句:
char a[4][10]={"11","22","33","44"};
则 puts(strcat(a[1],a[3]))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putS(strcpy(a[0],a[2]))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分析】字符数组a共有4行,每行存放一个字符串。这4行的首地址依次为:a[0]、a[1]、a[2]、a[3],从这4个地址开始存放的字符串依次为:"11"、"22"、"33"、"44"。strcat(a[1],a[3])函数调用的功能是将s[3]处的字符串连接到a[l]的字符串后面,所以执行该函数调用后
的a「l」处的字符串为"2244",而该函数的返回值就是a[1]的首地址,puts()函数的功能就是输出这个地址存放的字符串,由此,第1个输出的结果就是:2244。同样理由可以分析strcpy(a[0],a[2])的功能是将a[2]处的字符串("33")复制到a[0]处,返回a[0]的地址,puts()输出的就是a[0]处的字符串,结果为:33。
【答案】2244 33
【答案】2244 33
10 设有下列数据定义语句:
char str[2][10]={"abc","ABC"};
则printf("%d",strcmp(str[1],str[0]))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
printf("%d",strcmp(strlwr(str[1],str[0])),str[0]))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
【分析】字符型数组str中,从str[0]开始存放的字符串是"abc"、从str[l]开始存放的字符串是"ABC"。strcmp(str[l],str[0])是比较str[l]和str【0」处的两个字符串的大小,由于"ABC"是小于"abc"字符串长度函数c语言的,按照srrcmp函数的功能可知,返回值是一个小于0的整数,这是第1个空的答案。再来分析第2个空的答案,strlwr(str[l])函数的功能是将str[l]处的字符串中大写字母改为小写字母,其返回值是修改后字符串的地址。strcmp(stlwr(sir[1]),str[0]))函数的功能是比较str[l]和str[0]处的字符串,由于str[l]处的字符串已经改为小写字母
char str[2][10]={"abc","ABC"};
则printf("%d",strcmp(str[1],str[0]))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
printf("%d",strcmp(strlwr(str[1],str[0])),str[0]))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
【分析】字符型数组str中,从str[0]开始存放的字符串是"abc"、从str[l]开始存放的字符串是"ABC"。strcmp(str[l],str[0])是比较str[l]和str【0」处的两个字符串的大小,由于"ABC"是小于"abc"字符串长度函数c语言的,按照srrcmp函数的功能可知,返回值是一个小于0的整数,这是第1个空的答案。再来分析第2个空的答案,strlwr(str[l])函数的功能是将str[l]处的字符串中大写字母改为小写字母,其返回值是修改后字符串的地址。strcmp(stlwr(sir[1]),str[0]))函数的功能是比较str[l]和str[0]处的字符串,由于str[l]处的字符串已经改为小写字母
了,所以和 str[0]处的字符串完全相同,返回值是0,这就是第2个空的答案。
[答案]某个小于0的任意整数 0
11 下列程序的功能是读取10个实数,然后依次输出前l个实数和、前2个实数和、…、前9个实数和、前10个实数和。请填写程序中缺少的语句。
main()
{float f[10],X=0.0;
int i;
for(i=0;i<10;i++)
scanf(" % f", &f[i]);
for(i=1;i<=10;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intf("sum of NO %2d----%f\n",i,x);
}
}
【分析】浏览程序清单后,可以发现前一个次数型循环是输入 10个实数存入数组 f中。后一
[答案]某个小于0的任意整数 0
11 下列程序的功能是读取10个实数,然后依次输出前l个实数和、前2个实数和、…、前9个实数和、前10个实数和。请填写程序中缺少的语句。
main()
{float f[10],X=0.0;
int i;
for(i=0;i<10;i++)
scanf(" % f", &f[i]);
for(i=1;i<=10;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intf("sum of NO %2d----%f\n",i,x);
}
}
【分析】浏览程序清单后,可以发现前一个次数型循环是输入 10个实数存入数组 f中。后一
个次数型循环是计算前i个实数和并存入变量X中,然后再输出这个x的值。程序中所缺少的语句就是实现"计算前i个实数和并存入变量X中"的。当i等于1时,x要等于f[0]的值,即f[i-l]的值;当i等于2时,x要等于f[0] +f[l]的值,即f[0]+f[i-1」的值,此时f[0]的值已经计算并存入变量x中;当i等于3时,x要等于f[0]+f[1]+f[2]的值,即f[0]+f[1]+f[i-l]的值,此时f[0]+f[1]的值已经计算并存入变量x中;由此可以推出:前i个值的计算公式为:x=x+f[i-1],将这个表达式组成语句就是需要填写的内容。
【答案】 x=x+f[i-l]; 或 x+=f[i-l];
12 运行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① 111ll ②llll ③lll ④ 222
main()
{int a[]={1,2,3,4, 5 },i;
for( i=1;i< 5; i++)
printf("% 1d", a[i]- a[i一1]);
}
【分析】首先分析数组a各元素的值,由于是赋初值,很容易看出:a[0]= 1、a[1]=2…、a[
【答案】 x=x+f[i-l]; 或 x+=f[i-l];
12 运行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① 111ll ②llll ③lll ④ 222
main()
{int a[]={1,2,3,4, 5 },i;
for( i=1;i< 5; i++)
printf("% 1d", a[i]- a[i一1]);
}
【分析】首先分析数组a各元素的值,由于是赋初值,很容易看出:a[0]= 1、a[1]=2…、a[
4]=5。再分析次数型循环共计执行4次(i=1、i=2、i=3、i=4),每次输出1位整数;[i]-a[i-1],当i=1时,输出的是2-1=1;当i=2时,输出的是3-2=l;当i=3时,输出的是4-3=l;当i=4时,输出的是5-4=1。整个程序的输出结果是1111。
【答案】②
13 下列程序的功能是输入一个5行5列的实数矩阵,然后求出其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并且对调这两个数后,再输出,请填写程序中缺少的语句。
main()
{ float f[ 5][5],max, x;
int i,j,max_l,max_J,min_i,min_J;
for(i=0;i<5;i++)
for(j=0;j<5;j++)
{scanf("%f",&x);
f[i][j]=x;
}
max=min=f[0][0];
【答案】②
13 下列程序的功能是输入一个5行5列的实数矩阵,然后求出其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并且对调这两个数后,再输出,请填写程序中缺少的语句。
main()
{ float f[ 5][5],max, x;
int i,j,max_l,max_J,min_i,min_J;
for(i=0;i<5;i++)
for(j=0;j<5;j++)
{scanf("%f",&x);
f[i][j]=x;
}
max=min=f[0][0];
max_i=max_i=min_i=min_j= 0;
for(i= 0;i<5;i++)
for(j=0;j<5;j++)
{if(max<f[i][j])
max=f[i][j],max_i=i,max_j=j;
if(min>f[i][j])
___________________
}
f[max_i][max_j]=min;
f[min_i][min_j]=max;
for(i=0;i<5;i++)
{printf("\n");
for(j=0;j<5;j++)
printf("%8.2f",f[i][j]);
}
for(i= 0;i<5;i++)
for(j=0;j<5;j++)
{if(max<f[i][j])
max=f[i][j],max_i=i,max_j=j;
if(min>f[i][j])
___________________
}
f[max_i][max_j]=min;
f[min_i][min_j]=max;
for(i=0;i<5;i++)
{printf("\n");
for(j=0;j<5;j++)
printf("%8.2f",f[i][j]);
}
}
【分析】首先宏观上阅读程序,可以看出程序的基本结构是:用双重次数型循环读取5行5列矩阵的元素值存入二维数组f中;寻矩阵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交换最大数和最小数;输出交换后的矩阵元素值。需要填写的语句属于第2个部分。现在来仔细分析这个部分的程序。通常寻最大数(或最小数)的算法是首先假定最前面的数是最大数(或最小数),并记录该数及其在数组中的下标,然后依次处理所有元素,若当前处理的元素大于(小于)最大数(最小数),则重新记录新的最大数(最小数)及其下标。从本程序清单来看,的确是采用了这个算法,由于是同时求最大数和最小数,所以用max、max_i、max_j分别记录当前的最大数及其行列下标,用min、min_i、min_j分别记录当前的最小数及其行列下标。在二重循环的循环体中有两条单分支语句,前一个单分支语句的功能很清楚,判断当前的数组元素是否大于最大数,是则重新记录最大数及其行列下标(注意,这里是用一个逗号表达式完成三项赋值工作的)。循环体中的第2条单分支语句当然是求当前最小数的,由此分析,当条件成立(当前数组元素小于当前最小数)时,需要重新记录当前的最小数及其行列下标,所缺少的语句正是完成这项工作的,由于只能用一条语句完成三项赋值工作,所以必须使用远号表达式。对照该循环体的前一个单分支语句,很容易写出所缺少的语句。接下来阅读以后的程
【分析】首先宏观上阅读程序,可以看出程序的基本结构是:用双重次数型循环读取5行5列矩阵的元素值存入二维数组f中;寻矩阵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交换最大数和最小数;输出交换后的矩阵元素值。需要填写的语句属于第2个部分。现在来仔细分析这个部分的程序。通常寻最大数(或最小数)的算法是首先假定最前面的数是最大数(或最小数),并记录该数及其在数组中的下标,然后依次处理所有元素,若当前处理的元素大于(小于)最大数(最小数),则重新记录新的最大数(最小数)及其下标。从本程序清单来看,的确是采用了这个算法,由于是同时求最大数和最小数,所以用max、max_i、max_j分别记录当前的最大数及其行列下标,用min、min_i、min_j分别记录当前的最小数及其行列下标。在二重循环的循环体中有两条单分支语句,前一个单分支语句的功能很清楚,判断当前的数组元素是否大于最大数,是则重新记录最大数及其行列下标(注意,这里是用一个逗号表达式完成三项赋值工作的)。循环体中的第2条单分支语句当然是求当前最小数的,由此分析,当条件成立(当前数组元素小于当前最小数)时,需要重新记录当前的最小数及其行列下标,所缺少的语句正是完成这项工作的,由于只能用一条语句完成三项赋值工作,所以必须使用远号表达式。对照该循环体的前一个单分支语句,很容易写出所缺少的语句。接下来阅读以后的程
序,来验证所填写的语句。接下来的两条赋值语句正好完成了最大数和最小数的交换工作。前一个语句“f[max_i][max_j]= min;”是将到的最小数存入对应最大数的位置(max_i是最大数的行下标,max_i是最大数的列下标,f[max_i][max_j]就是最大数),类似的,后一个语句“f[min_i][min_j〕=max ;”是将到的最大数存入对应最小数的位置。
【答案】min=f[i][j],min_i=i,min_j=j;
14 阅读下列 程序,写出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
main()
{int al[]={1,3,6,7,100},a2[]={2,4,5,8,100},a[10],i,j,k;
i=j=0;
for(k=0;k<8;k++)
if(a1[i]<a2[j])
a[k]=a1[i++];
else
a[k]=a2[j++];
for (k= 0; k< 8; k++ )
【答案】min=f[i][j],min_i=i,min_j=j;
14 阅读下列 程序,写出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
main()
{int al[]={1,3,6,7,100},a2[]={2,4,5,8,100},a[10],i,j,k;
i=j=0;
for(k=0;k<8;k++)
if(a1[i]<a2[j])
a[k]=a1[i++];
else
a[k]=a2[j++];
for (k= 0; k< 8; k++ )
printf("%1d",a[k]);
}
【分析】程序开始用赋初值方式给数组al和a2的所有元素赋值。接下来是给变量 i、j清0,从后面的for循环中可以看出,变量i、j是作为一维数组的下标的,所以它们的初值是从0下标开始的。重点分析其后的次数型循环,共计循环8次,控制变量k的值依次为0、l、…、7,这个控制循环的变量k也是作为下标使用的。再分析循环体,这是一条双分支语句,控制条件是“a1[i]<a[j]”,即a1数组的第叶元素值小于a2数组的第j个元素值。这个条件成立时,执行的操作包括: al数组的第i个元素存入 a数组的第 k个元素中、同时 i加1,使得 a1[i]成为其后的元素;如果这个条件不成立(即a2数组的第 j个元素值小于或等于 al数组的第 i个元素值),执行的操作包括: a2数组的第j个元素在入a数组的第k个地素中、同时j加1,使得a2[j]成为其后的元素。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循环体的工作是将数组al和a2的当前元素中值小的元素复制到数组 a中,如果数组 al的元素被复制,则其下标后移一个位置,指向 al的新元素;如果数组a2的元素被复制,则其下标后移一个位置,指向a2的新元素。该循环执行8次,恰好把数组a1和数组a2中的各4个元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复制到数组a中。最后看看输出,是一个次数型循环语句,输出的结果是数组a中的8个元素值,而且输出格式为一位整数,
}
【分析】程序开始用赋初值方式给数组al和a2的所有元素赋值。接下来是给变量 i、j清0,从后面的for循环中可以看出,变量i、j是作为一维数组的下标的,所以它们的初值是从0下标开始的。重点分析其后的次数型循环,共计循环8次,控制变量k的值依次为0、l、…、7,这个控制循环的变量k也是作为下标使用的。再分析循环体,这是一条双分支语句,控制条件是“a1[i]<a[j]”,即a1数组的第叶元素值小于a2数组的第j个元素值。这个条件成立时,执行的操作包括: al数组的第i个元素存入 a数组的第 k个元素中、同时 i加1,使得 a1[i]成为其后的元素;如果这个条件不成立(即a2数组的第 j个元素值小于或等于 al数组的第 i个元素值),执行的操作包括: a2数组的第j个元素在入a数组的第k个地素中、同时j加1,使得a2[j]成为其后的元素。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循环体的工作是将数组al和a2的当前元素中值小的元素复制到数组 a中,如果数组 al的元素被复制,则其下标后移一个位置,指向 al的新元素;如果数组a2的元素被复制,则其下标后移一个位置,指向a2的新元素。该循环执行8次,恰好把数组a1和数组a2中的各4个元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复制到数组a中。最后看看输出,是一个次数型循环语句,输出的结果是数组a中的8个元素值,而且输出格式为一位整数,
结果当然是: 12345678。
请读者注意,由于原来的两个数组al和a2中的元素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合并后的数组a的元素也必然是从小到大的。这是一种排序的算法,称为"两路归并排序法"。但是,真正的两路归并排序法要考虑到某个数组的元素全部复制后,另一个数组中的剩余元素要全部复制。本程序中没有考虑这个"临界问题",而是采用了在两个数组的有效数据之后,放一个最大数的方法,并且知道归并后的数据总个数。【答案】 12345678
15 阅读下列程序,写出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
#include "string.h"
main()
{char s[3][20]={"2345","123456","2347"};
int i, k;
for( k= 0, i=1; i< 3; i++)
if((strcmp(s[k],s[i]))<0) k= i:
puts(s「k」);
}
请读者注意,由于原来的两个数组al和a2中的元素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合并后的数组a的元素也必然是从小到大的。这是一种排序的算法,称为"两路归并排序法"。但是,真正的两路归并排序法要考虑到某个数组的元素全部复制后,另一个数组中的剩余元素要全部复制。本程序中没有考虑这个"临界问题",而是采用了在两个数组的有效数据之后,放一个最大数的方法,并且知道归并后的数据总个数。【答案】 12345678
15 阅读下列程序,写出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
#include "string.h"
main()
{char s[3][20]={"2345","123456","2347"};
int i, k;
for( k= 0, i=1; i< 3; i++)
if((strcmp(s[k],s[i]))<0) k= i:
puts(s「k」);
}
【分析】该程序很简单,开始给二维字符型数组赋初值为3个字符串,通过一个次数型循环求得变量k的值,然后输出s[k]对应的字符串。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关键是循环语句执行后变量k的值等于多少?我们呵以用记录的方法来记录在循环中变量k的值。
执行循环语句,记录如下:
k=0,i=1,控制循环的条件"i< 3'成立,执行循环体的单分支语句,条件"(strcmp
(s[k],s[i]))<0"相当于"(strcmp("2345","123456"))<0",条件不成立,变量k值不变,i加1后继续循环;
k=0,i= 2,控制循环的条件"i< 3"成立,执行循环体的单分支语句,条件"(strcmp
(s[k],s[i]))<0"相当于"(strcmp("2345","2345"))<0",条件成立,执行k=i,k值为2,i加1后继续循环;
k=2,i=3,控制循环的条件"i<3"不成立,退出循环。
此时变量k值为2.
执行"puts(s[k]);"语句,输出的是s[2]处存放的 字符串:2347
显然该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在3个字符串中。寻最大字符串的
【答案】 2347
执行循环语句,记录如下:
k=0,i=1,控制循环的条件"i< 3'成立,执行循环体的单分支语句,条件"(strcmp
(s[k],s[i]))<0"相当于"(strcmp("2345","123456"))<0",条件不成立,变量k值不变,i加1后继续循环;
k=0,i= 2,控制循环的条件"i< 3"成立,执行循环体的单分支语句,条件"(strcmp
(s[k],s[i]))<0"相当于"(strcmp("2345","2345"))<0",条件成立,执行k=i,k值为2,i加1后继续循环;
k=2,i=3,控制循环的条件"i<3"不成立,退出循环。
此时变量k值为2.
执行"puts(s[k]);"语句,输出的是s[2]处存放的 字符串:2347
显然该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在3个字符串中。寻最大字符串的
【答案】 2347
16 阅读下列程序,写出程序的主要功能。
main()
{ int i, a[10], x, flag= 0;
for(i=0; i<10;i十十)
scanf("%d",& a 【i】);
scanf("%d",& X);
for(i=0;i<10;i十十)
if( x== a[i])
{ flag= i十1;
break;
}
if(flag== 0 )
printf("no found!\n");
else
printf("%d\n",flag);
main()
{ int i, a[10], x, flag= 0;
for(i=0; i<10;i十十)
scanf("%d",& a 【i】);
scanf("%d",& X);
for(i=0;i<10;i十十)
if( x== a[i])
{ flag= i十1;
break;
}
if(flag== 0 )
printf("no found!\n");
else
printf("%d\n",flag);
}
【分析】该程序属于比较简单的,开始定义整型数组a以及整型变量x、flag和i。下面的次数型循环是输入10个整数到数组a中,此时可以看出变量i是作为循环的控制变量使用的。接着输入一个整数到变量x中。接下来的次数型循环执行10次,这是标准的用单重次数型循环来依次处理一维数组元素的程序段,处理的内容是循环体中的单分支语句,即判断当前的数组元素是否等于变量x,是,则在变量师中记录 i+1后退出循环;否,则继续循环。由此可以分析出,这个流环足在数组a中寻x的,不到,则变社flag的值不会改变(注意动值为0);如果到,则lleq变量的值将等于i+l,其中的i是循环控制变量,也就是到的数组元素的下标,将其加 1后存入变量flag,所以此时的flag是对应数组元素的下标加 1的。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当i=0时,到的是数组元素a[0],此时flag为1,表示是数组的第1个元素,即在10个待查整数中的序号为 1;当 i= l时,到的是数组元素 a[1],此时 flag为2,表示是数组的第 2个元素,即在 10个待查整数中的序号为 2. 当 i=9时,到的是数组元素a[9],此时 flag为10,表示是数组的第1O个元素,即在10个待查整数中的序号为10.所以,到则flag的值为1、2、…、10;不到则为0。循环后面的输出恰好是按照flag的值分别处理到和不到的两种情况。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本程序的主要功能。
【分析】该程序属于比较简单的,开始定义整型数组a以及整型变量x、flag和i。下面的次数型循环是输入10个整数到数组a中,此时可以看出变量i是作为循环的控制变量使用的。接着输入一个整数到变量x中。接下来的次数型循环执行10次,这是标准的用单重次数型循环来依次处理一维数组元素的程序段,处理的内容是循环体中的单分支语句,即判断当前的数组元素是否等于变量x,是,则在变量师中记录 i+1后退出循环;否,则继续循环。由此可以分析出,这个流环足在数组a中寻x的,不到,则变社flag的值不会改变(注意动值为0);如果到,则lleq变量的值将等于i+l,其中的i是循环控制变量,也就是到的数组元素的下标,将其加 1后存入变量flag,所以此时的flag是对应数组元素的下标加 1的。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当i=0时,到的是数组元素a[0],此时flag为1,表示是数组的第1个元素,即在10个待查整数中的序号为 1;当 i= l时,到的是数组元素 a[1],此时 flag为2,表示是数组的第 2个元素,即在 10个待查整数中的序号为 2. 当 i=9时,到的是数组元素a[9],此时 flag为10,表示是数组的第1O个元素,即在10个待查整数中的序号为10.所以,到则flag的值为1、2、…、10;不到则为0。循环后面的输出恰好是按照flag的值分别处理到和不到的两种情况。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本程序的主要功能。
【答案】输入10个整数存入数组a,再输入一个整数x,在数组a中查x。到输出x在10个整数中的序号(从1开始),不到则输出"no found!"。
17 阅读下列程序,写出程序的主要功能。
main()
{ int i,sum= 0,a[ 10];
for(i=0;i<10;i++)
scanf("% d",&a[i]);
for(i=9;i>=0;i--)
if( a[i]% 7== 0)
{sum+=a[i];
printf("%d",a[i]);
}
printf("\"nsum=%d\n",sum);
}
【分析】这是标准的次数型循环结构。第1个循环是输入10个整数存入数组a中;第 2个循环
17 阅读下列程序,写出程序的主要功能。
main()
{ int i,sum= 0,a[ 10];
for(i=0;i<10;i++)
scanf("% d",&a[i]);
for(i=9;i>=0;i--)
if( a[i]% 7== 0)
{sum+=a[i];
printf("%d",a[i]);
}
printf("\"nsum=%d\n",sum);
}
【分析】这是标准的次数型循环结构。第1个循环是输入10个整数存入数组a中;第 2个循环
是从后向前的顺序依次处理一维数组的元素。具体的处理是体现在其循环体中,它是判断当前数是否满足条件“a[i]%7==0”,满足条件的元素则参加累加的计算,并输出满足条件的数组元素。退出循环后,再输出这些满足条件的数组元素之和。
程序功能的关键是搞清楚条件"a[i]%7== 0"的含义,其实很简单,这个条件就是"数组元素能被7整除"。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该程序的主要功能。
【答案】输入10个整数,按从后向前的顺序依次寻并输出其中能被7整除的所有整数以及能被7整除的这些整数的和。
18 编一个程序,计算并输出下列数列的前24项,每行输出4项。
数列第1项的值1
数列第2项的值2
数列第k项的值=第k-l项的值十第k-2项的值,当k为奇数时,
数列第k项的值=第k-l项的值一第k-2项的值,当k为偶数时。
【分析】求数列的前 24项可使用次数型循环结构,只要按照给出的公式计算并保存即可。按每行4个数据的格式输出一维数组中的数据是一个标准的次数型循环。
【答案】
程序功能的关键是搞清楚条件"a[i]%7== 0"的含义,其实很简单,这个条件就是"数组元素能被7整除"。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该程序的主要功能。
【答案】输入10个整数,按从后向前的顺序依次寻并输出其中能被7整除的所有整数以及能被7整除的这些整数的和。
18 编一个程序,计算并输出下列数列的前24项,每行输出4项。
数列第1项的值1
数列第2项的值2
数列第k项的值=第k-l项的值十第k-2项的值,当k为奇数时,
数列第k项的值=第k-l项的值一第k-2项的值,当k为偶数时。
【分析】求数列的前 24项可使用次数型循环结构,只要按照给出的公式计算并保存即可。按每行4个数据的格式输出一维数组中的数据是一个标准的次数型循环。
【答案】
void main()
{long int a[25]={0,1,2} ;
int i;
for(i=3;i<25;i++)
if( i% 2! == 0)
a[i]=a[i-l]+a[i-2];
else
a[i]=a[i一1]-a[i-2];
for (i= 1; i< 25; i++ )
{printf("%8ld",a[i]);
if(i%4==0)
printf("\n");
}
}
19 编一个程序,输入一个3X3的实数矩阵,求两个对角线元素中各自的最大值。
{long int a[25]={0,1,2} ;
int i;
for(i=3;i<25;i++)
if( i% 2! == 0)
a[i]=a[i-l]+a[i-2];
else
a[i]=a[i一1]-a[i-2];
for (i= 1; i< 25; i++ )
{printf("%8ld",a[i]);
if(i%4==0)
printf("\n");
}
}
19 编一个程序,输入一个3X3的实数矩阵,求两个对角线元素中各自的最大值。
【分析】用二重次数型循环解决矩阵的输入。用一重次数型循环求主对角线元素的最大数,用单分支结构求次主对角线元素中的最大数。
【答案】 main()
{ float s[3][3],max1,max2,x;
int i,j;
for(i=0;i<3 ;i++)
for(j=0;j<3;j++)
{ scanf("%f", &x);
s[i][j]=x;
}
max1=s[0][0];
for(i=1;i<3;i十十)
if(max1<s[i][i]) max1=s[i][i];
max2=s[0][2];
if(max2<s[1][1]) max2=s[1][1];
【答案】 main()
{ float s[3][3],max1,max2,x;
int i,j;
for(i=0;i<3 ;i++)
for(j=0;j<3;j++)
{ scanf("%f", &x);
s[i][j]=x;
}
max1=s[0][0];
for(i=1;i<3;i十十)
if(max1<s[i][i]) max1=s[i][i];
max2=s[0][2];
if(max2<s[1][1]) max2=s[1][1];
if(max2<s[2][0]) max2=s[2][0];
printf("max1=%f\n",max1);
printf("max2= %f \n",max2);
}
20 编一个程序,输入3个字符串(长度均不超过30)存入一个二维的字符型数组中,将第3个字符串连接到第2个字符率之后,然后再连接到第1个字符串之后,组成新的字符串存入一维的字符型数组中,然后输出该新的字符串(说明:本题不允许使用字符串连接函数)。
【分析】两个字符率的连接算法如下,第 1个字符串复制到某个字符数组中(注意不包括字符串结束标记),然后再将第2个字符串复制到字符数组中(注意包括字符率结束标记)。本题要求连接3个字符串,可以用次数为3的次数型循环来实现。
【答案】
printf("max1=%f\n",max1);
printf("max2= %f \n",max2);
}
20 编一个程序,输入3个字符串(长度均不超过30)存入一个二维的字符型数组中,将第3个字符串连接到第2个字符率之后,然后再连接到第1个字符串之后,组成新的字符串存入一维的字符型数组中,然后输出该新的字符串(说明:本题不允许使用字符串连接函数)。
【分析】两个字符率的连接算法如下,第 1个字符串复制到某个字符数组中(注意不包括字符串结束标记),然后再将第2个字符串复制到字符数组中(注意包括字符率结束标记)。本题要求连接3个字符串,可以用次数为3的次数型循环来实现。
【答案】
void main()
{ char s[9l],a[3][31];
int i, j, k;
{ char s[9l],a[3][31];
int i, j, k;
for(i=0;i<=2;i++)
gets(a[i]);
k=0;
for(i=0;i<=2;i++)
for(j=0;j<=30;j++)
if(a[i][j]=='\0') break;
else{
gets(a[i]);
k=0;
for(i=0;i<=2;i++)
for(j=0;j<=30;j++)
if(a[i][j]=='\0') break;
else{
s[k]=a[i][j];
k++;
}
s[k]='\0';
printf("% s", s)
k++;
}
s[k]='\0';
printf("% s", s)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