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工业机器人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来源:《天津教育·上》2022年第03期
        一、中职工业机器人课程开发背景
        (一)市场需求背景
        受制造业自动化改造需求影响,2020年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等主要国家工业机器人的年装机量合计占全球的72.9%以上。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达到144.9亿美元,其中亚洲销售额95.6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将恢复疫情之前的增速状态,销售额将有望突破176亿美元,其中亚洲仍将是最大的销售市场。
        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集中度CR5指标为41%,初步形成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唐山市等地为主导的机器人产业集,工业机器人方面人才需求日渐增加。
        (二)政府政策引导
        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服务于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从市场需求、全球发展大趋势和京津冀智能制造业发展情况来看,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要想得到良好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要解决直接服务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中等职业技能人才需求问题,就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承担起责任,根据地方发展规划和企业需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调整,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的开发。
        (三)中职工业机器人课程现状
        1.无教学标准可对接。
        2019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2019年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增补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但到目前为止,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还在研讨中,中职学校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均由各校根据自身情况一边探索一边建设。
        2.与企业需求不对接。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或者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方向)的人才培养多
数是将传统机电技术应用课程和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X证书课程(如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进行机械的叠加,不能在各个专业课程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学生知识、技能不系统,职业素养、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无法满足智能制造业及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
        3.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对接。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依据职业能力、按照企业用人需求分层划分并制定的,对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当前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存在一定差异,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考核无法融合,课程标准与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不对接,从课程内容到考核评价均未能与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要求对接。
        4.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对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能够更加系统的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对于中职阶段而言,可以向高等职业院校甚至职业教育本科院校输送优秀职教人才。但是,目前没有形成“中高本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内容不对接,导致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错位,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二、基于“岗课赛证纵横融通”的中职课程开发的逻辑依据
        (一)“岗课赛证”四元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面对如此大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规模,有必要搞清楚何为“岗、课、赛、证”,即企业岗位、学校课程、技能大赛、学历证书和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企业岗位既是逻辑起点也是具有检验性质的逻辑终点;学历证书和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规范和标准,具有通用性的指导作用,但是需要根据区域内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合理调整。从校级技能大赛到世界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综合职业素养都是比赛的重点,可以从成熟的世界技能大赛中学习先进的职业综合素养的评价机制,也可以通过校级技能大赛进行全员性的技能提升和人才选拔。学校课程不是狭义的单一课程科目,而是整体考虑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内容。
        (二)“岗课赛证纵横融通”的核心载体
        职业教育是为了职业的教育,职业岗位需求是真实存在而不是抽象的,职业教育的培养
目标就是结合区域内企业的具体需求,按照一定规范和标准,多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能力素质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必须条件,课程则是这个必须条件的核心载体。
        (三)基于“岗课赛证纵横融通”的课程开发的意义
        从就业导向角度看,需要积极服务于区域内企业,做好供给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工作;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角度看,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直接服务于区域内经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是做好“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基础。
        三、基于“岗课赛证纵横融通”的中职工业机器人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
        基于“岗课赛证纵横融通”的中职课程开发,在横向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中,可以将区域内企业需求、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和规范、技能大赛中的综合职业素养与中职课程有机结合;在纵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通过结合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级别的等级标准,配合企业职业生涯发展、不同层级技能大赛考核标准,按照螺旋上升方式,积极储备具有一定基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
编程课的作用和意义
        (一)职业能力分析及框架構建
        1.横向融合分析及构建。
        关于职业能力的分析,一方面是通过线下走访调研和线上对各招聘网站的调研,以部分企业的用工需求为例,进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另一方面需要梳理1+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初级证书的能力要求和标准规范,根据该证书初级等级要求,取得证书后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能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参数设定,手动操作工业机器人;能按照工艺要求熟练使用基本指令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示教编程,可以在相关工作岗位从事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工业机器人应用维护、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等工作。
        2.纵向贯通分析及构建。
        根据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方向)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以及职业教育本科的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自动化技术与应用专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等均属于装备制造大类中的自动化类。因此,考虑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我校属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业机
器人方向),与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存在大部分的交叉,所培养的人才一部分将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自动化类里面的中等技术技能人才,将来要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或职教本科的再深造和学习,因此有必要考虑到后续学习专业的课程衔接问题。
        (二)职业素养分析及框架构建
        根据全国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来看,职业素养占5分,从着装、工具及工具的摆放、工作台的卫生以及环保意识等七个方面进行职业素养的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考核,这对在工业机器人授课过程中进行素养考核给予了一定的参考。
        (三)模块化课程内容建设
        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和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能力要求,将技能大赛中的职业素养要求部分有机融入到每一个项目教学之中,通过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的研讨。目前我校课程体系框架的建设考虑了学历证书与X证书的互相补充以及企业的具体需求,采用模块化、一体化的方式。
        具体到课程内容建设上,可以采用具体项目逆向开发的方法,从最终需要完成的项目技
术能力要求逆向分析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然后以模块化方式设计具体的项目、任务,以此来填充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课程及对应的课程内容。
        (四)评价诊断分析及框架构建
        对于评价诊断而言,可以分多个层次、多种形式。横向融合评价方面,单一课程可以进行学习情境中完成情况的过程性评价与“素养+理论+实操”的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课程可以进行X证书的考核,以此检测模块化课程学习效果;技能方面可以进行校级技能大赛,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分层选拔。纵向贯通评价方面,可以通过调研本专业升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学习情况、考取X证书中级或者更高等级的情况、参加国家和市级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等来进行评价、分析。
        (吴淑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