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画出自然段。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二、教学课题: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按总—分—总的写法,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桂林山水的挂图或有关录象等。学生外出旅游拍的风景照。
五、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当放假的时候,家长会带我们外出旅游。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呀?(你去过的地方真多;哪些景深深地吸引了你?)
上课:同学们,你们去过很多地方,饱览了很多秀丽的风光。这节课,老师也要带领同学们到遥远的广西省去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想不想去?首先,咱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播放课件。wenku.baidu/view/e596c6e9102de2bd960588ac.html?st=1看了之后,有什么想说的?知道这是广西的哪里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想一想,应该怎样来读?再试试?
(二)整体感知,带入情境。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思考: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各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检查生字词:
在交流问题之前,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wenku.baidu/view/9e19f81e6bd97f192279e913.html?st=3
谁来说说,桂林的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桂林的又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感情:
过渡:同学们已经了解那么多的知识了,那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漓江水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展示给同学们,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课件出示要求)
⑴指名说感受。文中的哪句话深深地吸引了你,你觉着哪句话最美?来读给大家听吧。你为什么这么读呢?你觉得他有没有把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来?
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指名读。评价
同学们想一下,这么静的漓江水,我们都有些不忍心去打搅它了,谁来试试?
见过清澈见底的水吗?给你什么感觉?那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出示翡翠图片。wenku.baidu/view/e596c6e9102de2bd960588ac.html?st=1这就是无暇的翡翠,美不美?漓江的水就这么美。现在请女同学念,大家体会这种感情。
⑵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把漓江水写得这么美的?
⑶桂林的水如此的静、如此的清、如此的绿,难怪作者只能借助微波扩散出的道道水纹才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⑷学到这儿,老师有个问题,这一段是写漓江的水,为什么要在开头写“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A8%C0%BD%D7%B3%C0%AB%B5%C4%B4%F3%BA%A3&in=4229&cl=2&lm=-1&st=&pn=12&rn=1&di=70190596050&ln=1984&fr=&fm=hao123&fmq=133170368890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2&-1&di70190596050&objURLhttp%3A%2F%2Frelics.5d6d%2F19%2Fc5%2Fmy-home%2Fattachments%2Fmonth_0804%2F20080424_5452b98e3ca50dc2af90V0p2TuGlMwij.jpg&fromURLhttp%3A%2F%2Fmy-home.5d6d%2Fthread-1222-1-1.html&W1499&H1000&T13138&S196&TPjpg“水平如镜的西湖”? 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B%AE%C6%BD%C8%E7%BE%B5%B5%C4%CE%F7%BA%FE&in=7189&cl=2&lm=-1&st=&pn=4&rn=1&di=81574672395&ln=685&fr=&fm=hao123&fmq=1331703789984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4&-1&di81574672395&objURLhttp%3A%2F%2Fwww.51trp%2Fuploadphoto%2F1797%2Fphoto%2F1278388357.jpg&fromURLhttp%3A%2F%2Fwww.51trp%2Fimages-1-1576.html&W800&H525&T9348&S90&TPjpg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
(2)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江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网页设计html代码大全桂林(板书:静、清、绿)
(3)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四)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通过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自然段,看一看,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呢?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2.出示要求。(课件出示)
自学要求: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
读读: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
(扶放结合,注重学法的迁移。)
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各小组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示)
⑴感悟桂林山的奇、秀、险。奇:看图片,想说什么?
老师看到这奇特的桂林山,也忍不住想赞美一下了。谁能像老师一样来读给大家听。
哪些同学喜欢这一句,请一齐读。
⑵交流写作方法:从这段中,你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呢?
⑶回归中心:由此看来,不光漓江的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更是——甲天下呢。
同学们真会学习,能够悟到文字背后的知识,相信你们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对你的写作大有益处。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甲天下的水美,甲天下的山美,当甲天下的山水相融时,那又时一番怎样的美景呢?请同学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再次领略这迷人的桂林山水。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是的,桂林的山水美得就像一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长,所以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板书:美如画)
同学们,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呀,它用手中的画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
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桂林山水中结束我们的愉快之旅。
(六)看视频:让我们把这甲天下的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www.56/u15/v_NjY4MzYwMDQ.html
(七)布置作业。(自选两题)
1.摘录好词佳句:从课文中出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抄写下来。
2.描写风景名胜: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进行
具体地描写。
3.阅读课后第8页的小诗《浓碧》。
六、《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山水画和一篇文字优美的短文组成,课文抓住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指导学生学习时,不仅要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即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凭借情境,理解词句,训练语言
教学中,对漓江水“静”、“清”、“绿”这个排比句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并懂得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具体的,我采用比较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启发学生非说不可的问题,即“漓江的水真清啊!真静啊!真绿啊!”让学生讨论体会老师写的和书上写的哪种好呢?为什么?有的说:书上写的好,具体写出了漓江水清、水绿、水静。还有的说:书上
写得形象,作者用“无瑕的翡翠”来比喻漓江的水,使我们不但看到了漓江水的颜,还感觉到了水的光波。
二、启发引导,主动参与,培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地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去养成自己的良好素质。因此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导”,是引导学生从所学知识中去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我在教学《桂林山水》时一开始,就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都产生了想去饱览祖国名山秀水的愿望;这时我板书课题,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好吗?学生感到十分新奇,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三、指导方法,掌握钥匙,提高素质
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十分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看图,重点放在怎样观察上;学文,重点放在怎样理解上。学文时,先重点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利用这样的方法去分析、理解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这就使学生的读写基本功在训练中得到了巩固,提高了学生素质,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