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第23卷第3期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月
改革开放40年来是中国农村教育不断发展的40年,也是不断推进政策创新、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的40年。[1]改革开放初期(1982-1986),中共中
央连续五年发布了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了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指引。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推
收稿日期:
2020-09-16作者简介:赵学厅,男,贵州遵义人,成都市籍田中学教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研究;
杨晓平,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综述
——基于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
赵学厅1,杨晓平2
(1.成都市籍田中学,成都610222;2.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要:以近40年来70篇农村教育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对政策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有
如下发现:政策制定主体主要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教师是农村教育政策主要的对象主体,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是政策的主要内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策主要的价值取向。农村教育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各个阶段有不同侧重点。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我国农村教育政策体系内部缺乏平衡,应发展高质量、高层次教育;政策更迭的科学性需进一步加强,应注重政策体系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平衡;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待完善,农村教育应与统筹城乡发展相协调;政策的“农村本位”意识缺失,应以农村及人的发展为本。
关键词:Nvivo11.0质性分析;改革开放;农村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3583(2021)
-0136-05A Summary of China ’s Rural Education Polic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On the Basis of Nvivo11Qualitative Analysis Software
ZHAO Xue-ting 1,YANG Xiao-ping 2
(1.Chengdu Jitian Middle School,Chengdu 610222;2.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Zunyi Normal University,Zunyi563006,China )
Taking 70rural education policy documents in the past 40yea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software Nvivo11.0to analyze the content of the policy text.It is found that the main bodies of policy-making are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eachers are the main object of the rural education policy,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policy,and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re the main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policy.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policy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each of which has different emphasis.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balance within Chin-a's rural education policy system,and high-quality and high-level education should be developed;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policy change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an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balance between flexi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olicy system;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and rur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ordinated with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the lack of "rural standard"consciousness of policy should be based on rural and human develop-ment.
Nvivo11.0qualitative analysis;reform and opening up;rural education policy
第23卷第3期
2021年6月遵义师范学院学报vivo字体样式免费下载
Journal of Zunyi Normal University V ol.23,No.3Jun.2021
进解决“三农问题”。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农村教育政策也经历了更迭和创新。农村教育的发展对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以及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的作用。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文件十分庞杂,既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令、通知、办法、意见等文件,也包括各类指示性报告、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会议的重要文件等。本文使用网络搜集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以“农村教育”和“乡村教育”为关键词,限定检索年份为1978年至今,搜索正文或标题含有上述关键词的政策文件,共有801条结果。通过对标题和正文摘要的浏览以及内容相关性的检索,最终选取了70篇高效力等级的政策文件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表1是部分政策文件示例。
表1部分政策文件示例
本文主要借助了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对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首先,通读70篇政策文件,并查阅已有的农村教育政策综述,提取主题词汇;然后,在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中,用词频分析功能验证所提取的主题词汇,两相比较、归纳从而建立主题词汇的节点;然后,根据节点的相关性,将自由编码产生的自由节点进行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将同类节点进行合并得到树状节点;最后,根据最终的树状节点,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教育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布时间与颁布主体的分布
总体来看,高效力等级的政策文件多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发布的,其他部
政策
较少
上来
从本世
始,中央部门颁发了大量的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文件,尤其是“三农问题”提出后(2000年始),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国务院各部委也开始越发关注农村教育问题,积极介入农村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
图1政策发布时间与主体分布
(二)文件主题词汇的分布
在Nvivo11.0中进行政策文本的词频分析,通过完全匹配,选择显示15个最常见的词,并将词语最小长度分别设置为2和3,删除无意义词汇(如进一步、数字等)和过于宏观、宽
泛的
汇(教育、
等)
,最
形成
研究的
文本
的主题
词词语
云如
图2和图3所示。字体越大,说明该主题词的频次越高。从图2和图3来看,教师是农村教育政策主要的对象主体,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是政策的主要内容,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策主要的价值取向。
图2最小长度为2的图3最小长度为3的主题词词语云主题词词语云
1.教师作为主要政策对象主体
从图2可以看出,教师(频次为1626)是本文研究的优先关注对象。对教师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地位改善问题。其一,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其二,制定师范教育的发展规划,积极实施师范生免费
赵学厅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综述
137
第23卷第3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6月
教育;其三,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如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当教师等;其四,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其五,实行东西部对口
支援制度和组织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①提出必须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以极大的热情关心教师,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注意改善其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
2.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是政策重要内容
(1)义务教育在农村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作用
在义务教育(频次为1245)层面,政策关注点主要在管理体制、教学体制、内容、经费和学校建设问题。经费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总体来看,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义务教育经费是主要原则。中央提出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具体来看,教育费附加是经费筹集的重要来源。
在学校建设方面,中小学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布局和信息化建设是重点,这些内容均以“撤点并校”为背景。具体说来,一是撤销或关闭学校;二是把原来的学校变更为初小或教学点,在隶属关系上归邻近的完小或中心校管理。在后“撤点并校”时代,学校标准化建设仍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经。2012年以来,一系列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文件均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从教育配套设施、生活设施,到近年愈加重视的信息化建设,均是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点。
(2)职业教育在农村发展中的功能性作用
职业教育(频次为1476)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基础教育与从业衔接的必经环节,也是农村劳动者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3]职业教育的功能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办学目标上。其一,农科教结合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农村职业学校是农、科、教的结合点和交叉点,坚持农科教结合,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是其责无旁贷的任务。[4]其二,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6)提出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其三,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提出农科教各部门要统筹规划,建立职前与职后教育互相衔接,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村、林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一系列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性、规范性发展。
3.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策的价值取向
通过Nvivo11.0的文本搜索功能,在所有内部材料中(70篇政策文本)分别搜索“发展”(频次为3055)和“建设”(频次为2243)两个主题词,并将搜索拓展至“小范围临近区”,运行查询后得到参考点。从对参考点的分析来看,以“发展”为词根的参考点多与经济、产业、农业、教育等关键词联系,而“经济+发展”出现频率最高,为34.87%。一方面,农村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并将农村教育发展纳入其规划;另一方面,产教结合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建设”为词根的参考点多与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联系,农村教育状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创新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6]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农村教育政策的变迁
有研究者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6年到1984年,是教育改革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拨乱反正,恢复教育的正常秩序;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2002年,是教育改革逐步推进阶段。这一阶段以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为主线的教育改革全面启动;第三阶段从2003年至今,是教育改革深化阶段。[7]
1.1978-1984:扫盲教育、普及初等教育、调整中
①从《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2006)等政策中归纳。
138
等教育结构
“”结束后,我国农村教育处于拨乱反正之中。这一时期,导引农村教育恢复健康发展的教育政策既有国家宏观的教育政策,尤其是国家重新发布的有关基础教育的政策,又有国家专门针对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政策。[8]这一时期的政策以扫盲教育、普及初等教育和调整中等教育结构为重点。改革开放之初,国务院于1978年11月颁发了《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提出要做到“一堵、二扫、三提高”,①扫盲教育运动在农村大范围进行。农村职业教育成为农村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985-2002: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结构改革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教育进入科学管理和深入改革阶段。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劳动致富的需要是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进一步明确了国务院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2002)继续强化这一管理体制。上述政策对农村教育的管理权责进行了明确划分,科学性增强,即是说,教育与农业相互促进。
3.2003至今:推进农村教育的质量建设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农村教育的政策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9]农村教育仍是这一阶段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强调要统一思
想认识,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位置。2010年,教育部在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工作机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在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一)问题
1.政策体系内部缺乏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的农村教育政策指向农村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别以及综合性、协同性发展,也指向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与均衡发展。[9]政策体系虽趋于完善,但受制于实施可行性等因素的影响,制定过程中出现了系列问题,如对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政策体系内部的不平衡状态导致不同学段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2.政策更迭的科学性需进一步加强
已有政策缺乏对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研究和科学预测,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导向的作用性不明显,有的教育政策可操作性差,对各个地方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不足或预估不准确,过于原则化;有些教育政
策法规过于死板僵化,没有根据当下教育现实作出改变和调整;有些政策又时常在变化,上一个政策还未完全实施,新的政策就已接踵而至,使得政策的严肃性大打折扣。
3.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待完善
三教统筹、“绿证书”教育、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综合改革、在农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是农村教育政策封闭的产物,而前两者是典型。[10]以三教统筹为例,它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口号,其含义一般是指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相互配合,共同发展。[10]这在当时的农村教育矛盾重重、极度落后的现实下,起到了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推进农村教育的积极作用。但在新时期,城市教育飞速发展,若将农村的教育发展囿于农村的场域,过于强调城乡之间的差别,势必会造成城乡教育发展背离的负面影响。
4.政策的“农村本位”意识缺失
一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教育没有自身的发展标准。扶持、救助、攻坚、补偿等语言暗含了农村教育处于教育领域的弱势地位。这种价值判断在制定政策过程中显性地表现为,在农村教育落后于城镇教育的预设下,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向城镇教育
①一堵就是抓好普及小学五年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龄儿童入学,吸收十五岁以下的超龄儿童入
学;二扫就是要把十二周岁到四十五周岁的少年青年壮年中的文盲(85%以上)基本上扫除;三提高就是对已经脱盲的,要采取各种形式,组织他们继续学习,使他们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赵学厅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综述
139
第23卷第3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6月
看齐,以城镇教育发展模式为标杆,盲目追求农村教育发展的“城镇速度”。如本世纪初实行的“撤点并校”政策,政策初衷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1],但却忽视了就近入学原则和农村文化自身的功能及农村文化的建设。这体现了农村教育改革中“农村本位”意识的缺失。
(二)展望
1.发展高质量、高层次教育
新时期农村教育政策应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拓宽视野,加强对更高层次教育的关注,满足农村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的需要。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已取得较大进展的现实下,农村教育政策应将目光扩展到高中教育和成人教育,我国社会对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教育的追求体现了农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2.注重政策体系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平衡
教育政策法规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地方开展教育活动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依据。一方面,教育政策体系的稳定是教育中长期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同时,为保障政策实效,还应建立政策实施评价跟踪机制,对政策法规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予以反馈互动,保持其灵活性。
3.农村教育应与统筹城乡发展相协调
在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教育政策应走出封闭,在兼顾农村教育特和优势的同时,提高其全局性和发展性。农村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应超越农业生产及其发展,拓宽到多样化的产业,如旅游业、工业,为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奠定知识基础和文化基础。只有农村教育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相协调,农村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并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果才能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4.以农村及人的发展为本
在新时期中国特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在政策层面应建立农村教育自身的发展标准,探索本土适宜的农村教育发展模式。在保证农村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尊重农村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和农村的发展需求。在终身学习理念和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引下,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坚
持“人本位”和“农村本位”的发展取向,促进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个体的发展需求,促进个体有尊严、充满幸福感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谢重.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创新和未来走向[J].中
国农村教育,2017(10):10-15.
[2]蔡志良,孔令新.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
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114-119.
[3]王帮超.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发展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
学院学报,2007(6):17-18.
[4]任春荣.坚持农科教结合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一所
农村职业学校办学经验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1998(9):24-25.
[5]姜志维,王彦,马超丽.农村教育现状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影
响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5):4676-4678.
[6]王健.创新农村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J].内蒙古
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9-92.
[7]范文耀,王建.优先发展奠基未来——改革开放30年的中
国教育[J].教育研究,2008(8):3-14.
[8]张乐天.我国农村教育政策30年的演进与变迁[J].南京师大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0-85.
[9]张乐天.新世纪我国加强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回顾与反思
[J].复旦教育论坛,2010(3):9-12.
[10]袁桂林.农村教育政策的误区与建言[J].中国农村教育,
2010(2):10-13.
[11]梁鹤,祁占勇.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的价值诉求及其现实
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4(11):88-91.
(责任编辑:娄刚)
14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