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一、课前交流,脑筋急转弯
师: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看电影,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去了,这是为什么?
生答:因为是爷爷,爸爸,儿子3个人
师小结:爸爸在这里的身份重叠了。他既是爸爸又是儿子。(设计意图:通过“脑筋急转弯”这种学生感兴趣的引入方式,高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
师:小明的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不约而同的都买了一袋子水果。
爸爸买的:香蕉苹果桔子梨4种
妈妈买的:甜瓜苹果香蕉3种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采用这种学生熟悉或亲身经历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
(二)引入新课
1、引发认知冲突
师:爸爸妈妈一共买了几中水果?
生看表口算
生1:4+3=7(种)
师:你们同意吗?
生2:不同意。因为香蕉和苹果重复了,实际上只有5种。
三、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1、策略分析
师:刚才,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名单,才发现有2种水果重复了。可你们能一下子就看出是哪两种重复了吗?
师:那你们能想一个办法,也用两个圆圈表示,让别的同学一眼看出哪两种重复,甲袋子还是4种,乙袋子还是3种。
2、动手操作
3、探究方法
(1)选出几种不同方法的作品展示,说一说设计意图,你是怎么想的?
(2)预设作品:
甲袋子乙袋子
桔子苹果甜瓜苹果
香蕉梨香蕉
PPT演示韦恩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重新设计表格等活动,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构建的成就感。)
(3)比较感悟
师:看到这个图,你有什么发现?
师:这个图和之前的表格相比,哪个好?好在哪里?
生:很清楚。
师:哪部分很清楚?
生:中间的部分。
(3)认识韦恩图
师:这种图叫韦恩图。
PPT介绍韦恩图。
师:其实早在1881年一位英国的逻辑学家就发明了这样的图,于是我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图,叫做韦恩图。师:那么,你能看懂这张图吗?
PPT演示各部分,让学生根据涂区域正确表述各部分的意义。
总结:看来有些数量不仅可以用统计表、统计图、线段图表示,还可以用韦恩图表示。
4、掌握算法
师:根据韦恩图,你能列式计算出一共有多少种水果吗?(估计学生有以下几种方法:
(1)4+3=7
(2)2+2+1=5
师一一板书。并叫学生说说各算式的意义。
5、优化算法(第一种算法)
师:你觉得这几种方法哪种比较容易理解,说给同桌听一听。
网页设计html代码大全苹果香蕉梨(生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计算方法,并通过理解其算理,自主优化重叠问题的基本算式)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五、课堂总结,谈谈收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重叠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讲。
师: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重叠现象,课外可以自己观察、搜集重叠的内容,与同学交流。
《重叠问题》学情分析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就常常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等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在学习认识三角形等图形时,也常常把各种不同的三角形用一个圈圈起来表示。又如,学生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但是,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个集合图,而本节课所要用到的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基于此,我把知识的原点定位于两个独立的集合圈,没有采用教材例1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从两个并列的集合圈引发学生的探究,更符合学生的学情。
《重叠问题》教学效果分析
一是把“解决问题”作为整节课的教学线索。“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哈尔莫斯语),正是因为遵循了“课伊
始,问题出现,激起学习动机——课进行,问题发展,推动自主建构——课终了,问题又现,引发新的挑战”的教学思路,所以自始至终学生对数学学习都十分投入,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学习热情与数学智慧。
二是把“数学化”活动作为整节课的重点环节。与有的教师强调通过肢体活
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发学生的活动感悟不同,更注重数学层面思维活动的质量,因而课堂之上洋溢着浓浓的“数学味”。这对那些“花架子太多实效性不够”的数学课堂很有借鉴意义。
三是把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本节课十分重视发展学生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展示信息、表达信息能力,注意培养学生面对信息时所应具有的理性态度和科学习惯。让人尤为称道的是,这一切都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了一起,从而使韦恩图的教育功能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这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可谓弥足珍贵。
《重叠问题》教材分析
《重叠问题》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智慧广场”的内容。集合的知识体系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思想方法了,所以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例如在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
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而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如,把一堆图形分类,需要一定的标准,这种分类思想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所以集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但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集合圈。教学要使学生理解用直观图(集合圈)表示“重叠现象”的方法,了解到直观图各部分的意义,特别是重叠部分(交集)的意义,掌握根据直观图列式计算总数(两个集合的并集)的方法。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内容,思维力度较强,有一定的挑战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