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南 .
基于深度赏析的文本信息捕捉路径
——例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散文单元教学
雷有龙
内容摘要: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因其灵活的写法与丰富的内涵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读者的感悟,见仁见智。于学生而言,准确理解,深度赏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信息捕捉入手,联系写作背景思考,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挖掘隐含信息赏析,突现正面价值引领,让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是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深度赏析;文本信息;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路径
在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的中华文化长廊中,散文犹如一道奇丽的风景线,熠熠生辉。散文的精妙,正如杨朔所说:“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断片,迅速反映这个时代的侧影。”①如何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深度赏析,是语文教学探究的一个领域。虽教无定法,但学有规律。我以为从文本信息捕捉入手,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赏析,会带给学生探求的乐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思想启迪,形成关键能力。
一、巧联写作背景,厚植思维
优秀的作品总会表达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主题,这是作者创作的意图,也是作品得以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多少年了,我们依然会记得《荔枝蜜》诠释劳动创造甜美生活的道理,《雪浪花》讴歌劳动人民对新生活和社会的热爱,《记一辆纺车》激励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等等。如果将作品与时代联系起来加以揣摩,那么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理解就会深刻很多。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②这就是“知人论世”。教学中巧妙联系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关于作品创作的相关信息,对学生迅速把握作者写作意图,进而理解作品思想意义,是很有帮助的,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废墟的召唤》一文,是宗璞的一篇优秀散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而课文里特定的景物,就是被英法侵略者焚毁,变为废墟的圆明园。它召唤什么?教学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作者为什么要写圆明园的召唤?教学中需要学生作理性思考。
课文标题以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改革、期待新生的废墟,呼唤人们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号召人们在改造历史中尽每一个“我”的责任。这是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探究,可以逐步明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联时代背景,学生对课文理解会更加深刻。
回望历史,历历在目。1860年9月5日,3500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近30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150万件文物被掠夺,这座被法国作家雨果盛赞为“东方艺术奇迹”的世界名园一时化为废墟。重提这一段近代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奇耻大辱,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结
. 59 .
| 最小说·读写大视野
合这一历史实事,引导学生思考废墟召唤的内涵,思考时代赋予年轻一代的历史使命。作者拳拳爱国之心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众生、具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宗璞。不仅探究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够激发出学生的一腔爱国热情。
历史为什么是“凝固”的呢?一者圆明园被焚毁后,断壁残垣,荒凉破坏,百年如此,停滞不前,毫无变化。二者因当时的社会给作家们,尤其是给作者带来灾难。作家不能写作,等于生命停滞。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自己所经历的那一段历史的痛心。该文创作于1979年12月,当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中断了近20年的文代会也于1979年10月30日胜利召开,作者看到了祖国繁荣的希望,看到了文艺发展的亮光。穿插这一时代背景,理解“废墟的召唤”,就会更加明了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
二、紧扣关键语句,明晰行文路径
记得以前老师讲散文时,总以“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其特点。散文不象小说、戏剧、诗歌那样受到格式、格律的限制,它“自由灵活,短小精悍,反映社会生活迅速及时”③。一篇优秀的散文,总能出作者创作的思路,探寻到作者的心路历程。
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外,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从整体上理清作品的思路。这种能力的培养,聚焦于对作品关键语句进行知识性理解与意义上的重构。
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是反映时代的一篇力作,无论是主题思想还是写作技巧,都有独到之处。在组织教学时,抓住文章线索,沿着线索去赏析,能准确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写作的重点和中心。
从标题来看,“过”是线索,是体现作者行踪的关键字眼。那么作者是怎样“过”万重山的呢?他乘坐的是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课文哪些语句写作者“过”万重山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学生从寻关键的语句入手,答案,理思路。课文写作者游踪的语句有四处:
“船出了夔门……”
“我凭舷眺望……”
“我凭舷眺望……”
“船已经穿过三峡……”
作者乘船而下,仿佛进入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所描绘的诗意境界。这是作者安排的一条写作明线。该文没有象刘白羽先生的《长江三日》那样,描写三峡“奇、雄、险” 的景物,而是把重点放在“漫想”上,从历史到现实,再到未来。
作者把笔墨集中在“漫想”二字,“漫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也远矣。故寂然凝思,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④作者面对三峡奇景,思接古今,浮想联翩。他想到了什么呢?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想?“漫想”的展开,便是写作暗线。作者的思路如此展开: “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开展去……”(思路展开)
“再想下去……”(思路延伸)
“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思路扩展)
作者逐步展开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明知凶多吉少,生死难料,但他还是一往无前、果敢、坚毅、自信地去了。从这里引发联想,想到人类历史进程中更多的“第一个”:“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等等。新长征路上,难以数计的“第一个”,这些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行动,不怕失败,向人类未知领域不断前行,这难道不是一种首
创精神吗?这难道不是一种大胆开拓精神吗?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正是有了无数这样的人在推动吗?作者的漫想由地理意义上的“三峡”上升到了抽象意义上的“三峡”,即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种种阻碍,意境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深邃。
三、挖掘隐含信息,培养思辨能力
散文的阅读与欣赏,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探究其意境。何谓“意境”?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探寻散文的意境,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关于“审美发现与鉴赏”的要求。
文学作品与材料不同,它不会直接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罗列,而是采用艺术方法,含蓄委婉地加以表达。这需要挖掘课文中的隐含信息,细细品味,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品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升到新的高度。
《内蒙访古》是历史学家翦伯赞写的一篇游记散文,作者以访古为线索,精选了长城、古堡、青冢三处古迹,将地理环境、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机融合在一起。虽有景物的描写,但这不是课文的重点,也不是教学的重点。教
. 60 .
.
阅读指南 .
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如何从历史的角度,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就需要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背后出相关的信息,加以分析,形成正确判断,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这篇课文对赵武灵王修筑长城这一历史史事,是持肯定的态度,作品中也出现了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这一历史事实,但为什么历史上对这两个人物却有着不同的评价呢?
教师可以挖掘事件背后隐藏的信息,引导学生正确评析,利于提高学生认识的高度。长城是特殊背景下备战防御侵略的措施,虽然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甚至还牺牲了很多生命,但修筑它的出发点是为了长治久安,为了保护更多的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维护中原大地的和平环境,保护民族友好往来。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这一历史史事,看出发点,看产生的效果,看主流方向,这才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如果偏离这个方向,就有可能导致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甚至会犯“白骨精也有一种执着精神”的认识错误。
自古以来,凡改革就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越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这一命令,里面包含着几个方面的信息:一是改变了汉服祖传宽大的束缚;二是丢掉了笨重的战车;三是打败了反抗的贵族官僚;四是表现了越武灵王克服狭隘民族偏见的改革创新精神;五是传达了民族之间应和睦相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理念。联系事件背后的这些信息,细细想来,学生对“胡服骑射”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和理解,站在时代的高度,再去重温这段历史,会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
四、凸现正面意义,落实育人功能
文学是能“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的⑤。作家的价值观、道德准则会对读者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起作用。优秀的作品总会给人以启示,给人以精神上的力量。这是文学的审美教育效应。
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教学方向性的问题。如何从散文教学中挖掘道德资源,可以从课文中出正面的信息,融入先进的文化,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汪曾祺写的《胡同文化》是一篇小品文,作者以“老北京”的身份,饱含深情,写出了对北京胡同、四合院的留念。从独特的视角,以一种亲切的态度、冷静的笔触,写出了胡同文化的封闭给北京人带来的深刻影响。作者对北京人“忍”的性格描述,似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⑥的不满。而当我们探究到,这是因为长期封建统治下北京人逃脱不了的命运时,我们心底里更多的就不是“怒”人们“不争”了,而是迁“怒”于那个社会。如果把这点讲清,某种意义上就给让学生上了一次深刻的思政课。
当然,胡同和四合院作为北京民居的一个时代缩影。今天而言,是很珍贵的。当重新翻看到那些照片,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历史,自然会引发一丝丝伤感和怀念。然而,当我们将这一特定地域的特殊建筑置于
新时代这个大背景之下,当我们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当我们明白了历史将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向前推进的道理,我们难道不为这个时代快速发展而高兴吗?不为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而更加满怀信心和希望吗?我们的学生不应该记住历史,坚定地朝前走下去吗?悟到了这点,也就悟到了作品赋予的真正含义,感受到了作品产生的正面激励效应。我想,这种教育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如何从文本中捕捉到正面的信息,并利用这种正面的信息去教育、影响学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育人职责。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具有典型性,文学性、知识性、教育性是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教师不能注意了作品的文学性、知识性,而忽略了作品的教育性,要捕捉到文本中的正面信息,挖掘出作品的教育意义,让学生受到教育、鼓励、影响。这既是教育的需要,也是作品本身所赋予的深刻意义。
注释:
①舒其惠、汪华主编.新中国文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4月。
②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下。
字符串截取 sql③舒其惠、汪华主编.新中国文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4月。
④谌兆麟.中国古代文论概要[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9月。
⑤樊篱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1月。
⑥白冰编.鲁迅全集[M].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1月。
雷有龙:湖南汉寿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课堂教学方法。
. 61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