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黑不可杜绝但可避免
作者:张晓兰
来源:《中外会展》2008年第10
        会展业存在灯下黑
       
可以避免        目前会展业灯下黑的现象虽不是普遍现象,但却极具代表性,它是我国会展经济发展转型期所形成的一种必然现象,也是我国会展新体系构建的阶段性产物。它虽不可杜绝但可以避免,可以通过自身重新定位、挖掘产业和行业优势、创造品牌效应来摆脱灯下黑。之所以出现灯下黑的情况,在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李中闯教授看开,存在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在于:出现灯下黑可能受到周边会展相对发达城市的极化作用,也就是屋檐效应的影响,导致自身优势和信心缺失,本地会展企业不买本地账,而纷纷外出参展办展,导致本地无展可办或难以办展。比如北京市可能随便一个展览项目都会有展商感兴趣,而北京周边如河北一些城市就很难办展,原因就在于受到了北京城市强势的压制,根本不具备与其竞争的实力。
        而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在我国绝大多数省市还处于政府主导的会展经济模式,把举办展会当作政绩工程或形象工程,投入重金,只片面追求现场的红火热闹,没有与当地的行业实际和产业优势相结合,展会主题也是模仿或照搬其他城市的成熟展会,注重短时效果而忽视了长期效益,展会缺乏特,没有吸引力,这势必导致大量参展商逐渐被外埠同类成熟展会截流。二、一些会展业起步较早、在国内有些影响的城市出现吃老本的现象。过分注重在业内的地位和名气,关注能获得什么样级别的奖项和荣誉,而忽视了本地会展产业的内涵建设,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使会展业的发展出现停滞或滑坡,感觉就是表面热闹闹,实际乱糟糟。三、人才培养和使用的相关政策和机制落后,不注重专业会展人才的储备,导致本地培养出来的人才纷纷到外地发展,本地人才匮乏,形成会展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错位发展避开灯下黑
       
        展会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代表了市场的需求状态。以北京、天津两地为例,可看出中国会展业灯下黑之一斑。北京展会的主题大多代表北方消费市场,而非制造业。北京交通发达,在北方地区具有联络作用,南方制造业来北方销售,基本上会选择北京,而在天津办展,效果却没有那么理想。李中闯认为,这虽不是绝对,但说明在平等条件下,相对北京来说,天津不具备自己的办展优势。
        首先从城市级别来说,天津与北京不相上下,不存在从属关系,但北京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优势过于明显,对于展商来说,两地的参展的潜在价值不具有可比性的;从地域上看,北京和天津近在咫尺,北京就好比一个大屋沿罩在天津的上方,自然挡住了多数的雨水。
        应该说,近年来,天津会展经济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初步培养了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会展品牌,如:中国天津啤酒节、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展览会、汽车交易博览会等知名展会,会展经济已初具规模。从具体的展会来看,以中等规模的展会为主,少数知名的展会面积有稳步增长。
        可以看出,面对会展业1:9巨大的拉动效应,天津政府也在大力扶持当地展会,但是整体上来讲,天津展览业的总体规模较小,展馆使用效率不高,展览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那么,天津办展有发展前景吗?
        有关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的理由是,天津虽然是个不错的沿海城市,但它离北京太近,不到100公里,如果天津距北京500公里以外,情况会好很多。而且天津会展业发展较晚,现在都在创展会品牌,时间、机遇都被其他城市占去了。此外,天津缺乏会展业人才,展馆等配套设施跟进也较晚。
        “如果能倒退15年,天津若能依靠沿海的区域优势,配套的工业基础,再拥有几个好展厅,在市场上立足20来个好主题的区域性展会,还是有99%的可能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务人士认为。
        也有人认为,在航空领域天津有一定的基础和市场,发展这方面的展会有一定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天津比较适合发展会议、旅游经济,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应该看到,天津发展会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比如:1、天津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发展速度连续十余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物流设施完备,经济的活跃程度逐年提高;2、天津市会展业的发展受到了天津市委、
市政府的高度重视。3、办会成本低。目前天津展馆实际执行的场租(净地)大致在8元/平方米天,此外,展会的组织者在一般还能得到展馆在展览用电、水、清洁等费用上的优惠,并能够提供诸如物品租赁、搭建等专业化的展馆服务。此外,天津的宾馆、餐饮、交通等价格均处于国内较低水平。
        李中闯认为,天津并非没有机会翻身,而是需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特和产业优势,用田忌赛马原理,用自身独特的优势产业与北京抗衡,是有出路的。比如天津举办船舶工业展览水产行业展览的优势就是北京所不具备的。
        相对北京与天津的关系,广州与深圳的关系更耐人寻味,不但不存在灯下黑状况,反而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生意经。
        对此,李中闯认为,广州和深圳,虽然同属广东省,但两个城市的特征都非常明显,广州是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而深圳则是开放特区,经济发达,是一个门户城市,又与港澳关系密切。虽然城市行政级别不同,但各自的产业、行业优势都非常明显,即使地理位置上很近,却不存在哪一个更好的现象。展商不会说在广州展比在深圳展更有成效,只有展览内容和展览需求上的不同,不存在展览效果上的差距,各有各的代表性。
        此外,深圳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展会,自身又存在地理优势,以及诸多的产业优势,如:良好的产业布局,配套的设施,生产、销售、研发等齐全的产业链。
        而各自办展,也便意味着增加相互的竞争。目前,珠三角地区会展业竞争非常激烈,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中山、东莞都有展会,这些地区都依靠外向型经济,制造业发达,电子、家具展较强,但是也处于一个洗牌的阶段。
       
        暂时冰期得以浴火重生
       
        中国的会展业发展迅速,是基于我国整体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是会展理论研究的滞后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会展还处于一种粗放的状态,虽然其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但自身的成本消耗也非常大,民间资本的注入量还很小,综合产业优势还没有得到发挥。
        目前,很多的展会都是政府扶持的,按照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参展商并没有得利。此外,目前有些距离相近,主体类似的展会,虽然在表面上看,还能办起来,但是展会面积多大,展会有没有实效,参展商满意与否,专业观众组织的好与坏,这些都是个未知数。因此,展会需达到一定的规模,拥有良好的口碑,符合参展商地口味,才能长久地发展。而展会也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并且以适当的频率来举办。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还没有展览协调委员会,在全中国范围内按照行业、地区、生产线对展会进行分配、协调。因此也就导致了各地分兵把守,各自为战,然而,自由竞争的生存环境下,肯定会出现优胜劣汰的产业布局。
        由此,对于中国未来的会展业格局,有关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天下,看谁打得过谁。其中,有些疲劳而战的,估计会退出江湖。而一些符合观众口味,能给参展商提供切实服务并且口碑良好的展会能留下来。估计一个行业内留下几个展会,按地区、时间错开布展。慢慢的市场也便随着净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