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题 | 《小小魔术师——角及外观指令》 | 授课教师 | |
授课年级 | 六年级 | ||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3课内容,主要介绍的是角及外观指令的应用。教材以“小小魔术师”活动为例,以顺序结构编程为主,通过跟着做、动手做等活动呈现了角的导入及调整、造型的切换、角特效的设置等知识,全课涉及的内容颇多,可根据其类似特点加以归类,以点带面组织教学。角是Scratch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在认识Scratch窗口、编写对话指令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逻辑思
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之前已经学会了画图软件的使用、学会了编辑文字及用PPT制作多媒体课件,但还不会用编程软件制作交互性的动画作品等。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Scratch软件,会用“当绿旗被点击”控制指令和外观说话指令编写角说话脚本,会打开和保存Scratch作品,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文件夹中导入新角并调整大小。
(2)能导入角的不同造型。
(3)能使用切换造型、角特效指令编写程序脚本。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尝试、独立思考、互动交流等学习方式,掌握切换造型、外观特效等指令编写顺序结构程序脚本的方法与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小小魔术师”Scratch作品创作过程,提升学习Scratch编写动画程序的兴趣。
(2)在操作体验和互动交流过程中,树立敢于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角的导入与调整、造型导入及切换、角特效指令的运用。
难点: 角与造型的区别、切换造型。
五、教学策略
本课基于番禺区“研学后教”教学理念下,注重教学情境和小组合作学习环境的创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教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小小魔术师”为活动主题,创设神奇的魔术城堡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完成三个层次的研学任务掌握本节课的角和外观指令的使用方法。研学任务一“魔术之造型变变变”,
导入角和造型、编写脚本;研学任务二“魔术之颜变变变”,修改脚本,设置角的外观特效;研学任务三“创作百变酷猫”,拓展创作,学以致用。为此本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拓展——评价总结。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师生互动完成本课任务。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室、教学广播软件、微视频、小旗磁铁、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激趣导入 | 1.引言:“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了神奇的魔术城堡,想知道有什么神奇之处吗?瞧~!” 2.出示“小小魔术师”范例动画,请学生观察有什么神奇之处? 3.引言:“你们想当魔术师吗?” 4.【板书】小小魔术师——角及外观指令 | 认真倾听 看范例 认真思考 观察、回答 聆听、思考 | 以“小小魔术师”为主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范例,引导学生直观发现问题,从而引入课题。 |
问题引领 | 1.播放“魔术之造型变变变”范例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 (1)魔术的主角是谁? (2)主角有什么变化? 2.提问:在Scratch中完成这一作品要解决哪些问题? 3.归纳学生回答的问题: (1)如何在舞台中导入角? (2)如何切换角的造型? (3)如何改变角的颜大小等特效? …… | 观察、认真倾听 分析、思考问题 各抒己见 | 以“问题”为导向,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探究新知。 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明确作品需求,尝试思考可以实现这些需要的脚本命令和方法。 |
探究新知 | 任务一:魔术之造型变变变 1.播放微课进行范例教学。 2.布置任务一:打开“小小魔术师”半成品文件,编写“魔术之造型变变变”的程序脚本,程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要求: (1)导入木棉仔角并调整大小; (2)给角导入不同的造型; (3)给角配上说话内容; (4)切换说话的动作造型。 3.提示学法:参照微课、看书自学。 4.巡视,个别指导。 5.请学生代表上台示范导入角和造型的操作方法。 6.小结角及造型的导入与调整方法。 【板书】角及造型的导入与调整 7.出示个别错例,说明注意事项: (1)注意角大小、位置要适中。 (2)区别角及造型的异同。 (3)角和造型可删除或重新编辑。 8.根本学生操作小结造型的切换方法。 (1):外观指令,表示把角切换到指定的造型。 (2) :外观指令,表示从当前造型切换到下一个造型。 对应程序脚本如下图所示: | 观看微课 学习动画效果 观察分析范例 想一想设计思路 明确任务一要求 按步骤完成脚本的编写 参照微课,上机自学操作尝试完成任务一 完完成研学案 个 个别学生上台演示操作 观看、小结 聆听 小组针对错例讨论解决方案 小结、观看 聆听 | 引导学生理清设计思路,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完成任务一,突破本节课重点。 借助微课生动形象教学,让学生随时捕捉关键知识点,深化学习 针对典型错例重点讲解,预防学生下次重复犯错,突破难点。 通过小结梳理知识点,让学生理顺学习思路,把握好重难点 |
探究新知 | 任务二:魔术之颜变变变 1.出示范例,布置任务二:在任务一的基础上,编写“魔术之颜变变变”的程序脚本。实现木棉仔角的颜特效变化,如下图所示。 要求: (1)结合角即将变化的效果,配上说话内容。 (2)改变木棉仔的颜、大小特效。 2.指导学生自学微视频完成任务。 3.请个别学生上台示范编写程序脚本。 4.小结要点并板书: 外观指令,可用于设置颜、广角镜头、旋转、像素滤镜、马赛克、亮度、虚像等特效的变化。 | 观察、构思 明确任务二要求 自学微视频 尝试完成任务二 填写研学案 个别学生上台演示 观看、倾听 | 通过完成任务二,解决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测试程序的执行效果,发现程序不足,思考改进方法。 |
巩固拓展 | 终极任务:编写“百变酷猫” 的程序脚本。 要求:实现酷猫造型、颜、大小、虚像等方面的特效变化。(还可以再添加新的角并设置特效) 小学创意编程学什么巡视,个别指导;展示优秀创意作品。 | 构思自己的作品 填写研学案 实践创作 完成拓展任务 | 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养成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意识,领略成功的喜悦。 |
评价总结 | 1.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填写网上评价表。 2.老师根据板书总结。 | 上网完成研学评价表。 聆听与思考 |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归纳要点,强化记忆。 |
八、板书设计
小小魔术师——角及外观指令
一、角及造型的导入与调整
二、角特效的设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