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中国细⽯器的特征和它的传统、起源与分布
远古⼈类使⽤的打制⽯器,⼀般地说,在发展过程中是从⼤变⼩的;特别是从旧⽯器时代晚期起,在
世界范围内⼴泛地出现了被称为“细⽯器”的细⼩⽯器。细⽯器在亚洲、⾮洲、欧洲、北美洲和澳
⼤利亚的许多地⽅都发现过。
在欧洲发现的以“阿齐尔⼀塔德努⽡⽂化期(Ailzian⼀Tadreniosian)为代表,⽯器的特征主要是器
型为⼏何形—斜⽅形、不等边三⾓形和新⽉形等。当时的考古学家相信,这⼀⽂化盛⾏于旧⽯器
时代结束和新⽯器时代开始阶段,从⽽把这⼀⽂化时代称为“中⽯器时代”。
经过后来的发现证明,细⽯器的分布并⾮仅限于欧洲,在⾮洲以及亚洲西部、印度,直⾄澳⼤利亚都
有发现;⽽且也并⾮只限于所谓之“中⽯器时代”,实际上远在旧⽯器时代晚期即已出现,在南⾮(阿扎
尼亚)奥伦治河中游史密斯菲尔德⽂化第6期的细⽯器⽂化组合中含有玻璃珠,时代被认为距今或
为200多年前。
亚洲的细⽯器是本世纪⼆⼗年代⾸先在蒙古发现的,相继在我国的北部⼜有多次发现。当时我国
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论是帝国主义分⼦组成的团体还是个⼈都掠取了我国的⼤量标本,
其中有很⼤⼀部分是细⽯器材料。
世界上的细⽯器,有它们的共同特点,⽯器多很⼩,主要是⽤细⼩的⽯叶加⼯成的,⽬的⼜多是为了
镶嵌,即把细⽯器镶嵌在⾻、⾓或⽊柄上作为⽣产⼯具和武器。在巴勒斯坦的“中⽯器时代”发现有
镶细⽯器的⾓和⾻制的直把镰⼑柄;在丹麦的“中⽯器时代”发现有镶新⽉形⼑⽚的曲镰柄;在瑞典
的“中⽯器时代”发现有由细⽯器组成的倒刺和尖头的鱼叉,此外还有箭杆的前半段,并表⽰⽤树胶
固定细⽯器的尖头和倒刺的位置;现在澳⼤利亚当地⼈还⽤细⽯器镶嵌锯⼑。在我国,除多次发现
了为镶嵌细⽯器的⾻⼑把和⼔⾸的⾻把外,1973年在⽢肃省永昌县鸳鸯池的新⽯器时代的古墓
中还发现了仍然镶嵌着的细⽯叶的⾻⼑和⾻⼔⾸。这⼀发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证实了在我国
和相邻地区发现的细⽯器⽂化组合中细⼩⽯叶的确凿⽤途。
⽢肃永昌鸳鸯池新⽯器时代墓地57:2scraper
⽢肃永昌鸳鸯池新⽯器时代墓地24:14
细⽯器是随着复合⼯具的发展⽽发展起来的,没有时代更早的复合⼯具的发明,也就不可能有为镶
嵌使⽤的细⽯器出现,两者有很密切的继承关系。细⽯器虽然也是复合⼯具,但和最初的复合⼯具
有着⼗分明显的不同。最初的复合⼯具只是把⽯器捆绑在⽊柄上;⽽把⾻或⾓的柄刻出沟槽,把若
⼲的⼑⽚连接镶嵌到沟槽⾥,则是细⽯器⽂化的特点。
⼏何形的细⽯器,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以围绕地中海地区的发现物为最早,很可能起源于地中海地
带,因此可以把它称为“地中海细⽯器传统”。这⼀传统技术,向北传播到北欧,向南传播到南⾮;向东
传播,于距今10,000年前后到达印度北部,于5,000⼀3,000年前到达了澳⼤利亚。
世界上的细⽯器,虽然有着⼀定的共同性,甚⾄有些⽯器类型在所有的细⽯器组合中也基本上存
在。例如拇指盖状⼩刮削器、船底形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等,不仅在⼏何形细⽯器传统(即地
中海传统)中见到,在我国和相邻地区也经常发现。但由于空间和时间的不同,我国以及相邻地区的
细⽯器和⼏何形传统也保持着⼀定的区别。下⾯⾸先谈⼀谈中国细⽯器的特征。
⼀、中国细⽯器的特征
中国以及东亚、北亚和北美的细⽯器,总的来说属于同⼀传统。在这⼀传统的组合中,除了有与⼏
何形细⽯器类似的尖状器、雕刻器、刮削器、箭头等外,以长薄的⽯叶最为突出,可以说是这⼀传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何形器物,有相同的⽤途,都是镶嵌⽤的⼑⽚。
关于旧⽯器时代初期和中期的长⽯⽚(elongatedflake)曾有⼈解释为应具两侧平⾏到半平⾏的边
缘,它的长度⾄少⼤于宽度的两倍,横断⾯不是平凸的、三⾓形的、半三⾓形的,就是长⽅形的,常
常是不等四边形的,在背⾯或多或少的具有纵脊;在⽯叶(blade)的背⾯应有两个或更多的先前剥落
的⽯叶疤痕和同⽅向的同⼼波纹。
从我国及其相邻地区的细⽯器⽂化组合中发现有相当⼤的⽐例的⽯⽚,绝⼤部分是⽤锤状物直接
从台⾯上击落的,台⾯常常不修理,宽⼤于长的⽯⽚随处可见;有时也能见到两极⽯⽚和⽯核。在细
⽯器⽂化遗址中可以说⼏乎普遍都有各式各样刮削器、尖状器、⽯砧、雕刻器等存在,显然是⽤
直接⽅法从⽯核打落的⽯⽚加⼯成的。
⾄于细⽯器⽂化组合中的细⽯叶,⽤上边的定义来解释是不够的,⾸先应当说明的是,多是⽤间接⽅
法剥落;虽然断⾯呈平凸或三⾓形,背⾯有⼀个以上的纵脊,但宽和长之⽐,有的接近1/10,厚和长之⽐有的接近1/20,有的细⼩到不⾜⼀克重。
所见的⽯叶中,有许多截断了⼀头或两头,使⽯叶变短。截断⼀头或两头,并⾮偶然,因为⽤间接法从⽯核剥落的⽯叶两头向内⼸曲;截断的⽬的是为了作为⼑⽚使⽤,把它连接镶嵌在⾻把上使彼此接⼝平齐,减少间隙。有的⼑⽚有使⽤痕迹;有的⼀侧边缘有轻敲细击的痕迹,反⽽使刃⼝变钝,失去锋利。看来,这种加⼯后变钝的边缘并⾮使⽤的刃⼝,⽽是为了把这⼀缘镶嵌到⾻柄的沟槽之内使其稳固。
⽣产上述⽯叶的⽯核是值得研究的,因为从⽯核上可以了解到⽣产⽯叶的技术和程序。在我国的许多细⽯器⽂化遗址中,常见到的⽯核有盘状⽯核、多⾯体⽯核、两极⽯核、棱柱状⽯核、锥形⽯核(铅笔头形⽯核)、楔形⽯核和扇形⽯核(船形⽯核)等。前三种⽯核,在我国的旧⽯器时代遗址,特别是周⼝
店北京⼈遗址、许家窑遗址和峙峪遗址所常见;最重要的是后四种,⼏乎为我国及其相邻地区的细⽯器组合中所专有,⽽在⼏何形细⽯器组合中则很少见到。为此有必要对这些⽯核作⽐较详细的介绍。
梭柱状⽯核和锥形⽯核(Prismatic and conical cores):
1975年,我们参观了⿊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器⼚,有位⽼⼯⼈在解放前是制做烟袋嘴的,他特意为我们表演了这种⼿⼯艺的过程。这次表演使我对细⽯器的研究得到了很⼤的启发。
他先把⼀块玛瑙,⽤⼩铁锤打击成长条形,然后⽤⼤铁钳沿周围边缘咬啃,把长条的玛瑙制成圆柱状的荒坯,最后才琢磨成烟袋嘴;打击荒坯时,曾由玛瑙⽯块上剥落下碎块和碎⽚达150⽚之多。这使我相信拥有细⽯器技术的⼈们,在从棱柱状⽯核上剥落⽯叶之前,也必然先打制成荒坯(尽管他们使⽤的是不同性质的⼯具),然后再沿着被修理过的台⾯的周围边棱⽤间接法剥落⽯叶。
我这样说并⾮猜测,是可以到证据的。在袁复礼教授于1932年从宁夏回族⾃治区北部银根所采的细⽯器中,就有截去两头并沿着周⾝从不同的⽅向打成的柱状的黄⾊⽕⽯的荒坯;特别是它的⼀侧有⽤交互⽅法打击的边棱和烟袋嘴的荒坯相⽐也基本相同。
把⽯核的荒坯的两头都打击成台⾯,从两头剥落⽯叶,最后则成为棱柱状⽯核;如果从⼀头剥落⽯叶,最后则形成锥形⽯核。我们在银根的材料中,还见到横断⾯呈桃形、上⼤下⼩的⽯核,它的⼀侧
满布剥落⽯叶的疤痕,另⼀侧保留有交互敲击出来的垂直锐棱。这样的⽯核,过去也常常被称为“⽯核刮削器”(core-scraper),其实可称为“半锥形⽯核”(subconical core),因为从细⽯器⽂化遗址中还发现许多横断⾯呈三⾓形的⽯叶,背⾯具有交互打击痕迹纵脊,显然是从半锥形⽯核上剥落下来的垂直锐棱部分。
⽆论是棱柱状⽯核还是锥形⽯核,台⾯⼀般都被修理过。修理的⽬的,据我观察的结果,并⾮单纯的为了使台⾯平整,⽽更主要是使台⾯出现细碎的鳞⽚状疤痕,⽤间接法打制⽯叶则不致使中间物体(即棍棒状物)的尖头滑动,易于掌握。总之,棱柱状⽯核和锥形⽯核虽然在地区性上有⼀定的意义,⽽在技术上⼆者并没有什么区别。据我个⼈观察,除了上粗下细的荒坯,从粗端剥落⽯叶,必然形成锥形⽯核;即使是两端等⼤的⽯核荒坯,如果只从⼀端剥落⽯叶,最后也会形成锥形⽯核,因为剥落的⽯叶的尾端不仅都向内弯,⼀般也多较厚。
楔形⽯核和扇形⽯核(Wedge-shaped core and Fan-shaped or boat-shapedcore)
关于这两种⽯核,过去在名称使⽤上常常混为⼀谈,有时名为⼽壁⽯核或楔形⽯核,有时也称为扇形⽯核。为了说明⽅便起见,在此作了调整,⽤楔形⽯核和扇形⽯核来说明它们的性质。
这两种⽯核从本世纪⼆⼗年代起即引起⼈们注意,因为它们的代表性很强。后来有⼈把这样的⽯核作为东北亚和北美细⽯器⽂化联系的证据。关于它们的打制⽅法,也有⼈进⾏过种种推测,认为是把⼀
个从两⾯加⼯的椭圆形的⽯核,从⼀侧边截去⼀⽚,使它出现台⾯,然后再从⼀头沿着台⾯剥落⽯⽚。由于没有剥落过⽯叶的弧形边缘上仍保存着从两⾯加⼯痕迹,因⽽⼜被看成既是⽯核⼜是刮削器,也常常被称为“⽯核刮削器”。
最近我对上述⽯核进⾏了⽐较观察,发现华北地区的细⽯器⽂化组合中,常见有从两⾯加⼯的⾆形器物(从痕迹的长⽽浅来看,是经过⽤⽊棒或⾻棒精致地修理);并发现有很多这类⽯核是从⾆型器物改制⽽成的,因为有许多楔形⽯核恰为⾆形器物的1/2,⽽扇形⽯核恰为⾆形器物的1/4。
这也就是说,如果把⾆形器物从⼀⾯的中部截成两半,再把断⾯(A缘)修理成台⾯,然后从和台⾯相邻的⼀侧边缘挨次⽤间接法剥落⽯叶,即成“半楔形⽯核”;从两侧边缘挨剥落⽯叶,即成楔形⽯核。
扇形⽯核,据我个⼈见解,在技术上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认为如果把已截断的⾆形器物的⼀半,垂直地再从中间剖开,即把⾆形器物四分,把新的断⼝(B缘)修理成台⾯,然后从和台⾯正⾓相
交的⼀侧(即A缘)剥落⽯叶,即形成扇形⽯核。
⾄于⾆形器物,是否为了打击这类⽯核⽽特意加⼯的,还是利⽤使残了的⾆形器物?我个⼈的意见趋向于后者,因为⾆形器物的加⼯都⽐较精致,尺⼨厚薄虽然不尽相同,但周围边缘都具有锋利或⽐较锋利的刃⼝,可作为刮⼑使⽤。
⼆、细⽯器⽂化在我国的分布
细⽯器⽂化在我国分布得相当⼴泛,据我所知(包括已公布的和未公布的)在河北省、北京市、辽宁省、吉林省、⿊龙江省、⼭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宁夏回族⾃治区、⽢肃省、新疆维吾尔⾃治区、青海省、西藏地⽅、云南省等14个省、市、⾃治区和地⽅,或多或少都有细⽯器⽂化发现;最近在⼴东省南海县西樵⼭也有出露。
它们的分布的情况,就现有材料来说,在华北平原的最南界为河南许昌灵井(地理坐标东经113.58°,北纬34.1°);往北达到⿊龙江省的⼋⼤关(东经119.30°,北纬50°),在⿊龙江省最靠东部的地点是乌苏⾥江西岸绕河县附近(东经134.0°,北纬46.45°);往西达到新疆喀什市(东经76.0°,北纬39.25°);在西藏地⽅达到喜马拉雅⼭下的聂拉⽊县亚⾥村(东经约28.55°,北纬28.12°);在云南达到元谋县上那蚌村(东经101.58°,北纬25.38°)。
从细⽯器的地理分布,可以看出当时⼈们⽣活的⼤致轮廓。它们绝⼤多数都分布在沙漠草原或⾼⼭地带,平原地区则很少发现,这说明细⽯器⽂化时代的⼈们最初是过着以
狩猎为主,以采集为辅的经济⽣活。当旧⽯器时代结束转变到新⽯器时代,经济出现了巨⼤⾰命—从狩猎发展出畜牧业,从采集转变到农业。在中国北部的新⽯器时代,特别是在稍后的阶段⾥,⼴泛出现了细⽯器和农业⼯具—⽯锄、⽯斧等—混合⽂化,是亦农亦猎(还有驯养家畜)的标志。
根据现有的资料还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在旧⽯器时代晚期,正当末次冰期达到⾼峰的时候,冰雪侵占了北部⼴⼤地区(特别是⼭区),寒冷的⽓候迫使某些野兽南迁,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猎⼈为了追寻野兽也会向南移动。到了距今⼤约1万年前后,冰期结束,⽓候逐渐变为温暖,⾼纬度的冰雪融解,不仅使⼴⼤地区从冰雪中裸露出来,融化的冰⽔也会形成许多河流和湖泊,草⽊丛⽣,野兽和鱼增多,为渔猎提供了条件,当然有的猎⼈也必然向北迁移。例如在我国的内蒙古⾃治区的北部在象铺着彩⾊缤纷地毯般的辽阔⼤草原上,今天的居民虽然不多,⽽零散的细⽯器却发现不少。在蒙古也是如此,例如在南⼽壁省,平均每8公⾥才有1⼈;但从考古学上证实在新⽯器时代,居民的密度却⽐现在为⼤,在南⼽壁省达尔鄂博苏⽊的巴彦扎格(即沙巴拉克),当新⽯器时代的时候,那⾥的情况和今天相⽐已有很⼤的差别,因为从那⾥曾发现过⼤批细⽯器、陶⽚、动物遗⾻和炉灶残迹,还有保留良好的⽯器制造场。
⽬前,发现细⽯器最多的省份,据有关博物馆考古⼯作者统计是⿊龙江省和内蒙古,两地均发现有60处左右遗址(距离较近⽽性质相同的地点都作为⼀处看待,如果按点计算,仅⿊龙江省嫩江流域就有上百个点);其次是吉林省(约有40处)、宁夏、⽢肃、新疆、河北、⼭西、陕西……等地。
在我国所发现的海拔最⾼的细⽯器地点有两处,⼀处是西藏地⽅⿊河附近(东经92.0°,北纬
31.27°);另⼀处即西藏聂拉⽊县亚⾥村,两处海拔均为4300⽶。在这样⾼的地点有细⽯器发现,除了把它们看作是当时猎⼈的临时宿营地之外,还应从地质⾓度考虑全新世地壳上升的幅度。
关于我国的细⽯器技术是在何时结束和失传的问题,过去很少有⼈讨论。在⿊龙江省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完⼯附近的汉墓中即发现有⽤细⽯器技术制造的圆盘状刮削器和⽯镞等;据说,在达番湖(呼伦池)北岸⽊图纳亚河东岸的东汉时期的鲜卑墓中也曾发现过⽤同样技术制作⽯锨。1975年我们在辽宁省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好鲁库种⽺场区域内发现有两处具有细⽯器成分的地点,⼀处是墓葬,⼀处是居住遗址,两处都有辽代(公元916⼀1125年)陶⽚共存—这是⽬前在我国所见到的最晚的具有细⽯器成分的地点。
三、东亚、北亚和北美的细⽯器的起源与分布
虽然有的作者根据扇形⽯核作过亚传统的划分,但还未见有谁否定东亚、北亚和北美的细⽯器属于同⼀传统。可是对于这⼀传统的细⽯器起源的说法则是各式各样的。德⽇进和马林杰
(J.Maringer)等⼈认为我国北部的细⽯器⽂化起源于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带,⾸先进⼊蒙古的沙巴拉克(Sabarak)或我国的东北部,然后向南分布;莫兰(V.J. Morlan)认为可能是由⼀种欧洲⼈(奥瑞纳⽂化期)导出西伯利亚的细⽯器⼯业;莫查诺夫(Y.A.Mochanov)认为可能是中国的中部;奥克拉德尼克夫(A.P.okladinkvo)根据在蒙古莫⼒特⼭⼝(Molytyanm)发现的发展程序,发表了认为是⼟著起源的证据;史密斯同意后⼀说法,认为奥克拉德尼克夫的主张是合适的,特别是把旧⽯器时代晚期全华北、蒙古和南西伯利亚看作是社会⽂化独⽴发展的辽阔地的话。
当我们研究⼭西省朔县峙峪⽂化(据碳14测定距今为28,135±1330年)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个问题
的解决取决于在亚洲地区的更新世晚期的⽯器⽂化中到发达的细⽯器技术的萌芽和组成细⽯器⽂化的⽯器的原始类型”。在同⼀论⽂中,根据华北各地的发现,把华北的旧⽯器时代⽂化分为两⼤系统,⼀个是“巨河⼀丁村系”(或称“⼤⽯⽚砍折器⼀三棱⼤尖状器传统”,属于这个传统的⽂化有陕西蓝⽥县公王岭蓝⽥⼈⽂化、⼭西丙城匿河⽂化、⼭西襄汾县丁村⽂化,最后发展到⼭西怀仁县鹅⽑⼝⽂化;另⼀个是“周⼝店第1地点(北京⼈遗址)⼀峙峪系”(简称“第1地点⼀峙峪系,’(或称“船底形刮削器⼀雕刻器传统”),属于这⼀传统的⽂化有周⼝店北京⼈⽂化明、⼭西阳⾼县许家窑⽂化、⼭西朔县峙峪⽂化、河南安阳⼩南海⽂化,最后发展成为“中⽯器时代”以及再晚的细⽯器⽂化。由于这个传统的古⽼地点都集中在华北地带,因此使我们相信它起源于华北地区。
我们之所以把这⼀传统的细⽯器追溯到北京⼈⽂化,是因为在⽯器的组合中不仅有⼤量的细⼩的⽯器存在,⽽且有许多类型—如两极⽯核和⽯⽚、各种⼩型尖状器、各式各样的刮削器(包括船底形刮削器)和雕刻器等,在许家窑⽂化、峙峪⽂化和以后的细⽯器⽂化组合中也都存在。在“匿河⼀丁村系”中,虽然也有⼩型器物发现,但⽆论是在⽐例上和在类型的⼀致性上都不能和“第1地点⼀峙峪系”的相⽐。
虽然可以把这⼀传统的细⽯器的起源,追溯到北京⼈时期,但和“中⽯器时代”及其以后的细⽯器⽂化最接近的是峙峪⽂化。在峙峪⽂化的组合中不仅见到有在细⽯器⽂化中普遍存在的⽯锨、拇指盖状刮削
器(圆盘状⼩刮削器)等,还有扇形⽯核。峙峪的扇形⽯核,虽然没有“中⽯器时代”及其以后的细⽯器⽂化中的典型,但已初具规模;⽽且,1975年我们在辽宁省昭乌达盟林西锅撑⼭新⽯器时代的细⽯器⽂化遗址中也见到过同样的⽯核。此外,在峙峪⽂化遗址中还见到代表细⽯器⽂化特征的长⽯叶,有的两侧呈平⾏或半平⾏,有的呈梭形、断⾯有的平凸呈梯形,有的呈三⾓形;长和宽之⽐约为3:1,长和厚之⽐约为10:l。象这样的⽯叶在新⽯器时代细⽯器⽂化组合中也普遍存在。峙峪遗址的⽯叶,从台⾯的细⼩、打击泡(即半锥体)圆⽽凸来看,可以认为是⽤间接法剥落的—到⽬前为⽌,这是在我国所见到的最早的⽤间接法剥落的⽯叶。
根据最近的调查的结果来看,细⽯器向北分布的途径可能是从我国的宁夏、内蒙古经过蒙古和我国的东北部分布到西伯利亚的,最后通过⽩令海峡分布到北美。在宁夏、内蒙和⿊龙江省的北部地区都发现了不少的细⽯器⽂化地点。不过绝⼤部分的材料都暴露于地表,有的地点仅有细⽯器⽂化发现,有的和陶⽚与磨光⽯器混合在⼀起。在我国的东北部既有地层⼜有化⽯根据,可以看作旧⽯器时代晚期后⼀阶段的遗址有辽宁省陵源县西⼋间房;⿊龙江省扎责诺尔遗址的时代也较早,⽤碳14测定地层内的树⽊距今为11,460±230年。
在东西伯利亚,虽然报导了⼀些据说是属于旧⽯器时代晚期的材料,但提供的证据不⾜,因为有的是根据器型、技术的粗细、⽯锈的厚薄和有⽆陶器等现象来估计,或者是和⽇本已⽤碳14测定出年龄的材料对⽐的。经过碳14测定并具有细⽯器成分的有阿尔丹河右岸的维克尼⼀图伊特斯卡亚(Verkhne—
Troitskaia)地点,距今为15,300±150年,但知道得材料太少,只有1件扇形⽯核和⼑形刮削器;还有印迪吉尔卡(Indigirka)盆地的⽐⾥勒克(Berelekh)地点(位置在北纬70°,这是世界上最靠北的⼀个地点),经碳14测定距今为11,830±110年或12,240±160年。总之,从贝加尔湖往东直到⽩令海峡,到现在为⽌还未发现超过距今18,000年的材料,蒙古也没有;因此细⽯器⽂化既不可能来⾃于欧洲,也不可能起源于贝加尔湖地区和蒙古。根据我们的研究与此种说法恰恰相反,⽽是起源于华北。关于此种⽂化分布到美洲的时间,我同意这样的看法:⼤致在距今10,000年前这个传统的细⽯器已渡过⽩令海峡陆桥达到阿拉斯加的西北部;⾄少说占据亚北极美洲的西北部的费尔班克斯⼀海莱湖(Fairbanks—Healy Lake)地区⼤致是距今11,000年,并且随着威斯康星冰川的退缩到达加拿⼤的不列颠哥伦⽐亚⼤约是在距今9,000年。
⽇本的细⽯器⽂化⽆疑地是从亚洲⼤陆传播过去的,传播的途经可能有两条主要通路,⼀条是通过鞋粗海峡到达库页岛,然后向南分布;⼀条是从堪察加半岛经千岛岛向南分布。因为细⽯器在我国从华北向东北部的分布⾯,愈往北也愈⼴、愈靠东。到⽬前为⽌,在河北省发现的材料只限于东经118°以西;在辽宁省只限于东经123°以西,在吉林省是在126°以西,在⿊龙江省北纬46°以南分布到126°以西,在北纬48°则分布到了东经133.15°。当然,朝鲜半岛可能也是⼀条途径。
从华北向西分布的途径是,经过河西⾛廊分布到新疆,在天⼭北路和南路都有细⽯器⽂化遗存发现,往西达到喀什市。其实往西分布得还很远,在苏联的阿什哈德附近的沙地⾥,在乌斯秋尔特⾼原上,
在乌兹博依和其它地区采集许多与青铜时代陶器共存的细⽯器,⽽在所有的细⽯器遗址上,都发现有棱柱状⽯核和圆锥形⽯核,并且在绝⼤多数的哈萨克斯坦遗址中,根本没有⼏何形⼯具。
可能是在向西分布的过程中,⼤概是沿着黄河上游也向南传播,因为在青藏⾼原的⿊河留下了属于这⼀传统的细⽯器材料,往南⼀直分布到喜马拉雅⼭下的聂拉⽊县。向南传播的过程中⼜向东传播到云南,最后还可能分布到⼴东。
(原⽂刊载于《古脊椎动物与古⼈类》1978年第2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