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ython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金课”建设探讨
作者:宋晓强 林研 王开田
来源:《农业科技与装备》2022年第03期
        摘要:“金课”建设一直是近年来高校教学关注的热点。针对python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增加课程思政元素,回归育人本质,实现价值引导,并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智慧课堂”教学形式给学生设计“微课”,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目标。
        关键词:python;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金课;智慧课堂;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TP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2)03-0088-02
        “金课”是指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和深度,能够切实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课程。如何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以高校python课程为例,以打造“金课”为目标,通过深化高校课堂教學改革,探索适应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方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责任感,使学生回归到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供教育教学水平。
        1 python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python课程教学方法一般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感受,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随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和理念进行学习,未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比较单一。尽管目前已经开始重视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相互融合,但尚未形成互动频繁、讨论积极的课堂环境,案例式、启发式、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3) 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对学生全过程进行评价。目前,课程考核分为平时与期末两部分,平时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实验质量,期末考核的内容主要通过上机考试完成。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平时激励与促进不足,未能使学生达到全过程学习的良好状态。
        4)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联系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实际产出。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相关专业竞赛等方面展现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足,没有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5) 课程思政改革需在教学内容融合上精雕细琢。目前,课程思政案例选择及在与课程内容融合上还没有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需要继续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理论及具体实施方法。
        2 基于python课程教学的“金课”模式探索
        2.1 课程内容设计建设
        “金课”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以当代计算机发展热点为核心,因此,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应增加大数据挖掘、网络爬虫、人工智能等多个热点知识的学习,让大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机常用技能,还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还可利用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案例,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建立计算思维打下基础。
        2.2 教学方法创新
        1) 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开展,主要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价值观,对学生的人格品质进行塑造。同时,在课程中引入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等内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涉及多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授课、课堂讨论、上机实验、课后作业等形式。
        2) 在理论教学案例设计方面,要让学生明晰大数据、网络爬虫、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编程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场景。在实验案例设计方面,可考虑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平台及实际操作需求引入教学当中,通过实操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专业实践能力。
        3) 使用慕课堂、雨课堂、 QQ课堂等教学工具进行阶段测试,应注重过程考核,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又可提醒学生注重学习的连续性和持久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2.3 跨学科应用
        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进行广泛调研,计算机公共课教师也要与专业课教师经常沟通,以便了解每个专业学科对计算机知识的不同需求,进而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即使不增加新的计算机课程,也可设计一些关于某个专业的例题,以达到“工农信”融合的目的。通过计算机知识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让大学生明晰他们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是解决专业问题的有效工具,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性。此外,新技术不断推动传统学科的交叉融合,某一学科的发展往往需要利用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进行跨学科综合回应,这对信息、数据、资源、代码、文献、设备的公开、获取、共享提出了挑战。作为回应,代表“自由、开放、合作、共享”理念的开放科学应运而生。开放科学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具协作性、透明性和高效性,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3 以课程思政视域为重点的“金课”建设路径
        在制定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培养目标时,应全面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元素。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知识素养之外,还要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专业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3.1 精心设计教学案例
        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由于python语言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很难有时间让同学们接触到python语言在新农科、新工科领域应用的实际案例。因此,应从教学内容上加入与新工科、新农科相关的实际应用实例,让同学们体会到所学内容的重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开拓其知识领域。
        3.2 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
        目前,大多涉农高校虽以农业相关专业为主,但工科专业也有很大比重,因此,农科院校有必要深度融合“工+农+信”等课程资源,打造具有“新工+新农”特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以提高专业课程前沿性和创新性为目标的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金课”。另外,还要加强“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等拓展课程资源建设,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专业素养。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要以信息学院为平台,通过农科院校各专业优势资源融合,不断扩展学科知识面,让工科学生了解农情,让农科学生了解工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同时,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学生强农兴农的意识和能力。
        4 利用智慧課堂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python 爬虫教学        “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组织研发的混合式智慧教学工具。课程组成员利用SPOC+“雨课堂”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景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大大减少学生期末突击学习现象的发生,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具体过程:课前,教师利用“雨课堂”每周定期下发重点预习资料,并在每次线下课程开始前进行短时间限时学习效果测试,教师对测试结果加以分析后及时调整授课进度。课中,开展考勤、提问、师生交流讨论等活动,调动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再沉迷于手机等其他活动。课后,根据学生课中反应补充重点学习资料,定期进行阶段性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完善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可持续改进的闭环。
        参考文献
        [1] 张丽,刘梅.农科高校“金课”开发中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探索——以专业必修课“植物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1(4):93-97.
        [2] 薛金林,戴青华,姚雪霞.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分析与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9(2):15-19.
        [3] 孙小祥,邢焰,邹洪涛.“课程思政"视域下对打造“金课”的认识与思考.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3):6-68.
        [4] 杨慧,郑煜焱,杨强,等.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3):89-90.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olden Course" Based on Python
        Advanced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SONG Xiaoqiang, LIN Yan, WANG Kaitian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