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无锡高新区营商环境改善研究
作者:吕佳 杜巍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2年第32期
        摘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也出现了复苏的趋向,中国率先步入“后疫情时代”,并成为疫情后第一个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但国际形势仍然复杂,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后疫情时代”下中国营商环境受到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无锡高新区的实际情况,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文章对营商环境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析研究,提出“后疫情时代”无锡高新区营商环境优化的策略,进而帮助当地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带动地方经济不断发展。
        关键词:无锡高新区;后疫情时代;营商环境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经济上将新冠肺炎疫情定性为2020年“大隔离”的经济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强大冲击,“大隔离”造成的断航等首先影响的是旅游业,对旅游业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如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国,2020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8%、-5%、-8.2%、-9.9%和-11%;因为“大隔离”造成的停工停产,对制造业占比较高的国家,如中国、越南和韩国等国的经济也有较大影响。据国际权威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2.3%,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越南2.91%,韩国-1%。
        (二)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面临重塑
        2020年10月在印度发现的新冠肺炎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迅速向全球扩散,新冠疫情不断变种仍在蔓延,已在至少98个国家出现。东南亚出现第二波疫情,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尼等国的疫情呈现不断程度的恶化,商业与工业活动按下“暂停键”。全球供应链面临重塑,安全和稳定将成为重塑供应链的主要因素。
        (三)产业转移加速,出现两种趋势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使第五次國际产业转移加速进行。一方面,产业链低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中国向成本更低的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区转移;另一方面,产业链高端和高新技术产业向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地区回流。
        (四)数字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各国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数字基础设施竞争日益激烈,国际格局将加速演变。目前,数字化的技术、商品与服务正在进行多方向、多层面与多链条的加速渗透,形成了产业数字化。互联网、云计算、平台经济、直播带货、在线消费、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必然会带来资源的重组和优化,带来经济社会整体的大规模变革和经济新次序的建立。
        二、优化营商环境是后疫情时代的新举措
        (一)优化营商环境是发展本土经济的需要,也是引进资本和高科技产业的需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要解决就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本土经济。中国是人情社会,拉关系、托关系是常态,无处不在。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提倡法制化、市场
化、国际化和便利化,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也是引进资本和高科技产业的需要。一方面,可以增强现有外资企业黏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高端人才,引进外资和高科技产业。
北京疫情最新数据        (二)优化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不断提升竞争力
        改革开放初期,靠优惠政策、土地资源和人口红利招商引资。现在这些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进一步改革开放遭遇瓶颈。目前,招商引资的优势就是要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决定了人才往哪走、资金往哪流、项目在哪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就必须要优化营商环境。
        (三)解放思想,做好“放管服”,是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主要手段
        优化营商环境的主体是政府。“放管服”,即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政府部门要大胆进行自我革命,通过放权、去利,换来市场活力和释放社会创造力。
        三、“后疫情时代”下无锡高新区营商环境的情况研究
        根据新华网“2020全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100强”评选结果公布,无锡高新区2020年生产总值(GDP)19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55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区域综合实力名列前茅,排名第五。软件园连续4年获评国家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微纳园获评全省首个“亚洲最佳孵化器奖”,综保区整体实力位居全省第二、全国第五。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产业集初步形成
        无锡高新区在打造产业强区上苦下功夫。重点加大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的优惠政策,共招引约450个项目,其中超10亿元项目65个。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2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物联网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5%,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并获批国家级物联网感知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年均增长12%,约占全国九分之一;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突破800亿元。
        (二)发力打造“高精尖”平台,领跑优势增强
        无锡高新区建有10家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市级以上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
工作站、众创空间数量均为无锡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902家;上市企业28家,标志着证券市场“新吴板块”初显规模。
        (三)落实“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无锡高新区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使项目审批时长均压缩80%以上;二是一站式办结,抓好“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快实施行政服务便利化;三是“直通车”2.0版,该区在无锡首创建设项目“受权代理审批”服务模式,深化“容缺审批”“先批后审”“先许可后缴费”等模式;四是“不见面”交易,该区全面推行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确保了市场更开放、交易成本更低,资源要素流动更高效;五是全面推进各项制度改革,如推进科技园区运营体制、国资运营管理体制、政府性债务监管机制、双招双引工作机制、外资利用提质增效等改革。
        四、“后疫情时代”无锡高新区营商环境的创新发展
        (一)集智聚才,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与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倡导新时代锡商精神,为高新
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围绕着长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将政府所颁布的各项政策有效落实,这样构成整个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化服务体系,为当地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与时俱进,智能化营商沟通环境构建
        “后疫情时代”,无锡高新区的营商环境,在做到以上层面的优化策略后,还需要实现创新发展。创新发展就是要结合信息化的时代环境,突破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智能化的营商沟通环境不断落实,最终推动无锡高新区营商环境的高质量提升。在疫情常态化后,商务沟通变得更加困难,原本“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基础受到了挑战,要进一步加强数字营商环境建设,加强实时系统的建设和普及,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为“后疫情时代”的招商工作赋能。
        (三)绿发展,注重产业链优势的带动
        国家大力提倡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绿化、可持续的理念,土地和环境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科技产业在下一阶段招商工作中将成为主导方向,要
充分利用好优势产业链带动效应,通过补链、强链行动逐步从资源导向、政策导向的项目招引方式向創新牵引、产业带动的模式转变。因此在未来的创新发展中,无锡高新区营商环境要实现创新,需要关注产业链的优势,利用产业链的优势,优化地方营商环境,让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五、“后疫情时代”无锡高新区营商环境优化的策略
        无锡高新区虽然已经建成产业强区,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创新生态不够优;区域产业链还需完善;人才引进还需新招;知识产权保护还需加强;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仍具不确定性,招工难等问题仍待解决。
        (一)对标国际一流,差距,创新标
        对标指的是对照国际标准。世界银行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整理和归纳,将10个重要指标纳入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分别是“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财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和办理破产”。近年来,又增加“营商环境便利度”指标。国际一流标准,就目前已出台的区域贸易协定来看,CPTPP是目前全
球标准最高的自由贸易协定。2021年9月16日,中国宣布正式提出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此举体现了中国扩大开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
        对于高新区和科技园的营商环境,笔者认为国际一流非美国“硅谷”所属。硅谷的主要特点一是有顶尖大学作依托;二是高科技中小公司为基础;三是大公司不断进驻;四是风险资本落户,极大地促进了硅谷的成长;五是有创新创业的氛围。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测评显示,深圳、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成都、杭州、南京、长沙、武汉位居前十,无锡位居二十四位,表现良好。但《报告》也为无锡和无锡高新区指明了对标差的方向。
        (二)完善产业链,优化市场环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显示,无锡高新区已经初步建成238个科技园和产业园区。已形成物联网(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传感网信息服务园、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物联网产业园)、集成电路(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新能源(无锡新能源产业园、无锡光伏产业园、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信息产业(无锡国家软件园、
信息产业科技园)和生物医药【罗益(无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集,以及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无锡中关村科技创新园、无锡科技创业园、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旺庄科技创业中心、新吴区海豚座国家软件园、中国微纳国际创新园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园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